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彭德懷暴錘馬家軍,除了華北19萬援軍,還有一股援兵被人忽略

2024-09-01軍事

如題,1949年夏,華北軍區十八、十九兩個兵團近20萬人隨彭總進入陜西,發起對西北胡宗南、馬家軍的全面進攻,西北戰場敵我眾寡之勢倒轉,我軍總兵力占據了優勢。

不過,還有一股「援兵」對第一野戰軍最後取得勝利起到重要作用,世人往往對此沒有引起重視。

一、望遠鏡打擊

在打蘭州之前,一野的炮兵就給馬家軍造成相當大的恐慌。

1949年7月中旬,青馬王牌軍八十二軍在甘肅固關一帶防守,企圖將一野大軍拒之關外。青馬頭子馬步芳派他的「太子」馬繼援在前線馬鹿鎮坐鎮,馬繼援把八十二軍的王牌騎兵旅第十四旅放在固關一線防守,另以一二九軍騎兵第八旅協助防守。

馬繼援料想,鹹陽之戰馬家軍之所以潰敗,是因為馬家軍騎兵進攻時碰到共軍有針對性的防線,故而失利。但他看出共軍只有輕武器,以機槍和迫擊炮以及少量野炮為主,如果進攻堅固防守之處,未必能奏效。馬家軍輔以機動性強大的騎兵,定能將共軍擊敗。

那時馬家軍一個旅戰馬多達3000匹,都是久慣馳騁、訓練有素的精銳,馬家軍有這樣的自信確實也不是無本之本。

誰知開戰當天,馬家軍十四旅旅長馬成賢只看了一野部隊一眼就嚇蒙了。

據十四旅上校參謀長馬尚武(後被俘)回憶,馬成賢在其旅指揮部拿望遠鏡遠望共軍,突然發現固關鎮東北10公裏遠之處,有一野第一軍炮兵群在山嶺上部署。

馬成賢、馬尚武等人當場就嚇的不知所措。

騎兵最怕什麽?最怕其沖擊過程中被遠距離火力殺傷,面對炮兵,騎兵只有挨打的份。

馬成賢、馬尚武不知道怎麽防止一野炮兵從側面對騎兵群進行轟擊,下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命令,各團相機隱蔽、相機躲避炮兵打擊。

換句話說,就是生死看天命。

倒不是說馬家軍貪生怕死,馬成賢、馬尚武大概都是懂行的人,知道騎兵的克星是啥,故有此令。

固關之戰結果甚是慘烈,馬家軍騎兵十四旅官兵約五六千人,只逃出400余人。戰馬3000余匹被大炮轟死轟傷2300余匹,生擒700匹。但據【王震傳】等書載,斃傷仍敵約500人。那麽其余人去哪了?極有可能信心崩潰,全都作鳥獸散了。

輔助支援十四旅的騎兵第八旅一槍未放,狼狽逃竄。

馬家軍之滅亡自三場仗始,第一場是鹹陽阻擊戰,被打掉了主動進攻的信心。第二場就是這次固關之戰,大炮轟馬群,基本上宣判馬家軍騎兵的死刑。

固關之戰,是西北我軍第一次全殲馬家軍一個整旅,二馬心膽俱裂,慌忙召集各部隊向蘭州、銀川退卻。

看完熱鬧,我們再透過表象看本質。

一野什麽時候有這麽狠的炮兵群了?為何西府戰役時不拿出來用,以至於讓馬家軍差點打到彭總的指揮部。

筆者為此查閱一野戰史,註意到有關炮兵記載如下。

當時一野各兵團都有炮工團。這種名稱與其他野戰軍不太一樣,似乎把炮兵和工兵等技術兵種放在一起。

攻打固關的是第一軍和第七軍,這兩個軍情況各不相同。一軍是賀炳炎的老部隊,1947年3月就開始在彭總指揮下作戰。七軍彭紹輝部隊則是呂梁軍區部隊,一直在山西作戰,打完太原之後才交給一野,新生部隊,炮兵自然也不會太多。

但是一軍之前打馬家軍就沒有這樣壓倒性的優勢,尤其是炮兵裝備。從哪裏來的呢?

