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飛漲的肉價與天價蘋果手機,伊朗議會選舉再創低投票率後的喧囂

2024-05-15國際
據參考訊息網5月13日援引德新社報道,伊朗12日表現出願意與美國直接對話的態度,而且似乎準備改變對其宿敵的政策方針。
這一訊號是在伊朗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束後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外交政策顧問卡邁勒·哈拉齊對外釋放的。
同一天,新華社報道,伊朗外長阿蔔杜拉希揚12日在德黑蘭說,一年多以來,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在雙邊合作的多個發展領域都取得了成功,未來還有眾多機遇進一步加強合作。他表示,伊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阿曼和科威特開啟了新階段的合作,伊朗決心促進地區國家之間的理解和團結。
兩天前的5月10日,該國第12屆議會選舉剛剛完成第二輪投票,宣布法定人數已完成,確定了剩余45個議會席位。此前,伊朗議會3月1日舉行第一輪投票,投票率創下了1979年革命以來的最低水平,候選人得票數未達到法定要求,部份席位未能選出,因此需舉行第二輪投票。從結果來看,保守派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290個席位中約245名代表),伊朗開啟強硬保守派全面掌權的時代。
伊朗國內輿論公開討論和批評低投票率以及背後折射的社會不滿頗為罕見。「非官方數據顯示(首都)德黑蘭(第二輪)的投票率為8%……歷來積極參與選舉的團體此次參與度也大幅下降。」伊朗國有新聞網站Farhikhtegan5月11日刊文稱,「參與率的下降應該敲響警鐘,官員們和執行機構應該調查原因,並努力解決這種投票率下降背後的不滿和冷漠。」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韓建偉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伊朗民眾對國內經濟問題和生存現狀有不滿情緒,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去改變現狀,只能透過拒絕投票的方式表達不滿,導致伊朗投票率持續下滑。
已故伊朗「溫和派」前總統拉夫桑賈尼曾經的助手Gholam Ali Rajaei日前告訴德黑蘭的媒體說,伊朗經濟混亂與政府的外交政策直接相關。
恢復與美國的核談判進而在解除外部經濟制裁上尋求某種「轉機」是否可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認為,伊朗妥協不太可能換取美國解除制裁。「美國不取消對伊制裁,主要是美國國內政治問題,因為存在幾股強大的反伊力量,這反映在對伊制裁上。」他告訴澎湃新聞。
2023年9月,伊朗宣布釋放自己扣押的5名美國公民,換得被凍結的60億美元資金,以及另外5名被美國關押的伊朗人。此舉在美國國內引發巨大爭議。共和黨人譴責這項由民主黨拜登政府主導的外交行動「將為伊朗的軍事支出和支持恐怖主義釋放資源」。
牛肉價格每天漲,裏亞爾購買力不斷降
「不,我不會去投票,我的朋友們應該也不會。」面對英國電視台Channel 4的鏡頭,一位年輕伊朗女性近日談及伊朗第12屆議會選舉時說道,「我希望能看到變化,但選舉本身並沒有未來,我個人不相信投票能帶來什麽。」
這種看法在今年3月1日開始的四年一度的伊朗議會選舉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直至日前因投票率較低而舉行的第二輪投票結束之際。今年的議會選舉是自伊朗於2022年至2023年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以來首次舉辦的公開選舉活動。
伊朗現有人口8,500萬,有超過6,100萬的合格選民。但官方民調顯示,只有約41%的伊朗人會參加投票,第二輪投票參與率更低。2020年伊朗議會選舉的投票率為42.57%,創下了當時的歷史新低。而2016年的伊朗議會選舉投票率則為62%。
伊朗媒體稱,約有15200名候選人競爭290個議會席位。法新社報道稱,「大多數候選人,尤其是小選區的候選人,都是醫生、工程師、公務員和教師,他們不隸屬於任何政治團體。」透過讓這些候選人參選,伊朗政府「希望在地方上形成競爭,提高投票的參與度」。
另一位伊朗選民在解釋自己為什麽不會去投票時列出了過去幾年裏多起事件:2021年7月,伊朗缺水問題嚴重,抗議活動從西南部省份蔓延到全國各地;2022年2月,數千名伊朗教師發動罷課行動,要求增加薪資;同年俄烏沖突爆發後,世界糧食價格上漲,伊朗人民不堪忍受生活水平下降,在5月走上街頭;同年晚些時候,22歲伊朗女子馬赫莎·阿米尼因未嚴格佩戴頭巾而被「道德警察」逮捕,在被拘留期間死亡,引發全國性抗議活動。
央視新聞在德黑蘭一處投票站采訪到的一位參與投票的伊朗選民阿裏也表示,「我們對議會的總體期望是透過法律和監督措施,改善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國家在一些領域的發展上存在短板,我們必須參加選舉來解決這些問題。」
