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抗日時期,我軍士兵夥食什麽樣?看完就明白影視劇有多扯淡

2024-08-02軍事

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很多影視作品裏都不遺余力地形容八路軍條件的艱苦,再加上小米加步槍這句諺語的傳播,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八路軍的刻板印象變得越來越根深蒂固。

好像對於八路來說,「艱苦」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標配了,那麽真實的八路到底是什麽情況?他們真的吃不飽飯嗎?

不靠譜的國民政府 對外不行對內一把好手

其實八路軍在整個糧食配給上,也是分成好幾個階段的,並不是一直都是電影裏形容的那樣難過的。在前期剛剛開辟敵後根據地的時候,那時候的八路的確在糧食上有著比較嚴重的問題。

不過當時由於國共的第二次合作,八路軍也被國民革命軍改編成了第八路軍,享受國民政府的軍費和補貼,在那段時間八路軍的主要軍費和糧食來源主要就是靠的國民政府的援助,一開始雖說比較難過吧,但再怎麽說都是和國民黨是一個配置的。

但隨著全面抗戰的爆發,富庶的上海天津等地區相繼淪陷,國民政府的財政出現了相當嚴重的問題,於是為了解決日漸緊張的財政問題,國民政府開始克扣起了軍需。

但更要命的是,就連那些撥給士兵的軍需品,國民政府內部也是層層克扣。

1935年國民政府軍頒布的戰時標準是每人每天主食大米是有1.5斤左右,配菜則是有罐頭肉是4兩、幹菜2兩、鹹菜2兩、食鹽3錢、醬油4錢,而且是一天三頓都能吃上,這個數據雖然比不上美國這些一流國家,但整體也算是不差了。

但最後實際釋出到士兵手上的,連這個的零頭都沒有。當時有很多國民政府邊緣編制的部隊,每天能夠領到的軍需僅僅是一小碗米飯和一勺寡到不能再寡的青菜。就是這一小碗米飯,裏面還摻著大量的沙子,石頭等充重量糊弄人的東西,可想而知,當時的國民政府已經黑心到了什麽程度,連自己的嫡系部隊夥食都是這樣的差,八路軍這種編制就更不用說了。

再加上國民黨在1940年前後開始蓄意破壞合作前景,皖南事變後又徹底撕破了臉皮,開始對紅軍實施起經濟封鎖起來,這無疑也是無形中加重了紅軍的糧食負擔。

日軍瘋狂掃蕩 根據地展開大開墾

但讓八路軍陷入補給困難的原因不只有國民政府的腐敗和內鬥,還有日軍對根據地瘋狂的掃蕩和劫掠。

自從日軍侵占了中華大地之後,為了減輕國內的補給困難,他們就開始進行了明搶政策。

當時說的「三光」政策也不是光說說而已,光是在1941年8月日軍的一次掃蕩,就在北嶽區抓了將近五萬只雞,而像這種規模的掃蕩,日軍一共是進行了有將近200余次,可想而知對中國人民造成了何等的傷害。

而為了突破日軍的封鎖,保證冀西軍民的糧食供給。單單在1939年到1941年兩年的時間裏,晉察冀軍區就一共動員了62萬人次左右,以犧牲160多人的代價,為冀西根據地運進了950多萬斤糧食,保證了根據地最根本的糧食問題。

但靠著外力的突破和運輸始終不是長久之計,比起冒險突破日軍的封鎖,根據地更重要的改革還是推行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從1940年開始,各根據地就掀起了大生產的熱潮,閑時訓練學習生產,戰時前線拼搏殺敵已經成為了當時根據地戰士們的日常。

在這樣的改革下,大片的土地被開墾了出來。1941年,八路軍以及根據地的學校相繼下場,後勤機關和直屬機關等各種機構一共是開墾出了將近4000余畝的土地,收獲蔬菜150余萬斤,邁出了根據地實作糧食自產的第一步。

而到了1944年,根據地的生產活動更是到了高潮,僅僅在這一年,太行軍區就增產糧食4500余萬公斤。作為這一年標榜紅兵的120師更是全年生產糧食蔬菜各80萬公斤。1944年1月到1945年8月,山東抗日根據地擴大耕地70萬畝,1945年全年增產糧食多達6億多斤。

在黨和根據地人民的通力合作下,根據地的收入和糧食逐漸地從外援支援變成了自主生產,戰士們的夥食變得越來越好。到了1944年,隨著糧食產量越來越高,晉綏邊區也制定了新的夥食標準,規定每一名八路軍戰士,每天主食小米是有一斤八兩,每月配菜還有2斤大竈肉4斤小竈肉和45斤菜,同時還有一斤八兩油。

和國軍停留在想象中卻不停克扣不同,八路軍實行的是官兵同待遇,上到首長下到士兵,夥食都是平等的,根據當時不少抗戰老兵的回憶,在軍隊的時候,每天都能吃上三頓飯,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還能開開葷。

除了這些糧食之外,八路軍還能經常繳獲到日軍的補給品。這一點抗日名將譚友林就曾說過:「過去我們八路軍與日軍在華北作戰,經常可以繳獲日軍的罐頭、餅乾、牛肉等物。」因此,在前線的戰士上隨著勝仗也能加餐不少。

來之不易的勝利

總的來說,在當時那個年代,八路軍也是經歷過從無到有的兩個階段,從1938年到1940年這幾年時間裏,因為國共合作剛剛開始,國民政府的貪汙現象還沒有後來那麽嚴重,八路軍的夥食還是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的。

但隨著國民黨撕毀合作協定,發動皖南事變,八路軍也曾經一度面臨無衣可穿,無糧可吃的尷尬境況,然而隨著根據地舉行熱火朝天的大開發行為,整個根據地已經實作了糧食自給,相比起國軍摻雜了大量石子和砂礫的「八寶飯」實在是好了太多。

因此,八路軍在後期的糧食補給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麽貧窮。但話又說回來了,相比起當時的主流國家追求營養均衡,滿足各方面要求的軍糧配置,當時的八路軍還是有些比不過的,但這更警示了我們當初的勝利有多來之不易。

我們沒有日軍那麽充沛的武器裝備,也沒有日軍那麽豐盛的軍糧賠給,但我們依然獲得了戰爭的勝利,主要就是靠我們頑強的精神和不懈的毅力,這才是我們在正面戰場上能夠數次以弱勝強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二戰時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夥食不好?

2、國際線上:檔案見證根據地軍民英勇抗擊日寇掃蕩

3、澎湃新聞:僅剩32人……這份檔案記錄了日軍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