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英媒:讓窮國資助富國「是不對的」

2024-04-26國際
參考訊息網4月26日報道英國【衛報】4月24日發表社論,題為【讓窮國資助富國是不對的】,全文摘編如下:
開發中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抱怨,全球化讓西方貨幣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從而可以補貼富裕國家的生活水平。去年,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即「金磚國家」——甚至談到以一種替代性共同貨幣取代美元。或許,富國以為它們雄心勃勃的援助目標可以化解對於它們的「過度特權」的爭論。
正如詩人T·S·艾略特所言,「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有一道陰影」。上周發表的一篇論文估計,全世界最底層的五分之四人口每年為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口提供多達6600億美元的資助。論文作者指出,原因在於富國已經成為世界的「莊家」,它們有能力對債務國進行勒索。窮國因為存在能源和食物的赤字而借入富國貨幣,同時輸出相對於它們的進口而言低價值的商品。
窮國市場實作了所謂自由化,利潤流向全球北方。美國是最大贏家,歐元區緊隨其後,它們每年從窮國抽走1600億美元。
開發中國家每年拱手讓出GDP的2%-3%,這些錢用在本國教育、衛生和環境上會更有價值。在開發中世界,即使是全球化的主要獲益者也會蒙受損失。七大工業國組織的獲益是「由金磚國家的貿易盈余和財政損失來支付的」。
去年,巴西總統盧拉曾在上海對美元的統治地位提出疑問。這種不安在一定程度上關乎地緣政治。
美國政府已經把美元武器化,對諸如伊朗、古巴、阿富汗等敵國進行制裁。美國國會投票沒收凍結在美國銀行中的俄羅斯央行資產用於重建烏克蘭。對西方強權有戒心的許多國家正在物色替代方案。
目前的模式對於富國的選民也行不通。透過鼓勵資金流入,美國金融業獲得了扭曲政府優先事項的影響力。例如,由於制造業收入減少以及用於進口的支出增加,鼓勵購買美國資產將導致美國經常計畫赤字增長。擁有巨額貿易順差的國家——例如德國——透過限制國內需求和降低薪資來保持競爭力。正如前歐洲央行行長馬利奧·德拉吉本月承認的,這是一種自我挫敗的策略。
在氣候轉型行動中,富國嘗試在國內采取積極的產業政策。盡管受到歡迎,但如果窮國被阻止做同樣的事情,那麽這種轉型在道義上就是站不住腳的。
經濟學家法迪勒·卡布蔔提出了一個擺脫困境的方案: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以向歷史上的汙染國提供貸款,以幫助它們償還欠窮國的氣候債。要化解這個困境刻不容緩,但卻難以實作。(編譯/曹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