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死亡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這是00後壽衣模特衛莉最愛的電影【入殮師】中的一句經典台詞。在她看來,這也正是自己如今透過直播向外界展示壽衣的工作寫照,「想讓逝去的人能穿著適合自己的衣服,體面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提及殯葬行業,不少人諱莫如深。尤其在長輩眼裏,這似乎並不是一份體面的工作。
然而,當年輕人湧入殯葬市場,也逐漸開啟了一個新世界。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一些95後甚至00後從事喪禮策劃、壽衣模特、代掃墓等職業,為客戶寄托哀思之時,以新穎的視角和獨特的思維推動著行業的更新。
衛莉開始自學服裝設計,她規劃中將根據市場需求供應壽衣款式,並作為壽衣模特在直播間帶貨。而每個清明節,李潔都會戴上鮮花、拿著水果,加入「代掃墓者」隊伍為客戶將對親人的思念帶回家鄉。
「我也會告訴對方不會代磕頭和假哭。」在李潔看來,有些情緒即使花錢也不能代替。
「年輕人給殯葬行業帶來了新的理念和變革。他們正透過全新的模式逐漸打破傳統束縛,讓逝者得到獨特而尊重的告別。」國內一家殯儀館負責人如是說。
骨灰盒「換新」:個性且不失儀式感
進入殯葬行業前,林翰在一家公司做了三年的公關策劃。盡管收入不菲,但在2023年底,他毅然選擇離職並在網上開店賣起殯葬用品。
這個想法由來已久。彼時家裏老人去世時,母親安排他去購買壽衣、骨灰盒等物品。在當地多家做白事的門店逛了一圈後,他發現裏面所銷售的款式沒一件讓他滿意,「太醜了,所有產品都死氣沈沈的。實在不希望老人家身後裝在這裏面。」
經過和老板交流後,林翰得知殯葬用品行業近幾十年來幾乎沒有變化。且不論骨灰盒永遠以木質、大理石等方形盒為主,就連顏色也基本為黑灰色。即使電商平台上的骨灰盒,同樣也是以肅穆且端莊的款式為主。
這讓他不由動起了念頭,「年輕人為家人辦理後事更追求典雅大氣,為何不切入這一市場?」
盡管內心有了想法,但當父母得知後馬上要求他盡早打消這個念頭。在他們看來,經營白事物品過於忌諱,根本不應該是自己孩子從事的職業。
下定決心的林翰並沒有在意,為了能找到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白事用品,他特意飛到浙江金華、江蘇江陰等地拜訪當地廠家,逐一挑選骨灰盒、壽衣以及電子蠟燭等祭奠用品,以為自己入行前積累人脈和貨源。
林翰只是當下眾多選擇入行殯葬用品市場的年輕人之一。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這個原本被外界視為「不吉利」的行業,正隨著年輕人的湧入變得逐漸龐大且新潮起來。
據觀研報告網數據顯示,根據中國火化率以及骨灰盒均價測算,2022年國內骨灰盒行業市場規模達到97.94億元,近五年來保持穩定增長,復合增長率為5.42%。而據中國殯葬協會專家預測,2023年中國殯葬產業規模達到10000億元。
經過長時間準備後,林翰的殯葬用品店終於開張。開業當天,出於種種原因他沒有告訴身邊好友,內心仍興奮不已,「雖然感覺有些怪,但內心總覺得也算實作了夢想」。
為了和市面上傳統老舊的商品區分開,林翰所銷售的殯葬用品更傾向於年輕化。他的店鋪裏擺放著多款個性且不失儀式感的白事用品,價格也從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即使再追求個性也不會過於出挑,畢竟這代表著每個人最後的尊重和尊嚴。」
以一款帶有蝴蝶結的天青色骨灰盒為例,其外觀更像一款禮物包裝盒。林翰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這是專為年輕人設計的,「如果有人不幸離世,家屬心情低落的時候,看到這麽素雅的骨灰盒或許會心情好一點。」
出乎林翰意料的是,盡管時常有年輕顧客咨詢,但對方在網上購買殯葬產品的意願卻並不強烈。一番了解後,他發現原來人們通常不會提前購買骨灰盒、壽衣等殯葬用品,更願意當親人去世後臨時線上下購買。
「現在只能一步步開啟市場。」林翰說,「讓大家接受網上購買殯葬用品需要時間,隨著年輕人選擇的增多,這一市場遲早會到來。」
直播賣壽衣,一天試穿50多個款式
「這款衣服采用的是真絲面料,領口盤扣也是蝴蝶圖案,去世的人穿在身上顯得格外端莊典雅。」直播間裏,衛莉正穿著一件墨綠色旗袍款式的壽衣,對著鏡頭詳細地介紹著。
自從2021年入行,衛莉直播銷售壽衣2年多時間已逐漸蛻變。從最初不敢直視,甚至口播都結結巴巴,到如今能不斷換穿各式衣服向粉絲展示並熟練地講解細節,衛莉越來越覺得這份工作並非外界想象中那麽忌諱。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盡管選擇壽衣直播無法如同其他直播間般吸引到眾多網友,甚至還可能因為「不吉利」「嚇人」等因素被投訴,但衛莉卻格外看重這份工作。每天更是不間斷直播4個小時,試穿50多個款式的壽衣。
