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美國哥大挺巴抗議持續,示威學生分組「保衛」營地:準備好為同誌們挺身而出了嗎?

2024-04-25辟謠

(觀察者網訊)雖然美國眾議院議長強森力勸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回去上課停止胡鬧」、「別浪費爸媽學費錢」,但該校親巴勒史坦學生抗議活動仍在持續擴大。

「你們準備好為同誌們挺身而出了嗎?」(Will you be ready to turn up for comrades?)當地時間周三,哥大校園裏突然響起了這樣一個聲音。

截圖自記者潔西卡 · 施瓦爾布(Jessica Schwalb)

據【紐約郵報】當地時間24日報道,這段視訊拍攝自周三黎明前的哥大校園,在校方同意將解散抗議營地的最後期限延長48小時後,一名身份不明的抗議活動領導者透過大喇叭組織學生們分成幾個排,讓他們能夠「迅速集結」,以阻止警方在清查時進行逮捕。

這名男子表示,在周五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他們在接下來的三天裏將進入「高度戒備」狀態,他還敦促眾人將自己沒有到場的朋友們也喊來幫忙「保衛營地」。

「這就是為什麽我呼籲大家也和自己的朋友談談,讓他們知道我們可能需要大家迅速到營地前集合,保衛營地。你們準備好為你們的同誌們挺身而出了嗎?我們距離(學校)撤資(以色列企業)近在咫尺!」周圍學生連聲高喊著「是的!」,歡呼著回應道。

報道稱,哥大校長沙菲克給出的原定清場時間是當地時間周三午夜。24日淩晨,哥大發言人宣布,在抗議示威活動進入第8天之際,該校與學生代表談判達成重要進展,因此將清理學生占據營地的時限延長48小時。

參加抗議活動的大三學生凱馬尼·詹姆士(Khymani James)將校方延長時限的決定稱為「抗議者的勝利」。他說,「我們的談判小組承諾,只要學校試圖透過警察或軍方施壓,我們就不會參與談判。」

詹姆士強調,學生們要求學校從以色列撤資,不得紀律處分參加抗議的學生。在這些要求被滿足前,他們不會離開營地。

「同時,我們繼續支持我們的同誌們在全國各地的學校建立營地」,他補充道。

上周,在哥倫比亞大學百余名參與「挺巴」營地集會的學生被捕後,支持巴勒史坦的學生示威抗議活動「席卷」全美高校。美聯社稱,「這是一場始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反抗,後來蔓延到了全美國。」

從麻薩諸塞州到加利福尼亞州,本周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參加了遊行或在大學裏設立營地,譴責加薩走廊發生的流血事件,呼籲以色列結束針對巴勒史坦領土的行動。他們要求學校切斷與以色列的經濟聯系,並從那些與以色列有業務往來的公司撤資。

據衛報24日最新統計,目前舉行過抗議活動的美國高校包括:明尼蘇達大學、哈佛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南加州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密西根大學、愛默生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塔夫茨大學、耶魯大學、新學院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波士頓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和史丹佛大學等。

23日,紐約大學建起了膠合板墻。此前該校一直自詡是一個「不設圍墻的校園」 圖自社交媒體X

當地時間4月24日,德克薩斯大學校園內,一名抗議學生靜靜地盯著一排德州警察

周三上午,哈佛大學的學生在操場紮營,抗議校方用「永久開除」威脅該校本科生親巴勒史坦學生組織停止活動,並要求該校與以色列相關內容切斷關系。

這個本科生組織在遭校方警告後,釋出了一份聲明強調:「你們可以暫停我們的組織活動,威脅我們的學生,但你們永遠無法壓制我們要求撤資,並停止種族隔離、占領和種族滅絕的呼聲。」

衛報指出,這是自哈佛前校長克洛迪娜·蓋伊(Claudine Gay)今年初因「反猶」風波自行請離後,哈佛校園內發生的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衛報】註意到,這股席卷全美高校的反戰風潮還出現了進一步蔓延趨勢。23日,一些義大利大學生走上街頭,聲援哥大學生,並高呼口號。

當地時間周三,法國最負盛名的政治學院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的反戰學生抗議者也開始在大學校園內搭建帳篷,聲援美國高校抗議行動。他們要求學院切斷與以色列大學的聯系,停止「鎮壓」親巴勒史坦的聲音。

視訊截圖

與此同時,除了哥大上周有100多名學生和教職工被捕,其他多個學校的被捕學生數量也在持續上升,近幾日有沖突加劇的跡象。

綜合衛報、CNN等報道,周一晚,紐約大學曼哈頓校區有140多名抗議者被捕。周三,至少54人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抗議活動中被捕,包括一名拘捕時被夾在示威人群和警方之中的福斯新聞攝影記者,混亂中他被撞倒,頭部流血;南加州大學則因抗議者與警察在帳篷去留問題上發生爭執,有50多人被捕。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一名女性在抗議活動中被捕 圖自美聯社

校方管理層允許警方等暴力機關介入事態,也進一步激起各校教職工的憤怒。繼22日數百名哥大教師罷課聲援學生後,多個大學教職工加入其中。

哥大法學院講師兼該校人權診所主管律師巴山姆-卡瓦賈(Bassam Khawaja)說,他對校方立刻找來了紐約警察局「感到震驚和訝異」。

卡瓦賈表示,在這個舉動之前,校方似乎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緩和局勢。他說:「這完全沒有必要。從各方面來看,這是一次非暴力抗議活動。一群學生在校園中央的草坪上露營。這與校園的日常生活沒有任何區別。」

