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生鮮燈」禁令實施過半年:廣州有商家被查後仍「頂風作案」

2024-06-15辟謠

葡萄在燈光下反射出誘人的紫色光亮,蘋果則顯得紅彤彤,似乎非常新鮮可口……但只要移開打在這些水果上的有色照明燈具(俗稱「生鮮燈」),水果本身存在的潰爛、淤青、蟲咬、汙漬等問題立刻暴露無遺。

2023年12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釋出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品質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了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這也意味著,市場上將不再允許商戶隨意使用「生鮮燈」為出售的生鮮食用農產品「美顏」。2024年以來,廣州也針對生鮮食用農產品照明設施規範化展開了專項行動。

2024年6月,距離【辦法】落地實施已超過半年,「生鮮燈」是否就此銷聲匿跡?近期,有市民向南都報料稱,廣州市一些農貿市場、水果店、超市疑似存在違規使用「生鮮燈」的情況。對此,南都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部份街道的農貿市場,調查是否還有商戶仍在使用「生鮮燈」。

現場走訪:

豬肉遠看紅色近看變白, 多區水果檔均有「生鮮燈」痕跡

南都記者在廣州市內的部份農貿市場走訪時發現,不少肉攤的照明燈呈紅色,與旁邊蔬菜攤白色燈形成鮮明對比,但奇怪的是,走進肉攤,光源卻變成了白色,對鮮肉的顏色改變並不多。「這個燈很奇怪,遠看是紅色,近看變成白色,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生鮮燈了。」市民袁小姐表示,她住在天河區,附近的菜市場也存在同樣的情況。而記者在天河區石溪肉菜市場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有豬肉檔口疑似使用「生鮮燈」。

同時,記者註意到仍有部份肉攤使用有色光源。在白雲區新門樓綜合市場,有一檔售賣土豬肉的檔口同時使用白色和紅色光源的燈具。當被記者問起為何使用紅色燈具,檔主表示保證其攤位上的肉是新鮮的,紅色燈具僅為補充打光使用。

一家售賣冰鮮雞翅雞腿用紅色塑膠袋蒙上照明燈具。

在龍歸街的綜合市場內,一家售賣冰鮮雞翅雞腿的檔口則將白光燈具用紅色塑膠袋蒙上,燈具發出的光透過塑膠袋後則散射出更多的紅色。

相比之下,市場內水果攤的情況就嚴重得多。在新門樓綜合市場西門的一處水果攤,南都記者看到該檔口使用了三盞帶紫紅色光源的燈具對水果進行打光,且燈具下方擺放的水果多以紅色的水果為主,包括火龍果、水蜜桃、蘋果等。

一處水果攤使用了帶紫紅色光源的燈具對水果打光。

在綜合市場的一家水果店內,南都記者比對發現,在帶有紅色光源燈具下的蘋果似乎更加鮮亮。當被問及為何水果顏色奇怪時,「是這個燈的原因。」店家表示,可以將水果拿到正常光源處挑選。

在人和鎮的西成農貿市場,南都記者同樣發現多家水果攤疑似使用「生鮮燈」,且現場攤主均拒絕回應南都記者提出的「為什麽燈光顏色很奇怪」的問題,只是一再保證出售的水果都是新鮮的。

此類情況並非只在白雲區出現。在天河區的石溪肉菜市場外的一家水果店,記者發現店內使用有色光源照明,當記者提出燈光奇怪時,店員反問記者「那您覺得應該用怎樣的燈呢?」

有水果攤專門用帶紫色光源的燈具為油桃、水蜜桃打光。

黃埔區文沖豐盛綜合市場內,南都記者註意到,有六家水果攤位或多或少都使用了疑似「生鮮燈」的有色照明。在其中一家水果攤位,記者註意到,在多盞白色光源下,夾雜著一盞帶有紫色光源的照明燈具,走進看,水果表面色澤鮮艷,但將水果拿到自然光源下則能感覺到明顯變化。而另一家水果攤使用了大量的有色光源照明,遠看就已經十分顯眼。在此類燈光照射下,蘋果表面的斑點「消失不見」,只有拿到自然光下才「恢復正常。」

