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這個地方今年多栽了十倍的樹,如何做到的?

2024-06-15辟謠

行走在汕尾海豐縣聯安鎮濱河公園,原本的進村路、街道、空隙地都披上了「綠裝」;在陸豐市甲子鎮的主幹道上,不少新栽的樹為道路添了一抹綠色,隔一段路就有一個錯落有致的小公園。細心的汕尾市民們已經發現,近一年來,身邊多了不少樹, 「擡頭見綠」的景象隨處可見

有市民疑問:「哪兒來的這麽多樹?」帶著這個問題,2024年6月,南方+記者在汕尾采訪獲悉, 汕尾市今年共植樹172.5萬株,比去年增加了約10倍。

要知道,汕尾的財政並不富裕,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66.51億元。開展綠美汕尾生態建設,錢從哪裏來?

綠美喚起鄉愁

2024年初,澳門汕尾同鄉總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外商投資協會副會長黎祥君接到了老鄉汕尾市城區東湧鎮鎮長陸海聲的電話。陸海聲說,鎮裏綠美建設有短板,開展綠化提升還有些缺口,希望作為鄉賢的黎祥君支持家鄉建設,捐贈一點樹苗。黎祥君當即表態響應,「需要什麽樹苗?我去聯系。」

陸海聲回憶,當時和黎祥君的溝通很順暢,電話裏就表態缺多少他就提供多少。實際上,黎祥君是城區捷勝鎮人,在陸海聲找到他之前,他剛參加了捷勝鎮的鄉賢綠美捐資大會,號召其他鄉賢一起用實際行動支持家鄉綠美建設。 截至目前,黎祥君以公司名義向汕尾城區5個鎮共捐贈了3萬多棵樹苗,「種樹無論是對現在,還是對子孫後代都有好處,我們能出力就出份力。」

一方水土,十裏鄉賢。為解決綠美建設投入單一問題, 汕尾提出了「以情感換綠美」的路線 ,市領導帶頭到廣州、深圳、香港等地開展「春蕾行·家鄉情」鄉賢懇談推介會等活動,激勵鄉賢為家鄉「增綠造福」。

無數鄉賢受到感召,回家鄉種樹。2023年6月底,汕尾市綠美汕尾生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在陸豐市大安鎮石寨村舉行「共建家鄉林——鄉賢助力綠美汕尾生態建設」樹木捐種活動。活動現場,陸豐鄉賢、廣東如春生態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陳振雄就為家鄉捐種行道樹苗木幌傘楓360株,價值約160萬元,用於石寨村周邊的公路綠化。

在汕尾眾多鄉賢中,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恒裕集團董事局主席龔俊龍最具代表性。 多年來,他在家鄉陸豐甲子鎮捐資修建了不少學校、醫院、公路。此次他又積極響應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號召,在和汕尾主要領導溝通後,他決定認捐家鄉陸豐甲子鎮全域的種樹綠化計畫, 首期捐贈綠化苗木6.1萬棵,總金額達1500多萬元。

陸豐市甲子鎮黨委書記徐鴻亮表示,甲子鎮這樣的臨海區域,種樹後並不容易成活,而龔俊龍先生這樣的鄉賢認捐種樹還有個好處,他的建築企業旗下有園林公司,有專業的團隊和技術,到目前來看,龔俊龍先生的公司團隊種的樹成活率非常高。

為提高鄉賢參與綠美建設的積極性,汕尾市開發了鄉賢認捐認種綠美地圖 ,在地圖上,鄉賢承包種植哪一塊區域的樹,就會在地圖上打上其名字。汕尾市林業局副局長葉誌帆介紹,「對於鄉賢們來說,在家鄉種樹是功德無量的事。 有的鄉賢一開始捐了一部份,後來覺得自己名字在地圖上太小,於是決定擴大捐助面積。

在充分感召和示範效應下, 目前有6名鄉賢選擇包鎮植樹,鄉賢已為汕尾綠美建設籌集資金7000多萬元。

植樹成為企業競標條件

為了讓各種資金向綠化窪地匯集,破解財力不足的「瓶頸」, 汕尾還提出了以「市場資源換綠美」的策略 ,鼓勵在汕尾投資的企業積極投入綠美建設。

做風電機組的上市公司明陽智慧在汕尾投資建設了海上核心裝備制造基地,該公司今年預計投入近2000萬元參與綠美汕尾生態建設,主要在汕尾紅海灣經濟開發區的田墘街道進行綠美提升。

