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流水的政府,鐵打的長老!盤點世界上10個標準的「散裝國家」。

2024-04-17國際

1、俄羅斯

俄羅斯橫跨東西半球,瀕臨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國土面積1700多萬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歷史上俄羅斯就像一只貪食蛇一樣不停的吞食著土地,吃的太快太多就會消化不良,最直接的癥狀就是民族問題,目前俄羅斯全國有19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超20%,這些民族散布於俄羅斯的各個地區非常難管理,這也成為了俄羅斯歷史上所有執政者最頭疼的問題;沙皇時期應對策略基本就是簡單粗暴,人頭落地、血流成河的玩法,蘇聯執政後開始改變策略,將國家行政區劃變為一個套娃,加盟共和國套邊疆區,邊疆區又套住自治共和國,目前俄羅斯實行的依舊是這套策略,全國劃出了9個邊疆區、23個自治共和國和5個民族自治州,自治共和國數量世界第一,即使是這樣依舊有像車臣、達吉史坦、韃靼史坦、薩哈這樣的共和國都發表過獨立宣言;俄羅斯東西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東西交通基本就依靠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如果有一天俄羅斯的中心化被削弱或去除,那麽30多年前大解體的一幕可能還會重現。

2、巴基史坦

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側的巴基史坦國土面積80萬平方公裏,是僅次於印度的南亞第二大國;巴基史坦不像中國一樣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她完全是二戰後阿裏·真納憑借一己之力,依靠宗教力量臨時拼湊出來的國家,甚至連國名也是拿旗下五個地區,旁遮普省、西北邊省、克什米爾、信德省、俾路支省的英語首字母連在一起湊的,而這些地區除了都信奉伊斯蘭教以外,其他如民族、風俗、文化、語言差距都是巨大的,大家彼此對新建立的這個國家也沒有多少認同感,所以巴基史坦這個國家誕生本就是先天不足的,這也導致1971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後東巴基史坦的獨立;目前巴基史坦國內有超過2億人口,民族主要有旁遮普人、信德人、俾路支人、普什圖人四個大的種族,其中旁遮普和信德人生活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和南部平原地區,而俾路支人和普什圖人則散布於西、北山地、高原和荒漠區域,生活比較艱難,這些地區土邦林立、部族眾多,中央政府的政令一般到部落長老這瑞奇本就是廢紙一張。

3、波赫

波赫全稱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土面積約5.2萬平方公裏,她地處的巴爾幹半島是有名的「火藥桶」,各種民族、宗教、文化在此互相激烈交鋒和碰撞,歷史上波赫先後被鄂圖曼帝國、奧匈帝國、南斯拉夫王國等統治,這樣造就了該區域的民族、宗教雜糅的現狀;目前波赫有約400萬人口,基本都是穆族(波士尼亞族)、塞族(塞爾維亞族)和克族(克羅埃西亞族),其中穆族和克族較為親密,兩族一起組成穆克聯邦,塞族人也成立了塞族共和國,兩個共和國內部均擁有政府、議會、警察、軍隊;而波赫的總統制度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規則為穆族、塞族和克族各推舉一人擔任總統,4年任期內這三位不同民族的總統實行輪值制,每人擔任輪值總統的時間為8個月,一個任期內輪值兩次;「公平」的選舉制度確保了波赫內部各派勢力暫時相安無事,但也極大影響了波赫的發展,目前波赫的經濟水平在巴爾幹半島地區是最低的,而波赫這種劇變後臨時拼湊的國家,到底能走多久還真是個未知數。

4、義大利

位於歐洲南部的義大利從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其所在的亞平寧半島大部份時間都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在漫長的歲月裏熱那亞、威尼斯、倫巴底、撒丁、西西裏等數十個城邦輪番登場,再加上外部族群的侵襲,使得義大利南、北方在民族、文化、語言等方面出現了巨大的差異;義大利北方人種以日耳曼人和混血的倫巴底人為主,而南方則是有希臘、北非等血統的混血義大利人,經濟上北方多顯貴,人均GDP在西歐地區屬偏上水平,而南方多底層,經濟在西歐基本墊底,另外外界對於義大利北方的印象多是文化之都佛羅倫斯、歐洲水城威尼斯、時尚之都米蘭等等,而提到南方除了馬拉度納和他的拿坡里,就是臭名昭著的西西裏黑手黨;久而久之義大利國內形成了一條著名的鄙視鏈,那就是北方的米蘭歧視中部的羅馬,羅馬歧視偏南方的拿坡里,拿坡里則歧視最南方的巴勒莫,這也讓義大利成為歐洲地域歧視最嚴重的國家。

