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中印戰爭裏解放軍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橫行20年的53式82公釐迫擊炮

2024-05-13軍事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中印戰爭裏解放軍的支柱火炮就是它:橫行20年的53式82公釐迫擊炮

今天的主角是解放軍53式82公釐迫擊炮。這種仿造蘇聯二戰迫擊炮的產物,成為五六十年代解放軍的支柱中型迫擊炮。53式參加了解放軍歷史上多次戰爭,表現相當出色,耀武揚威了整整20年之久。聽薩沙說一說吧。

自南昌起義建軍以來,解放軍就非常重視迫擊炮。

直到韓戰爆發,迫擊炮仍然是解放軍的重要火力支柱。在韓戰前五次戰役以及上甘嶺戰役中,解放軍裝備的81公釐和82公釐迫擊炮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很多戰鬥中,這種中型迫擊炮就是勝負的關鍵。

而美韓軍非常恐懼誌願軍的迫擊炮,認為這是導致己方傷亡的主要殺手。曾有個叫彭良義的19歲誌願軍迫擊炮手,用86發迫擊炮彈擊斃擊傷150個敵人:「4發炮彈打中敵人一輛滿載糧食的汽車、擊毀敵1挺高射機槍;2分鐘內發射50發炮彈,配合步兵殲滅了200多名敵人;用遊動炮火打死20個敵人,配合步兵打退了敵人一個營的3次進攻。」

雖然誌願軍很重視中型迫擊炮,戰爭中仍然出現很多問題:現役迫擊炮型號和口徑非常混亂。

誌願軍裝備81公釐和82公釐兩種迫擊炮。口徑差距貌似有限,實際上81公釐迫擊炮是無法發射82公釐炮彈的。

而理論上82公釐迫擊炮可以發射81公釐炮彈,非到萬不得已也不能這麽做,會導致精度的下降和射程縮短。尤其連續炮擊導致炮管發熱膨脹以後,使用82公釐炮管發射81公釐炮彈可能導致嚴重的炮擊故障,導致炮毀人亡。

即便同口徑的81公釐迫擊炮,也有日式、法式、美式、德式等多國型號。這些迫擊炮基本結構相同,畢竟還是存在差異的,制造工藝不同,效能層次不齊。

在長津湖戰役中,解放軍裝備了一些從國軍手中繳獲的美制M1型81公釐迫擊炮。

這些火炮是美國生產,鋼材和制造水平都很高,在嚴寒環境中尚且可以穩定炮擊。

相反的是,解放軍裝備的部份國產民20式82公釐迫擊炮,因為氣候過於寒冷而出現口徑減小的情況。

經過測量,部份82公釐口徑迫擊炮縮小到81公釐,根本就不能使用:由於天氣極度嚴寒,我軍70%的迫擊炮都打不響,最普遍的現象是炮口因為氣候寒冷而收縮變形,導致炮彈無法塞進炮管,也就是說,1300門迫擊炮(前鋒兩個軍裝備900門)只有270多門能夠打響,分攤到各部隊,這個比例就非常小了。整個長津湖戰役的一個多月時間裏,第九兵團發射的迫擊炮彈一共只有6000發,平均一個軍才2000發。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同國產迫擊炮使用較差的炮鋼有很大關系。

除了效能區別很大以外,最嚴重的是彈藥供應問題。

中型迫擊炮型號和口徑的混亂,導致一線誌願軍作戰困難,後勤人員更是苦不堪言。

在前三次戰役中,誌願軍主要在北韓北部山區作戰。公路被美國空軍轟炸粉碎,後勤運輸只能依賴翻山越嶺的小路。

北韓冬季山區不要說背著炮彈爬山,就是空手爬山也夠喝一壺的,棒小夥也未必能夠勝任。前線補給非常困難,彈藥嚴重不足,戰士們連飯都吃不上,每天僅有一口炒面。

萬般無奈下,所有能動的非戰鬥人員都要幫忙背輜重,連文工團的女孩子們也要背上幾十斤。有的文工團的女孩子,很勇敢,也能吃苦,可惜年幼體弱,無法勝任這種工作。背著幾十斤的袋子踩著積雪連夜爬山,她們爬到半山腰她在走不動了,將袋子丟下放聲大哭。

