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為何說「道家無為欺敵示弱之術」,是大多數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呢?

2024-03-30國風

爭強和示弱,二者之間並不矛盾,示弱是為了守拙而後發,爭強則是積極進取,從本質上來講,都是為了謀求更大的空間,和更好的發展罷了。只不過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知道爭強好勝的道理,卻不知示弱求存的智慧,就算是帝王,很多時候也要放下身段,用用示弱而求存之術,才能讓很多事情辦的順利些,可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九五至尊,其他人就必須服從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麽說「道家無為欺敵示弱之術」,才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呢?

漢文帝劉恒,以柔術治天下,對於細柳營的周亞夫,他就采取了示弱的辦法。他在巡視細柳營的時候,守門的校尉不讓他進入,使者說:「當今天子駕到,令周亞夫周將軍來見!」「我們這裏只有將軍令,沒有天子詔書,沒有周將軍的命令,這個門是絕對不會開啟的!」使者沒辦法,只好回頭向漢文帝匯報,漢文帝劉恒並沒有生氣,而是說:「你們看,這才是我大漢的部隊,這才是虎狼之師,和周亞夫的細柳營相比,其他的部隊連綿羊都不如!」接下來漢文帝劉恒,命人拿上玉璽,交給守門校尉,不久後,周亞夫開啟了中門,率領眾將來見。「臣甲胄在身,請陛下恕臣不敬之罪!」

「周將軍果然是一員虎將,不愧是周勃的兒子!我大漢的棟梁之臣,令行禁止下的細柳營,可稱我大漢的第一強軍,有這樣的部隊,朕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呢?」但細柳營一直沒被啟用,因為對於周勃和周亞夫父子,漢文帝劉恒心存忌憚,這樣的將帥之才,不是不用而是危及時可用,這也是漢文帝臨終前,對兒子劉啟的囑托。他對太子劉啟說:「周亞夫是將帥之才,細柳營是天下強軍,危急時可以信用!」細柳營是周勃、周亞夫的私兵,因此使用周亞夫要慎重,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就不要輕易使用他。

漢景帝劉啟推行削藩,以吳王劉濞為首的藩王作亂,七王之亂爆發。叛軍一路上勢如破竹,連號稱天下強軍的梁軍,都一觸即潰,梁王劉武只能憑借梁都睢陽的高墻深壑,加上老謀深算喝點韓安國,勇冠三軍的張羽來苦苦支撐。梁王劉武身邊有這樣一位智囊,是他的福氣,不過和哥哥漢景帝劉啟相比,梁王劉武從小就被竇太後溺愛,就不懂的示弱守拙的道理。當漢景帝劉啟帶他到上林苑打獵時,他居然帶上了從梁國帶來的弓箭,按照大漢律法這就是違制。當時在現場的韓安國,冷汗都下來了,但是漢景帝劉啟面對羽林衛遞上來的箭,選擇了不動聲色,略作遲疑後大聲笑了起來。

「是我讓梁王帶進來的,梁王是我的親兄弟,他的箭就是我的箭,棠棣之華莫如兄弟,手足之情血溶於水!」韓安國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看來漢景帝劉啟這個做哥哥的,比他這個弟弟劉武強得多了,從這一刻起,韓安國就知道梁王劉武想哥哥劉啟爭天下,還是差的太遠,可別看漢景帝劉啟一輩子沒有離開宮闈,卻是個心機深沈、老謀深算的人,遠非梁王劉武可比的。

周亞夫飛揚跋扈,竇嬰以信取威,但都沒有漢景帝劉啟厲害。平定七王之亂,沒有這兩個人不行,於是漢景帝劉啟拜周亞夫為太尉,並把調兵虎符都交給了他,告訴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也是周亞夫面對梁王劉武的求救,一直按兵不動的底氣,因為那是天子授權的。至於竇嬰這個人,眼睛裏是看不上幾個人的,七王之亂爆發後,他把漢景帝的使者拒之門外,說自己身體有病,沒辦法為國效力!漢景帝劉啟說不生氣是不可能的,但當時國家正在用人之際,竇嬰這樣的人必須要用,因此他找到了母親竇太後,把自己的難處說了出來。「母後,如今吳王劉濞反了,吳楚叛軍包圍了梁都睢陽,老三哪裏很吃緊,兒臣需要更多的助力,才能平定叛亂,可您也知道,我的那個表弟脾氣倔強,現在說他有病,不肯出來相助,您看?」

