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立陶宛總統競選期間提出將「駐立代表處」更名,引發島內關註

2024-05-15國際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立陶宛12日舉行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現任總統瑙塞達民調領先,預計將在26日的第二輪中贏得選舉。而瑙塞達在競選期間提出將「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更名,引發島內諸多關註。
台灣【中國時報】13日稱,民進黨當局2021年在立陶宛成立「台灣代表處」,目前台當局在「非邦交國」設立代表處,絕大多數以「台北」冠名,使用「台灣」的除了立陶宛外,只有未受國際普遍承認的索馬利蘭。早在2022年1月,瑙塞達就表示立陶宛外交部允許台當局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日前他再次呼籲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系,稱台設立代表處應根據國際標準采用「台北」一詞,而不是「台灣」。立陶宛12日總統大選的8位元候選人中,包括瑙塞達在內,共5位表示支持「台灣代表處」更名。
針對立陶宛總統的表態,台「外交部」表示尊重,但台「外交部長」吳釗燮則稱「台灣不會接受,代表處名稱不會被改變」。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稱,民進黨當局近年來極力配合立陶宛,還將半導體技術奉送給立陶宛企業,當時連駐外代表都反對。在這種情況下,立陶宛還想更名,不就意味著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稱,立陶宛總統掌握外交和國防大權,台「外交部」相關回應聽起來很消極,且沒有什麽籌碼與立陶宛協商,而「立陶宛政府已出現加強與大陸關系的聲音,台灣反而成了籌碼」。
台灣聯合新聞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立陶宛自1991年建交後,雙方關系基本一直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直到2021年3月立陶宛同意開設「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才急轉直下。根據大陸商務部的資料,立陶宛曾是中國在波羅的海三國中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則是立陶宛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2015年至2019年,兩國貿易額從13.51億美元增至21.35億美元,5年增幅達82%。但兩國交惡後,2021年立陶宛對大陸出口衰退16.8%,2022年更大跌78.3%。去年11月底,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立陶宛在涉台問題上的錯誤行徑嚴重影響了中立兩國企業開展互利合作的信心,並公開呼籲立陶宛「及早糾正錯誤」,為兩國經貿合作創造有利條件。聯合新聞網稱,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立陶宛對大陸的出口暴增98.5%,「由此或許不難理解為何立陶宛現在會要求台代表處更名」。
經常評論島內政治的台灣醫師蘇一峰質問,去年才爆出民進黨當局花3.4億元新台幣援助立陶宛的事,今年5月立陶宛就要求台代表處改名,直批當局「史上最爛的‘外交部’」。台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撰文稱,蔡英文當局之前向立陶宛誇下海口,可以購買立陶宛產品,向其投資,還可以協助其研發芯片。只是幾年過去,立陶宛向台灣出售的產品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在下滑,投資也不如預期,芯片研發更是海市蜃樓,立陶宛「只好琵琶別抱」。文章評論稱,「正所謂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