而這些後勤人員攜帶的彈藥,最重要的就是81公釐和82公釐迫擊炮彈。

這種炮彈一發就有3公斤多,一個男同誌要背4到5發爬山,女同誌體力弱要背2到3發,負擔都非常重。一些後勤官兵都搞垮了身體,有的因此病死在前線。

後勤人員千辛萬苦送到前線的炮彈,又分為81公釐和82公釐兩種,往往出現不能通用的情況,有了炮彈也等於沒有。

在韓戰中後期,中國就考慮統一迫擊炮口徑和制式。

誌願軍從蘇聯購買了不少蘇式裝備,包括蘇聯M1937式82公釐迫擊炮。

在上甘嶺戰役中,誌願軍開始使用這種蘇聯迫擊炮,只是用的數量不算多。

這種迫擊炮同解放軍現役各種火炮差不多,都是仿造法國布朗德81公釐迫擊炮的產物。

在二戰爆發前,蘇聯從法國購買了幾門布朗德M27/31型81公釐迫擊炮進行了仿制。蘇聯認為遲早會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戰,沒有采用西方常用的81公釐,而使用了82公釐。

在1935年,蘇聯開始批次生產仿造成功的M1936型82公釐迫擊炮,到1936年裝備了2500多門。

蘇軍一線官兵使用M1936型進行訓練,很快發現了一些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

M1936型發射精度比布朗德81型迫擊炮要低一些,炮擊時不太穩定,需要炮手不斷調整火炮的位置,降低了射速。

蘇聯在1937年改進了火炮的底座,采用了獨特的圓形底座,增加了駐退裝置,推出了更為成熟M1937型82公釐迫擊炮。

它是二戰期間,蘇聯的制式中型迫擊炮。M1937型的炮擊較為精確,不需要炮手頻繁恢復炮身位置,效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戰爭期間,M1937型做了小振幅改進,比如增加兩個鋼輪借此提高機動性的M1941型和M1943型,總體差別不大。

蘇軍將軍們甚至史達林本人,對於M1937式的效能很滿意。

史達林一直認為,火炮是戰爭之錘,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蘇聯領土面積遼闊,又缺乏西歐那種完善的公路和鐵路交通網。

一旦全面戰爭爆發,蘇軍的野戰火炮和重型火炮就會受到交通的制約,難以快速跟隨步兵機動。

這種情況下,輕便的迫擊炮就非常重要,可以用騾馬甚至由士兵背著跟著步兵前進,非常符合蘇軍的需要。

在二戰4年內,蘇聯共生產了34萬門迫擊炮,其中大部份為82公釐迫擊炮,該炮也是官兵一線火力支柱。

蘇德戰爭爆發初期,蘇軍每個步兵營都配屬一個迫擊炮連,共裝備6門82公釐迫擊炮。

對於蘇軍步兵營來說,營一級火力支援主要依靠機槍連的12挺機槍和迫擊炮連的6門82公釐迫擊炮。

實際作戰時,82公釐迫擊炮配屬到連一級進行炮火支援。

蘇軍任何一次營連級別的進攻或者防禦作戰,即便情況再困難,都會有82公釐迫擊炮的火力支持。

M1937型的效能優秀,全炮重量為57公斤,可以拆卸為3個部份,每個部份只有不到20公斤,可以由三個炮兵背負行軍。

20多公斤雖不輕,對於強壯的士兵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

基本上只要步兵能夠去的地方,M1937型的炮兵都可以去。M1937型可以隨時隨地為前線步兵,提供最需要的炮火支持,這是長身管火炮無法做到的。即便是壯漢也不可能長期背著一根18公斤、長達1.2公尺的炮管的連續行軍。該炮平時主要透過汽車尤其是騾馬攜帶,進行長距離行軍。

M1937型的最大射程為3100公尺,有效射程2500公尺,雖比長身管火炮射程差了很多,用於支援連級別作戰是足夠了。

連一級部隊需要的前線火力支援,不會超過2500公尺。

M1937型的最大射速為每分鐘25發,也就是2秒鐘一發,相當驚人。它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形成一個覆蓋性的彈幕,彈幕內的敵人會遭到嚴重傷亡。

M1937型的炮彈重量為3公斤多,裝藥為400克,破片對於人員的殺傷半徑高達25公尺。換句話說,炮彈爆炸以後會形成一個50公尺直徑的圓形,裏面的敵人士兵難逃殺傷。即便敵人臥倒隱蔽,炮彈殺傷半徑也高達15公尺!

