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蘇聯邊防軍入侵珍寶島,襲擊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中國邊防部隊奮起反擊,中蘇珍寶島戰役打響。為了保障北京至黑龍江一線(208線)的通訊暢通,啟動了代號為「05」的工程,決定在醫巫閭山望海峰東北的山頂建立傳輸微波訊號的中繼站——遼寧省北鎮微波站,由於這一條通訊路線是208線,所以內部人員習慣把單位名稱稱為208,這個名字也一直沿用到現在。
鳥瞰208
「05」工程1970年5月21日開始建設,由武裝部門組織領導,房產部門組織了大批能工巧匠參與建設。在施工過程中,勞動人民熱情高漲,幹勁十足,當年9月末就開始安裝機器裝置。根據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各村民兵連選派精兵強將參加集訓,成立民兵戰備值班小分隊,充分保障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同時也保證了微波訊號的安全傳輸。參與工程建設和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部份人員也成為了微波站的第一批工作人員。
由於當時社會經濟條件限制,交通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微波站的工作人員和家屬長期兩地分居。為了解決後顧之憂,單位決定在閭山半山腰建立生活區,位置就選在遼太子耶律倍顯陵遺址處。當時顯陵大殿還在,由於建設需要,都已經被拆毀,唯一保留下來的就是一口遼代古井,用來解決生活用水需求,現在仍然是山上201工作人員的生活水源地。
直線距離是不是很近
生活區分為兩部份,北面是208家屬區,南面是201家屬區,最多時有200多人。雖然不是同一個單位,但是兩個單位的大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這種感情一直延續到後來的生活中。生活區有籃球場、活動場地、車庫等設施,現在看來,能夠生活在風景秀美的閭山當中,是不是很多人想往的神仙生活呢。
原來的生活區早已樹木參天
生活區內新建的房屋
值班的小狗
生活區養殖的鴨、鵝
大約從1978年開始,生活區的家屬陸續撤離,回到了山下城內,當時208家屬安置在北鎮實驗小學西側,習慣稱為西上坡的位置,現在已開發成住宅樓。
二O八微波站人數最多時有33人,山上和山下兩個工作地點,山上機房值班實行倒班制,每次上山前,要到市場買好三、四天的生活必需品,然後單位開車送上山。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中國通訊技術日新月異,208微波站的作用日漸衰弱。從1997年起,微波站迎來了人員分流,分配到其他單位,再到後來山上的值班機房廢棄,工作人員回到傳輸局光纜段。至此,北鎮微波站的歷史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