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粟裕評價杜聿明:打不了逆風仗,那麽杜聿明又是如何評價粟裕的?

2024-02-25軍事

其實,筆者一直有個觀點,粟裕堪稱「國軍名將收割機」。如國軍統帥級別的名將薛嶽、王耀武、杜聿明等,就都是慘敗在粟裕手下——其中王耀武和杜聿明,還勝利轉進至功德林會師去了。

而悍將級別的名將,則有張靈甫、黃百韜、邱清泉、戴之奇等,這都是被粟裕「萬馬從中」斬了首級的,現在就問一句:粟裕這戰績牛不牛吧!

須知以上列舉的這些,尤其是薛嶽、王耀武和杜聿明,都堪稱國軍一等一的名將。薛嶽長沙天爐狂煉日寇,王耀武74軍(整編74師)從頭打到尾,讓日寇聞風喪膽,杜聿明「鐵甲戰車」,昆侖關、滇緬內外開花,結果都被粟裕擊敗……

所以,粟裕若不是國軍名將收割機,筆者就真不知如何形容了。所謂英雄相惜,那麽粟裕又是如何評價自己這些對手的?之前筆者曾有篇文章詳細介紹過,感興趣的可以查,就不貼粟大將的那些原話了,只說筆者個人分析後的觀點。

對薛嶽、王耀武和杜聿明這三位,粟裕認為王耀武是最難打的,因為沒有明顯缺點,順風仗、逆風仗都能打,且更要命的是對戰爭,王耀武還有自己獨特心得?潛台詞就是,蔣介石的微操對王耀武起的作用不大。

至於薛嶽,粟裕更多的是一種尊重態度,認為是國軍難得的名將。換句話說就是,薛嶽是被後浪拍倒的前浪——其實這種情況國共雙方都普遍存在,不信?就看看雙方三大戰役的真正指揮官,都處於啥年齡段。

那麽對杜聿明呢?粟裕的評價堪稱一針見血,雖很能打,但有明顯缺點,這就是杜聿明打不了逆風仗。而之所以打不了逆風仗,根源就在於他太聽蔣介石的話了……即,被蔣介石微操困住了。

這點也很好理解,就說遠征軍時期他翻越野人山,是不是這樣?還有淮海被迫救黃維,導致困守陳官莊是不是這樣?都是聽了蔣介石的話,明知有去無回也無奈入甕。

須知這可不是杜聿明的真正水平,就說他自東北調回淮海後曾表示過:若想救援黃百韜,就不能打華野(粟裕),更不能傻兒吧唧去救。最佳破局辦法是攻擊中野,因為中野被消耗得太大了,如此一來就能迫使華野回援中野,而黃百韜的扣,也就算解開了。

奈何當時不僅沒人聽,而且國軍內部也矛盾重重,結果中野抓住時機一個「宿縣之戰」,從此國軍就失去了最佳解扣時間點。所以才說,杜聿明不是不厲害,而是被豬隊友和自己那位蔣校長,給困住手腳了。

至此,恐怕有人會追問了,既然粟裕能點評杜聿明,那麽杜聿明又是咋評價粟裕的?說起這事來,可就非常好玩了,因為這中間存在一個「資訊差」,事情要從杜聿明被生擒後說起了……

杜聿明被生擒後,是蘇榮前來做杜聿明工作的。當時陶勇給蘇榮的原話是:「 你安排好地方,要絕對保證他的安全。粟司令給我下了死命令,杜聿明送到華野前指時,必須是活著的。因此,你要用腦袋擔保把杜聿明活著押送到華野前指。

當時的杜聿明,剛用石塊砸頭,還處於情緒極其不穩定之時,因此蘇榮的這個任務並不輕松。因此蘇榮就自稱:我是原國民黨42軍參謀長的勤務兵,這樣能讓杜聿明放下戒心。

果然,杜聿明沒那麽大的敵意了,然後蘇榮就開始跟杜聿明繞彎子,找突破口,畢竟一個情緒處於極端狀態下的人,言辭稍有不慎,就會被再次激怒。而蘇榮找到的這個突破口也很有學問,竟然是陳賡。

當時蘇榮問杜聿明,認識陳賡嗎?杜聿明自然認識,兩人都是黃埔一期的,於是便說道:「 陳賡在校時就很活躍很聰明,我們很談得來。你知道他現在怎麽樣了嗎?

蘇榮便告知了杜聿明,就是陳賡把黃維引誘至包圍圈的。即,黃維兵團被全殲在雙堆集,陳賡是有大功勞的。杜聿明聽完後,說道:「 陳賡要是不離開校長就好了。

蘇榮表示不同意,若沒離開的話,莫非也跟黃維和你一樣嗎?杜聿明無言。

總之在突破口開啟後,兩人的交談便越來越深入。杜聿明開始抱怨,沒想到我敗得這麽慘等等,這時蘇榮才告知,其實你是遇到了粟裕。

這一下,杜聿明有點傻,不是陳毅嗎?粟裕我有所耳聞,只不過一尋常縱隊司令,他咋會是最高指揮官,是陳毅才對。

這就是筆者說的「資訊差」,因為許多國軍戰將至死都不知,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是粟裕指揮的,還都認為是陳毅。所以這個資訊差,一下子讓杜聿明產生出了濃厚興趣,迫切想知道粟裕是咋指揮的。

於是蘇榮就開始對杜聿明講解了起來。這一下解開了杜聿明心中的一個大疑問,於是便如此說道。

這次交手我們敗得很慘,粟裕的指揮才能太出色了。他總是領先一步,搶先在我們前面……最後我們反復考慮分析,只有西南蕭縣和永城方向還有生機,因此決定提前突圍。沒想到這是他有意布下的一個袋口,讓我們往裏鉆……

這就是杜聿明對粟裕的評價,概括一下其實就是四個字:料敵之先!用大白話說就是,粟裕總能預判正確,對手的下一步怎麽走,然後做到有的放矢。

反觀杜聿明和其他國軍許多將領,連對手是誰都搞不清楚,這說明了啥?一個是情報方面出現大問題了。二個是由於傲慢導致,不能認真研究對手,啥都想當然。

如今最後一個問題是,杜聿明清楚自己在陳官莊插翅難飛了,為啥卻就是不投降?杜聿明在相關回憶文章中早有解釋,概括說來是有兩個原因。

一是,本來杜聿明是抱著「 如能保全兩兵團部隊的話,也可以同意(投降) 」的心思去找邱清泉談話的,奈何邱清泉卻表示要打到底。

二是,杜聿明屬於何應欽派系,他擔心自己投降後,蔣介石會找何應欽的麻煩,也就是怕對不起「老長官」。故而最終決定「以拖待變」,所謂萬一蔣介石下台了,我再投降就啥事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