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城市人賞花踏青新寵,竟然就在你我身邊

2024-04-26辟謠

如今每到花季,賞花踏青成為城市居民日益關註的熱點,網上各類攻略層出不窮,形成一種集體共識下的儀式感。

那麽除了公園,還有哪些空間,可以為市民提供美好生活?

我們從市民園藝中心近幾年的探索說起。

利用邊角料空間

地鐵10號線新天地站出口,街角花園美輪美奐,繁華掩映中,小小的花房彈眼落睛,吸引路人駐足停留。它叫「追夢園」,是黃浦區市民園藝中心裏的一個,已成為上海著名網紅打卡景點,因其精巧之美,在網路平台上被頻繁推介。

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它原是臨時停車空間。

黃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長顧芳說,該空間更新難度不小,用地性質有點復雜,包含地鐵、儲備空間、公共空間等。這裏連大樹都不能種,需要把對地鐵的影響降到最低。

追夢園的更新經過巧思。地鐵出風口、變電箱等裝置,被立體綠化巧妙遮掩,讓人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

原本圍合的地塊全部開啟,與周邊社群融為一體,特意設計了7個通道方便穿行,人們進出口袋公園十分便捷。

步道用了紅磚,和新天地老城廂的調性保持一致。

鑒於其用地內容不允許建造正規的房子,與職能部門溝通後,市民園藝中心采取臨時構築物的方式,花房占地約16平方米,四面通透、開放,被鮮花填滿。實際上,小沒關系,因為整片追夢園都是它的延伸。

有趣的是,花園最初動工時,附近居民十分緊張,有人甚至表示反對。直到高顏值的花園、花房漸露真容,居民態度轉變,有居民甚至說:「花花草草好,這個我們喜歡,可以多造點。」

說大點,它對建設生態之城、推廣市民園藝具有良好的示範作用;說小點,追夢園的更新直接提升了街區品質和景觀。「近幾年,黃浦區所有美麗街區的打造,都有意識融入生態因素。」顧芳說。綠意盎然讓人心情愉快,在花園中散步,成為周邊居民、新天地白領的情緒療愈空間。

黃浦區的市民園藝中心選址都有一個共同點:大多利用綠化邊角料、街角開放的口袋公園,花房尺度小,但地段絕佳,人來人往,一眼望到。

比如延中綠地地鐵口的街角,有一座充滿藝術感的花房。與其說是花鋪,不如說是一個精巧雅致的藝術空間。

每到傍晚,「下班帶一束花回家」活動開始,吸引年輕人在下班路上買花。

復興公園裏的市民園藝中心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做更多宣傳推廣活動。一些學校在這裏定期舉辦展覽、科普講座,發揮余地更大。

不是傳統花店但姓「花」

關於市民園藝中心,有一個問題十分關鍵:它與一般的花店有啥區別?

目前,每個區的市民園藝中心各有自己的模式。長寧區比較出彩的是中山公園裏的園藝中心。黃浦區的園藝中心則是由區綠化管理所與光明上花集團下屬上海種業集團共同打造,所有花材均由上海種業集團提供。

楊娟是光明上花集團副總裁,多年來,因業務往來經常去國外出差。其中,北歐給她留下深刻印象。

在那裏,市民常常去逛一個地方——園藝中心。它占地5000平方米,是一個大型生活體驗綜合體,賣的不只是花花草草,還有生活美學的方方面面。

戶外,除了植物,露營、燒烤、文體活動,與之相關的一切都可售賣。室內,大到家具如沙發、餐桌、櫃子,小到墊子、杯子、發夾,它們與漂亮的花草擺放在一起,構成迷人的畫面。

「我當時非常驚訝,與家居相關的品類,將近2/3都能在園藝中心買到。」楊娟說。

此外,還有用園藝產品開發的飲品、糕點、文創產品等。與花園鋪裝相關的一切硬裝、軟裝布置也能在園藝中心找到。它基本涵蓋日常生活50%以上的內容,且位於郊區。周末,城裏人習慣拖家帶口,去郊區的園藝中心度過休閑時光。

