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馬軾、馬愈與【歸去來兮圖】和【暑氣帖】

2024-01-08圖片


【歸去來兮圖】與【暑氣帖】分別為明代嘉定人馬軾、馬愈父子所作。

馬軾,字敬瞻,明宣德年間(1426—1435),一作正統年間(1436—1449),欽天監刻漏博士。工詩,尤精繪事,擅山水、人物,與戴琎(文進)、謝環(廷循)皆以擅畫名於京師。

馬軾的畫留傳下來的很少,今遼寧省博物館藏有其與李在(字以政,福建莆田人)、夏芷(字庭芳,一作廷芳,浙江杭州人)合作的【歸去來兮圖】卷,故宮博物院有其【春塢村居圖】軸。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表達了作者回歸田園的歡悅和理想受挫的失落、憂傷,從而使讀者窺見陶淵明「入仕為官是他的初衷,鄙棄官場是他的節操,淡泊明誌是他的追求,躬耕田畝是他生活的保障,琴書詩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窮守節是他歸隱意念的鞏固,樂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的人生軌跡。這種思想感情,能引起知識分子的共鳴,成為古代文人心靈中的一片凈土,難怪歐陽修曾發出「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的慨嘆。

馬軾、李在、夏芷正是根據陶淵明的詩意,創作了【歸去來兮圖】卷。卷中有一幅【問征夫以前路】為馬軾所作。畫面上,陶淵明棄官辭歸,策杖而行,正問路於迎面而來的行旅者;二稚童擔書琴,牽驢抱劍跟隨其後。頗合原文「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之意旨。


圖源網路


在畫史上,把李成和郭熙等所創的繪畫風格稱為「李郭」畫派。北宋初年,營丘的李成,是卷雲皴的開山鼻祖,畫風「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有文靜雅致的氣韻。宋神宗時的郭熙,發展了李成的卷雲皴,變「毫鋒穎脫」為「清勁壯闊」,豪壯氣質一改李成的輕盈。馬軾的山水畫宗郭熙,高古有法,在【春塢村居】中略傳「李郭」遺意,而在【問征夫以前路】中發展出自我面貌。

馬愈,字抑之,號華發仙人,馬軾子。清錢謙益【列朝詩集】曰:「抑之能詩善書,縱佚不羈,人號為‘馬清癡’」。天順八年(1646)進士,官至刑部主事。能詩文,善書法,工山水。與杜瓊、劍玨等齊名。

馬愈的【暑氣帖】是個行書便條,紙本,縱23.7厘米,橫38厘米,經明人朱之赤、清人安岐等收藏而留傳,今藏故宮博物院。貼文全文為「暑氣初平,頗有涼思。十一日敬潔一觴,敢請移玉過寒舍話舊片時,惟不外是荷。馬愈奉醫相杜先生閣下。」【暑氣帖】書寫骨力矯健,縱逸灑脫,是一件彌足珍貴的墨寶。


圖源網路

來源:【練川古今談】

撰稿 : 顧建清

編輯:韋盈盈(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