除了發射高爆炮彈以外,該炮還可以發射煙霧彈、燃燒彈、照明彈。

M1937型的效能優秀,經受過蘇德戰爭的殘酷考驗,堪稱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成熟武器。

在韓戰後期的一些戰鬥中,誌願軍手中的M1937型表現頗為出色,不亞於裝備最多的民20式82公釐迫擊炮。

1952年5月,中央軍委兵工委員會作出【關於兵工問題的決定】。

【決定】確定的18種制式武器中,有15種是仿制的蘇軍武器裝備。中口徑迫擊炮仿制的原型是蘇軍M1937式82公釐迫擊炮,中國定名為1953年式82公釐迫擊炮。

在1953年,53式82公釐迫擊炮開始批次裝備解放軍。53式使用了長達20年,才在70年代逐步被67式82公釐迫擊炮淘汰。

53式迫擊炮的效能,和蘇制M1937型沒有什麽不同,只是仿造時簡化了一些生產工藝。

在五六十年代,53式效能不落後,是非常實用的武器。

解放軍同樣將53式配屬步兵營,一般步兵營會配屬1到2個迫擊炮排,每個排裝備3門53式。

53式迫擊炮班人數為8人,炮長負責指揮,一炮手瞄準,二炮手裝填發射,其余為彈藥手。

不過,53式裝備解放軍時,韓戰已經結束。

1959年,解放軍同西藏叛軍作戰規模較小,該炮沒有發揮大的作用。

到了1962年,中印發生了邊境戰爭,53式才大放異彩。

中印邊界是雪域高原地區,恰好是最適合迫擊炮作戰的地域。

在這種高原的復雜地形,進攻一方的大型火炮難以快速機動,也難以得到足夠的彈藥。

解放軍裝備的60公釐輕型迫擊炮雖然也頗為實用,無奈炮彈威力太小,比大號手榴彈強不了多少。

同樣仿造蘇聯的55式120公釐迫擊炮威力雖大,行軍狀態全炮重500公斤,單發炮彈就有16公斤,根本用不了。

丁盛將軍回憶:因為那路沒法走,我們擡兩門120炮就用了兩個步兵連,一個步兵連擡一門炮。

所以,解放軍連排一級炮火支援,基本完全依賴53式82公釐迫擊炮。

此戰中,53式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跟得上步兵進攻的速度,這是其他火炮不具備的。

在無數戰鬥中,53式是前線解放軍官兵唯一的炮火支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我們看看著名的邦迪拉戰役。

解放軍步兵33團奉命攻打,印軍固守的2891高地!

這個高地位置得天獨厚,扼守比裏山口,可以居高臨下俯視登班。高地的地形險要,山坡陡峭,樹林密布,是標準的易守難攻地形。

印軍對2891高地非常重視,在這裏駐守了第48旅的2個主力營,旅部也設在這裏,共有1500人。

直接防禦高地的部隊,為錫克第1營。

錫克族是印度很有名的尚武民族,男人大多驍勇善戰,以戰死為榮,相當強悍。錫克族組成的部隊,也是印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部隊,比廓爾喀人還要厲害。

