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中國幫柬埔寨修運河,觸動了越南神經!會徹底改變柬埔寨國運嗎?

2024-04-26國際

2024年,柬埔寨政府宣布將斥資17億美元,在中國的幫助下修建全長180公裏的德崇扶南運河,目前計畫正在啟動階段,計劃2029年前完工。旨在將柬埔寨境內的湄公河河道與海洋相連,方便貨物進出口。

訊息一經宣布,就引來越南的高度關註和反對之聲。

柬埔寨是臨海國家,卻缺乏像樣的港口和陸運基建。河運能力強大的湄公河流經柬埔寨首都金邊,柬埔寨需要借此通道開展對外貿易,但河流的出海口卻在越南手中。越南從柬埔寨手中賺取大量過境費,控制住了柬埔寨對外貿易的「命門」。

▲柬埔寨沿海多為高山,湄公河河運更便捷實惠

對於柬埔寨的舉動,越南反應激烈,認為這將破壞下遊河流水量,嚴重損害越南農業產區的產出。

柬埔寨在越南的地緣壓力下幾乎淪為臨海的「內陸國」。那麽德崇扶南運河建成後,會給越南柬埔寨帶來哪些影響?

▲柬埔寨高度重視運河修建

一、九龍江之王

湄公河是中南半島上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全長4909公裏(中國段稱瀾滄江),流經中緬泰老柬越6國。在越南分作九條支流(越南稱九龍江)奔湧入海。

越南段的長度在流域6國中最短,卻也是最肥沃的,湄公河入海口形成肥沃的三角洲並建有大量港口城鎮。18世紀之前,這片富饒的三角洲曾是柬埔寨的領土,柬埔寨時至今日都對這片失去的故土耿耿於懷。

▲湄公河-瀾滄江流域

柬埔寨是全球最落後國家之一。但柬埔寨的歷史卻是東南亞各國中最為燦爛輝煌的。在華夏、印度文明的共同影響下,早在公元1世紀,高棉族(柬埔寨主體民族)的先民就建立了東南亞最早的印度教-佛教大型政權——扶南。

1至8世紀,高棉人經歷了扶南、真臘兩個政權時期,統治著東起湄公河三角洲,西至湄南河平原的廣袤領土,是當之無愧的中南半島霸主,其統治中心位於湄公河西側水網發達的洞裏薩湖湖畔。

▲扶南

8世紀,真臘在政治危機中解體。經過一個多世紀的亂世,阇耶拔摩二世在9世紀初恢復了高棉政權的統一,新政權定都於洞裏薩湖以北的吳哥城,高棉人歷史上最輝煌的吳哥王朝開始了。

▲吳哥位於今暹粒市

洞裏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水產眾多、河網稠密,定期泛濫的河流為當地帶來肥沃的土壤。

當時湄公河、湄南河流域尚未充分開發,吳哥王朝將洞裏薩湖周邊區域視為黃金寶地,定都於此能夠有效控制周邊區域,同時獲得中央政府運作所需的農業產出。

吳哥王朝對周邊區域的小型政權發動戰爭,以獲取土地、勞動力。高棉人控制了湄公河、湄南河兩大流域。

▲吳哥帝國

8世紀後,隨著大量民族遷移,高棉人在中南半島上做「孤獨霸主」的時代結束了。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白狼羌南下到伊洛瓦底江流域,他們透過征服、同化當地的驃人、孟人,融合形成了如今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

▲青藏高原

生活在雲貴、兩廣的傣泰民族也持續南下,其中一支在9世紀後大規模進入吳哥帝國控制下的湄南河平原,他們在成為帝國臣民後積極學習高棉人的文化,形成泰族。10世紀,越南趁五代亂世脫離中國獨立。生活在紅河平原、由中文化駱越人形成的京族構成越南的主體民族。

▲越南獨立(圖片@蒼天熊貓)

中南半島政治格局重新洗牌的同時,吳哥帝國在數代君主的勵精圖治下,在12世紀走向鼎盛。首都吳哥擁有超過50萬人口,比肩當時歐洲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坐落在城市中心的吳哥窟更是東南亞絕無僅有的超大型3石質宮殿寺廟群。

大量進入吳哥境內的泰族人落腳在湄南河平原,他們給高棉人充當傭兵、佃農,在學習高棉文化、宗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強有力的族群組織,具備了建立政權的力量。

▲吳哥時代

吳哥帝國的國力在連年征戰不斷消耗,洞裏薩湖等農業產區在氣候變遷、勞動力減少的情況下大振幅歉收,原有的水利灌溉系統逐步荒廢。大量青壯勞力舍身寺廟,不僅減少了可征兵員,還加重了帝國的供養負擔。

