近日,一段疑似超市工作人員發現並揪出消費者「順手牽羊」的視訊,在網路傳播。據記者調查,此類事件在現實中確有發生,揪出這些不文明甚至違法行為,都屬於超市防損工作的範疇。商品損耗占銷售額的3‰,基本上是行業內的防損底線。
視訊曝光超市「順手牽羊」
監控視訊裏,一名男子拿著一袋香腸、一包火腿、三盒午餐肉,經過超市自助購物通道,大搖大擺地向外走去。超市工作人員緊盯監控螢幕,懷疑該男子沒有結賬。
「結賬沒有?」工作人員追上男子並提問。該男子掏出一張假的購物小票,反問道:「這不是結賬了嗎?」發現自己糊弄不過去,該男子逐漸開始慌張,先後以「忘了」「手機沒電了」為借口,企圖蒙混過關。最後見工作人員沒有聽信他的謊言,他將商品扔在地上,落荒而逃。
去年5月,IP地址顯示為北京的某博主,釋出了以上視訊。視訊評論區,有網友對這種「順手牽羊」的行為憤憤不平:「這種人,必須給個教訓!」
「每天都有不同的場景上演。」在過去的三年間,博主釋出過不少曝光在商場內行竊的視訊,獲得了3萬粉絲的關註。其中,有些盜竊嫌疑人將商品藏在衣服裏,企圖偷偷帶出超市;有些則是利用自助購物通道,想要少結賬或不結賬。博主介紹,這類人都是趁著工作人員在替別的顧客解決問題的時候溜走的。「有的還拿著假發票在手上來偽裝。」
除此以外,在該博主釋出的視訊中,還有占便宜的消費者將打折商品和原價商品「調包」,或者將稱重後的商品包裝口解開,又裝一點商品進去,一些人甚至還會反復來超市偷盜。在網路平台,還有很多類似的視訊,引發關註和討論。
監控鏡頭下的「眾生相」
現實中,宣武門某超市的「無購物通道」,記者看到一名保安正在堅守崗位。和其他超市類似,這個超市出口也以大比例自助收費口和少量人工收費口組成。「現在很少,但還是有(順手牽羊)。」保安透露,「大部份都是故意的,哪有那麽多不小心,自己幹了什麽,自己心裏清楚。」
他還說,超市裏有專門「抓小偷的」, 保安主要緊盯從「無購物通道」走出超市的人。他指了指超市大門的報警裝置說,「沒結賬會報警,到處都是監控,跑不了。」
據了解,在行業中,這類保安都屬於防損體系中的一員。每個大型超市都有專職防損員,同時也會要求其他工作人員兼顧防損工作。
在物美總部的多點智聯安防智慧中心,技術管控專員侯小兵給記者展示了幾個典型案例的監控視訊。
有「雌雄大盜」,推著一車五花八門的商品到自助購物通道。結賬時,男性掏出一張事先準備好的商品價簽條碼,擋在結賬商品價簽上進行掃碼結賬,每件商品結賬只換貨不換碼。女性則站在其身後,隨時調整位置遮擋現場工作人員的視線。結果,系統提示,這兩人買了幾十件相同的「菜花」,屬於異常行為。
還有媽媽帶著女兒在自助結賬,有些商品正常結賬,有些商品則有意纏結在一起,只結賬其中一件。這些異常動作,都被系統記錄下來。
還有一個男性,推車裏全是每桶6.08升的花生油。但他在結賬口,並沒有立刻掃碼結賬,而是拿出手機翻看照片。等找到照片,他一桶一桶拿起花生油,用手機照片貼近掃描口結賬。系統捕捉到,他使用的是同品牌2升裝的花生油條碼照片,給6.08升的花生油結賬。
這些視訊最終都推播給門店,經核實後,作為報警證據轉交給了警方。侯小兵說,此類行為在人工收費通道無法實作,所以都在自助購物通道操作。 但自助購物通道的監控網路攝影機會捕捉異常行為,結賬過程中留下的支付資訊,也更方便釘選異常人員身份。
人工智慧辨識異常動作