不用說,肯定是外援。提到外援,很多人本能反應是華北部隊。

也是,也不是,至少炮兵裝備來源並不全是華北部隊,而是另一支神秘之師。

二、大炮從何而來?

一野裝備少,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根據地弱,地盤小,人少,兵工廠生產能力很低。

西北野戰軍成立之時,幾乎喪失了所有根據地,陜甘寧邊區腹地被胡宗南大軍攻入,雖說我軍一直打勝仗,一直牽著胡宗南鼻子走,但根據地弱是不爭的事實。起初還掌握著陜甘寧130余萬人口,放棄延安後,掌握人口只剩90余萬。

以這樣的力量,保持基本裝備、基本兵力就不錯了,靠自己生產制造發展重型武器和火力是奢談。

靠繳獲也不大現實。

國民黨軍的快速縱隊是重型火炮和裝甲戰車、汽車的主要集中地,都分布在哪裏呢?第一快速縱隊在魯南,1947年1月魯南戰役被華野全殲,裝備大部份被繳獲,華野特種兵縱隊即依此而建。

之後又依托邱清泉兵團之96師重建,淮海戰役被消滅於陳官莊,裝備再度被華野繳獲,可謂悲催也,宿命也。

第二快速縱隊在豫北,系整編85師之整編49旅改編,在河南淇縣被劉伯承消滅。

第三快速縱隊在華北,系青年軍207師第1旅改編,後調往沈陽,在遼沈戰役中被東野消滅。

另一個第三快速縱隊,系由傘兵部隊改建,在豫東戰役中被華野重創,後取消番號。這次戰役,裝備倒是沒有被華野繳獲多少。

第四快速縱隊在中原,系由胡璉十八軍之118師改建,淮海戰役中被中野、華野聯手消滅。裝備大部份給了劉鄧大軍。

也就是說,二三四野都有國民黨的優質裝備補充,唯獨西北,胡宗南部隊始終沒有拉起來比較集中的重裝部隊。

那麽炮兵部隊哪裏來的呢?

晉綏軍區賀龍部隊。

據【晉綏革命根據地大事記】載,1946年3月,晉綏軍區受賀龍司令員指示,建立了軍區炮兵團,全團700余人,炮兵裝備很可憐,只有山炮10門、反坦克殲擊炮4門、機關炮2門、野炮1門。後改番號為軍區炮兵教導團,負責給各部隊培訓炮兵幹部。一年之後,延安陷落,中央軍委迅速命令晉綏軍區把炮兵部隊劃撥給陜甘寧晉綏聯防軍,以此為基礎建立了西野的直屬炮兵團。

此後,王震縱隊又接受了來自山東軍區渤海教導旅帶過來的一個炮兵營。

但大家也看到了,只憑這些炮兵裝備,想要團滅一個馬家軍騎兵旅,恐怕還難以辦到。

因為王震二縱接收渤海炮兵營之後,打胡宗南、打馬家軍,從未見有炮兵部隊發揮太大作用。

要找出原委,還要看材料。

2011年7月30日,山西清徐新聞網記者采訪了一位叫郭思愛的軍隊退休幹部,據這位老革命前輩回憶,當年他參軍在晉綏軍區炮兵教導團工作。1949年4月太原解放後,中央軍委下令,將四野在天津戰役中繳獲的戰利品撥給一野直屬炮兵團。

據郭思愛回憶,此後他隨團參加了西安戰役、扶眉戰役、固關戰役和蘭州戰役。這個履歷基本對上了,參與對固關馬家軍騎兵第十四旅轟擊的,極有可能不止王震兵團炮工團,還有野戰軍直屬炮兵團。

在10公裏的距離上,對成群騎兵進行淪陷性轟擊,只靠簡陋的山炮無法完成,最理想的是面殺傷效果較好的榴彈炮群。可想而知,固關戰役打成那個樣子,必然引進了四野支援的重炮。