高棉人太過倚重洞裏薩湖的產出,忽視了對湄公河、湄南河的開發。一旦「洞裏薩湖生產系統」出現問題,帝國的前進勢頭就將結束。

此消彼長之間,組織日漸成熟的泰人開始對吳哥帝國發起挑戰,富饒的湄南河平原被泰族占領,泰族人在此建立素可泰、蘭納等政權不斷向東蠶食吳哥領土。

▲泰族崛起

瞄上吳哥帝國的不僅是泰族政權,自10世紀從中國獨立後,越南立足紅河平原不斷發展壯大。由於北方是強大的中國,東西方分別是海洋和高山,南下成為越南的主要擴張方向。

從11世紀起,越南開始了長達7個世紀的南進。公元1431年,泰族大軍攻破吳哥首都,恢宏的吳哥城被焚毀,洞裏薩湖周邊城鎮、農業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吳哥帝國實力大減。

▲損毀的吳哥窟

隨著吳哥城的被毀,高棉人在洞裏薩湖湖畔寫就的輝煌一去不復返。高棉人將首都向東遷到金邊,柬埔寨取代吳哥成為新國號。 金邊是一座位於湄公河沿岸的城市,這標誌著柬埔寨的發展重心被迫從洞裏薩湖區域轉移到湄公河流域。吳哥城淪為廢墟的同時,開發利用湄公河成為高棉人唯一的選擇。

▲從湖畔的吳哥(暹粒)到河畔的金邊

泰族政權不斷蠶食擠壓高棉人的領地,高棉人的社會組織在無休止的戰亂中解體,生產力大幅倒退,因國力不斷衰落,柬埔寨墮入了長達四個世紀的「黑暗時代」。17世紀,越南南北分裂(越南南北朝)。控制南方的阮主政權在實力上弱於北方,為加強實力,阮主全力南下吞並了信奉印度教的占城,在領土上與柬埔寨接壤。

▲南進

柬埔寨與阮主聯姻,試圖借助越南人的力量對抗泰國(當時稱暹羅)的入侵,可柬埔寨這一招可謂引狼入室。此時正值中國明清易代,大量不願接受滿族統治的漢族移民東南亞。阮主向華人移民提供保護,同時利用京族移民和華人武裝蠶食柬埔寨的湄公河三角洲。

吳哥帝國滅亡後,湄公河三角洲就是柬埔寨僅有的大型農業區域,柬埔寨也利用越南京族移民、鄚玖為首的華人集團開拓河仙鎮等地。隨著京族移民數量增加,他們開始反客為主,拒絕執行柬埔寨的政令。

▲鄚氏建立的河仙國

1708年,越南阮主憑借實力和財富拉攏收買了鄚玖,控制了河仙鎮。至1757年,越南阮主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擴張,透過強占、收買豪族、柬埔寨贈與(柬埔寨答謝越南人的政治支持)等方式,從柬埔寨手中奪走了整個湄公河三角洲。

▲越南吞並湄公河三角洲的過程(圖片@大明號)

隨著三角洲農業區的開發,大批高棉人被擠走,京族人成為三角洲的主體民族。失去湄公河三角洲的柬埔寨農業產出大幅下降,柬埔寨首都金邊是湄公河畔的重要河港,越南奪走湄公河三角洲後,從金邊出航的船只必須經過越南轄境,對外貿易交流通道的喪失加速了柬埔寨的衰落,其徹底淪為越南和泰國爭奪的物件。

▲重新洗牌

二、濁浪滔天

1802年,阮主後裔統一越南建立阮朝。19世紀中葉,越泰為爭奪柬埔寨接連爆發戰爭,柬埔寨淪為越泰兩國共同的附庸。

越南不斷向湄公河三角洲輸出移民,同時驅趕或同化當地高棉人。越南在此建立的嘉定城(今胡誌明市)成為越南南方第一大城,大片河川沼澤被開墾為農田。以此為基地越南不斷滲透、控制柬埔寨。

▲越南人開墾湄公河三角洲

就在柬埔寨即將被越泰徹底瓜分之時,正在全球開拓殖民地的歐洲列強讓柬埔寨看到了制衡越泰的第三股力量。19世紀中葉,英國以印度為基地,向東南亞的緬甸、馬來半島擴張,荷蘭則加速吞並印尼,法國在1863年從越南手中奪取了湄公河三角洲。

