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一架專機抵達重慶,2天經濟1天政治,訪華前,德法稱要對華行動

2024-04-15國際

根據央視新聞報道,朔爾茨總理於4月14日清晨帶著3名部長和一支經濟代表團乘坐專機到達重慶,開始為期3天的訪華行程。

根據外交部介紹,朔爾茨將在此行中依次存取重慶、上海和北京,這也是他上任以來外交存取時間最長的一次。

根據朔爾茨的存取城市,這次行程可以歸納為「先經濟後政治,途徑重慶和上海」。

考慮到這兩座城市都有許多德國企業,朔爾茨選擇存取這兩個城市的主要目的是更深入地了解德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經營狀況,展現了他對中德經貿合作的重視。而最後一站選擇在北京進行,主要是為了展開政治對話。

朔爾茨面臨的是當前德國經濟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如果要擺脫目前的困境,就必須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以此為德國經濟發展註入穩定因素。

然而與此同時,中德乃至整個中歐關系在許多產業競爭議題上的分歧正變得越來越明顯。

許多外國媒體在報道朔爾茨訪華時都指出,中國的產業升級正在加速,對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工業優勢造成了沖擊。以電動汽車為例,曾經是歐洲核心優勢產業之一的汽車制造,在面對中國企業時,普遍面臨競爭力不足的局面,中國電動汽車正在迅速占領歐洲市場。

歐盟歸咎於中企獲得大量補貼,因此決定進行反補貼調查。然而,這與事實明顯不符。

甚至包括大眾在內的歐洲車企都已經承認,他們在創新效率和制造成本方面已經無法與中企競爭,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在朔爾茨出發之前,他進行了一次視訊通話,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達成共識,認為有必要對中國采取措施,以實作中歐經貿關系的「重新平衡」。

盡管表述相對模糊,但從歐盟最近對中國清潔能源產業進行的反補貼調查來看,歐盟似乎希望透過加征關稅等方式來抵消中國企業在歐洲的有利競爭,以此保護本土企業。

這種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無疑將損害中企的合法權益。日前,中國商務部部長正在歐洲存取,並對歐盟白蘭地發起反傾銷調查,打擊歐盟,尤其是法國,以彰顯中方不會對歐盟的行為坐視不理。

相比於法國,中國與德國的經貿關系更加緊密,德國企業在華投資規模龐大。因此,在采取行動之前,德國政府不得不考慮對自身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故而朔爾茨此次訪華也旨在與中方提前協調。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朔爾茨此次訪華時,只有環境、交通和農業三個部長隨行,而至關重要的經濟部長哈貝克和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均未隨行。

這兩位來自綠黨,一直對華持有較深的偏見,上任以來一直在大力倡導對華"去風險"的言論。

這兩位關鍵內閣官員的缺席足以顯示德國政府在處理對華事務上存在明顯分歧。這也預示著,即便朔爾茨訪華有所成果,但內部的分歧可能會成為達成共識的障礙。

就我們而言,中德以及中法關系是引發整個中歐關系的關鍵。與歐盟兩個核心成員國德國和法國進行對話有助於維護中歐關系的穩定,並有助於有力打破拜登政府編織的對華包圍圈。

目前,美國正在全力爭取歐盟支持,一方面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清潔能源領域對華施加強烈壓力,另一方面曲解中國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試圖引發美歐與中俄的對抗。因此,我們需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化解美國與歐盟的合作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