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青山有幸埋忠骨」——記屏邊的三座烈士陵園

2024-04-18軍事

屏邊縣的全稱是「屏邊苗族自治縣」,地處紅河州南部,北鄰州府蒙自,南接河口,雖然沒有和越南直接接壤,但也享受邊疆照顧政策。我的父母都是瀘西人,六七十年代到屏邊「支邊」,我1979年出生在屏邊縣。那一年2月,爆發了對越自衛反擊戰;3月,戰爭結束,在「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的戰鬥中犧牲的13軍、50軍兩支野戰軍和部份邊防部隊的烈士就安葬在屏邊。盡管當時作為戰區的雲南、廣西兩省的許多縣市都建有烈士陵園,但像屏邊這樣一個縣就建有三座烈士陵園的,還是不多見的。

一、水沖子烈士陵園西園——紀念碑最多的陵園

西園大門

這座規模很大的陵園,修建在屏邊縣城靠河口方向的老昆河公路旁,安葬的是13軍犧牲的四百余名烈士。陵園前方,有一片很開闊的場地,原來是個遊泳池,我讀小學的時候還去裏面遊過泳,後來改建為廣場,許多重要的祭奠活動,都在這裏舉行。

我印象最深的是1989年,戰爭爆發十周年之際,13軍的一位領導到陵園來祭拜。當時活動很隆重,現場有許多手持長短武器執勤、警戒的解放軍,我那時還是屏邊縣民族小學三年級的一個小學生,有幸被學校抽調去參加活動。手捧鮮花,就站在那位白發蒼蒼的老將軍旁邊。今天的西園,除了那座高大醒目的衝鋒槍形狀的紀念碑,後面還有一個「碑林」,裏面有幾十塊到陵園參觀、瞻仰的各級將領的題詞,有的現在已是軍中名將。這座數量不斷增加的碑林,已經成為了陵園的一道風景,那一塊塊石碑,銘刻著這支有著紅軍傳統的英雄部隊的不朽功績!

西園廣場上的紀念碑,後面就是碑林長廊

二、水沖子烈士陵園東園——不滅的軍魂

昔日東園大門

東園安葬的是配合13軍作戰的50軍149師犧牲的四百余名烈士,這也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1962年的中印邊境反擊戰,曾痛擊入侵的印度軍隊,後來部隊換防到了四川,1979年奉命南下參戰,從河口方向渡過紅河,殺入敵境。「四號橋反伏擊戰」,就是這支王牌部隊打出來的經典戰例,後來還被寫入了軍隊院校的教材。我曾聽一個小學同學的父親講過,他當年曾作為支前民工協助過部隊清洗、掩埋烈士遺體。其中一位叫劉忠武的連長給他的印象十分深刻,劉連長是被敵人的炮彈擊中而當場犧牲的,戰後找不到完整的遺體,棺材裏就只有烈士的一條腿。這位劉連長的墳冢,就在上山墓道的右側,每當經過劉連長的墳前,我的心裏總是十分悲痛、沈重,戰爭是殘酷的,烈士犧牲的非常壯烈!

一等功臣

因為長期駐紮在少數民族地區,這支部隊中有許多藏族、彜族官兵。我小時候清明節參加學校組織的祭掃活動,就感覺墓碑上的名字很特別,有的是四個字甚至五個字的。有一年的清明節,我就在陵園裏見到了一位穿著少數民族服裝的老人,手上轉著一個我從未見過的物品,嘴裏念著我聽不懂的語言,在墳前點了許多盞酥油燈。看著那位頭發花白的藏族老阿媽,我心裏一陣陣難過,但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從西藏到雲南一趟真不容易啊,特別是在交通不便的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場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至今難忘!

149師是一支有著光輝戰績的部隊,在後來的「百萬大裁軍」中保留了下來。「為有犧牲多壯誌」,這座陵園,就是一個不朽的證明!

三、大龍樹烈士陵園——「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李成文」的安息地

遠眺陵園

在屏邊的三座烈士陵園中,大龍樹烈士陵園是規模最小的,就修建在從蒙自方向進屏邊城的公路邊,但這座陵園的歷史卻是最悠久的,裏面安葬了從解放初期的剿匪鬥爭,到建國後各個時期犧牲,因公犧牲、殉職的革命烈士,以及1979年犧牲的邊防部隊烈士。

不過,在這座因為旁邊長有巨大的龍樹而得名的陵園裏,卻安葬著整個自衛反擊戰中非常著名的一位英雄,被中央軍委授予「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的李成文烈士。我的一個小夥伴,他父親是駐紮在屏邊的邊防團的一位營長。後來大人轉業,他也就跟著離開了。走之前,他送給了我一本由昆明軍區編寫的叫【英雄譜】的很厚的書,裏面記載了幾十位1979年湧現出來的戰鬥英雄,李成文烈士就排在第一位。現在,烈士那規格與眾不同的墳墓旁,就矗立著一尊數米高的金屬雕像。英雄右手提著衝鋒槍,左手高舉炸藥包,頂天立地,一股為了戰鬥勝利,舍生忘死的氣勢撲面而來,讓人感到十分震撼!

永垂不朽!

一座豐碑!

頂天立地!

無上光榮!

屏邊作為一個小城,卻有三座之多的烈士陵園,實屬少見。陵園已被國家列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覺得這是屏邊的光榮,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三座陵園,每年都會有許多參戰老兵、烈屬來祭奠,氣氛十分莊嚴肅穆,讓人不能不為之動容!

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們永垂不朽!就像一首上世紀八十年代流行的軍教歌曲【血染的風采】裏唱的那樣——他們已經「化做了山脈」,永遠守衛在這片紅土地上,守衛著祖國美麗的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