2010年左右,賞花踏青的文化氛圍剛剛起來,國內曾有先鋒想要模仿國外的園藝中心,但最終水土不服,並未形成成功案例。

有人分析,彼時市民尚未形成類似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尚未重視園藝與生活美學的融入,再加上產業鏈不完善、相關人才不足等問題,很難完全復制北歐的模式。

10年後的202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花卉產業高品質發展服務高品質生活的意見】提出,花卉產業被譽為「美麗產業」「富民產業」,是服務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對上海推進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並提出,到2025年,將本市建設成國內一流的特色花卉研發中心、種源生產繁育中心、花卉交易中心和家庭園藝服務中心。此後,國家相關部委也釋出了類似檔。

如今,賞花踏青、美學生活日益成為關註的焦點。年輕人從過年過節才送花,轉為日常取悅自己,在辦公室、家裏定期擺放綠植花卉。春日,哪裏鮮花盛放成為全城熱議的話題,重視程度一年勝似一年。

黃浦區相關部門丟擲橄欖枝後,對楊娟而言,一切水到渠成。

園藝融入生活

集團有集團的優勢。只見黃浦區市民園藝中心內,各色盆栽和鮮切花琳瑯滿目,10元左右一盆的芳香植物等種植套裝價格親民。

十幾朵五顏六色的花卉組成的花束僅售18元,前來閑逛的周邊居民幾乎人手一件。

帶盆栽的藍繡球植株,7大朵花簇怒放,整盆有半身高,售價60元—80元,也為許多人所鐘愛。有些新切花品種在市場中較為少見,價格卻十分親民。

除了物美價廉,彩色小桶裝風信子種球、僅售1.5元一顆的郁金香種球等一般花店不會出售的種子(苗),得益於上花集團育繁推一體化的產業鏈優勢,減少中間銷售層級,在這裏成為高價效比的主推產品。

「我以前一直買郁金香回家,但它開不了多久。第一次在這裏買了種球,發現水培郁金香意外好種,看著郁金香慢慢綻放,成就感可強了。」一位正在買種球的白領說。

園藝中心鼓勵市民享受種植的快樂,而不僅僅買鮮切花回家。種植用的基質、肥料、花盆等輔材一應俱全,店員不厭其煩地告訴顧客如何種植、需要註意什麽。

其中,最吸睛的是朱頂紅蠟球。「單朱頂紅,我們的銷售額比第一年推廣時翻了20倍!」店員告訴記者。

「TOP FLOWER上花」是上海種業旗下花卉零售品牌,主要研發、生產、供應各類新優花卉、園藝產品及提供各類園藝服務。朱頂紅是近幾年研發的新產品。

它無需澆水、無需陽光,隨便擺在家裏,完全不用照料,6—8周後綻放的花朵赤紅而美麗,形似百合,一株開完5朵後,另一株繼續盛開,特別適合懶人、新手。

研發人員介紹說,朱頂紅球從秘魯進口,2017年,公司首次引進1000個時,國內消費者對它認知很少,價格比較高,同行們也不看好。當時種球類如郁金香、風信子只賣幾元錢。朱頂紅單顆裸球就要20多元,蠟球價格則更高。

研發團隊對朱頂紅蠟球進行試種,研究它的生長習性、開花特點、倉儲管理方式。透過一系列試驗,發現它具備市場潛力。

一般種球如郁金香,經低溫處理後才易開花,且需要等待兩三個月。朱頂紅可以無土種植,無需養護,1個多月就能生長開花,上海種業提供的球根大,球體周長均在36厘米以上,可自給自足供養。

球根外面做了封蠟處理,添上色彩的同時更好地鎖住水分。球體上還可以讓人發揮創意,添加各種裝飾,如蝴蝶結、卡片、繪畫等,功能多,禮品內容強。開完花後,把蠟層剝掉,種到土裏,來年還會再開。

2018年剛推出時,朱頂紅價位較高,約188元,這幾年慢慢為人所知,黃浦區市民園藝中心的公益售價約108元。去年,它成為年宵花卉,紅紅火火的顏色和彩頭頗受歡迎,不少公司集體采購送給員工,也有人直接作為新年禮物。

