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不戰而屈人之兵,被解放軍空軍耗得奄奄一息的對岸空軍

2024-09-26軍事

前言: 台灣海峽制空權一直是兩岸軍事上的頭等大事,70年來,雙方圍繞海峽制空權進了一輪又一輪競爭,經過4個階段的競爭後,解放軍空軍由弱轉強了。

一:4個階段的海峽制空權競爭

自1950開始,兩岸就台灣海峽制空權展開了激烈爭奪,第一階段解放軍空軍明顯弱於有美援的台灣地方空軍,主要依靠防空部隊重點保衛沿海大城市,韓戰結束後解放軍空軍戰機數量急劇增長到數千架,台灣地方空軍已經不能掌握東南沿海的制空權,雙方較量進入第二階段,圍繞金門展開激烈的空中交戰,台灣地方空軍投入了所有精銳,但也無法確保金門絕對制空權,只能逐漸把戰場從沿海島嶼退到台灣海峽,對大陸改為偵察機偵察騷擾為主,偵察機的航跡遍布華南、華東、華中、華北和東北,面對台灣飛機的襲擾,擁有大量轟炸機和強擊機的解放空軍沒有采取針對台灣空軍基地的主動性反制作戰,而是采取收效甚微而投入巨大的單純防禦作戰。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從1996年台海危機開始,兩岸制空權爭奪進入了第三階段,戰場變成以台海中線,這時解放軍空軍的戰機品質卻與對手拉開了距離,2002年以前解放軍只有270多架現代化戰機,其余都是航程極短、裝置簡陋的殲6、殲7、殲-8戰鬥機,只能擔負國土防空任務,不適合執行空優任務,而對岸的空軍裝備了60架「幻影」2000-5戰鬥機、150架F-16戰鬥機和130架IDF戰鬥機,現代化戰機達340架,這種不平等的狀態導致了對岸的空軍處於非常強勢的攻擊姿態,每年飛越海峽中線700多架次,有時甚至接近大陸海岸線。

而解放軍軍機頂多在大陸沿海飛行,很少主動越過海峽中線,在海峽中線附近徘徊也極其少見,這種情況一直到2004年的台海截擊事件後才發生轉變,2004年9月27日,陳水扁和偽國防部長李傑、偽參謀總長李天羽、偽總政戰局長陳邦治一同搭乘專機在從嘉義基地派出的455聯隊的F-16戰鬥機護航下自台北飛往澎湖,馬祖部份航線突出於海峽中線以西,按照規定,戰鬥機飛到中線就不再前行,專機回航時則於中線以東等待專機到達才伴隨,專機起飛前,情報部門提醒當局,解放軍軍機自9月中旬以來起飛架次有些異常,但被認為是部隊移防而未加註意。

當陳水扁專機飛往彭湖期間,附近空域突然出現了殲-7戰鬥機,台灣地方空軍並未多加理會,接著又出現了殲-8II戰鬥機,台灣地方空軍感覺不妙,立即命令F-16戰鬥機驅逐殲8II戰鬥機,雙方對峙了將近15分鐘,這時解放軍空軍空2師的蘇-27戰鬥機高速襲來,開雷達「釘選」了專機,當時截獲的專機通訊顯示,李天羽以明語釋出命令,但緊張到語無倫次,只能由李傑釋出移交指揮權和反制措施的命令,當由松山和嘉義空軍基地起飛的F-16戰鬥機趕來時,又有大批解放軍飛機陸續升空,和在福建沿海巡邏的殲擊機群一起飛來,雙方一度相互釘選,最後專機延誤了15分鐘才抵達澎湖。

一個星期後呂秀蓮專機飛往澎湖同樣受戰機幹擾而「延誤近20分鐘」,之後只要是陳、呂巡視外島,大陸沿海就進入一級警戒,派出軍機監視,在2005年的秋季,解放軍空3師的蘇-30MKK殲擊轟炸機開始進逼台灣島,之後解放軍空軍的各種飛機「成群結隊」地湧向台海中線,而台灣地區空軍在海峽中線的任務頻頻受挫,401聯隊第12戰術偵察中隊的10架RF-16A戰術偵察機攜帶偵察吊艙在海峽中線上空飛行,就可以拍攝到130千米外的大陸情報,但現在還沒起飛,解放軍戰鬥機就提前出動,搶先占位幹擾偵察機,導致偵察任務屢屢失敗,證明解放軍空軍已經掌握了台灣海峽上空制空權。

