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AN94步槍剖析 基本結構與原理構造詳解

2024-08-23軍事

很早就想寫一篇我自己的關於94的文章,我最早註意到她是在17年,深入研究是在20年,到現在差不多4年,這篇文章算是研究成果吧,這篇文章每一個字都是我自己打出來的。

本文作為該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還是先從最基本的原理與結構講起吧。

口徑、長度啥的就都不多廢話了

AN94步槍的設計者 尼科諾夫(左五)與伊孜瑪什測試站點測試部門的員工(1994 г)

0:)BBSP系統

本來最開始寫的時候沒有這部份,但發現不講不行

在「阿巴甘」計劃中,所有參與該計畫的樣槍都在機械原理上想辦法來減小後坐力對點射覆蓋面的影響。而尼科諾夫的團隊采用的是「改變後坐沖量(Blowback Shifted Pulse——BBSP)」系統,以94為例,其實就是以一定的方式使槍管和部份部件(既內機匣)不固定在機匣內,而是隨著射擊後座,達到延遲後坐力傳播到人體的目的,配合極高的射速(1800發/min)打出兩發子彈,使第一發子彈的後坐力還沒有傳遞到人體時,第二發子彈已經飛出去了,以此避免後坐力對子彈散布面的影響,提高命中率。類似的原理還有德國的G11。

但實際上,對於這個概念來說,AN94步槍兩連發中1800發/min的射速還是太慢了,導致第一發子彈出膛時,後坐力已經影響了第二發子彈,破壞了散布面。至於兩彈一孔提升穿甲效果......先不說能不能達到,人家尼科諾夫想的是提高命中率,根本就沒想幹這個。還有部份訊息說後座的槍管會加大子彈散布,對此我持保留態度,畢竟浮置槍管在現代槍械的套用還是很常見的,等下一期再分析

AN94 50公尺散布

有人認為AN94結構過於復雜,但你看看相同概念的G11跟個石英鐘似的,94的結構相對G11可簡單不少。哪怕相對一些無托步槍也算是簡單的(比如fn2000,mdr)

理論的東西先不多講,本文是基本原理與結構,先看一下這套BBSP系統的組成

BBSP系統拆解【缺少擊錘】{我只找到的去功能的ММГ,湊合看哈}

2(供彈撞錘【去功能】) 3(鋼索) 4(覆進簧) 5(內機匣) 6(槍管【截圖不完整,有孔是去功能】) 7(擊錘簧及擊錘簧導桿) 8(槍機框【截圖不全,少了一半】) 9(槍機【去功能】) 10(滑輪)

先講一下基本的部件以便下文構造

1:)供彈結構

AN94的供彈系統運用了一種高速裝填次發彈的技術。依靠的是定滑輪,鋼索以及供彈撞錘,鋼索繞過定滑輪,兩端分別連線槍機框和供彈撞錘,供彈撞錘前為覆進簧。其結構可抽象為下圖。

上方為槍口方向,註意方向,括弧內為圖中方向。

供彈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

1.槍機框被人為向後拉動或後座(向下)運動,在鋼索的牽拉下,供彈撞錘開始向前(上方)移動,並從彈匣中抽出子彈。

2.槍機框後座到位,供彈撞錘由於覆進簧作用開始向後(下方)運動,槍機框受到鋼索牽拉向前(上方)運動,槍機最終將供彈撞錘抽出的子彈推入槍膛。

也就是說,子彈並非直接推入槍膛。

特別註意的是,AN-94的彈匣向右傾斜約15度,其目的是避開鋼索和覆進簧的位置。

因為這點,大多數人感覺人機功效不高很「別扭」,但我感覺裝填還是挺輕松的。

極其少見的鋼索連線槍機框與供彈撞錘方案的專利

實物照片(包含鋼索、滑輪、供彈撞錘以及覆進簧)

初二物理課本中關於定滑輪的特點,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AN94正是透過這點實作高速供彈。

2:)閉鎖結構

在傳家寶AK的閉鎖結構 (雙閉鎖突筍的回轉式槍機,[註意:閉鎖結構為槍機回轉式,該名稱為【自動武器原理與構造】上的標準名稱,有的行銷號說是機頭回轉式,這兩種閉鎖方式不一樣]開閉鎖工作面為螺旋槽) 上加以改進,原理都差不多,不細講了

右側為槍口方向,註意槍機框上的定型槽以及槍機上的凸起

3:)發射機構

結構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型槍中,還有一根彈簧平行於擊錘簧放置,其作用是復進槍機框,而在量產型上並沒有這一設計,而量產型的槍機框復位依靠的是供彈撞錘覆進簧(透過鋼索拉動)

原型槍(拆除機匣蓋後)最左側的彈簧即槍機框覆進簧,右側為擊錘簧,而量產槍沒有這一設計,可以與上面的結構圖對比

先看一下零件組成

擊發元件

1-扳機護圈 2-扳機 3-扳機連桿 4-射擊選擇桿 5-連桿簧 6-連桿軸 7-保險 8-保險桿軸 9-彈匣卡筍 10-握把

保險檔位從左到右為:開火(П) 保險(О)

