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美在戰鬥機領域進行的軍事科技競爭,除了要研制、列裝隱形戰鬥機以外,其實還有一個賽道就是無人戰鬥機的開發。中國軍工此前公開過「暗劍」無人戰鬥機方案,被認為是一個相當超前的選擇,但是後來就沒有了進一步的訊息。美國哪邊研制無人戰鬥機也是面臨不斷的挑戰,一方面是專門研制無人機的公司在研發無人戰鬥機作戰平台,一方面正用一架F-16戰鬥機為基礎研制出X-62A無人戰鬥機,並在最近與一架載人戰鬥機進行了正面格鬥。
據【戰區】專欄報道,X-62A是一架被大量改裝的雙座F-16D戰鬥機,去年9月首次與載人F-16對峙。X-62A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驅動的軟體進行空戰,作為安全措施,會安排一名飛行員一直在駕駛艙內。雖然美國人沒有公開交戰數據,但是從【戰區】的報道可以看出為,X-62A相比有人戰鬥機並沒有絕對的優勢。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既然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戰鬥機實施更好的格鬥戰術,為何又面臨如此大的困境呢?其實,最難的一點就是X-62A戰鬥機相比有人戰鬥機在態勢感知方面並沒有優勢。也就是說,飛行員駕駛的戰鬥機可以透過靈活的目視角度調來執行空戰戰術,而人工智慧控制的戰鬥機往往很難獲得除正前方以外的其他方向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慧訓練帶來的空戰戰術就很難帶來絕對的優勢 。
如何理解這種情況呢?比如我們正在發展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其面臨的主要態勢感知是車輛行使的前方一個角度範圍內,可以透過視覺、雷射雷達和公釐波雷達等感知環境,再透過一款自動駕駛程度做出判斷。所以,汽車的自動駕駛依賴的不僅僅是你的演算法,而是雷射雷達和公釐波雷達的技術,包括制造成本的控制等等。而戰鬥機進行空戰時,面臨的風險不僅僅來自戰鬥機的前方,而是包括上方、下方、左右方位和後方,狗鬥時需要飛行員不斷的扭頭觀察敵方飛機的方位,然後才能采用更合理的戰術,需要有環繞360度的態勢感知需求。所以,X-62A戰鬥機要想獲得空戰優勢,還有一個先決條件:部署分布式孔徑系統,而這套裝置只有F-35和殲-20這樣的高端飛機才有,成本當然是非常高的。而且,無人駕駛的戰鬥機更大的優勢原本就應該是近距離狗鬥,但是未來空戰的主要樣式反而是超視距空戰。這就決定了,除非美國與中國能研制成功一種與「暗劍」類似的隱形無人戰鬥機,而且要為其配備分布式孔徑系統,否則無人機執行格鬥任務的前景並不那麽明顯。
有人會說,未來的狗鬥如果是多架戰鬥機之間的混戰,無人戰鬥機會不會就有優勢呢?按理說當然有優勢,因為人工智慧控制的戰鬥機可以更快速的選擇復雜戰術,但是也會受限於X-62A承受的過載有限、與友機進行戰術配合時面臨的情況更為復雜等一系列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如果無人戰鬥機在本方預警機的指揮下進行空中格鬥,會不會就能彌補其態勢感知短板呢?這的確是一個需要引起思考的問題。但是,未來預警機與無人戰鬥機進行的即時數據交換,一旦面臨復雜的空中作戰態勢和電磁環境時,可能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總體而言,雖然美國研制X-62A無人戰鬥機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無人戰鬥機受限於360度範圍態勢感知的技術困難與高成本,人工智慧演算法的不成熟,想要走向成功還差得遠。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完全可以新研制一款更適應近距離格鬥的無人隱形戰鬥機,才有可能真正改變空戰遊戲規則,走美國人走不通的路,讓美國無路可走,這個真有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