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給你一個愛上養花的理由:老了大腦更健康

2024-08-14辟謠

受訪專家:國家衛健委認證心理治療師 郭瑞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歐陽雲霜

都說養殖花卉陶冶性情,其實,除了增加生活趣味性和藝術性,養花還能促進大腦健康。最近,刊登在【環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老年階段喜歡養花種草,對認知功能有保護作用。

這項研究由英國愛丁堡大學心理學系的科學家開展,他們於1932年對500多名11歲的參與者進行了認知測試,68年後,再次開啟調查,分別在參與者79歲、83歲、87歲和90歲時進行認知測試,並詢問他們日常生活中從事園藝活動(養花、種草、種菜等過程中,涉及的挖掘、耙地、除草、澆水和收割等任務)的頻率。分析結果發現,盡管隨著年齡增長,所有人的認知功能均有所下降,但在79~90歲時,相比從不養花的人,經常或偶爾進行園藝活動的老人,認知功能衰退的速率更慢,他們在記憶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文字流暢性方面都做得更好。

「種花、種菜是優質且健康的休閑活動。」國家衛健委認證心理治療師郭瑞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定期打理花草,至少能從三方面促進認知健康。

動手也動腦。 花卉的栽培常被認為是簡單的體力活,但這個過程其實也涉及復雜的認知任務,如記憶和執行功能。做合格的「園丁」,你要了解各種植物的特性、喜好,學習澆水、施肥、除蟲等知識和技能,在花草出現異常時要判斷原因並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其間還需反復對比。郭瑞說:「什麽季節養什麽花、什麽花有什麽品種、什麽時候摘心打頂、怎麽做才能不招蟲不染病……這些都需要養花人牢記在心。」可以說,養好花草需要傾註大量心神,腦子自然更靈活。另外,盡管每日活動量不如體育鍛煉,但養花種菜也需要搬進搬出、澆水施肥。這些有氧運動和肌肉活動可促進大腦細胞活躍、改善血液迴圈,達到健腦的效果。

接觸「綠色空間」。 家裏或院子裏有一片綠植能帶來平靜和滿足。以往的研究發現,泥土中有一種叫做母牛分枝桿菌的細菌,具有抗炎和調節免疫的作用,有助防止焦慮;它還可以刺激血清素產生,調節情緒、增加幸福感。而且,靜心觀賞自己親手栽培的植物、聞到花草清香、采摘新鮮果實,或只是在綠色空間裏發發呆,都能減少浮躁和焦慮,帶來踏實與寧靜。郭瑞說,養花即是養心,心理健康對保持良好認知功能是至關重要的。

增加社互動動。 擁有一項愛好後,人們很自然地就會接觸有相同興趣的社群。「養花尤其適合‘喜靜不喜動’的老年人。」郭瑞說,與「花友」的交往,是許多空巢、內向老人社交的重要補充,不僅減少他們的孤獨感、低價值感,亦可促進他們的交流能力和語言功能。

此外,園藝活動還促使老年人走到戶外,接觸陽光,從而提升體內維生素D的水平,有利強健骨骼和免疫力;定期伸手、彎腰、蹲下也能改善老人的平衡性和協調性,降低跌倒風險;將收獲的蔬果納入日常飲食,能提升整體健康和營養水平,這些對老人來說都是有益的。

人到暮年,需要培養幾項愛好,以此提升生活品質和促進整體健康,養花是不錯的選擇。躍躍欲試的老年人,不妨參考以下建議:從小範圍、少量開始種起,從耐旱的、多年生植物著手,降低照料的難度;也可選擇垂直生長的植物,方便老人站立著照料,減少過度彎腰或伸手;在處理低矮的植物時,最好坐在凳子上操作;夏季盡量在清晨或黃昏時打理花草,避免一天中最熱的時間;過程中佩戴好手套和遮陽帽等防護裝備,及時補充水分;勞作一會兒後休息一下,減少體力不支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