射擊選擇桿檔位(從左到右):單發(ОД) 兩發點射(2) 全自動(АВ)

1-阻鐵(或者叫擊發拉桿) 2-擊錘 3-扳機連桿 深藍色的我忘標數位了-扳機

自動方式還是老卡的 活塞長行程

阻鐵固定在內機匣中(既BBSP系統中),阻鐵突筍是透過一定方式固定在阻鐵下側的一個可以按動的凸起,可以被扳機連桿掛住

射擊選擇桿間接連線扳機連桿,使得扳機連桿可以透過射擊選擇桿在連桿軸上橫向相對於阻鐵滑動(當然不擊發阻鐵不會橫動),扳機連桿的復位依靠連桿簧(一個扭簧)

擊錘上有凹槽,可以被阻鐵掛住待擊。

扣下扳機時,扳機前段壓住扳機連桿向下運動,而扳機連桿以不同突起掛住阻鐵突筍下移,使阻鐵向下解脫擊錘,從而釋放擊錘。

以上論述僅為空槍擊發,僅作為熟悉相關零件配合及關系,下面我打算分為三個部份講(單發、全自動、兩發點射)

1.單發

單發狀態下扳機連桿突起對應情況

1-扳機 2-扳機連桿 3-阻鐵凸筍 4-阻鐵 5-擊錘

實物 (ММГ),扳機連桿凸起下凹槽即為扳機連桿凹槽 註意扳機連桿突起後側斜面,以及前突起下沈斜面

單發狀態下,阻鐵突筍位於扳機連桿凹槽後側,擊發,火藥燃氣推動活塞,使槍機向後運動;同時,BBSP系統開始向後運動,因為阻鐵固定在內機匣,所以阻鐵也向後運動(圖中右側),而扳機連桿保持不動(因為固定在握把座上),阻鐵突筍後移移出扳機連桿凹槽時,由於阻鐵後側阻鐵簧,阻鐵上擡復位,同時掛住由於槍機後座而後座的擊錘,槍機後座完成開始復進,並完成推彈入膛,此時BBSP系統也後座完成,在被壓縮的覆進簧(一個裝在槍身內前側的彈簧,透過槍管上的一個掛鉤與BBSP系統連線)作用下開始復進。註意,扳機突筍後側有一個斜面,於是阻鐵突筍被按下的情況下相平於扳機連桿突起復進〔相當於不會被扳機連桿凹槽掛住,在扳機連桿突起左側滑動〕,此時由於扳機連桿掛不住阻鐵突筍,也就無法使阻鐵釋放擊錘也就無法擊發第二發子彈,完成單發,此時松開扳機,扳機連桿因連桿簧上移,扳機連桿凹槽重新掛住阻鐵突筍,再次按下扳機,又一個單發行程開始。

2.全自動

全自動狀態下,扳機連桿移至最後方,而扳機連桿突起則以最前方的突起對應阻鐵突筍

按下扳機,擊發後,BBSP系統開始後移,阻鐵也向後移,在大約行至扳機連桿中部時,槍機框帶動擊錘後座到位,但由於阻鐵突筍仍被扳機連桿突起壓住,所以阻鐵不會上移掛住槍機,導致擊錘仍在擊錘簧作用下向前擊發子彈,阻鐵後座出扳機連桿凹槽後,阻鐵掛住因槍機後座而後座的擊錘,此時BBSP系統後座到位,開始復進,與單發一樣,由於後側斜面,阻鐵突筍被按壓,相平於被按壓的扳機連桿向前復進,此時註意實物圖的前側下沈突起,由於阻鐵突筍是一個圓柱體,阻鐵因下沈面開始向下滑入前側扳機連桿凹槽,因為扳機連桿此時是按壓狀態,所以阻鐵下沈再次釋放擊錘,重新擊發,達到前兩發1800發/min,後面600分/min的效果,如果此時松開扳機則不再擊發;若繼續按動,則再次開始一個全自動行程

3.兩發點射

最關鍵的來了,兩發點射狀態下,扳機連桿突起以中部對應阻鐵突筍

按下扳機,阻鐵下移,擊錘釋放,BBSP系統開始向後運動,槍機框帶動擊錘後移,由於阻鐵突筍仍在扳機連桿凹槽內,阻鐵無法上移掛住擊錘,擊錘由於擊錘簧繼續前移擊發。此時阻鐵突筍移出扳機連桿凹槽,開始上移並掛住後座的擊錘,BBSP系統開始復進。與其它兩種發射模式一樣,由於後側斜面,阻鐵突筍被按壓,相平於被按壓(假設此時未松扳機)的扳機連桿向前復進,不同於全自動,阻鐵突筍並不會移至最前端,而是會移到起始位置,與單發一樣,此時由於扳機連桿掛不住阻鐵突筍,也就無法使阻鐵釋放擊錘也就無法擊發第三發子彈,完成兩發點射,若松開扳機,阻鐵突筍重新落入扳機連桿突起,再次按下扳機,又一個兩發點射行程開始。