德黑蘭當地一位大學系主任介紹說,目前伊朗人的平均月薪約在1500至2000元人民幣。一份高薪工作的標準,比如大學系主任的月薪,大概約為3500元。「在伊朗,隨著生活成本上漲,絕大多數老師都有好幾份工作,因為一份工作的薪水不足以維持一個家庭的生活開銷。」這位要求匿名的教師近日告訴澎湃新聞說。
美國2018年單方面結束伊朗核協定並重新開機制裁,特別是次年對伊朗石油出口實施「零豁免」制裁,使伊朗經濟在2019年萎縮7.6%。據央視新聞此前的報道,自2019年至今的官方統計顯示,伊朗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均高達50%左右。
2024年3月20日,為了應對不斷高企的物價,伊朗政府宣布將最低薪資水平定為8208萬裏亞爾/月,較上年增長35.3%。伊朗官方的邁赫爾通訊社3月報道稱,住房補貼維持900萬裏亞爾/月水平,勞動補貼由1100萬裏亞爾/月上漲至1400萬裏亞爾/月,每個未成年子女的養育費補貼由537萬裏亞爾/月增至716.6萬裏亞爾/月。
「一個擁有兩個未成年子女的工人2024財年的最低月收入約為1.16億裏亞爾(按當前市場匯率60.6萬裏亞爾兌1美元折算,約合191.5美元)。」報道寫道。
「現在,1000萬裏亞爾可能都不算什麽,而在以前,100萬裏亞爾已經很值錢了。更何況,肉制品的價格(牛肉約每公斤21萬裏亞爾)幾乎每天都小幅上漲。」有當地大學教師說道。
據海外網今年4月報道,當月公布的一份世界銀行報告稱,2023年3月,伊朗食品通脹率約為79.5%,2024年2月下降48個百分點至31.2%。
與之相伴的貨幣大幅貶值、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問題在伊朗仍然突出。
當地一位畢業後想去法國留學的學生小紮(化名)表示:「在美國的制裁下,裏亞爾貶值越發嚴重,美元、歐元的匯率越來越高。」
從伊朗的銀行獲得美元或者其他外匯並不容易。小紮日前對澎湃新聞說,在平日購買東西時,當地商販往往會表示,如果用美元支付,可以提供一些折扣。
這也反映在大部份伊朗人對進口電子產品的望而卻步上,有伊朗商人告訴澎湃新聞,一新款iPhone 15 Pro Max手機在伊朗的價格在6000美元,約合人民幣43288元。對大部份伊朗人來說,這是無法承受的。
伊朗國家統計中心 (SCI) 今年3月釋出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3月19日(伊朗歷1402年12月底),該國今年第四季度(約2024年1-3月)的失業率為8.6%,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年齡在15歲及以上就業人口為2419.4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75.7萬人。但也有機構提出質疑,許多伊朗人未被納入勞動就業統計當中。
改善民生列為要務?權力統一利於對美談判?
但據「參考訊息網」今年2月援引伊朗新聞電視台網站報道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釋出了最新的季度報告,上調了此前對伊朗2023年經濟增長的預測,達到了5.4%。這歸因於伊朗石油產量的激增——2024年到目前為止,伊朗石油日產量已超過270萬桶。
伊朗石油部長賈瓦德·奧吉5月8日在國家電視台發表評論稱,伊朗石油出口量達到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截至2024年3月19日的伊朗行事曆年中增加了相當於350億美元的石油出口量。伊朗計劃今年將石油日產量提高30萬至40萬桶。
伊朗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是石油出口,然而美國的制裁仍在繼續。據德國【世界報】網站今年4月17日報道,伊朗發動對以色列領土的襲擊後,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重點可能集中在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劉中民此前在給澎湃新聞的撰稿中認為,更根本的問題是伊朗經濟仍高度依賴石油出口,以及美國制裁導致石油收入銳減,這表明增加政府補貼無疑將使伊朗宏觀經濟更加困難。
世界銀行的一份新近釋出的報告認為,伊朗如今的經濟困境是西方制裁、自身的經濟政策,以及國際油價波動共同導致。
2021年贏得總統大選的強硬保守派代表人物萊希在選舉過程中提出,改善民生的核心舉措是透過加大政府補貼來減少社會低收入群體的經濟負擔,並在2025年前創造400萬個就業機會。
「從保守派的政治理念和伊朗民生困難的嚴重狀況來看,透過增加政府補貼實作社會公正是萊希的執政承諾,但這需要巨大的財政支持,而這勢必進一步加大伊朗政府的財政赤字和經濟困境。」劉中民在文章中指出,就經濟觀念而言,保守派更強調公正和公平,而改革派更強調市場和效率。
改革派謀求緩和與西方的關系,並在伊朗國內推動漸進的寬松化、世俗化改革。2016年的議會選舉,時任總統魯哈尼領銜的改革派首次獲得超過強硬保守派的席位,實作政治力量上的逆襲。
「然而,美國對伊朗的打壓政策,恰好與改革派任期重疊,使得伊朗民眾對現狀的不滿,全部發泄到了改革派身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金良祥告訴澎湃新聞說,「改革派在2020年議會選舉和2021年總統大選中雙雙失利。」
他認為,伊朗政府事實上早已把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放在國內政治議程的首要地位,放在政府施政的重點位置上。