自2017年起,台灣海峽制空權爭奪第四個階段,中國空軍似乎認為利用台海是鍛煉航空兵戰鬥力的理想場所,幾乎所有裝備先進戰機的航空兵部隊都以「輪戰"的形式前往東南沿海駐訓,實作常態化大機群、多批次跨過「海峽中線」繞島巡航實作常態化,在台島周圍建立包圍區,逼得台灣地方空軍頻頻升空應對,發生過2架IDF戰鬥機被6架解放軍戰鬥機包夾,嚇得飛行員連連呼救,台灣地方空軍出動了5個基地7個飛行聯隊的20架飛機前去救援,作為總預備隊的花蓮第5戰術混合聯隊4小時緊急起飛3次,2020年年初至10月21日,台灣地方空軍共出動4596架次戰機,無論是飛行員還是地勤人員的承受能力都達到了極限。

二:疲於奔命的台灣地方空軍

台灣地方空軍編制有3.5萬人,下轄第1、第2、第3、第4戰術戰鬥機聯隊,分別駐台南、新竹、清泉崗,嘉義,第5和第6戰術混合聯隊,分別駐花蓮!台東,第7飛行訓練聯隊,每個聯隊下轄2~3個戰鬥機作戰隊、1個修護補給大隊、1個基地勤務大隊和1個憲兵中隊,共配備127架IDF戰鬥機,55架「幻影」2000-5戰鬥機、48架F--5E/F戰鬥機和140架F-16戰鬥機,F-16A/Bblock20戰鬥機90年代進口的,已經20多年機齡了,IDF戰鬥機、「幻影」2000-5戰鬥機也近20多年機齡了,F-5E/F戰鬥機已經40年機齡。

本來就妥善率連年下降,高強度的出動頻率更加加劇消耗戰鬥機的使用壽命,出問題的機率也隨之大增,2020年10月29日,駐台東誌航基地的第7飛行訓練聯隊的5261號F-5E戰鬥機起飛僅僅2分鐘後,就因右發動機故障墜毀於台東近海,飛行員身亡,這架F-5E戰鬥機10個月飛行了266小時45分鐘,出動強度是年均飛行時間的2.06倍,2020年11月17日駐花蓮基地的第5戰術混合聯隊6672號F-16A戰鬥機同樣起飛後2分鐘後就墜入花蓮近海,飛行員身亡,這架F-16A戰鬥機機齡已達20年,共飛行了2861小時,而2020年59天出勤52次,飛行了51小時55分鐘,出動強度是年均飛行時間的2.18倍。

戰機升空不僅要耗油,而且一落地就得更換易耗件,飛行到一定小時數還要大修,平攤到每個飛行小時裏就是飛行成本,F-16戰鬥機每小時飛行成本達3萬美元,IDF戰鬥機每小時飛行成本是46875美元,而「幻影"2000-5戰鬥機每小時飛行成本更是貴得離譜,高達15萬美元,為了應對解放軍空軍繞島巡航,十個月間花了66億新台幣,逼得只有300億新台幣作戰維持經費的台灣地方空軍封存了一半的「幻影"2000-5戰鬥機,要填窟窿,就只能擠占其他費用,可是2020年軍費就3580億新台幣,削人員維持費人員就流失,削購買美國軍火的「保護費"又不敢,只能削訓練費。

90年代,台灣地方空軍飛行員年均飛行時數達180小時,但是逐年下降,2017年11月7日駕駛「幻影」2000--5戰鬥機墜海身亡的飛行員何子雨年均飛行時數只有105小時,2018年6月4日駕駛RF-16偵察機撞山身亡的吳彥霆年均飛行時數僅為93.2小時,2020年10月29日駕駛F--5E戰鬥機墜機身亡的朱冠甍年均飛行時數只有91.47小時,2020年11月17日晚駕駛F-16戰鬥機墜機身亡的蔣正誌是第26戰鬥機中隊隊長,年均飛行時數僅有90.8小時,台灣地方空軍訓練要求與美國無太大差別,但沒錢飛行時數就上不去了。

另一個問題是F-16A/Bblock20戰鬥機還在使用老舊的APG-66機載雷達,只能發AIM-7M「麻雀」飛彈,IDF戰鬥機沒什麽空戰能力,多作攻擊機使用,「幻影」2000-5戰鬥機的飛彈早己過期,再耗5年,台灣地方空軍將無機可用,在這青黃不接的之地,只能尋求升級或希望能夠購買F-35戰鬥機,但美國歷來喜歡賣舊貨給台灣的性格,F-35戰鬥機是不會賣的,倒是批準出售66架F-16V戰鬥機,F-16V戰鬥機其實是洛馬公司研制的F-16戰鬥機升級包,目的是為美軍F-16戰鬥機進行現代化升級,但美國空軍沒什麽興趣,以F-16block70/72和「F-21"的名義全世界推銷也沒人要。