除了部署大量兵力以外,印軍在前線部署了4門107公釐迫擊炮,二線部署了4門88公釐榴彈炮。

相比起來,解放軍第33團很不利。該團經過7天5夜的急行軍,才勉強前進到邦迪拉附近。

解放軍的長身管火炮跟不上步兵速度,此時還在後方。

第33團在11月17日趕到邦迪拉附近時,為了徹底合圍印軍,出動3營的2個步兵連,在82迫擊炮排支援下,開始攻擊2891高地。

11月18日,解放軍攜帶3門53式82公釐迫擊炮和64發炮彈,經過艱苦的進行軍,趕到了高地附近。

錫克營知道解放軍很快發動進攻,正在高地外1500公尺搶修外圍陣地。兩軍遭遇以後,錫克營不愧是印軍主力,沒有驚慌失措的逃走,而是選擇就地抵抗。

解放軍當先的步兵連,遭到印軍迎頭射擊!此時山上霧氣濃重,看不清敵人在哪裏,解放軍只能暫時停止前進。

沒多久,迫擊炮排到了最前線。

霧氣太大看不清敵人陣地,炮兵仍然依靠平時嚴格訓練出來的高素質,根據敵人槍炮聲和隱約的火光估算出位置,朝著1800公尺外發射了5發炮彈。

連串的爆炸後,敵人部署在正面機槍火力點果然被打掉,解放軍步兵連立即前進。

前進了100公尺後,印軍部署在側翼的機槍,又開始頑強射擊。解放軍迫擊炮排再次發射3發炮彈,將這個機槍點也打掉。

發現我軍有火炮,印軍失去了堅持作戰的勇氣,迅速放棄了外圍陣地,退入2891高地主陣地。

此時霧氣消散,解放軍2個連的步兵趁機全面進攻。

錫克營不是吃幹飯的,他們利用修建的野戰工事和復雜地形,拼命向解放軍進攻部隊射擊。

此時解放軍迫擊炮排,出了些問題。全排的3門53式中有1門出現故障,只有2門可以作戰,剩下的炮彈也只有50多發了。

解放軍炮兵沒有胡亂炮擊,而是先仔細觀察印軍,試圖將僅有的炮彈,發射到敵人最薄弱的陣地上。沒多久,炮兵就發現了勝利點:印軍的軍事素質低下,野戰工事修建的非常草率。

以碉堡為例,基本都是簡易土木結構,甚至直接用沙袋壘成,有的碉堡還沒有頂蓋。

這些碉堡雖可以抵抗解放軍的輕武器射擊,在82公釐迫擊炮面前卻是不堪一擊。

自然,迫擊炮不是直瞄火炮,想要摧毀敵人工事就必須保證很高的精度,炮彈要盡量落在碉堡附近。

經驗豐富的解放軍炮兵思索再三,決定以步兵吸引印軍機槍火力,再使用迫擊炮精確摧毀。

同時,為了保證炮擊精度,53式迫擊炮盡量靠近印軍陣地。

現有的2門53式需要交替前進,1門炮擊時,另1門趁機向前推進,不要盲目的向遠處開炮。

53式的精度很高,加上解放軍炮兵訓練嚴格,通常幾發炮彈就敲掉印軍一個碉堡。

雙方激戰到傍晚16點,迫擊炮排幾乎摧毀了印軍所有的機槍火力點,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

錫克營的士氣終於崩潰了,認為自己簡直是中國迫擊炮的活靶子。

最終,錫克營的指揮官選擇放棄高地撤退。解放軍順利占領了2891高地,傷亡不大。

在幾個小時的攻擊中,迫擊炮排的2門53式發射了63發炮彈,僅剩下1發炮彈。

由於後勤運輸困難,後續炮彈什麽時候運到也是未知數。如果印軍堅持戰鬥,或許還可以支持幾小時。勇敢的錫克族士兵,卻被53式迫擊炮嚇跑了。

這就是著名的「聽音開炮、交替前進」。

整個中印戰爭裏,53式迫擊炮隨處可見。

西段班公湖作戰,開始於10月18日。開戰之前,印軍第114旅奉行前進政策,不斷進行軍事騷擾,經常對準解放軍哨所開槍。

第114旅下屬的廓爾喀第1營,特別囂張跋扈。同錫克族一樣,尼泊爾的廓爾喀人驍勇善戰,聞名世界。

這些廓爾喀人非常狂妄,在8月24日竟然在距離我軍班公湖阿裏9號哨所僅僅300公尺的地方,修建工事。

我軍立即修築工事進行反制,卻奉行不能開槍的克制態度,導致局面很不利。

面對解放軍的克制,廓爾喀人認為這是軟弱無能的表現,更加肆無忌憚的挑釁。

我軍的哨兵大多遭受過印軍的無禮挑釁和羞辱,甚至還遭到過槍擊。哨兵們氣憤至極,紛紛要求同印軍開戰。

到了9月,印軍入侵西段3000多平方公裏的地區,在班公湖更是修建了多個哨卡和工事,平時出動汽艇、直升機和步兵攔截襲擊解放軍哨兵的正常巡邏。

就在廓爾喀人得意洋洋的時候,10月18日中印戰爭爆發。

廓爾喀第1營在班公湖北岸和南岸一共修建了5個哨卡,距解離放軍哨所近在咫尺。

其中,第16號哨卡特別重要。這裏地處班公湖北岸的高地,可以扼守湖邊道路和湖上水運交通,還可以同南岸印軍呼應。

廓爾喀人在這裏駐紮了第4連,修建了6個碉堡,還挖了大量戰壕以及防炮工事。

而班公湖地形開闊,敵人居高臨下,解放軍采用輕武器強攻會非常不利。

無法得到長身管火炮的支援,解放軍調動了6門53式迫擊炮和2挺高射機槍,配合110名步兵發動進攻。

當天8點30分,53式迫擊炮首先開始炮擊16號哨卡。猛烈的炮擊將廓爾喀第4連打得措手不及,狼狽不堪,一時陷入混亂中。

印軍被嚇得魂不附體時,解放軍步兵從兩個方向攻了上去。

廓爾喀人不是弱雞,他們穩住陣腳,使用碉堡中的機槍頑強射擊。

由於53式的迫擊炮猛烈,形成了炮火壓制,等到印軍進入碉堡開始射擊時,解放軍步兵已經摸到了近處。

我軍步兵第2連沖到碉堡附近,被印軍機槍交叉火力擋住,第2連連長和多名排長犧牲。解放軍官兵沒有被嚇倒,雙方距離已經很接近。戰士們果斷使用炸藥包和爆破筒炸毀2個碉堡,摧毀了印軍機槍火力點。