兩發點射動圖

其實這一套發射機構的基本原理就是靠第一枚被擊發的子彈帶動槍管以及內機匣和內機匣上的阻鐵後座,阻鐵在扳機連桿凹槽內後座,透過扳機連桿上不同的突起以及突起上的下沈面達到擊發以及變頻擊發的目的

4:)瞄準裝置

AN94的照門與卡拉希尼柯夫步槍的照門不同,采用旋轉式的覘孔照門。「Asterix」型照門安裝在機匣後上端,有5個不同高度的照門呈花瓣狀分布,軸心大約與槍身承45°角,可在機匣頂端旋轉以調整與目標的距離,5個照門分別對應200m、300m、400m、500m、600m。

準星有護圈保護,準星身可調整風偏和高低。

需要註意的是,在左上角標有「2」的照門(即200m照門)上有兩個圓孔,而準星護圈上有一個槽,根據專利,這些設計是用來插夜光機械瞄具的

AN94步槍原廠說明書上關於照門以及準星的圖片

通用的華約瞄準鏡滑軌安裝在機匣左側。與AK步槍的外觀不同

5:附件

1.榴彈發射器以及刺刀

圖片中右下角槍管上的突起為刺刀座,這樣的設計允許在安裝刺刀的同時能安裝榴彈發射器,而這在卡拉希尼柯夫步槍上是不可能的

根據版本不同,早期版本(機匣蓋鎖止器是從頂部插入的版本)安裝榴彈發射器需要介面卡

上面是早期版本,下面是晚期版本,可見具體區別

上文說過,AN94允許在安裝刺刀的同時能安裝榴彈發射器,但新版的說明書在有關榴彈發射器發射的部份中以粗體突出顯示了一個重要的說明(自然不用介面卡):禁止在槍托折疊或裝有刺刀的情況下使用榴彈發射器進行射擊。但該敘述並未寫出原因

2.槍口裝置

外形類似「∞」的槍口制退器內有2個空腔,是帶有自我清潔作用的槍口制退器,被宣稱是高效的,在前段有兩個對開的開口。槍口裝置能很容易地從槍口拆出。

在槍口裝置後側上方有一個卡扣,拆除時只需要按下然後旋轉180°就可以完成拆解

槍口裝置

如上圖,可見消音器後安裝了轉接器,但安裝74m槍口裝置時似乎就不需要轉接器

3.槍托

直槍托是用與槍身相同的高強度塑膠做成,可向右折疊以減少長度。

槍托鎖止機構還是老卡那一套,只不過改了個方向,卡拉希尼柯夫步槍的釋放鈕在左側,而AN94在右側,這個槍托釋放鈕同時還可以限制位於小握把上方的小解脫桿(用於拆開擊發元件),不錯的設計

在機匣右側彈匣前端有一個掛鉤,用以配合槍托尾端上部的凹槽卡住槍托

槍托折疊

4.出售?

在俄羅斯網站上確實有出售AN94整槍及其配件的,但不過大部份是去功能的ММГ,據說也可以向伊孜瑪什廠訂購,售價大約在46200~70000盧布左右,還有一把基於去功能的ММГ改造的Airsoft,買150000盧布,在一些網站上,有可以發射的真槍,大約10萬美元,但國內還是別想了

6:)可靠性不高?〔以下僅為個人觀點

有人說AN94結構過於復雜,導致可靠性不高,但我認為,AN94可以中選「阿巴甘」計劃,側面反應了她的可靠性足夠高(雖然不是完全體),卡拉希尼柯夫集團之前做過的測試也證明了AN94的可靠性比74m高,結構復雜導致的問題其實應該是出了故障不容易維修,而不是所謂結構復雜與可靠性成反比,只要配合到位,可靠性是同樣可以高的,至少我個人感覺AN94的結構比famas那類無托步槍簡單多了。

供彈機構套用了鋼索,有人說鋼索肯定比彈簧先壞,以前第一支使用彈簧供彈的槍械誕生時,有人也說可靠性肯定不如人工裝填的槍械高,彈簧壽命最多1年,可現在幾乎除了左輪等特殊槍械外,沒有不用彈簧的

就像G11,結構復雜到不讓士兵完全分解,但故障率並不高,只有0.015%,但真出了故障你就可以放棄這把槍了(AN94不至於)。至於Vickers Tactical打的那把卡殼(也可能是卡彈),只能說那把太老了,而且似乎也沒怎麽保養,可能連上槍油都沒上。

對於不了解武器結構、不知道如何操作的人來說,徹底拆卸和重新組裝一把AK(尤其是AK74M)也同樣非常困難。AN94的零件更大,拆卸速度也就更快。而零件數量本身並不比AK多多少。而使用過該步槍的俄軍對 AN94 的大多數抱怨的本質主要歸結為不熟悉該武器的操作及其結構(因為AK用多了),而不是其可靠性或戰鬥品質。

一個俄羅斯網友說:「這把武器並沒有什麽非常復雜的地方。另外,在任何情況下你都不應該嘗試將你使用卡拉希尼柯夫步槍的經驗套用到AN94身上。他們是完全不同的。」

附贈,AN94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