線上調查:

「生鮮燈」隨處可搜, 廣告語稱主打「隱形紅」

「生鮮燈」屢禁不絕,經營者比較容易購買使用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南都記者以「市場生鮮燈」為關鍵詞,在淘寶平台上搜尋發現,不少店鋪均標明「市場專用」「新國標」等敘述或標簽,價格在20多元至75元左右,有的在詳情頁面附上顯色指數、相關色溫等,並標著「符合市場監管新規」「符合市監總局燈光要求」等字樣。有店鋪客服甚至在交流中直接亮出一份檢測報告,以證明自家產品的合規性。

有網店出售帶有「隱形紅」效果的燈具。

但往下拉之後,還是能看到標註為「生鮮燈」「暖光燈管」的商品,產品廣告語主打的就是「隱形紅」「適用於豬肉檔及冷鮮肉,隨意調節增強鮮肉新鮮感」等等。南都記者嘗試以菜市場檔主身份詢問一家網店客服「燈能將肉照得更新鮮不?」「偷偷帶一點紅光嗎?」,該客服對上述兩個問題均直接給予肯定的回應。

而所謂的「新國標生鮮燈」,就一定靠譜嗎?客服回應稱在全國各地市場,「90%的地方都是可以透過檢查使用,10%的地方比較嚴格,不能使用」。

南都記者註意到,根據國家標準GB 50034-2013【建築照明設計標準】,僅規定農貿市場照明的顯色指數不應低於80,對色溫未進行規定。

執法部門突擊檢查:

多個水果檔口使用「生鮮燈」被警告

走訪過後,南都記者將上述情況反饋至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其中,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應稱,此前由南都記者走訪發現的疑似使用「生鮮燈」的檔口均已更換合規的照明用具。

此外,廣州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在南都記者的見證下,對白雲區部份農貿市場照明設施規範化開展了突擊檢查。

上午十點,正是市民買菜的時間。在白雲區永平農貿新街市,南都記者與執法人員透過對比自然光下的產品色差,全面排查了經營檔口的照明設施規範化使用情況。現場也有買菜的市民見證執法人員的檢查過程,而執法人員也在現場進行了簡單的科普。

「我們肉眼很難分辨這個燈合不合規,就可以把農產品拿到自然光下看看,是否有明顯變色。」執法人員拿起一塊肉攤上的豬肉,到市場外自然光下進行比對。在自然光條件下,豬肉的色澤等感官形狀並未有明顯的變化,「這就說明這個檔口的燈是沒問題的。」

在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整個市場落實新規情況較好,未發現有直接使用「生鮮燈」生鮮食品檔口。不過,有兩家銷售豬肉的檔口,涉嫌使用有色遮掩物導致白色光源「變異」的情況,當場被執法人員責令立即整改。

隨後,執法人員又檢查了該市場所在的永平路上的幾家水果檔口。相對於農貿市場,這幾家由個體戶經營的水果檔口違規使用「生鮮燈」的情況則嚴重不少。

在一家名為「楊梨園果業」的水果店,天花板裏的6排天棚燈和2排倒懸半空的LED懸掛燈,有8個大小不一、違規禁用的「生鮮燈」。南都記者看到,在燈光的照射下,蘋果呈現不同尋常的紅色,當移至自然光下,蘋果則迅速變回正常的樣子。

「生鮮燈」照射(左)與合規的照明燈具照射的蘋果對比。

「上次過來檢查,沒看到你們店裏裝有‘生鮮燈’。好家夥!這才沒幾天時間,你們竟敢頂風作案……」聽了執法人員指出的問題所在,兩個店員都是一臉窘迫,只是解釋說「老板不在,我們不懂這些。」

隨即,執法人員現場對店員進行了普法,並出具了【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不僅責令這家涉事水果店立即進行整改,還對涉事水果店進行警告處罰。店員則當場將生鮮燈進行了拆除。

在旁邊的一家名為「水果狀元」的水果店,執法人員發現其懸掛的照射燈有6個罩著紅色燈罩,屬於「生鮮燈」;南都記者和執法人員還走進街上另一家名為「壹品鮮果」的店,發現大約30平米的店鋪內,就有超過16盞正在使用的「生鮮燈」,整個店內都籠罩在紫色的光線氛圍下。