▲列強入侵東南亞

眼見欺負自己的泰國、越南在列強的絕對實力面前屈膝,柬埔寨君主知道自己也無法擺脫淪為殖民地的命運,索性在1863年承認法國的宗主權。柬埔寨稱湄公河三角洲為下柬埔寨,柬方認為該地區是越南透過戰爭、欺騙、壓迫等手段非法獲取的,柬埔寨不承認越南對該地享有主權。

▲沿河而下,對柬埔寨而言很重要

柬埔寨多次向法國提出,希望將湄公河三角洲還給自己,但被法國拒絕。為安撫柬埔寨,法國在1870年代將越柬湄公河一帶邊境做出微調,劃給柬埔寨數百平方公裏領土作為補償,僅占三角洲總面積的不到5%,現代越柬邊境就此奠定。此後法國透過1885年的中法戰爭奪走了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至20世紀初,越老柬三國徹底被法國占領,組成法屬印度支那。

▲中法戰爭

寮國、柬埔寨保留了本國王室作為法國的傀儡。越南也保留了君主制但僅控制越南中部(中圻),越南南北部(南圻、北圻,即湄公河、紅河三角洲)成為法國直轄區域。湄公河三角洲土壤肥沃,1890-1930年,法國引入蒸汽動力開挖河渠,三角洲耕地面積增長四倍,達到200余萬公頃。當地人口(主要為京族)進一步增加,以西貢(今胡誌明市)為核心的區域成為越南乃至整個印度支那最具經濟活力的地方。

▲法屬印度支那

二戰爆發後,法國被德國擊敗,日本趁機入侵法屬印支。日本保留法國殖民架構,對越南南圻北圻實行直接統治。二戰後,法國重返東南亞。越南北部在胡誌明領導下宣布獨立,法國在剩余地區暫時保住了影響力。越南和柬埔寨都試圖討好法國,以重獲湄公河三角洲。

在全球去殖民化浪潮席卷下,二戰中受創的法國已無力維持其龐大的殖民帝國。1949年,法國議會批準將其直接控制的湄公河三角洲交還給越南。1953年,越(南方)老柬三個君主制國家獨立。

▲二戰重創了列強在東南亞的殖民體系

柬埔寨對湄公河三角洲的歸屬十分不滿,但獨立之初的柬埔寨人口不足500萬,而與其相臨的越南國(越南南方)人口超過1600萬。如果算上建立社會主義政權的北越,越南總人口接近3000萬,柬埔寨沒有實力奪回湄公河三角洲。

冷戰爆發後,越南南北方分別被納入美蘇陣營。1955年,越南南方建立共和政體(南越),在美國支持下隔17度線與北越對峙。

▲冷戰開始

1957年,南越在美國支持下實施「湄公河三角洲開發計劃」。南越透過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貸款,采取「荷蘭圍壩」技術,開墾湄公河三角洲。

當地耕地規模突破270萬公頃,生產了南越80%的糧食。南越首都西貢也坐落在湄公河三角洲。越南戰爭爆發後,三角洲對南越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湄公河三角洲是東南亞重要的農業區

失去湄公河三角洲對柬埔寨的影響同樣巨大,柬埔寨保有435公裡海岸線,但缺乏深水良港和港口裝置。

柬埔寨在1950年就籌備建設磅遜港(今施亞努港),這裏港口自然條件較好,但作為柬埔寨全國商貿集散地的金邊(首都)位於內陸。金邊與磅遜港之間被豆蔻山區阻隔且沒有完善的公路連線,磅遜港也缺乏現代化港口設施。

▲柬埔寨沿海地區多為高山,缺乏公路和港口設施

國內港口難堪大任,柬埔寨只得將目光瞄向鄰國,距離最近的越南湄公河口港口群成為柬埔寨的選擇。

金邊到越南西貢(今胡誌明市)在法占時期就建成了公路,長度240公裏。獨立後這條公路進行了適度拓寬,但路況、車輛和成本都難以滿足柬方需求。

▲公路運力有限

金邊位於湄公河畔,柬埔寨貨物透過湄公河河運至出海口是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但因為歷史原因,湄公河的九個入海口全部在越南手中。柬埔寨只得透過向越南交過境費來出口貨物,這進一步擠壓了柬埔寨港口的發展空間。為協調湄公河流域利益分配,柬老泰與南越四國在1957年成立「湄公河下遊調查協調委員會」,總部設在曼谷,旨在制定共同的水資源開發計劃,促進河運等產業發展。

