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影視

男人第一次穿女裝,沒想到因此著迷了

2024-01-08影視

【丹麥女孩】由奧斯卡導演湯姆·霍珀執導的傳記電影,入圍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片中妻子格爾達一角的扮演者艾麗西亞·維坎德獲得第88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本片根據DavidEbershoff在200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後者的小說則是受伊恩娜·維金娜的真實故事啟發而創作的。故事的原型伊恩娜是世界上有記錄以來最早接受性別重設手術者之一。

伊恩娜本是男性,他的妻子格蕾塔·維金娜是一個畫家,恰好需要一個女模特,於是她讓自己的丈夫扮成女人當自己的模特,沒想到畫出的作品很受歡迎,哥本哈根到處都有伊恩娜的肖像,而這次機會也讓伊恩娜喚醒了自己的女性意識。1931年伊恩娜透過手術將自己改造成女性,成為世界上第一位變性人。

埃納·韋格納是電影的主角,他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風景畫家,與妻子艾達結婚六年,彬彬有禮,深愛妻子,受到他人的好評。妻子艾達是一名人體畫家,與丈夫逐步上升的事業不同,她的畫作一直被否定。一次偶然的機會,妻子格爾達因為模特的臨時失約,說服丈夫艾納爾穿上女裝救場。也是這次機會,沈睡在主人公埃納內心的女性人格莉莉被喚醒,他開始厭惡自己作為男性的身體,也漸漸發現莉莉才是真正的自己,最後做了變性手術。

1.

埃納——認同後的自我救贖

埃納本來是世人眼中完美的丈夫,有著成功的事業,紳士的風度,對妻子溫柔體貼,他的生活沿著制定好的軌跡向前,但是當他穿上裙子和絲襪,化上鮮艷的紅唇,他內心開始出現另一種聲音。他慢慢撫摸輕薄的絲襪,偷偷穿上妻子的裙子,為鏡中充滿女性氣息的自己著迷,那個叫做「莉莉」的女性人格開始左右他的思想。

一開始,埃納雖然眷戀身為女性的那個自己,但他仍然受到「埃納」身份的約束,他是一名男性,並且有著深愛自己的妻子,他常常陷入自我懷疑,混亂的性別認知讓他飽受痛苦。他一次次對著鏡子中女性打扮的自己發呆,用衣裙遮蓋住自己的男性特征,他終於認識到,「埃納」只是上帝在他身上開的玩笑,「莉莉」才是他真實的模樣。

認清自己之後,他徹底掙脫束縛,以莉莉的身份生存。他身穿束身長裙,腳踩高跟鞋,肆意地走在巴黎的街頭,在各大舞會上展現他的嫵媚動人,甚至為了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女人,他開始做變性手術。很快,他就迎來了第一次手術,肉體上的傷害讓他痛不欲生,但是心靈上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和輕松,他在痛苦中涅槃,完成了自我的轉變,人生翻開了新的篇章。

第二場手術的風險遠高於第一場手術,而且埃納的身體還沒有恢復好,但是他迫切地想要完成這次性別的修正,這對他來說遠比生命更有價值。手術完成了,但卻出現排異反應,埃納躺在花園中,以莉莉的身份,永遠地離開了人世。

2.

艾達——兩難下的愛與包容

莉莉的出現源於一次救場,但艾達卻因為莉莉,迎來了事業的高峰。她本是風頭正盛,多年的不得誌終成為過去,人生迎來了新的曙光,但沒想發現丈夫卻變得面目全非。

面對丈夫告訴自己,他本該是一個女人,艾達的第一反應是否定,這何其荒謬。她否定莉莉的存在,並認定這一切都是丈夫的幻想。相伴多年的丈夫離自己而去,外界的輿論和壓力讓她喘不過氣,同時她還要分擔丈夫的痛苦,她也曾掙紮痛苦,也曾祈求丈夫回來,但事實註定不會有所改變。

當莉莉再次出現在艾達面前,用丈夫的面孔對她訴說自己的內心,她在思想上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在心裏卻又想幫助自己深愛的丈夫,最終,她對丈夫的愛戰勝了一切。當丈夫被男性的身體和女性的內心所困擾,艾達義無反顧地支持他,鼓勵他成為女性,莉莉蛻變的背後,是艾達無聲的痛哭。身處兩難境地,艾達選擇釋然和成全,沒有指責和謾罵,她給予的是理解和幫助,在那雙深邃的眼眸中,含著的盡是淚水和深愛。

影片中的主角一直處在世人異樣的眼光和自我懷疑中,主角的認知沒有問題,他追尋真正的自我,不惜為此付出生命,但在醫生的眼中,他患有精神疾病,是需要被治療的存在。當人們出現懷疑和糾結,他們需要的不是強制性的治療,而是理解和寬容,世界上有太多人活得渾渾噩噩,鮮少有真正認清自己的,人生無法倒轉,縱使求真之路再慘痛,也要義無反顧地活一次。

「莉莉·易北的故事,關乎藝術,關乎創造,關乎實作想要的生活。」

——大衛·埃貝爾舍夫 【丹麥女孩】

在本片中真實地反映出,內在自我性別在一生中,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而經歷性別轉變對一個人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場巨大的內在心理挑戰:是選擇在掙紮、壓抑中擰巴地按照他人的希望活成正常人,還是選擇遵從內在渴望,去成為綻放的焰火,哪怕短暫也選擇絢麗。

在另一個存取中,女主角艾麗西亞透露,她有兩個跟Amber跳舞的場景被從電影中刪除了。以及電影的初剪版超過兩個小時,但不同國家的版本都不同,最短的不到90分鐘。所以全世界裏存在著十多個平行版本,觀眾們看到不同版本的本片會產生不同理解與認知。某些國家與地區以電影道德墮落為理由,至今禁止本片、哪怕是刪減版的公映。

電影中的時間設定為從1926年開始。電影中說莉莉和格爾達已經結婚六年,但實際上當時莉莉44歲,而格爾達是40歲,他們的婚姻維持了26年(1904年—1930年),他們結婚當分時別是22歲和18歲。

在電影中描述的事件現實中起於43歲時,在1930年達到故事高潮。莉莉接受變性手術的時候是47歲,翌年她死亡時是48歲。而現實中的格爾達和莉莉是於婚後1912年搬到巴黎的,當時他們分別是26及30歲,電影中把這一時間推遲到了1920年代末。

在1909至1920年代間,巴黎正處於自由主義高漲的年代,那時中國是清宣統元年,在那時格爾達已經嘗試並能夠公開地以女同性戀身份生活。

現在社會上對異裝男性有一種鄙夷的叫法:「女裝大佬」。對這類異裝群體,從1920年算起雖然已經過了一個世紀,很多人對性別表達的認知與理念還是保持著很低的包容度,通常只把純粹當做唯一可接受的「正常」,這在心理學上叫做 性別認知單一化心理障礙

這類患者在看到他人做出與自己認知不同的行為表達時,會引發自身的強烈情緒變化,甚至表現出言行方面的攻擊性與排異性。這類患者對性別表達不一致的人,之所以產生過激反應,是因為在童年時沒能有效地形成對性別的多元化認知,被灌輸了絕對化的標準化理念,進而形成了性別認知方面的心理扭曲,無法接納多元性多樣化現實環境。

此類心理問題是性別認知障礙中的一個亞種。如果簡單地只是看不慣,那屬於少見多怪;但若表現出對他人的攻擊性或排異性情緒,那就屬於心理認知扭曲導致的心理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