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韓建偉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從對伊朗長期觀察來看,伊朗政府應該不會因選民的態度而把重點轉向經濟問題。這根源於其革命型的意識形態已經內化到伊朗政府的執政理念與對外戰略之中,尤其被強硬保守派視為最根本的核心利益。
「伊朗政府並不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強硬保守派還是經濟制裁的最大受益者,形成了反對經濟改革的利益集團。」他認為,「固有的意識形態局限性與利益集團的掣肘,使得伊朗政府很難將國家中心任務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也沒有形成明確的經濟改革計劃與方案。」
萊希上台以來,在國內政策上,強化了伊斯蘭教法的實施——一個引發廣泛關註和爭議的案例是,宣布若女性公務員在社交媒體平台上釋出「不符合伊斯蘭教法」的照片,將可能會被解雇。
據卡達半島電視台5月13日報道,10日剛結束的第二輪議會選舉的正式結果顯示,除了32名保守派候選人外,還有大約6名獨立候選人和7名改革派候選人獲勝。本次選舉之後,保守派加強了對下屆議會的控制,290個席位中約有245 名代表。
該報道稱,與之前以成員和睦著稱的保守派議會不同,伊朗各界已經開始對新議會中的保守派成分進行新的分類,包括保守派、極端分子和最極端分子等,並明確表示,他們之間已經開始爭奪議會主席職位。
美國【雅各賓】雜誌的分析認為,西方試圖透過制裁迫使伊朗精英階層改變政策傾向,但他們卻並未受到影響,反而是底層民眾受到了巨大沖擊。
金良祥從伊朗經濟改善的角度認為,美國對伊朗極為嚴厲的制裁,導致後者「經濟改善需要一個過程,不是短時間內能改變的」。
伊朗政治研究員穆薩台·普爾在接受半島電視台采訪時說,(議會中)權力的統一可能會提高當局和官方機構在內部政治層面上的協調水平,也可能對外交政策水平產生積極影響,議會將支持政府的立場和外交政策,以滿足人民的願望。「前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紮裏夫因保守派議會阻礙其核問題(談判)計劃而蒙受了巨大損失。」他說道。
近日,據「參考訊息」援引伊朗【資訊報】4月底的報道稱,伊朗正在與美國接觸,以恢覆核問題談判。報道援引評論人士的話稱,德黑蘭領導層希望利用最近與宿敵以色列的軍事沖突,作為重新開機【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即伊核協定)的杠桿,該協定是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執政時達成的。作為西方要求伊朗緩和緊張局勢的報酬,將舉行新的核問題談判,其目的是解除對伊朗的制裁。
就在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果出爐兩天後,曾經擔任伊朗外長的卡邁勒·哈拉齊對外釋放訊號說,應該準備恢復與美國的核問題談判。伊朗學生通訊社稱,這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外交政策顧問哈拉齊5月12日說:「美國人把外交描述為最佳選擇……我們也持同樣的看法,並且願意恢復談判。」
報道稱,萊希總統領導的保守派政府迄今為止拒絕與美國直接接觸。伊朗外交部說,與美國的外交接觸只透過卡達和阿曼等第三國進行,有時還透過歐盟。哈拉齊的言論表明了伊朗的方針發生了變化。
不過,金良祥認為,伊朗不太可能妥協換取美國解除制裁。「美國不取消對伊制裁,主要是美國國內政治問題,因為存在幾股強大的反伊力量: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特別是伊朗人質危機在美國社會上所造成的仇恨和敵視伊朗的力量;美國國內親以色列猶太遊說團體;美國國內敵視伊朗伊斯蘭政權的自由派人士等。」
金良祥認為,盡管萊希奉行保守政策,但仍將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視為主要任務,其所采取的政策包括緩和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向東看(政策)」等都是其體現。
在中國斡旋下,伊朗於2023年3月恢復與沙烏地的外交關系,此外,還不斷擴大與伊拉克、阿曼、卡達等國的政治經濟合作。
但韓建偉認為,在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之前,伊朗並沒有真正在解決經濟問題上下功夫尋找解決之道;在此輪巴以沖突爆發之後,伊朗深度卷入其中,對經濟問題的關註度更加不夠。「伊朗政府對經濟問題的關註從未超越對地區問題及對反美主義的追求。」
而金良祥認為,新一輪巴以沖突及其外溢、伊朗和以色列的互相攻擊,整體上惡化了中東經濟環境,伊朗首當其沖。「按照目前的戰略,伊朗表現出足夠的理性和克制。伊朗的本土安全不存在問題,但社會性事件、恐怖主義以及外部蓄意破壞等都會存在。」
「但目前,相關報道中關於中東地區局勢的惡化,導致伊朗的投資信心面臨巨大挑戰,吸引外資進展不大,旅遊業發展緩慢等。」他說。
(實習生茹同學對本文亦有貢獻)
澎湃新聞記者 朱潤宇 南博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