▲流域各國

委員會的成立沒有緩和柬埔寨的「出海口」困境,因為此時柬埔寨國王施亞努奉行的中立政策,在冷戰和越南戰爭的大背景下卻不討美國人喜歡。親美的南越政府向柬埔寨征收高額過境費,美國更是在1970年暗中支持親美的首相朗諾發動政變推翻施亞努,在柬埔寨建立共和制,施亞努被迫流亡國外。

朗諾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他認為湄公河三角洲本應是柬埔寨的領土。但當時柬埔寨和南越同為美國支持的政權,柬埔寨不敢在這一問題上觸怒美國,也沒有實力招惹南越,柬埔寨大宗貨物出口只得繳費過境南越。

▲柬埔寨被卷入越南戰爭

三、同飲一江水

1975年,湄公河流域的越老柬等國發生動蕩。越南實作了南北統一,寮國廢除君主制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柬埔寨的朗諾軍事獨裁政權被「紅色高棉」取代。

領導紅色高棉的波爾布特比朗諾更為激進,試圖透過武力奪回湄公河三角洲。統一後的越南在黎筍領導下想要充當地區大國並試圖控制柬埔寨,越柬矛盾迅速激化。

▲波爾布特(左)與黎筍

1978年起,兩國頻繁發生邊境沖突。越南大肆驅逐境內高棉人,柬軍則進入越南一側制造屠殺。

1979年,越南以柬軍入侵越南領土為理由對柬宣戰。柬埔寨難以抵抗,自此被越南軍事占領長達10年之久,越南在當地扶持了親越政權。

▲越柬戰爭

1989年,因國內經濟惡化外加國際局勢變換,越南撤離柬埔寨。柬埔寨各方經過談判,於1993年在法國簽署協定。施亞努復位並恢復君主制,政府內則保留此前親越政權人員。

越南撤軍後,越柬在湄公河流域的矛盾再度凸顯。在遭受越南長期軍事占領後,柬埔寨國內經濟雕敝,更加深刻認識到擁有本國出海港口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擺脫在出口問題上對越南的依附。

越南自然知道柬埔寨的小算盤,越南更知道此時的柬埔寨囊中羞澀,僅有的施亞努港(原磅遜港)規模較小且配套設施嚴重缺乏。

▲施亞努港區規模較小,無法滿足進出口需求

1994年,柬埔寨的王室政治力量與原親越政治力量發生矛盾。越南封鎖湄公河航運限制柬埔寨貨物出口,幫助親越力量取得優勢。

1995年,湄公河委員會成立,以取代幾乎未曾發揮過作用的「湄公河臨時委員會」,該組織旨在加強區域國家對湄公河的共同管理和開發。

柬埔寨作為湄公河流域重要國家卻難以在這個平台發聲,國力更強的越南和泰國主導了該平台。

▲紅河、湄公河平原是越南人口最稠密的區域

越南借此積極開展「水外交」,試圖透過該委員會搶占地區話語權,例如無端指責中國在上遊建壩、透過多邊合作試圖將越南的河流管理機制推廣到整個湄公河流域等。

柬埔寨認識到,如果依然將湄公河河運作為出口主要通道,自己的經濟命脈就註定隨時會被越南拿捏。

▲越南駐柬埔寨大使館

柬埔寨試圖透過合作發展施亞努港,將其作為柬埔寨對外交流貿易的門戶。施亞努港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和人員,但因為缺乏管理經驗和規劃,且無法與湄公河河運相連線,外加外來人員和資本來源復雜。施亞努港不僅沒能發展成柬埔寨的對外視窗,反倒變成了電信詐騙的重災區。

柬埔寨認識到,必須要有一條完全在本國控制下的河運通道。將湄公河、金邊與柬埔寨自己的出海口連線起來。在此背景下,打通柬埔寨沿海與湄公河河道的運河計劃成為柬埔寨新的建設目標。

▲出了邊境線(紅線),湄公河的事就是越南人說了算了

運河無法短時間內建成,因此進入21世紀後,柬埔寨繼續加強與越南的經濟合作。2010年,越柬貿易額為23億美元。同年越柬簽署【湄公河水路運輸協定】,柬埔寨貨物能夠以更快的通關速度抵達越南港口。

此後柬埔寨貨物每年透過越南進出口貨物約200萬噸,是湄公河流域最大規模的國際貨運合作。2015年,越柬雙邊貿易額突破65億美元,其中不少來自湄公河航運,越南也在合作中每年從柬埔寨那裏獲得上千萬美元的過境費。

▲越柬陸路口岸

截至2023年,越南GDP規模4100億美元,人均4200美元。柬埔寨GDP規模300億美元,人均1800美元。越南是柬埔寨的第3大出口市場,柬埔寨則是越南第16大出口市場,由此也能看出兩國在經濟規模上的差距。