周一,紐約大學師生舉行抗議活動 圖自衛報

當地時間周三,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教職員工也釋出聯合聲明,譴責校長及行政管理層對校園內進行的學生和平抗議活動做出了「過度軍事化反應」。

聲明稱,學生抗議活動沒有發生暴力威脅,沒有擾亂課堂計劃,也沒有恐嚇校園社群,但校領導請來了城市警察和州警,「他們騎著馬、摩托車和自由車,身著防暴裝備,手持警棍、胡椒噴霧、催淚瓦斯和槍支,將校園變成了軍事區。」

文中強調,「我們對學生的福祉和安全深表關切。我們親眼目睹了警察對一名女學生拳打腳踢,打翻一名合法觀察員,將一名學生拖過鐵絲網,並暴力逮捕了一群學生,僅僅因為他們站在人群前列。」

作為回應,該校教職員工在聲明中表示,周四將「一切照舊」,他們將暫停上課,並呼籲中午在校園內舉行集會。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教職員工釋出聯合聲明 節選

【國會山報】24日報道稱,哥倫比亞大學的混亂抗議活動促使至少8名國會議員本周存取該學校,這些議員來自遙遠的北卡羅來納州、佛羅裏達州和路易士安那州。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克·強森(Michael Johnson)是最新一個來到「風暴中心」的美國官員。當地時間周三,他在一眾共和黨議員的陪同下,在哥大發表講話。強森表示他將致電美國總統拜登,要求他采取行動,並聲稱如果情況得不到控制,莎菲克應辭去哥大校長一職,國民警衛隊也應該在合適的時機出動。

「哥倫比亞大學允許這些無法無天的煽動者和激進分子接管學校,這是令人憎惡的。」強森譴責示威活動是「暴民統治」(mob rule),並稱這些學校都中了「反猶太主義病毒」,「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迅速遏制,如果這些威脅和恐嚇得不到制止,那麽現在就是國民警衛隊出動的適當時機。」

強森的這番講話多次被台下數百名抗議者的嘲笑和噓聲打斷,他們高呼「你們是什麽人?」 「麥克,你太差勁了」「自由巴勒史坦」,聲浪一度蓋過了他的演講。

當地時間4月24日,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克·強森在哥倫比亞大學召開記者會 圖自視覺中國

據英國【獨立報】25日報道,這些美國政客將哥大學生抗議活動稱為「反猶主義」,也引起了猶太學生和教授的公開反對。

哥大博士生強納生·本-梅納赫姆(Jonathan Ben-Menachem)是眾多參與抗議活動的猶太學生之一。他說,盡管猶太學生組織在抗議活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但一些媒體和政客卻試圖將抗議活動定性為「反猶主義」,令他非常驚訝。他稱這種「缺乏誠意」的言論令人「抓狂」。

「一直有這樣的說法,說哥倫比亞大學是反猶太主義的溫床,但這只是一群坐在地上玩遊戲、喊口號和做作業的書呆子們。」本-梅納赫姆表示,他承認在這次事件中有那麽些「害群之馬」在借機進行反猶活動,但這並不能代表數百名紮營抗議以色列戰爭的示威者。

比起所謂的煽動者,他更擔心校方讓國民警衛隊介入的可能。「說他們要請國民警衛隊和紐約警察來保護猶太人是荒謬的,因為實際上被逮捕的是猶太人。」

另一個名叫莎拉(Sarah)的學生,便是本-梅納赫姆口中那種被捕的猶太學生。

她告訴記者,上周紐約警察進入校園,將她的手捆住,關押了八個小時。第二天她就被停課了,但她還是偷偷回了學校,繼續和其他抗議者在一起。

莎拉表示,她也對有人試圖將哥大的抗議活動抹黑為反猶太主義感到震驚。她說:「那些堅持將反猶太復國主義和反猶太主義混為一談的政治投機分子,以一種極具欺騙性的方式將這個詞武器化了。」

莎拉自認是一個支持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猶太人,她強調:「猶太人反猶太復國主義的傳統由來已久。我非常熱愛我們社群的猶太人,我們只是有政治爭議,僅此而已。」

哥大附屬巴納德學院的歷史學教授娜拉·米拉尼奇(Nara Milanich),是抗議活動爆發前寫信給哥大校長沙菲克的近二十位猶太裔教師之一。她當時警告稱,「那些急於煽動分裂的政客不要在哥大將反猶太主義武器化。」

她告訴【獨立報】,是校方決定讓紐約警方進入校園「激化」了局勢,「關閉」了討論空間。

「制造混亂的不是學生,是校方領導層參與了這場荒謬的警察突襲行動,把學校的教職工和學生都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米拉尼奇教授直言,「數百名身著防暴裝備、手持槍支的警察被請進學校,把我們的學生拉走,難道校園裏的猶太人或其他任何人就更安全了嗎?我不覺得。」

教授還透露,哥大抗議營地的組織者們早就制定好了具有包容性的行為守則,並進行了降低沖突升級的培訓,以防止外部極端分子制造麻煩。而且抗議學生提出的學校從與以色列相關企業中撤資的要求,也是透過全校學生公投得出的,這個要求獲得了學生們超過75%的高支持率。

她總結道:「因此,從根本上說,這就不是一個什麽‘親哈馬斯暴徒’在校園裏肆無忌憚撒野的故事,而是一個關於校方管理層將大學價值觀拋到九霄雲外的故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