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談判結束後,中方措辭改變,馮德萊恩對華索賠,不給就繼續制裁?

2024-10-26國際

正文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稅後,中歐雙方進行了多輪密集會談,但截至目前,仍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存在顯著分歧。

在這個重要時刻,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居然向中國提出索賠,並列出了三個條件,表示只有在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後,中歐才能達成協定。

馮德萊恩提出了哪些條件?她釋放了怎樣的訊號?

歐盟希望「邊打邊談」?

關於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加稅的事務,歐盟始終保持「願意討論」的立場。在最終投票之前以及確定加稅後,歐盟都透露出即使確認對華加稅,也會持續與中國進行磋商。

這種「可以談」的態度總讓人感到一絲希望,但實際上,歐盟可能是在一方面壓制中國電動汽車的同時,另一方面進行所謂的談判。截至目前,歐盟仍未展現出足夠的誠意。

商務部透露,自9月20日起,中歐雙方在超過20天的時間內,已進行了8輪密集磋商。

這樣的頻率可以說相當高。在密切的協商中,中歐在某些問題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識,但仍存在顯著分歧,尚未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

尤其值得關註的是,在這多輪談判中,歐盟始終沒有對中歐業界所關心的關鍵問題給予積極的回應。

中方已展現出足夠的誠意,甚至承諾了最低3萬歐元的價格。然而,歐盟似乎對此並不滿意,他們希望獲得更多的利益。

為了獲得這些益處,歐盟采取了一系列「越界」的舉措:一方面,在與中方進行全面談判的同時,卻又秘密接觸了部份中國企業,以進行價格承諾的協商。

歐盟的此舉顯而易見,利用了部份中國企業急切的心態,透過多重標準進行差別對待,逐步施壓,以促使中國企業作出更多讓步。

然而,這一舉動已被中國方面察覺,中國機電商會隨之發出警告,強調歐盟此舉只會削弱雙方談判的基礎和信任,並帶來不必要的幹擾。

此外,就在不久前的東協系列會議上,歐盟高層也對中方施加了壓力。歐洲理事會主席蜜雪兒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警告中方要「修正貿易行為」,因為歐盟不會對中國的「補貼」行為保持天真態度。

目前,歐盟表面上雖有談判的意圖,但實際上並未顯示出誠意。歸根結底,歐盟還是希望獲取更多利益。在與中國進行多輪對話後,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直接提出了三個條件,並表示如果不滿足這些要求制裁將會繼續施行。

馮德萊恩向中國請求賠償。

在中歐進行的一系列談判中,中方始終保持真誠的態度。盡管受到歐盟多方面的阻礙,中方未曾改變立場,甚至還邀請了歐盟的技術團隊來華參觀,以使他們親自了解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情況。

讓人意外的是,中歐的談判始終沒有取得進展,最終導致德國首先按耐不住。德國汽車在中國市場占有很大份額,一旦歐盟實施增稅措施,德國汽車制造商將會面臨嚴峻挑戰。

因此,在歐盟決定加稅之前和之後,德國各界力量紛紛與歐盟立場相左。在這種情況下,馮德萊恩突然出現在德國,不知是否是為了平息德國的情緒。

根據大象新聞10月21日的報道,馮德萊恩與朔爾茨最近進行了會談。然而,此次會議德國未能說服馮德萊恩,因為在會談結束後,她直接向中國提出了三個條件。

馮德萊恩毫不掩飾地表示,如果希望歐盟取消對中國的加稅,中方需要對歐洲企業給予補償。此外,還需解決「價格承諾」和「在歐投資」這兩個問題,只有當這三個問題都得到解決時,中歐之間才能達成協定。

馮德萊恩的表態傳遞出清晰的資訊:如果中國電動汽車不想被征稅,就必須支付費用;而若拒絕妥協,則需承受持續的制裁。不可否認,這可能是歐盟對華加稅的真實意圖。

之前提到的「產能過剩」和「非法補貼」實際上只是為了加稅而虛構出的理由。

在歐盟進行反補貼調查時,有報道稱暗示中國企業需要提供電池技術等機密資訊,或者前往歐洲設廠,與當地公司共同建立合資企業。

有分析指出,歐盟一方面要提高稅收,另一方面又在進行談判,而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是迫使中國企業增加對歐洲的投資。

然而,中方早已表明,若歐盟堅持對中國電動車征收關稅,將只會削弱中國企業在歐洲市場的信心,從而減少投資。

換個角度看,歐盟如果想透過加稅來威脅中國,這並不具備充分的理由。根據中汽協釋出的數據,盡管今年中國電動車遭遇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歐盟的加稅,但其出口量依然呈現上升趨勢。

在今年上半年的六個月裏,中國的汽車出口量達到了令人矚目的279.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0.5%。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頗受歡迎。如果歐盟堅持加征稅費,最終只會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