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荷蘭性教育新方法:讓青少年在博物館中思考「性」

2024-06-15辟謠

參考訊息網6月14日報道 據日本【朝日新聞】5月29日報道,荷蘭從小學開始推行性教育,其中一種方式是在博物館中思考「性」。

「性不是禁忌。」在荷蘭,孩子們從小學開始就必須履行接受性教育的義務。學習的地點不局限在校內,博物館也有很多關於性的展覽。這麽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麽?記者特意為此走訪了兩家博物館。

記者來到位於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歐洲博物館聯合會科學博物館,該博物館接受國家資助,由非營利組織營運。參觀者大多為親子同行,或是以學校、班級為單位集體參觀。

在以「人類」為主題的展覽中,介紹了與人體相關的各種要素,性就是其中之一,對性行為、妊娠、性別多樣性都進行了介紹。參觀物件要求年滿12歲,主要的受眾就是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

在一個主要介紹性行為的展示區,寫著「從幾歲開始」「頻率是多少」等問題的小門一字排開,推開其中一個就能看到荷蘭國內對應的數據。

在介紹性別多樣性方面,博物館也進行了一些特殊安排。一塊等身大的液晶面板上展示著男性和女性的裸體照片,上方的另一塊液晶面板則可以投影出不同款式的服裝照片,參觀者可以將這些服裝自由組合給裸體照片穿上衣服,比如西裝配半身裙。

該展覽始於2019年。在荷蘭,性教育在2012年被列入小學、中學和特別教育階段的義務教育內容。在展示學校希望學生掌握相關內容的「核心教育目標」中,明確寫有「在尊重性行為和性別多樣性的同時學會如何適應這樣的社會」。

但是的確有老師對於教授與性相關的內容感到為難。舉辦這個展覽的初衷也是為了支持這些教師的授課活動,填補學校教育的空白。

策展人埃絲特·哈姆斯特拉(音)告訴記者:「我們生活在一個能夠檢索到大量資訊的時代,但是很多資訊並不能如實反映現實,博物館透過提供正確資訊來保持平衡,這一點非常重要。」

多德雷赫特國家教育博物館從去年底開始推出為期一年多的特展,它的標題是【啊……!身體、性行為、性別和性同意】。

展覽中有介紹孩子如何出生的插畫。在有關性同意的展區,地板上畫著類似人行橫道的圖案,每條「斑馬線」上寫著諸如「要不要親吻對方的臉頰」「擁抱一下」「要不要再想想」等文字,兩個人分別站立兩側,走向對方,靠近的過程也是一個就性行為達成共識的過程。

即便是在荷蘭,性教育也引發一些批評,當博物館在社交媒體上釋出展覽預告時,會有人投訴「別隨便搞什麽性教育」。盡管如此,負責該計畫的馬蒂努·布雷德魯普(音)還是認為:「公共機構參與社會關註的話題是很自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布雷德魯普也坦言她自己以前也會羞於談性。大女兒5歲時,她懷上了第二個孩子。當大女兒詢問小嬰兒是怎麽來的時候,她只能搪塞說「早晚會給你解釋的」。

「真正害怕或者羞於談論性的其實是成年人。與性有關的話題曾經是禁忌,但今天需要讓孩子們認識到,事實並非如此。」(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