只有台灣地方空軍成了計畫金主,洛馬公司宣稱F-16V戰鬥機整合了許多F-35、F-22戰鬥機技術,運用了網路化作戰概念和整合數據鏈路功能,配備了第2代「聯合頭盔顯示系統」頭盔瞄準具和機載紅外搜尋跟蹤系統,最重要是采用了許多元件都與F--35戰鬥機的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通用的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和F-16A/B戰鬥機相比偵察能力提升2.2倍,防護能力提升1.8倍,協同作戰提升2.45倍,武器整合能力提升1.6倍,總體戰力提升1.8倍,能超越解放軍的各種戰鬥機,甚至可以抓住殲-20戰鬥機「機尾紅外隱身不足"的弱點,壓制殲-20戰鬥機,重新奪回台海上空的優勢。

而實際情況是66架F-16V戰鬥機價值80億美元,平均每架1.21億美元,比國際市場上的4000萬美元一架的F--16block50/52戰鬥機價格則提升了3倍,美國人這一刀夠狠,而且受F-16戰鬥機的電力系統和散熱設計限制簡化T/R模組數量,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效能大打折扣,而殲-10C、殲-16戰鬥機早已經量產了幾年,采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無論孔徑功率和技術水平都顯著超過AN/APG--83雷達,更別說殲--20戰鬥機在航電、雷達、隱身、超聲速巡航等方面擁有壓倒性的代差優勢了。

三:壓倒性優勢

解放軍空軍甚至都不用出動戰鬥機,部署在福建、浙江沿海的S-400防空飛彈覆蓋了新竹空軍基地、清泉崗空軍基地、嘉義空軍基地,同時也在解放軍彈道飛彈和遠端火箭炮的打擊範圍內,海軍只要台島南北各部署一艘驅逐艦,台南空軍基地和松山空軍基地都難以起飛,停放在機場的飛機無法在第一輪攻擊後存活,雖然台灣地方空軍可以修復機場跑道或將戰機疏散到東部基地的地下洞庫,但在彈道飛彈不斷壓制下,戰機無法補充燃料和彈藥,出動能力不斷削弱,最後剩下的戰鬥機終會耗盡,其實台灣地方空軍也意識到解放軍空軍處於絕對優勢地位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對爭奪台海制空權己不抱任何希望了,戰略方針已經從「決戰境外」改成「決戰灘頭」。

台灣島只有3萬平方千米,幾乎無回旋余地,台灣地方軍隊主要沿著連線基隆至高雄的3號高速公路部署,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帶,東岸幾乎沒有任何防衛,理由是東岸9號公路道路狹窄,相當容易防衛,所以僅有一個163機械步兵旅和第168艦隊8艘陳舊的美制護衛艦,擁有72架F-16戰鬥機的花蓮空軍基地第401聯隊是保存戰力的最後希望,自70年代開始,台灣在島上挖掘了大量的地下工事和洞庫,位於花蓮附近的佳山空軍基地的洞庫可停放數百架飛機,位於台東的空軍基地洞庫也可容納數十架飛機,只是洞庫出入口就幾個,遭受攻擊後戰鬥機只能龜縮在地下洞庫內無所事事了。

最後台灣地方空軍只剩下防空飛彈用來維持局部制空權,台灣地方空軍下轄791「天弓」3防空飛彈旅、792、793、794、795「愛國者"防空飛彈旅,每個防空旅下轄2~4個防空營,一般部署在固定陣地,但也有移動發射車,作為第一道防線可以遲滯岸基反艦部隊和空軍戰鬥機被摧毀的時間,削弱解放軍掌握制空權的行程,但沒有快速部署能力,需要要30分鐘的撤離準備時間,重新部署準備時間又要30分鐘,可能在第一波精確打擊和第二波反放射線飛彈攻擊下損失殆盡,而且「愛國者"-3防空飛彈射程在180千米左右,對戰機在安全區域不斷發射地對空飛彈的單方面打擊沒有任何反擊能力。

四:結語

毫無疑問,解放軍空軍無論從數量還是品質上已經處於壓倒性優勢,可以將台海制空權牢牢掌握在手中,即使美軍來了也翻不了天,未來5-10年內,大量殲-20B戰鬥機和5個航母打擊群配合大量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對前沿基地少、地理遙遠的西太平洋美軍也是處於壓倒性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