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49年全軍整編,中野有兩個縱隊各拆成四個軍,只是因為兵力太多?

2024-05-05軍事

1949年2月,根據中央指示,全軍統一番號,各大野戰軍分別改稱第一、二、三、四野戰軍,下轄各縱隊也分別改稱某軍。

基本上熟悉近代史的都知道,解放戰爭時期的縱隊就是一個軍,所以番號改編後,每個縱隊基本上都對應每個軍,除了一些特別的情況。

比如像35軍是原來魯中南縱隊與起義的吳化文部合編。

當然要說起更特殊的,無疑還是中野一縱、四縱。

在全軍統一番號改編後,一縱大部份改編為第16軍,原一縱下轄的20旅與豫皖蘇軍區部隊改編為第十八軍,而四縱更誇張,這支部隊實際上被拆成三個部份,原四縱10旅、13旅合編為13軍;原四縱11旅、太嶽軍區22旅合編為14軍,而原來四縱12旅早在1948年6月就調出四縱,改稱陜南軍區12旅,1949年5月被改編為19軍55師。

那麽,中野這兩個縱隊為何如此特殊呢?

不少人認為,中野一縱、四縱之所以能建兩個軍,主要是因為兵力多。

不啰嗦不廢話,四縱建軍主要還要從陳賡的386旅說起,紅軍改編新四軍時,386旅與其他五個旅其實沒有多大差別,該旅下轄兩個團,總兵力5700余人。

從發展之初來看,386旅兵力上並不算占優,甚至相比其他各旅人數還要少一些。

386旅唯一特殊之處在於,有個特別傳奇的旅長——陳賡。

忻口會戰失利後,八路軍遵照中央指示,決定獨立的進行山地遊擊戰,當時,八路軍129師沿著正太鐵路南下,依托太行、太嶽山脈,開辟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透過挺進敵後,129師迎來了一個發展機遇,至1945年8月,晉冀魯豫軍區與129師合並,下轄五個二級軍區。

陳賡任軍區司令員的太嶽軍區,是晉冀魯豫軍區下轄的二級軍區。

1940年1月19日,陳賡率領386旅主力以及總部特務團進入太行山區,配合決死一縱隊反擊蔣介石、閻錫山的國民黨頑軍進攻,並順利在太嶽山區建立起一塊穩固的根據地,根據總部決定,成立太嶽軍區。

至1941年8月,為了適應戰爭形勢的需要,中央決定,以386旅、決死一縱隊、212旅及決死二、三縱隊一部組成太嶽縱隊,陳賡任縱隊司令員兼軍區司令員。

1945年9月初,為了抗擊國民黨軍頑軍入侵解放區,晉冀魯豫軍區決定將冀南、太行、太嶽軍區部隊主力分別編成縱隊,太嶽縱隊改編為第四縱隊,陳賡任司令員。

需要指出的是,當時陳賡已經不再兼任太嶽軍區司令員,而是王新亭任軍區司令員。

從四縱的成立不難看出,這支部隊與晉冀魯豫軍區下轄的其他各縱隊並沒有完全不同,當然最不同之處在於陳賡比較特殊,他資歷最老,威望最高。

晉冀魯豫軍區最早成立了四個縱隊的野戰部隊,其中包括一縱、二縱、三縱,司令員分別是楊得誌、陳再道、陳錫聯。

楊得誌後來被聶榮臻留在了晉察冀軍區,後來還出任了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一縱司令員後來由楊勇接替。

盡管四縱在當時有陳賡這樣一位縱隊司令員,但四縱的成立與一縱、二縱、三縱並無完全不同,當然,相比於晉冀魯豫軍區後來成立的各大縱隊,以上四個縱隊算是成立較早,戰鬥力較強(畢竟部隊絕大多數都是原來的老紅軍、老八路部隊)。

太嶽軍區後來還陸續走出了八縱、十三縱(含皮旅一部份)、十五縱。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八縱,當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後,八縱是唯一留在晉南老根據地的主力縱隊,後來追隨徐向前解放山西,八縱司令員王新亭曾接替陳賡任太嶽軍區司令員。

根據中央原定的方案,晉冀魯豫軍區一縱、四縱原本是要被調去到的東北的,但因為局勢變化,兩個縱隊都沒有走成。

一縱最初還留在晉察冀軍區一段時間,直至1946年12月才歸建,四縱後來仍然留在太嶽軍區。

四縱成立之初,下轄三個旅,分別是10旅、11旅、12旅。從部隊組成來看,也與其他各縱隊沒有區別。

不過在原定計劃中,四縱是要開赴東北的,所以晉冀魯豫軍區後來又成立了六縱、七縱、八縱(和王新亭後來率領的八縱不一樣)。原定計劃取消以後,一縱歸建晉冀魯豫軍區與七縱合並,仍然稱一縱,四縱與八縱合並,仍然稱四縱。