明陽智慧負責該計畫的經理黃創盛告訴南方+記者,「政府定好了方案後,我們公司以綠化提升、小公園建設計畫的形式開展設計施工、種植培育、組織驗收,建成後捐贈給地方政府管理, 這是我們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回饋地方的一項舉措。

在海上風電這樣的稀缺資源領域,汕尾推出新的風電計畫競配機制 ,把參與綠美建設作為企業的重要競配條件之一,鼓勵能源企業「發一度電捐一分錢」,以此撬動綠美建設資金累計1984萬余元。

對於建築業企業,汕尾則倡導他們在不增加企業營運成本基礎上,創新利潤分配機制改革,推動建築業企業認捐認種4726萬余元。其中,湖南水利水電、陸河致盛房地產、中交四航局、廣東陸晟建設等100多家企業認捐認種綠美計畫79個。

南方+記者了解到, 不少建築業企業在當地承建計畫過程中,都會從工程利潤中預留5%的資金作為「綠色支出」,主動捐種樹木為綠美汕尾生態建設作出貢獻。

此外,汕尾還積極引導黨員幹部群眾捐錢種樹,把種樹寫進村規民約,不斷擴大全民綠美建設的參與主體和參與途徑。 現在,汕尾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綠美地圖」,規劃明確了植樹地點、樹種和數量,引導黨員群眾在規劃點位科學有序開展栽種活動。

透過感召鄉賢捐贈資金投入綠美建設、用市場資源吸引發動企業投入綠美建設等系列措施,汕尾破解了綠美建設經費保障問題。2024年廣東省財政支持全省造林綠化相關工作統籌安排的資金是20多億元。而截至目前,汕尾全市發動社會力量認捐認種樹木的資金就達2.81億元,這給當地開展造林綠化工作帶來了強大的資金保障。

火苗少了,樹苗多了

「開展綠美建設,不能簡單追求種樹的數量,而是 要把樹種在群眾身邊,讓群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切身感受到鄉村綠化帶來的‘綠美福利’ 。」汕尾市林業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把樹種在身邊,汕尾市民們切實感受到了種樹的好處。

在陸豐市新寨小學附近,甲西鎮的新寨村和甲子鎮的望湖社群之間有一塊1600平方米左右的爭議地,在過去的五六年裏,這塊地一直閑置,有時甚至會被堆上垃圾。在綠美建設的熱潮下, 2024年4月,兩村決定擱置爭議,雙方一同在地塊上種了106棵樹,爭議地變成了兩村的友誼林。

種樹產生的移風易俗的作用不止於此。在 今年清明節期間,汕尾市倡導用「樹苗」換「火苗」 ,倡導、鼓勵群眾采取植樹祭掃的方式緬懷先人,形成全民參與植樹和文明祭祀的氛圍。各鎮、村在進山口設定樹苗兌換點,以免費的「樹苗」換取群眾手中香燭紙錢等「火苗」。 據統計,汕尾今年清明期間靠該活動種植了32000多棵樹苗。不僅多種了樹,還減少了山火風險。

此外, 汕尾還實作了綠美建設向經濟效益的轉化 。汕尾的陸河縣,透過「賣空氣」就換取了貨幣報酬。

2023年11月,汕尾市陸河縣7個鎮37個村林業碳普惠計畫在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成功出售,以63.61元/噸的成交價售出約11.51萬噸碳普惠減排量, 總計創造了超過700萬元的經濟收入,這標誌著來自陸河縣的一片片山林完成生態價值的交易變現 。這是 廣東省內首次以縣為單位組團參與的林業碳普惠交易計畫 ,涉及村莊數量也是目前為止的最大規模。

林業碳匯交易,是指二氧化碳排放企業可依托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體系和碳普惠機制,透過購買林業碳匯,抵消企業自身的碳排放,而各林場所在地又可獲得碳匯收益。此舉以多方共贏的方式實作了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的轉換,推動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迴圈。

陸河縣的高豐村透過「賣空氣」為村集體帶來20余萬元收入,村黨總支部書記說,這筆錢到位後已用於光伏發電計畫,帶動村集體持續增收。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廣東省林業生態縣,陸河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3.04%。根據2019年陸河縣生態系生產總值核算結果,該縣生態系生產總值達到456.89億元,相當於當年該縣GDP的5.3倍。

目前,陸河縣正與林業碳匯開發企業合作制定方案,籌備第二次林業碳普惠計畫出售。陸河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二次出售,鎮、村的幹部群眾參與熱情更高了,他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綠美建設帶來的效益。

南方+記者 張笛揚 賀達源 南小渭

【作者】 張笛揚;賀達源;南小渭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