市場從很少拿貨,到銷量翻20倍,不過5年時間。

在楊娟看來,市民園藝中心用豐富的新優品種、精美的品質(朱頂紅蠟球等)、公益的價格、良好的服務(植物寄養、免費咨詢、3公裏以內提供送貨服務)、月度公益培訓課堂、公共空間生態打造、不間斷的園藝活動,探索一種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的操作模式,也兼具科普效果。

如今,園藝中心一年四季活動不斷。

「春天開放日」百花齊放,還有特定主推品種;「秋日種球+」活動對新優球根花卉進行科普展示;「冬日迎新花市」提供各類年宵花卉服務。

一方美學天地

在新天地地鐵口附近,有一家主打飾品、香道的生活美學店鋪。店主小沈7年前盤下店面時,門口的院子破敗荒蕪。

她喜愛花草,時常去虹橋的鮮花市場采購,裝點自家小院。許多客人被門口漂亮的庭院吸引,繼而走進來消費。

自從追夢園的市民園藝中心開放後,小沈時常光顧采購,「品種比批發市場獨特,價格幾乎差不多,還有很好的服務。」原來,這家園藝中心的主理人是一位盆景愛好者,搭配別有風格。小沈幹脆花兩三千元左右,請主理人重新布置庭院裏的植物。

「果然不一樣,每個進來的顧客都覺眼前一亮。」小沈說。她時常買來園藝中心的花材,按自己的心情插在花瓶裏。

店鋪內部,衣服、飾品、香與各類花瓶、盆栽擺放在一起,看似隨意,卻營造了生活之美。她不賣花草,但花草是她的門面、引流招牌,也是店鋪美感的靈魂。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黃浦區市民園藝中心由上海種業統一營運,如今,上海種業與區綠化管理所正在探索新模式,尋找優秀的主理人一起參與營運。今年3月,「90後」朱文琴被選中成為延中綠地市民園藝中心的主理人。

朱文琴是蘇州人,大學畢業後上了幾個月班,發現更喜歡田園生活,於是辭職回家,向附近農戶租了5畝地,種植2000多種小眾植物,打造一個花園。

「當時寶寶剛出生,我希望寶寶在花園裏長大,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朱文琴說。

她有許多傳統花店缺少的有趣品種,還喜歡用蔬菜葉子、香草葉子搭配花束,發揮創意。特色小眾成為她的立身之本。

去年,追夢園舉辦「春天開放日」活動。主辦方之一的上海種業是她的固定供應商。朱文琴受邀在開放日期間擺攤,賣的是小眾品種皇冠貝母。

該品種由上海種業每年穩定進口,但沒法廣泛使用,因其易腐爛,十分難種。朱文琴種活了大部份,也難免失真耗。因為需要冒風險,一般花店更加不會用。令她意外的是,願意買貝母的人很多。產品被發到網上後,有些年輕人特意從外地趕到上海,只為一睹貝母的風采。

曾有一位廣東客戶,特意坐飛機來到朱文琴的攤位前,用不常見且很難快遞的小眾花材插了一束花,「我心滿意足了」,客戶笑著說,留下花束,第二天又飛回了家。

在朱文琴的營運下,延中綠地店頗有創意。比如,17時之後所有花束八折,一些特價花材9.9元、19.9元,最便宜的僅兩三塊錢,「下班帶一束花回家」活動成為店鋪固定的招牌。