四縱與八縱合並以後,縱隊下轄四個旅:

第10旅——原4縱12旅,即八路軍386旅。

第11旅——原4縱第一個10旅,即新軍決死1縱隊。

第12旅——原8縱23旅(老八縱,不是新成立的八縱)。

第13旅——原4縱第一個11旅,後8縱22旅(老八縱),後又為4縱11旅。

也許人們認為,四縱不同就是從此開始,實際上因為當時一縱與七縱合並,新成立的一縱同樣下轄四個旅。

第1旅——原一縱一旅

第2旅——原一縱二旅

第19旅——原七縱十九旅

第20旅——原七縱二十旅

註:原七縱二十一旅番號取消,部隊分別編入第十九、第二十旅。

當然,要說起來,四縱還是特殊一些,因為四縱後來又被分了一個旅。

1947年11月,新成立的八縱(王新亭任司令員)下轄的22旅劃歸四縱。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八縱成立時,陳賡率領陳謝集團正在根據中央指示挺進豫西,以策應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八縱22旅奉令擔任掩護任務,是以八縱成立時,太嶽軍區22旅就不在身邊,後來就直接歸了四縱下轄。

所以新的八縱成立時先天不足,就只轄兩個旅。

(註:太嶽軍區下轄各旅的番號其實一直變化都不大,往往是被抽調到主力縱隊後,太嶽軍區隨即成立新的以該旅番號的部隊,所以這一時期很混亂,比較容易搞錯)

一縱後來跟著劉鄧大軍主力挺進大別山,四縱則在陳賡率領下挺進豫西。

不過,挺進大別山一戰,一縱損失比較大,四縱雖然歷經艱難曲折,但在陳賡率領下,不僅保全了各部隊,武器裝備上也要略強於一縱。

根據資料記載,四縱所屬各旅建制也與其他各部隊不同(除了陜南軍區12旅外,該部1948年6月劃出,10旅轄三個團,其余各旅轄兩個團,然而雖然僅有兩個團,但是每個團轄三個營,而每個營又轄四個連加一個機炮連,可以說在全軍中,四縱下轄營級單位建制都很齊全,武器裝備也很充足。

在後來淮海戰役期間,四縱以其無與倫比的建制、裝備,毫不意外的擔綱主力任務,這一點也是其他各縱隊所不能比擬的,哪怕是同樣轄四個旅的一縱。

更為難得的是,陳賡在作戰過程中,十分註重發揚風格,繳獲和俘虜都有限分配和補充給其他各縱隊,盡管在淮海戰役中,四縱才是那個傷亡最大的縱隊。

一縱、四縱在後來改編過程中,都各自成立了兩個軍,完全迥異於其他各部隊,這也並不是因為這兩支縱隊人數多的緣故。

要知道,東野入關後,下轄各縱隊遠比關內各大野戰軍各縱隊充實得多,四野縱隊多數下轄三個師,少則三五萬,多則還有七萬多人,甚至就連四野下轄各獨立師,其火力也要比中野一個縱隊強。

可四野並沒有一個縱隊成立兩個軍的情況。

事實上,根據中央軍委在1949年1月頒發的 【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不僅僅是全軍統一番號那麽簡單,而是嚴格規定了,解放軍的一個軍采用三三制,一直到團。

在過去戰時環境下,各大野戰軍成立的時間與環境各不相同,所以最初成立野戰部隊,各大野戰軍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制度方面也不盡相同,所以才出現了像中野一縱、四縱這樣編制超出的情況。

其中第四野戰軍的情況無疑很特殊。

如果按照中央規定,第四野戰軍成立之後,是可以多編兩個兵團部、七個軍部的,但是四野並沒有那麽做,原因則是考慮到,如果多編的話,會出現 將大量的機關人員,造成機構臃腫,增加運作成本,不利於指揮作戰的情況。

因此四野並沒有按照中央三三制的規定來編制部隊,而是采用一個軍轄四個師,更便於指揮。

四野下轄各部隊超編的情況一直到建國後,才陸陸續續解決。

相比之下,二野並不存在機構臃腫的問題,顯然如果部隊存在超編的情況,自然是要重新劃分。

一縱大部份部隊成立十六軍後,原第一縱隊所屬的第20旅(原來就是冀魯豫軍區所屬的部隊)與豫皖蘇軍區的地方部隊合編為第十八軍。

四縱的情況差不多,但是又有所區別。

原四縱10旅、13旅加上豫西軍區一部份部隊合編為13軍,下轄三個師;原四縱11旅、太嶽軍區22旅加上起義部隊一部份合編為14軍。

淮海戰役中,廖運周率領第110師起義後,並沒有劃歸華野,而是在河南鹿邑縣接受學習與改編,後來這部份部隊與四縱一部份合編為14軍第42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