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國家工業密碼|武漢最「硬」景點,毛主席曾在此觀看「現場直播」

2024-10-15辟謠

坐落於武漢的武鋼文化旅遊區,

被稱為武漢最「硬」景點。

已「退休」的武鋼一號高爐

和5座仍在運轉的高爐屹立其中,

打造出鋼筋鐵骨的別樣美感。

「硬核」園區背後

是更加硬核的鋼鐵的傳奇。

從新中國第一爐鐵水噴湧而出,

到華麗轉身為

國家工業遺址公園的特色景觀,

武鋼一號高爐度過了怎樣的「一生一世」?

中國的鋼鐵制造業又經歷了怎樣的蛻變?

今天帶來【國家工業密碼】有聲故事

第五集

【它和他們的「一生一世」】

「這就是剛剛制作成型的鋼材啊!

好熱啊!這還是已經冷卻過的,

感覺這個熱量我站在這裏

最多幾秒鐘就受不了了。

這是只有親臨這個地方

才能感受到的鋼鐵行業的

熱情、熾熱跟活力!」

中國寶武寶鋼股份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生產的高速重軌覆蓋全國高鐵路線50%以上的營運裏程。矽鋼、汽車板、高效能工程結構用鋼、精品長材是武鋼四大戰略產品,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寶武寶鋼股份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武鋼文化旅遊區營運第一天,

一名網路博主前來打卡,

在身臨其境感受了鋼鐵生產全過程後,

發出這樣的感嘆。

中國寶武寶鋼股份武漢鋼鐵有限公司將武鋼一號高爐打造為國家工業遺址公園,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這裏曾是神秘的鋼鐵都市,

如今園區變身為鋼鐵主題旅遊區,

被稱為武漢最「硬」景點,

已經停產的武鋼一號高爐

和5座仍在運轉的高爐屹立其中,

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那一段段

歷久彌新的鋼鐵故事。

「毛主席,鐵水流出來了!」

如果把高爐比作一口大鍋,

那麽鐵水就是裏邊煮沸的水,

高爐在冶煉過程中,

內部溫度高達2000度以上。

「在武鋼工作27年,

一直沒機會走近一號高爐,

很神秘,很好奇,

想知道那時他們怎麽工作。」

從武鋼退休的員工陳璐也來到了這裏。

置身一號高爐工業園區,

她仿佛聽到了當年那群人激情燃燒的青春,

聽到那段鏗鏘奮進的故事,

聽到當年,那震撼人心的吶喊……

1958年9月13日,武鋼一號高爐建成投產

1958年9月13日下午3時25分,

武鋼一號高爐第一爐鐵水出爐了,

只見一條粗壯的火龍由爐口噴湧而出,

蜿蜒伸展,頓時金星飛舞,熱浪沖天。

爐前工總技師李鳳恩興奮地高呼:

「毛主席,鐵水流出來了!」

李鳳恩(1917—1993),遼寧海城人,曾任武鋼煉鐵廠爐前總技師、車間主任、副廠長、黨委副書記,8次受到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

就在12個小時之前,

為了提前向國慶獻禮,

李鳳恩和工友們冒著50多度的高溫,

只用三個半鐘頭,

將1500根枕木架好,

為高爐提前出鐵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

毛澤東主席登上爐台觀看出鐵,微笑著向大家揮手致意

毛主席站在高台上,

親眼目睹了這歷史性的一幕。

爐前高溫,鐵灰飄落,

汗水浸濕了主席身上的襯衣;

鐵水奔騰,鋼花綻放,

主席在台上激動地揮手,

台下掌聲雷動。

這一爐炙熱的鐵水

托起了新中國民族鋼鐵工業發展的

向往和希冀。

滾燙的鐵水,煉鐵又煉人

追隨著李鳳恩的腳步,

鋼鐵工人王水枝

在1969年時來到一號高爐,

那一年,他24歲。

鐵花漫天飛舞,鐵水熱浪奔湧,

他和工友們

手持滾燙的「鐵勾點」,

冒著高溫,

每天都如同行走在「火焰山」口。

小山似的高爐,滾燙的鐵水,

在這樣的環境中,

誕生了一號高爐獨有的精神:

煉鐵又煉人。

武鋼一號高爐展廳入口處「自立自強 艱苦奮鬥」八個大字是一號高爐的精神寫照

1984年,

一號高爐又迎來下一任守護者

——劉自力。

從一個爐前工成長為爐前總技師。

他與工友們寫的

30多萬字的爐前工培訓手冊,

成為了武鋼大學的正式教材,

做到了「訣竅不絕,秘方不秘」。

1995年,

參與一號高爐設計、主持建設和改造的

老煉鐵人張壽榮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是中國唯一的煉鐵院士,

從事煉鐵生產技術工作70余載,

致力於高爐長壽和高效冶煉技術研究,

為國家冶金工業技術進步

作出了突出貢獻。

張壽榮(1928—2024),新中國成立後唯一一位煉鐵院士,曾任武鋼總工程師,參與籌建武鋼一號高爐,主持制定四號高爐建設方案,開創中國獨立自主設計和建設高爐的先河;主持「一米七」軋機系統新技術開發與創新,推進了國家鋼鐵工業現代化行程

在投產後的半個多世紀裏,

歷經兩次產能提升和技術升級,

一號高爐累計生產生鐵超五千萬噸,

成為當之無愧的「功勛爐」「光榮爐」。

華麗轉身,「功勛」高爐有余溫

時光飛逝,一號高爐運轉了61年,

它老了,像一位耄耋老者,

看盡了幾十年的繁華與滄桑,

終於到了離開的那一天。

武鋼一號高爐原貌

2019年10月14日上午10時9分,

出於綠色發展和降本增效的需要,

這座武鋼年限最久的一號高爐

在61年後正式停爐退休。

2019年10月14日,武鋼一號高爐正式停爐退休

一些老職工聞訊而來,

擠滿了一號高爐主操控室。

他們撫摸著工作台上的操作把,

依依不舍,

一如撫過自己當年的歲月。

這一年,

李鳳恩老人家已經不在了。

王水枝老人也已經74歲了。

他平靜地說:

「我覺得應該尊重國家的發展要求

和歷史的行程。

一高爐和我們這輩高爐人,

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我衷心地希望,

煉鐵的明天更加美好。」

歲月不再,

鋼鐵人的堅忍與寬廣、

氣魄與胸襟仍舊在!

2022年,

完成環保提升的七號高爐點火。

送來火種的,

正是最後一任一號高爐爐長帥照。

雖然我們接受了離別,

但一號高爐的火光沒有熄滅。

幾個月後,

一號高爐經過改造,

華麗轉身為國家工業遺址公園,

本體和周邊區域變成核心旅遊景點。

從空中俯瞰,

彩色的廠房鑲嵌在花園、綠地之中,

其間錯落分布著通身彩繪的高聳建築

和一座座氣勢磅礴的高爐。

以武鋼一號高爐為核心景點的武鋼文化旅遊區,2023年被評為「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

遊客在毛主席當年觀看出鐵的眺台下方,

可以透過螢幕

觀看中國寶武5G+鐵水智慧運輸的現場,

送料、鼓風、出鐵

都實作了一鍵搞定。

鋼鐵生產變成了點滑鼠,敲鍵盤,

再也無須煙熏火燎,汗流浹背。

這裏變成了「股票交易大廳一樣的鋼廠」。

中國寶武寶鋼股份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管控中心是鋼鐵生產的「智慧大腦」,透過5G+工業互聯網技術實作了智慧制造

1958年9月13日武鋼一號高爐開爐,

2019年10月14日關停,

師傅們說,13號出鐵,14號封爐,

一開,一關,

用了我們「一生一世」……

鋼鐵的傳奇還沒有結束,

新的傳奇正在緩緩拉開序幕,

這其中,一定還有你,有我的,

一生一世。

75載歲月崢嶸,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在幾乎「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今天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千千萬萬國有企業建設者用智慧和血汗築就了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富國之源。如今,國有企業作為新型工業化的主力軍,在航空航天、資訊科技、能源電力、裝備制造等領域打造出一大批領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推動中國工業實作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的歷史性變革。

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新華網、雲聽APP、喜馬拉雅APP、機械工業出版社推出【國家工業密碼】——有聲故事網路互動傳播活動,以國有企業工業文化遺產為起點,回顧國資央企打造工業體系的生動故事,解析寶貴經驗的奮鬥密碼,展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光明前景。

撰稿丨高玲 郎媛

責任編輯丨陳婷

執行主編丨劉海草 張灝然

內容來源 | 中國寶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