另一側的印軍雖然頑強防禦,卻被我軍53式迫擊炮壓制,2個地堡被炸毀。

此時我軍沖入戰壕,廓爾喀人完全失去了勇氣,紛紛跳出戰壕試圖逃走。

然而53式迫擊炮再次進行攔阻性炮擊,炮彈像長了眼睛一樣,飛向印軍逃跑的士兵。

眼見逃走也不可能,印軍只能紛紛丟下武器投降。

此戰前後僅僅用了50分鐘,就占領了16號哨所,解決了整個連的印軍,俘虜印軍少校連長。

僅僅2天時間,班公湖北岸所有印軍哨卡都被摧毀,南岸印軍嚇得魂飛魄散,連忙放棄陣地向後潰逃。

解放軍立即追擊,俘虜了幾十名印軍士兵。

至此,班公湖中方一側的印軍勢力被我軍全部肅清,我軍在此地的陣線前推了十余公裏,直達中印傳統邊界線,班公湖一帶的國境線逐步穩固,直到今日。

在中印戰爭發揮很大作用,53式迫擊炮也出現了一些缺點。

這種30年代蘇聯研究的火炮,在30年後不可避免過時了。

一來,53式的重量偏大,火炮重達50多公斤,拆卸成3塊後,單塊有接近20公斤。

和美軍蘇軍不同,解放軍的機械化、摩托化程度很差,甚至騾馬化也沒有完成。

以中印戰爭為例,我軍在高原的後勤運輸能力非常低下。

諸如上面提到的邦迪拉附近高地的山地地形,地下的腐殖層就有半米厚,騾馬根本就走不了,只能依靠士兵背著火炮。

要知道,炮兵不是只需要背著火炮就行了,還需要攜帶自己的必要裝備,這樣每人負重至少有30到40公斤。關鍵部隊還經常需要進行軍,動輒連續山地行軍十幾個小時,這樣就算鐵打的漢子也受不了。

一線的步兵戰士,幾乎人人都要幫助炮兵攜帶彈藥。即便如此,炮彈也遠遠不夠用,被迫只能請求當地藏民老百姓幫助運輸。

當時解放軍官兵回憶:在海拔4000公尺的地方,我們年輕小夥子爬坡都胸悶氣短,但誰也不願當慫包,堅持跟著老兵扛大炮上山。最讓我震撼的是支前藏民,負重能力驚人。藏族男人上一次山,肩上背兩發120炮彈,脖子上掛兩發82炮彈,手上還能再提兩發60炮彈;藏族女人也能一次背兩袋50斤的面粉。沒有這些藏族老百姓的幫助,我們作戰會困難得多。

53式迫擊炮的重量太大,前線官兵希望盡量減輕一點。

第二,底座設計有缺陷。

53式底座設計較為古怪,制造起來比較麻煩,炮擊時容易造成跳動,影響火炮精度。

所以,53式炮擊之前一定要構築工事,不能裝好就草草開炮。這樣就嚴重影響了,火炮的快速炮擊能力。

上面提到的2門53式迫擊炮交替前進,主要就是迫擊炮部署時還需要挖地,要一定的時間。

第三,不能拉發。

53式只能采用固定式擊針,也就是說必須將迫擊炮從炮口放入,炮彈自由下墜到底部點燃發射藥後,將炮彈推出炮膛。

拉發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用很低的拋物線,去攻擊近距離的敵人工事。

82公釐迫擊炮是有一定的攻堅能力,直接命中可以摧毀敵人簡易野戰工事,前提是以比較平直的彈道擊中目標。

53式不能采用拉發模式,導致靈活性不足。

從60年代開始解放軍研發新一代迫擊炮,推出了更為輕便和可靠的67式82公釐迫擊炮。

不過,這不是說53式就被沒用了。

即便今天的戰爭中,尤其是城鎮戰中,53式或者蘇聯M1937式82公釐迫擊炮仍然有一定的實戰價值。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