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美國能阻止「武統」?澳媒:中國飛彈打過三輪,美軍都未必有反應

2024-07-15軍事

別看美國信誓旦旦稱自己在台當局遭到解放軍打擊的時候會軍事幹預,但實際上就連美國盟友都不信這一套,美國現在並不具備介入中國台海作戰的能力。

【美國海軍驅逐艦】

澳媒【雪梨先驅晨報】 就曾刊文 表示, 美軍無法在台當局受到解放軍打擊的時候做出快速反應和兵力投送 ,難以在短暫的時間視窗內幫助台當局組織防禦。

澳媒的質疑

澳洲一直是美國在亞太方向的堅定盟友,他們和美國的軍事交流也比較密切,對於美軍的作戰能力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美澳軍演】

【雪梨先驅晨報】的作者的主要觀點是解放軍一旦對台發動打擊,中國飛彈都打過三輪,美軍都未必會有反應,而對中國台灣這麽點縱深來說, 三輪飛彈打擊已經意味著戰爭塵埃落定了

澳媒表示,當前澳洲政府推動澳軍和美台建立更密切的合作,但澳軍本身是不具備應對台海戰爭這種大規模軍事沖突的能力的。

澳洲一旦插手其中,很可能會出現難以控制的後果。

澳媒在當下對美軍幹預中國台海的能力提出悲觀看法,很明顯是有目的的。

【美澳軍演】

聯想到7月9日-11日在華盛頓舉辦的北約峰會,澳洲同樣降級參加,澳洲很可能感受到了未來亞太軍事沖突給自己帶來的威脅,開始有預謀的靠邊站了。

澳洲的退縮對美國在亞太地區開展軍事行動是災難性的 ,因為澳洲在美國的軍事力量投送體系中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

簡單來說澳洲就像一個聯系夏威夷和亞太戰場的橋梁,大量的戰爭物資運輸都需要將澳洲作為中轉站。

【澳洲軍隊】

如果澳洲認為美國並不具備在亞太和中國對抗的實力,很可能會放棄在美國投送軍力過程中的相應協助,這對美國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

當然這也不能罵澳洲是個反骨仔,回顧這些年美軍在亞太的動作,確實很難讓美國的盟友們有所信心。

美國不止一次在中國台海和南海展開軍事挑釁, 也曾經引發了多次中美之間的軍事對抗 。但基本上這些對抗都以美軍的主動退卻為結局,美國始終不敢和中國真的爆發沖突。

【美軍航母】

在看到這一點後,澳洲作為一個亞太國家對於自己接下來的政策路線有所調整也很正常。

畢竟真到了亞太格局大洗牌的那一天,美國說不定看著情況不對就跑路了,直接回到了夏威夷,放棄整個亞太的軍事存在。

如果澳洲一門心思地跟著美國對抗中國那就慘了, 澳洲總不可能把自己的國土搬走吧 ?作為一個亞太國家就免不了和中國打交道。

【澳洲軍演】

現在澳洲對跟著美國軍事對抗的態度有一些調整也很正常。

真要怪,只能怪美國人自己不爭氣,幾十年來建立的對華軍事優勢居然在短短幾年內就浪沒了。

實力空虛的亞太美軍

其實只要清點一番目前美國在亞太的軍事部署,就會意識到亞太美軍的軍事實力完全滿足不了快速反應台海戰爭的爆發。

【美軍艦隊】

中國台灣處於第一島鏈的中軸位置, 先不說第一島鏈早就名存實亡 ,目前還駐紮在第一島鏈範圍內的只有第7艦隊、空軍2個航空隊、第8軍以及陸戰隊的遠征大隊。

這點兵力充其量只能應對地區範圍內的低烈度沖突,要和解放軍直接對抗完全就是癡人說夢,更何況解放軍還擁有主場優勢,陸基支援體系可以直接為我軍海空力量提供保障。

美軍航母要怎麽對付解放軍的反艦彈道飛彈,空軍基地怎麽應對中程飛彈和巡航飛彈的飽和式打擊,這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美軍基地】

以目前解放軍的區域拒止/反介入能力,美軍在中國台海作戰和被中國關在家裏揍沒有任何區別,所有美軍部隊都處於孤立無援,且面對解放軍絕對優勢的壓制狀態。

別說保住台當局了,保住美國在第二島鏈內的軍事資產都相當困難。

而且美國能夠往亞太戰區投送的主力單位幾乎都部署在西太平洋深處,等到這些部隊趕過去,台胞怕是都領上身份證了。

最讓美軍難受的是, 解放軍在海空力量上已經隱隱超越自己 ,別看美國海軍現在還擁有將近100艘巡洋艦和驅逐艦,但在未來幾年內,艦隊數量就會銳減。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美國海軍已經確認現役13艘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將在2027年以內全部退休,現役73艘的伯克級驅逐艦裏,早期的Flight1/1A/2都將結束現役,27艘伯克艦會在2032年以前完全結束戰鬥序列。

也就是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美國海軍將減少整整40艘主力戰艦。

哪怕按照美國海軍的最樂觀估計,每1.5年建成1艘伯克3,到2032年最多也就新增5艘伯克3, 而中國這邊光是052D都是以1年3艘的速度下水

【052D下水】

而且考慮到對標055的DDG-X計畫已經因為預算超支而下馬,美國海軍在21世紀30年代將會在艦隊的數量和品質上都處於明顯劣勢,就這還想幹預中國台海,完全就是癡人說夢。

資料來源:

【1】「阿利·伯克」號「延遲退休」,美海軍驅逐艦「後繼無人」.中國軍網.2024-05-11

【2】最老航母搭配最老巡洋艦:美軍尼米茲號前往西太部署.觀察者網.2022-12-05 [參照日期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