5、緬甸

位於中南半島西側的緬甸國土面積67萬平方公裏,是東南亞地區第二大的國家;緬甸約有5500萬人口,但卻有130多個民族,其中作為主體民族的緬族生活在南部沿海的六個省份,即所謂「下緬甸」,其余少數民族則分布在西、北各邦中,被稱為「上緬甸」;緬甸獨立後一直奉行「大緬族主義」的民族政策且對國家的總體治理十分失敗,造成中央政府管轄區域只局限於下緬甸的幾個省,而上緬甸的各邦則是處於高度自治狀態且軍閥割據情況嚴重;而且上緬甸的北方各邦也並非是鐵板一塊,其中又分為大小各種派別,比如撣邦裏就分有南撣邦、北撣邦、果敢、佤邦等,歷史上英國人在此搞殖民統治時也是采取分而治之和扶持、拉攏相結合的手段,但最終也沒能解決掉這些問題,諸多的歷史舊債積壓在一起最終導致國家積重難返,也讓曾經富饒的緬甸淪為了亞洲最貧窮和混亂的國家之一。

6、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位於幾內亞灣的北側,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奈及利亞歷史上並沒有過統一的國家,組織形式為家族為基礎的部落和村社,英國殖民者來到這裏後,因奈及利亞位於尼日河下遊,所以被賦予該名;奈及利亞目前人口約2.2億,卻有250多個民族,其中最主體的民族為豪薩、約魯巴和伊博三個,英國殖民時期為了維持統治故意挑撥三大族的矛盾,奈及利亞獨立後各族又因為宗教信仰和經濟利益等糾葛多有摩擦,最終在上世紀60年代釀成大規模內亂,首先在北方地區伊博族人被屠殺殆盡,而根據地在南方的伊博人隨即展開報復,他們成立比夫拉共和國,持續30所年的奈及利亞內戰爆發,這場戰爭造成200多萬人喪生;雖然戰爭結束但各派的矛盾和經常發生暴力襲擊事件依舊存在,這也是奈及利亞這樣一個人口、民族眾多的「人造」國家難以避免的宿命魔咒。

7、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萬平方公裏,由2000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國土東西跨度5000多公裏,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歷史上印度尼西亞一直沒有大一統的局面出現,只有如滿者伯夷這樣的半原始邦國統治過部份島嶼,現代印度尼西亞是被荷蘭殖民者粘合在一起,同時以伊斯蘭教為紐帶組裝而成的國家;印度尼西亞人口幾乎一半的人口都集中在爪哇島,其余人則散布於其他6000多座島上,海運是他們維系交往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印尼也一直大力發展航空業,目前各個大島上基本也都建了機場;國土的零散分布也造成各地發展的不平衡,比如亞齊等省就因為利益問題鬧過分家,但最終因為印尼中央政府掌控力強而未能得逞。

8、西班牙

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國土面積50.5萬平方公裏,她所處的伊比利亞半島是歐洲距離非洲最近的地方,歷史上也成為各民族、教派爭相逐鹿的「火藥桶地區」;西班牙人口約4800萬,主體民族為卡斯蒂利亞人,另外還有如歐洲最古老的民族巴斯克人,親法國且多金的加泰隆尼亞人以及親葡萄牙的加利西亞人等等少數民族;這些民族在上世紀初曾爆發過大起義後被鎮壓,西班牙政府也隨即大規模改革,將全國都搞成了自治區,並慷慨的下放權力給他們,至此這些名義上效忠西班牙政府的自治區實際上成為了集選舉、立法、行政權力為一身的獨立王國,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全球最「散裝」的國家,卻發展的不錯而且幾乎沒有出現過大的分裂風險。

9、阿富汗

阿富汗位於亞洲大陸的中心位置,有「亞洲十字路口」的稱號,歷史上阿富汗作為一個國家出現是在18世紀的杜藍尼王朝統治時期,而在此之前阿富汗一直是被各個帝國統治的邊遠地區;阿富汗的多山地形是造成國家割裂的最主要原因,交通不方便造成中央政府對於全國的掌控力大大下降,而地方則掌握在多如牛毛的大小軍閥和部落民兵手中,美國人在此深耕了20年,被望不到盡頭的群山和遍地的遊擊隊搞的筋疲力盡又無可奈何,其扶持的卡爾紮伊總統也實際上依舊還是一個始終走不出喀布爾的「市長」;列強們紛至沓來又敗興而歸已經成為阿富汗歷史的常態,而列強們都沒有從本質上改變這個國家,阿富汗也只是簡單重復從一個「大公國」變成了另一個「大公國」而已,地方雷打不動說了算的還是部族的長老們,即使到今天還是如此。

10、英國

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側的大西洋海域,全稱為不列顛尼亞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全國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四大地區,四個地區都有自己的議會,文化、教育、體育等領域都相對獨立,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足球,各地區都是獨自參賽的;因民族、語言、文化、宗教差異以及新仇舊恨,英格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最不對付,其中英格蘭和蘇格蘭關系最不好,雙方在民間層面都彼此討厭對方,蘇格蘭自身實力不弱,工業革命中如蒸汽機、自由車等都源於蘇格蘭,之前由於英國實力強悍且海外殖民地眾多,大家都有好處可以撈,自然比較老實,二戰以後大英帝國江河日下,身為老大哥的英格蘭還要去蘇格蘭家門口的北海蹭石油,這導致蘇格蘭越來越不高興,最終引發了一次次的獨立公投,而像英國這種以王室為紐帶,靠著戰利品和利益拉攏來維持統一的國家來說,培養各民族對於英國這個大家庭的認同感才是最關鍵和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