馬成賢、馬尚武大機率之前預判一野兵力,認為不會有太厲害的炮兵,所以看一眼就嚇蒙了。

三、炮兵蘭州顯神威

炮兵部隊緊接著就在後續的蘭州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還是那位軍休幹部郭思愛老前輩,他在【蘭州戰役】(甘肅人民出版社)一書中,撰寫了一篇關於攻打蘭州城外東南20裏的一個山頭堡壘的回憶文章。

郭文說,此山頭名叫三營子,位於蘭州城東南約20裏。

對比【解放戰爭中的西北戰場】馬家軍將領回憶,以及【第一野戰軍戰史】等資料,可知該地正是蘭州城南臯蘭山的陣地。

一野炮兵的威力,使馬繼援這個狂妄小子心有余悸,他不太主張在蘭州堅守,一些頭腦比較清醒的馬家軍將領也主張撤出蘭州城,在黃河北岸布防,利用山地纏鬥,使共軍重炮部隊無所施其能。

豈料馬步芳鬼迷心竅,固執地認為,當年打藏兵、打孫殿英、打紅四方面軍,戰線都在青海老家之外,不能輕易放棄蘭州,把戰火燒到老家。

為使這座歷史上的金城名實相符,馬步芳下令利用抗戰時期舊有工事,把蘭州城外據點都修成削壁工事,光溜溜無法攀爬,並利用連綿不斷的山頭構設左右互相掩護的無死角火力覆蓋區,讓進攻的步兵望而卻步。後來一野六軍17師50團3營7連指導員曹德榮,就是在進攻這種削壁工事時,因為工事外無樹枝無坑洞,無法給炸藥包提供支架,奮勇舍身炸碉堡,光榮地犧牲在蘭州城下。

馬家軍這一手,確實給攻城部隊帶來極大困難。一野六軍發起第一波攻擊後,受到不小的傷亡。軍長羅元發親自給彭總反映情況,大家商量之後得出結論,非用炮兵打第一仗不可。

彭總便下令把野直炮兵團拉上來給六軍助戰。

郭思愛所在的炮兵團,配合第六軍打了一場漂亮仗。

據羅元發回憶,野直炮兵團往射擊線運炮,整個六軍機關都震動了,都跑出來看,沒打過這麽富裕的仗。

當時野直炮兵團拉過13門野炮和3門榴彈炮,極有可能就是四野支援過來的部份裝備。往陣地上運時,路口又窄又陡,不好上。16師司令部通訊科長一聲大喊,叫大家來推炮上山。於是不光16師師直指戰員,連軍部的同誌們也都來,大家興高采烈地把大炮推上山,進入發射陣地。

這些重炮過來支援,一改之前軍屬炮兵只有山炮、打擊距離短、火力弱的缺點,把對面馬家軍陣地打得血肉紛飛,水泥澆築的工事被炸的坑坑窪窪,馬家軍的炮火被壓制的擡不起頭,六軍終於趁勢攻克了三營子等一系列陣地。

連續幾場大仗,一野炮兵不僅在火力上徹底壓制住馬家軍,還在精神上心理上徹底擊碎了馬家軍的信心。

六軍攻克營盤嶺陣地後打掃戰場,在400多具馬家軍屍體裏,發現20多具既非槍打死的也不是炮轟死的,而是馬刀砍死的。叫過來馬家軍俘虜一問,原來這些人有的是督戰官有的是被督戰官砍死的,城外工事被轟毀後,馬家軍士兵來回亂竄,督戰官亂殺人,有的也被逃兵砍死。

而那個發誓要在蘭州城下擊敗共軍的馬步芳,仗還沒打就逃到西寧老家。

總而言之,西北戰場與其他戰略區相比有自己的特點,前期打的是苦仗、窮仗,全靠彭總和一野指戰員們一口氣撐著,後期打的是順風仗、富裕仗,尤其是華北和東北的炮兵裝備一來,立刻把馬家軍這種冷兵器戰爭時代遺留的怪胎打回原形。

華北19萬大軍來援固然是致勝之道,但四野支援的重炮和炮彈,也是一股重量級助力,在馬家軍行將崩潰的心靈上砸下最重的一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