實力弱小的柬埔寨不甘心淪為區域強國的棋子,修建運河就是擺脫對越南依賴的重要舉措。正如柬埔寨派駐東協的代表納羅所言「我們對越南沒有任何負面看法,但我們不喜歡過那種整天都被人卡著脖子的日子」。

▲柬埔寨在東南亞都算是落後國家

2023年5月,柬埔寨釋放出訊息,透過與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合作,柬國將在未來5年時間內建成聯通金邊與出海口的德崇扶南運河。當年10月,柬埔寨與中國路橋公司簽署計畫框架協定。

該計畫預計耗資17億美元,全長180公裏,可通航3000噸的貨船。其主體工程部份包括3座運河交通導航站,以及11座跨河橋梁。德扶運河起於湄公河流域的支流、金邊的母親河巴塞河(湄公河支流),止於柬埔寨南部海港貢布,沿途生活著160萬人口。

德扶運河作為一個綜合性計畫,還將帶動運河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包括沿線的商業和物流中心,並促進運河流經省份的農業、灌溉、水產養殖和畜牧業的發展。

▲運河規劃圖

在柬埔寨語中,德崇為軍事官職,此處專指17世紀柬埔寨兩位將領德崇·梅斯與德崇·約特,他們在保衛柬埔寨領土完整、對抗內外敵人的鬥爭中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扶南則是高棉人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大型王朝,也是東南亞歷史上較早出現的強大王朝,運河是領導柬埔寨20余年的洪森首相親自選定的,寄托著柬埔寨人對恢復歷史榮耀的無限憧憬。

▲越南總理阮晉勇(左)接待來訪的柬埔寨首相洪森(右)

越南對柬埔寨修建運河的計劃提出質疑,表示柬埔寨的做法將嚴重破壞湄公河原有河網系統,進而造成越南一側海水倒灌等一系列問題。越南媒體還含沙射影的抨擊柬埔寨將掉入中國的「債務陷阱」。

要知道,湄公河三角洲僅占越南12%的面積,卻生活著該國21%的人口,產出50%的水稻和70%的水產。湄公河航運更承擔著越南95%的水稻出口。

▲越南不能失去湄公河三角洲

當然,越南人沒有明說的是,一旦德崇扶南運河修成,越南就難以像從前那樣每年從柬埔寨獲取大量貨物過境費。其對柬埔寨的影響將被削弱。

越南和柬埔寨鐵路路線短且規矩難以統一,在此背景下,越南提出新增聯通胡誌明市-金邊的公路計劃,提高兩國交通對接度,試圖換取柬埔寨放棄運河修建。

▲越南的修路計劃

柬埔寨首相助理法蘭索瓦接連就運河修建問題作出說明,表示運河對湄公河的水流影響在2%以內,且主要為柬埔寨境內的湄公河支流巴塞河。柬埔寨首相在2023年12月訪越期間甚至專門就此事向越方做出解釋。

至於所謂的「債務陷阱」,柬埔寨首相洪文尼公開表示「修建運河的錢是中國與柬埔寨一同賺的」,有力駁斥了他國媒體的惡意中傷。

▲柬埔寨官方召開記者會,說明運河修建情況

根據計劃,德崇扶南運河將在2029年前建成通航。運河一旦建成,將有效增強首都金邊與沿海港口的環通度,附帶開發計畫將同時惠及周邊近200萬人口。

越南無力改變柬埔寨與中國簽訂的合作計畫,德崇扶南運河一經修通,勢必會讓湄公河下遊的越南失去大量來自柬埔寨的貿易量。作為越南經濟核心的湄公河三角洲的發展速度也勢必會受到影響。專門運輸柬方貨物的蓋梅等港口甚至會就此消亡。

▲坐落在湄公河三角洲的胡誌明市是越南的經濟引擎

扶南,寄托了柬埔寨人太多的歷史記憶。但高棉人因為目光局限在洞裏薩湖周邊,錯失了對湄公河、湄南河的開發和管控。最終導致被越南、泰國東西夾擊,幾度瀕臨亡國。

對柬埔寨而言,湄公河三角洲已被越南徹底消化,柬國無力奪回這片「故土」。但德崇扶南運河的修建會有效降低柬埔寨對越南的依賴,避免越南隨時借湄公河航運來拿捏自己,用柬埔寨首相洪文尼的話來說「柬埔寨終於可以自由呼吸了」。

▲洪文尼(左)會見越南總理範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