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山裏走出的董事長

2024-01-20軍事

山裏走出的董事長

劉建國

如果把連隊眾多戰友比作群星,在這些閃爍的群星中,有一顆星的名字叫楊青明。關於他的故事,得從剛認識他講起。那是1978年10月的一天,全連集合在俱樂部裏準備政治學習。大家坐好後,我忽然發現,在電纜班的那一排有一個陌生的面孔。這時,站在大家前面的王雲榮指導員開始講話:「同誌們,咱們連新調來一位戰友,分配在三分隊電纜班,下面請他作一下自我介紹。」

這時,只見陌生面孔站起來面對大家說:「我叫楊青明,1977年入伍,原來在軍區獨立團當兵,沒有幹過通訊工作,請各位戰友今後多幫助。」我打量了一下,他雖然個子不高,但卻顯得很幹練,幾句話簡單明了,還真有老兵氣質,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好。後來,三分隊長楊榮先告訴我,他是河北平山縣人,從小在農村長大,因家裏生活困難,中學畢業就去了鄉鎮企業。他入伍前就加入了共青團,是個思想要求進步,工作積極肯幹,勇於吃苦的好兵。周永林連長也曾對我說:「新調來的楊青明學習專業很刻苦,工作積極主動,班裏反映不錯。」

楊青明剛到連隊時,對通訊專業一點也不了解,對電纜技術更是一竅不通。為了能早日獨立工作,他虛心向戰友們請教,從一點一滴地開始學習,恨不得把全班同誌都拜為師傅。他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使大家深受感動,許多老兵都對他刮目相看。他不僅在學習業務時肯動腦筋、精益求精,幹起工作來也是一絲不茍、認真負責。他經常找班裏同誌談心,讓其他同誌給指出不足之處,以找出差距,克服存在的缺點。為了使自己盡快達到其他同年兵的業務水平,他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加班苦練。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胡工作能力,他還堅持每個月給班長寫一份工作和學習總結,每個季度向分隊交一份思想匯報。由於他的不懈努力,很快就成為了一名骨幹。

電纜班的辛苦大家都有目共睹。他們維護的地下電纜所處地段山高路遠,荊棘密布,沿途行走十分艱難。楊青明作為一名電纜維護員,深知肩上的責任。在班長張克明的帶領下,他與戰友們經歷了多次雪夜巡查,緊急搶修。電纜班多數是野外作業。夏天烈日當空,曬得人直冒油,工作起來揮汗如雨。冬天寒風刺骨,手腳被凍得紅腫,但他從無任何怨言。

1979年5月底,上級要求在雨季到來之前,把明線與地下電纜交接處終端桿的防雷地線改造完畢。當時電纜班的男兵女兵齊上陣,每天都加班加點地幹。為了節省時間,他們每天中午都不回連隊吃飯,就在施工現場就餐。當時工作量很大,挖土方,刨石頭、鋸角鋼等重活、累活楊青明總是搶著幹。短短的十幾天,他就用壞了兩把鐵鍬。在鋸角鋼時,有一次他用了20多根鋼鋸條,手心磨得全是血泡。就這樣,他們奮戰了半個多月,比原計劃提前5天完成了任務。後經上級業務部門檢查測試,施工品質完全符合技術要求。連隊也因此受到了上級的獎勵。

後來,我從連隊調到了通訊總站機關擔任方向技師。有一次我回到連隊檢查工作,到電纜班時沒有見到楊青明,問班長張克明,才知道他已被連隊推薦去學開汽車了。讓我沒想到的是,他從軍區司訓隊畢業後,由於考核成績突出,沒有回到連隊,被總站後勤處選中,分配到了機關汽車班,沒過多久就擔任了副班長、班長。

我和楊青明同在機關工作,經常見面。有一次,我們一起回憶連隊生活,他一臉興奮地說:「想起在和林的連隊生活,我永遠都不會忘。咱們連那種拴心留人的秘訣是一兩句話說不清的。讓我最難忘的是山上的那片菜地了。」當時,每個班都在山上開荒種菜,連隊還經常進行評比。為了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多種菜,種好菜,各班都充分利用業余時間,星期日也經常不休息。

他和我說,「在電纜班的菜地裏,我的貢獻應該算是不小的了。因為班裏女兵多,我來自農村,當然要發揮在農村成長的優勢了。我們把菜地平整好後,再挖一個蓄水池,然後從豬圈起糞,擡到山上。只要有時間,我就上山到菜地裏去鋤草、澆水、施肥,對牛心菜、櫛瓜、茄子、西紅柿進行侍弄管理。回想起來,我們班差不多每半個月就向炊事班交一次菜,少則十幾公斤,多則二三十公斤,那年我們電纜班向炊事班累計交各種菜三百多公斤,因此受到了連隊的表揚。」

楊青明在汽車班多次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多次受到獎勵。

因工作需要,楊青明後來調到了呼和浩特警備區工作。1986年,他結束了10年的軍教生涯,退伍到地方,開始從人生轉折點走向新征程。在新的工作環境中,楊青明憑著在部隊鍛煉出來的勤奮好學、勇於拼搏的精神,從企業基層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幾年後,他走上了領導崗位,先後擔任了單位的副科長、科長,直至計畫部經理。在此期間,他主持建設了呼市新城區的一批優質工程。

2006年,楊青明主持承建了內蒙古康復中心配套工程。為了信守承諾,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該工程計畫,在甲方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他冒著極大風險,將自己積攢的全部家當都投入了進去。後來,整個工程計畫雖然受到了上級主管領導和各方面的好評,但由於甲方拖欠工程款問題沒有解決,給他造成了連續四年的資金困難……

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楊青明堅定地踏上了艱辛坎坷的自主創業之路。2011年,他成功地創立了內蒙古翔銘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之初,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資金問題,但堅定的信念一直鞭策著他。在重重困難面前,他這個董事長撲下身子帶領員工堅持不懈地奮鬥,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公司規模就涉足到多個行業領域,開始正常運轉,在呼市工商界的競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個河北農村的孩子,居然在內蒙古首府打拼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從外表看,他憨厚耿直、一臉滄桑,似乎沒有一點兒「老板」的形象。與此相反,在他那踏實慎思、敢於擔當的一言一行中依然散發著一股濃烈的老兵味兒。在談到創業經歷時,他對我說:「成功之路無坦途。10年的軍教生涯雖然很苦,卻練就了我吃苦耐勞、永不言敗的精神和鐵一般的意誌。就是這種精神和意誌為我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我一個從山溝裏出來的普通一兵就不會有今天。」

為了感恩家鄉,報酬社會,2014年元宵節前,楊青明代表內蒙古冀商聯合會,奔赴河北平山縣革命老區進行了一次捐資助學活動。值得一提的是,他還以個人名義對五名貧困學生進行資助,還專程去下西峪村和邢家溝村看望了兩名學生。在縣城,他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我資助寒門學子,就是讓他們輕輕松松地走進校園,與其他學生一樣同在一片藍天下健康地成長。」

楊青明這個董事長,自創業以來先後榮獲內蒙古河北商會優秀會員獎,內蒙古冀商聯合會突出貢獻獎,多次被評選為優秀副會長和優秀黨員。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連隊爭光添彩,為退休軍人作出了榜樣。

楊青明這個從大山裏走出來的董事長,一直心系山裏的老連隊。每當來自外地的戰友去和林探望第二故鄉時,無論人多人少,他總是在呼市設宴招待,並親自開車送戰友們回到大山深處的連隊舊址,去看那早已封閉了的坑道、營房和早已荒蕪了的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