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傳舍夫佐娃叛逃後,為何俄這麽久才澄清?小心西方有陷阱

2024-07-13國際

曾任俄羅斯國防部主管財務的副部長舍夫佐娃,在6月17日被普亭解職後,圍繞她的不實資訊層出不窮,其中最引人註目的莫過於她帶著所謂「十億美元加密貨幣」逃往法國的傳言。然而,在7月6日,即她被解職半個月後,舍夫佐娃終於公開露面,澄清了這些謠言。在接受俄塔社采訪時,她明確表示,自從卸任以來,她從未離開過莫斯科,當天她還準備去觀看一場舞蹈比賽。

由此可見,所謂「舍夫佐娃逃往法國」的傳聞純屬謠言。然而,許多朋友感到困惑的是,舍夫佐娃被解職後至7月6日已有半個多月,為何俄羅斯方面沒有在謠言出現的第一時間就立即辟謠呢?這恰恰展示了俄羅斯的高明之處。

實際上,捏造他國高層的不實言論,以打擊他國的國家形象和聲望,一直是美西方「媒體」的「慣用手法」。在這種情況下,被造謠的一方若急於澄清和辟謠,極有可能會陷入西方的「認知戰陷阱」。為什麽這麽說呢?

首先,造謠的成本非常低,而辟謠的成本卻極高,這正是所謂的「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如果每次面對西方的謠言都要站出來辟謠,無疑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俄烏沖突以來,根據烏克蘭方面的說法,俄軍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已經多次「陣亡」。然而,俄羅斯對此不以為然,根本沒有費心去辟謠。原因在於,作為俄軍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每天都處理繁重的事務,如果每次烏克蘭或西方的謠言都要他親自辟謠,他就無法正常履行自己的職責了,每天忙於證明自己還活著就夠累的了。相比之下,這次舍夫佐娃已經卸任,並且準備去看演出,顯然沒有特別忙的工作,所以站出來辟謠對俄羅斯來說成本不高。

其次,面對西方的謠言,如果每次都立即出來辟謠,那麽實際上等於被西方的節奏牽著走,這樣的危害也很大。例如在俄烏沖突初期,烏克蘭多次謠傳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手下的悍將圖沙耶夫陣亡,這位被稱為「戰爭之狼」的將領還被描述得有鼻子有眼。比如說圖沙耶夫搭乘的伊爾-76MT運輸機被擊落,或者他在帶人攻打基輔近郊的霍斯托梅機場時被烏軍埋伏。如果圖沙耶夫每次都出來辟謠,處於戰爭狀態下,他的位置等關鍵資訊無疑會被烏軍掌握,這樣的辟謠帶來的危害就更大了。

最終,年輕的小卡德羅夫撐不住了,公開「直播」了他與老圖的通話場景,才得以證明老圖安然無恙。當然,西方此時又會跳出來說圖沙耶夫沒有現身,這段電話錄音是事先錄好的。如果小卡德羅夫此時再次「澄清」,顯然會被西方「帶節奏」。假如西方再編造一些更離譜的謠言,比如說圖沙耶夫被俘、圖沙耶夫是小卡德羅夫的親生兒子、或者圖沙耶夫是小卡德羅夫的二大爺,難道小卡德羅夫每次都得出來「澄清」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面對美西方的謠言「認知戰」時,每次都急於澄清,反而可能會陷入其陰謀。許多朋友可能會問,既然如此,難道我們就任由謠言發酵而不去理會嗎?對此,筆者要強調,假的永遠成不了真的。其實,只要用事實說話,西方的謠言在真相面前便顯得不堪一擊,很容易就會自行破滅。比如,格拉西莫夫雖然沒有公開澄清自己「還活著」,但透過多次正常參加俄軍的活動,已經證明了烏克蘭的謠言是不實的。而圖沙耶夫更沒有出來澄清,他的回應更為「直接」,那就是親內建兵前往烏克蘭參戰,用實際行動回擊對自己的造謠。

結語

大家應該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吧。實際上,西方為了抹黑那些他們看不慣的國家(如俄羅斯等),經常不斷地制造類似的假訊息。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在親手毀掉他們自己的公信力。如果西方媒體編造的謊言被戳破的次數越來越多,那麽相信這些謊言的人也會越來越少。總的來說,西方為了自身利益瘋狂地抹黑他國,最終的結果就是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