店裏也有一些小眾植物價格昂貴,卻令人大開眼界。各類消費群體都能挑選到心儀的植物。

與花店不同,她喜歡從地裏剛剛采摘的花苞,人們買回去可以看到鮮花綻放的全過程。花束小而精致,藝術設計感撲面而來。

有一次,她剪裁中國原生植物旌節花進行擺放,花朵采摘已過3天,一般不再出售,但一個女生堅持要買,表示不喜歡大花朵,就喜歡雅致的造型。

今年,上海市花白玉蘭盛放的幾周裏,朱文琴聯合有創意的設計師,選用1000多枝白玉蘭裝飾園藝中心,讓花房精美猶如藝術展。

許多人在網上看到,特意前來打卡拍照。花房二樓的中古家具、瓷器搭配花卉,呈現美麗的生活場景,也給市民帶來不少啟發。

「我不想做傳統的推廣,喜歡有趣的事情。希望每個進入店裏的顧客,都能心情輕松、感覺舒服。」朱文琴說。

她聘請的店長薪資較高,登過時尚雜誌,一直是大牌禦用鮮花師,還時常給國內花店的老板們上課。

在她的主理下,延中綠地市民園藝中心以產品獨特、審美精致成為附近白領喜愛的特色店鋪。

最近,她又請專業的植物研究者,把一些科研品種在園藝中心呈現出來,讓更多人見識植物的魅力。

一些中草藥材,如細辛,開花時十分漂亮,但許多人從未見過中草藥長什麽樣。「換一種時髦的方式,讓人們認識中草藥。」她說。

【專家對話】

打造套用場景匹配這方水土

記者:建設生態城市、公園城市,我們需要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園藝中心。它究竟是怎樣的?

顧芳(黃浦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長):目前,比起國外大型園藝中心,市中心好地段的小型園藝中心,更能切實滿足市民的需求,在家門口,大家所見即所得,可以隨手把心儀的自然之美帶回家。

前不久,追夢園裏的第二屆「春天開放日」活動,不僅成為網紅打卡熱點,而且確實啟發很多市民對園藝產生興趣。

我們用蝴蝶蘭、繡球、重瓣百合、大麗花和各類春季球根花卉營造唯美療愈的場景和氛圍,結合workshop園藝沙龍、草地音樂演奏、花車巡遊派送鮮花等互動活動,倡導輕松自在、隨意自然、悅納自己的生活方式。

正如一位嘉賓所說,「上海市民不缺花、不缺綠,缺的是如何把花和綠帶回家」。社群園藝正是要紮根社群,它未必規模大,但必須地段好,流量多,讓市民走過路過,愛上園藝,參與到園藝中。

記者:市民園藝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有什麽難點嗎?

顧芳:園藝需要體驗。搭建場地,室內+室外的布置結合,才能有多品類、多樣化的植物呈現。目前有些園藝中心缺乏室外的陳列,沒法外擺,功能受限。

產業鏈不夠成熟,人才也比較缺乏。園藝需要總監。比如從藝術角度研究上海文化,以及設計盆器、研發非植物類產品、組合盆栽、布置花園等。另外也需要專業團隊負責生物研究。

目前市場上大多見到的是插花類培訓課程。園藝人才的培養有賴於更多元的培訓內容,如辨別植物種類、學會基本養護知識、對某種植物的前世今生如數家珍、對空間和設計有美學概念。

從我們市民園藝中心的實踐來看,它需要強大的策劃、投入,如承辦環復興公共藝術設計大賽,策劃「春天開放日」「秋日種球+」等花境花藝系列活動等。

好的園藝中心,不僅指導家庭園藝,也能對街區環境、城市生態有所推動。不復制國外,而是根據本地需求,一個個打造套用場景,更匹配我們的水土。

記者:有些市民園藝中心成為上海旅遊的打卡景點。您對此怎麽看?

顧芳:繁華盛景當然美好,但我希望下一步建立起可推廣、可復制的機制。把園藝中心的準入機制講清楚,比如營運方公示公益價格,每年帶來多少培訓課程,提供多少市民公益服務,舉辦多少場市集和活動等。可以由社會市場化運作,我們進行考核。

如果每個街區都有市民園藝中心,生態城市的科普宣傳都可以放在這個空間。植物園、科研機構的一些品種可以在市民園藝中心展示。鳥與昆蟲的課堂、藝術類科普課堂等,相關行業都可以借助這個平台。近幾年康乃馨、郁金香的新品種在這個平台得到推廣,今年明顯銷量增加。

上海城市的生物多樣性、公園城市相關產學研,也可以在這方小天地中,與居民產生連線。

相關檔明確提出,將花卉套用與「美麗街區」「美麗社群」「美麗家園」等建設相結合,組織開展花卉園藝「進社群、進園區、進村落、進家庭、進校園、進樓宇」,透過形式多樣的園藝活動,激發市民參與家庭園藝的熱情。打響上海花卉品牌,使花卉產業成為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生態之城」的靚麗名片。

以此來看,現在的市民園藝中心仍處於初級階段,未來能做的還有更多。

題圖來源:采訪物件提供 圖片來源:龔丹韻攝;采訪物件提供

來源:作者:龔丹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