「每個人在生日、結婚等重要時刻,都會準備一件漂亮的衣服。而在人生終點時同樣需要一款合適的服裝,這也是對生命的一種尊重。」衛莉表示,「讓更多人能夠體面地與世界告別,這本身就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在和多位顧客接觸後,衛莉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在臨終前穿上那種款式和色彩都相對沈悶的壽衣,不少人希望能有更多款式的選擇。這讓她在尋找貨源時刻意選擇唐裝、西服、旗袍以及漢服等款式的壽衣,「我希望即使親屬日後回憶起來,也只是覺得他們穿著常服去了另外的地方,而不是穿著壽衣告別人世。」
衛莉至今記得,一對年輕夫妻曾經聯系上她,表示想為自己的女兒購買壽衣。年僅5歲的女兒得了白血病,他們希望女兒臨終前能穿得漂漂亮亮地離開。在網上找尋了一圈後最終看中衛莉直播間裏一款公主裙壽衣。
幾個月後,衛莉收到這對夫妻發來的感謝視訊。當看到視訊裏女孩身穿一襲白色公主裙,對著鏡頭可愛地笑著,一瞬間,衛莉不自覺地哭了出來,「雖然素未謀面,但心疼女孩這麽年幼就離開了人間。而自己所銷售的壽衣能幫助對方實作小小的願望,讓我再次認識到這份工作的價值。」
事實上,由於職業的特殊性,近年來衛莉接觸過太多面臨生離死別的顧客。在和對方交流後她發現,人們對於殯葬用品的選擇逐漸持開放態度,不但同行越來越多,就連顧客也越發多了起來,「除了年輕人為年邁的父母購買壽衣,不乏有老年人自己選購殯葬用品。」
為了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的壽衣款式,衛莉開始自學服裝設計,「我希望以自己身為‘壽衣模特’的方式,將更多壽衣展示在客戶面前,讓他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壽衣的效果和面料。畢竟它是與這個世界告別的一種儀式,是每一位死者體面地步入另一個世界的禮服。」
收費百元,代掃墓慰藉遊子思念
四川一家墓地陵園裏,李潔根據客戶的電話指引,找到了需要代掃的墓碑。
將開著錄像功能的手機架在一旁後,李潔細心地將墓碑打掃幹凈,擺放上鮮花、水果等貢品,再代替客戶深深地鞠了三次躬。
李潔已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幫助客戶掃墓。自2020年成為「代掃墓者」,這個22歲的四川姑娘便經常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為無法親自到場祭掃的客戶進行代掃服務。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因為地域、時間等原因,不少外地人員無法在清明或忌日等時期回家祭拜,只能委托他人代為掃墓。受需求驅使,市場上催生出「代掃墓」業務,卻也一度因「是否符合傳統觀念」而引發市場爭議。隨著年輕人加入,人們的觀念正在發生轉變,而這一群體中不乏大學生、社會新鮮人以及專業白事機構。
每次代掃墓前,李潔都會提前幾天和客戶進行溝通,確定好墓地所在位置、代掃流程以及所需要的服務等內容。而價格則根據清掃墓碑、擺放祭品、播放逝者生前喜歡的音樂、幫忙帶話讀信以及現場視訊等需求,收取100元至300元不等的費用。
「除了正常的計畫外,我也會告訴對方不會代磕頭和假哭。畢竟有些情緒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不應該花錢讓陌生人來代替。」李潔說。
一次,一位海外的男生聯系上李潔,希望她能幫自己去墓地為父母進行祭拜。交流細節時,對方特別叮囑她購買母親喜歡的百合花和父親喜歡的白酒,「每個細節都考慮到了,而且聊天過程中不斷哽咽,能看得出來他很想念去世的父母。」
當天祭拜完成後,李潔特意將代掃過程中所拍攝的照片、視訊發給對方,以彌補男生不能親自到場的遺憾。而對方也很快發來感謝的語音,「雖然只能隔著螢幕給父母磕頭,但很感謝你能幫我祭拜。」
「下單的客戶主要以年輕人為主,畢竟這一群體在外地的機率更大,接受程度和需求也更高。而中老年人通常會抱有‘人不在現場則心不誠’的心態,並不太認可這種形式。」李潔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得知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後,家裏人也一度質疑並反對,直到她反復解釋後才得以理解,「畢竟能幫助家屬表達哀思,也是有意義的工作。」
同樣經過多次溝通後,林翰的父母也逐漸開始理解兒子的工作,還會幫他打理貨物。「現在身邊不少朋友得知訊息後,專門來看貨選貨。」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年輕人的湧入正逐漸改變傳統殯葬行業。除了代掃墓外,不少公司還運用數位技術推出雲祭掃、紀念平台等概念,以幫助無法到場的人祭拜逝者,也給行業帶來更多可能。
據公開資訊顯示,包括福壽園、福成股份在內的多家殯葬上市企業都曾開設過雲祭掃服務。而在2022年,福壽園還釋出「數位陵園慧心谷」計畫,並表示將透過數位孿生1:1復刻的虛擬陵園,將實體環境還原到線上,使使用者在網路端能身臨其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覃澈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