如今,一部份超市為了防止透過假結賬等行為「順手牽羊」,已安裝了能捕捉結賬環節異常行為的監控網路攝影機,構建多點智聯智慧防損解決方案。這套系統使用影像數據和機器學習等AI技術,構建了商品辨識和動作辨識模型,可以對自助結賬過程中的異常行為進行精準分析。
在多點智聯安防智慧中心,異常數據管控專員李根,正在對系統篩選出來的異常視訊,進行初步稽核。如果他覺得視訊確實有疑點,就會推播給對應門店。在物美超市田村店,防損部有專人對異常視訊進行最終稽核。
王偉龍是物美超市田村店防損經理,「順手牽羊」、打完價簽不結賬、拆開包裝偷吃等行為,都是他和防損部同事們需要面對的問題。物美每個門店,都將商品損耗占銷售額3‰當作防損底線。最近一段時間,田村店把商品損耗控制在銷售額的1.5‰左右。
「以往,我們的工作基本上純靠人工覆蓋,現在有了智慧系統幫忙,抓損耗更精確。」王偉龍說,經過自我學習、多次叠代的智慧防損系統,甚至可以找到那些已經打出價簽、但是長時間沒結賬的商品,「像生鮮肉類,包裝好,離開櫃台,但是長時間沒結賬,系統就會提示,避免造成浪費。」
現場報警裝置和事後防損分析,讓渾水摸魚越來越難。當下,自助購已經成為很多零售企業的標配選擇,借助智慧防損系統,顧客便捷購物有保障,商家降本增效也有了得力助手。
延伸
打價簽不結賬也是浪費
在部份超市,有市民將選購好、甚至已打價簽的商品隨意丟棄。
甜水園一家超市的一層,吐司麵包貨架放著一袋豆沙麵包,雜糧餅乾頂端擺著一包牛奶餅乾,臨近收銀台的酒箱上方躺著酸奶、香蕉、千層餅……「這些商品應該是有人不想要了,隨手放到貨架上。」消費者李女士說,亂擺亂放的行為很常見,「這容易讓消費者理解錯了價格。」
在飲料貨架上,擺放著一盒被「遺棄」了的糕點,透明包裝上沒有任何商品資訊,無法判斷生產日期和價格。「現制食品、水果蔬菜都在二層,有可能顧客拿上就走了。到一層時一看,沒打價簽,於是就扔在那了。」工作人員解釋稱,對於這樣的商品,工作人員會進行核實。「先看看是不是當天的商品,因為每天做的商品是有數的。再看看有沒有品質問題。沒有品質問題、不影響二次銷售就可以繼續售賣,如果有品質問題就得下架了。」
「遺棄」商品的出現,不僅給超市帶來損耗,還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百子灣一家超市的收銀台附近,一名顧客將一袋已貼好價簽的大蒜放在了一個用於「回收」商品的購物車裏,轉身去旁邊排隊結賬。
對此,一位超市工作人員表示早已習以為常。「我們沒有固定時間,隔一會兒就得來收一次,不影響銷售的還拿去賣。像是蔬菜、鮮肉,是哪個部門的就哪個部門來負責。」
在這個購物車和它旁邊的筐裏,堆著各種被消費者臨時退還的商品,不僅有山藥、面粉、麵包等打包好了的散裝商品,還有一些冷凍食品、冰鮮食品。其中,一條已宰殺的淡水鱸魚也被「遺棄」在了筐中。
記者了解到,在超市水產區購買活魚後,可以讓工作人員現場宰殺。「殺完魚又不要了的情況很多。前腳讓我殺完,後腳就‘扔’了,就只能‘撿’回來打折賣。」工作人員舉例說,店裏的淡水鱸魚17.98元一斤,如果是宰殺後顧客不要了,就只能按照每斤15元左右的打折價出售。
「有些人說要鯉魚,給他殺完之後,又說要草魚。」他十分無奈地說,扔在「回收筐」裏的還算好的,實際上往哪扔的都有。「去年有兩斤活蝦就被扔在電梯旁邊了,過了好長時間保潔才發現,蝦都幹巴了。誰能想到有人扔在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