帶紫色光源的燈具將水果店籠罩在紫色的光線氛圍下。

攤位上那些經調整光照顏色的水果,明顯「增光添色」不少。執法人員現場責令店員拆除這些燈具後,記者再用肉眼細看這些水果,水果表面上的一些小斑點都顯現了出來。

執法人員現場出具【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

此次突擊檢查中,白雲區市場監管局對4家水果經營店提出警告,並要求立即整改。執法人員表示,如上述店鋪被再次發現使用「生鮮燈」,執法部門將會對其處以罰款。

基層:

已開展專項行動, 但有商家抱有僥幸心理

白雲區市場監管局永平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平時有市場管理方的現場督導核查,個別違規現象都被消滅在萌芽之中了。「其實上面這幾家水果攤我們都來檢查過,但他們還是抱有僥幸心理。」執法人員說。

還食用農產品「本色」,讓其回歸真實,既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保障,也是對食品安全底線的堅守。南都記者從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針對一些農貿市場廣泛套用「生鮮燈」誤導消費者問題,2024年以來,該局開展生鮮食用農產品照明設施規範化專項行動,已檢查全市集中交易市場579家次,檢查有關業戶9848家次,發現使用違規「生鮮燈」經營主體4976家,完成整改3449家,其余已督促限期整改。

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食品銷售處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州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將「生鮮燈」監管納入日常巡查監管範疇,透過加強監督檢查,督促經營主體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廣大市民如發現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可撥打12345政府熱線進行投訴舉報。

專家科普: 如何鑒別生鮮燈?這兩點可參照

市場監管總局【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品質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七條第二款明確:「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禁用「生鮮燈」,成為此次【辦法】修訂的突出亮點。

根據【辦法】,生鮮食用農產品經營者不得透過以下4種方式,影響消費者對生鮮食用農產品的感官認知,包括不得使用有色光源;不得使用有色燈罩改變光源色澤;不得外罩有色塑膠袋等設施改變光源色澤;不得使用大面積有色圍欄或背景板幹擾消費者感官認知。

在2024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活動上,中國消費者協會釋出中消協2023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排在第八位的是「生鮮燈」改變商品外觀誤導消費者引發的相關投訴。

經常逛街市的街坊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在一些檔口買肉、買菜、買水果時,「生鮮燈」照射下的肉類紅潤、蔬果新鮮、海鮮光亮。但買回來的食材在自然光下便「原形畢露」。那麽「生鮮燈」為什麽能讓肉類、蔬菜等生鮮食品看起來更加紅潤或新鮮呢?

自然燈光(左)與「生鮮燈」(右)照射下豬肉和蔬果顯現顏色的對比。

據廣州品質監督檢測研究院機電技術總監,高級工程師胡蘇軍介紹,上述現象這與照明燈具的顯色性和顏色有關。「燈光的顯色指數越接近100,對物體的色彩還原能力越強,人眼看到的物體顏色越真實。而‘生鮮燈’透過增加特定顏色發光,改變燈具對特定顏色的顯色能力,比如紅色和綠色,讓食品的顏色看起來更加紅潤或鮮艷。」

「去年12月8日,市場監管總局施行新規之後,廣州市也釋出了【生鮮連鎖企業食品經營管理規範】,於2024年1月8日實施。」胡蘇軍表示,【生鮮連鎖企業食品經營管理規範】明確:生鮮食用農產品的照明光源,一般顯色指數不低於80CM;同時規定,肉類銷售區照明的色表特征應為暖白光,相關色溫值宜在2700K-6500K。

那麽,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又應該如何判斷商家是否使用「生鮮燈」的呢?在執法現場,胡蘇軍建議參照兩點:一是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是否造成明顯改變;二是該照明設施是否存在誤導消費者。如果在購買生鮮食用農產品時心存疑慮,可將生鮮產品放在自然光下對比。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陳卓睿 廖艷萍 黃曉彥 實習生曾燦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