「放心,他還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到了這個時候了,還耍什麽性子呢?你不用管了,他會出來的……」有了竇太後這句話,漢景帝劉啟放心了,果然第二天竇嬰就來了。「你來的好,朕已經命周亞夫出兵了,現在需要一個重臣,來坐鎮洛陽保障周亞夫的補給。」竇嬰沒有動,當漢景帝劉啟疑惑的時候,竇嬰說話了,「陛下,您讓我坐鎮洛陽,但您能夠給我的兵力顯然不足,臣去洛陽坐鎮,陛下一定要啟用兩個人才行,否則臣不能遵命!」漢景帝眉頭一皺,你在這個時候,還敢來威脅朕?「文必用袁盎,武必用欒布,袁盎是三朝老臣,曾經做過吳國國相,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欒布曾任前朝兵馬都尉,軍威望極高,關中豪傑大都聽他的號令,請陛下恩準!」「好,朕答應你,這兩個人立刻啟用,我再給你黃金萬兩,授予你便宜行事之權!」

七王之亂平定後,竇嬰被拜為魏其侯,周亞夫被拜為條侯,梁王劉武得到了大量的賞賜。但他們都能感覺到,漢景帝劉啟已經不像以前那麽尊重他們了,首先是廢太子劉榮,直接讓太子太傅竇嬰下野,同時讓太尉周亞夫改任丞相,原來的丞相陶青直接被告老還鄉,漢景帝劉啟自己控制虎符,也就是掌握了部隊的指揮權。在此之前,漢景帝劉啟任命衛綰為中尉,統領北軍護衛中樞,這就是他敢和竇嬰、周亞夫攤牌的底氣所在。漢景帝動手以前,竇嬰、周亞夫都沒有預料到,因為漢景帝劉啟做事不留痕跡,在發動之前,沒有讓任何人預知!

漢武帝繼位,一開始他年輕氣盛,大刀闊斧的開始改革,推行儒學重用儒生,風光一時的黃老之士,好像一下子就全都銷聲匿跡了。當然竇氏子弟不甘心,他們去向竇太後告狀,竇太後說:「人家年輕,也是皇帝,況且人家也沒做錯事兒,你們讓我做什麽?我這個老太太眼盲,可心裏透亮的很,別在我面前花言巧語,都回去謹守門戶,不要惹是生非!」這些話自然被漢武帝安插在竇太後身邊的耳目聽去,然後傳給了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徹底放心了,看來奶奶不打算繼續堅持了,可以大展拳腳了!

在竇太後去驪山療養的時候,趙綰、王臧起草了詔書,要求已經的奏折不用稟報東宮知道,可以由漢武帝自行決斷。這個訊息早就被人連夜傳遞給了竇太後,竇太後對左右說:「怎麽樣?狐貍尾巴露出來了吧!我這招引蛇出洞,把這些別有用心的人都引出來了,是時候該收網了!」竇太後令程不識控制北軍,自己帶著一幹人等連夜返回京城。當第二天一早,群臣來上朝時,沒看到皇帝,卻先看到了太皇太後的鸞架。「把你寫的那個東西燒點吧!」竇嬰對趙綰說道,「魏其侯的意思是……那個人回來了?」竇嬰點了點頭,冷汗已經冒了出來,田蚡也臉色鐵青,他當然知道趙綰說的她指的是誰!

漢武帝在上朝的路上,被竇太後攔截下來,「奶奶回來,怎麽也不提前知會一聲,孫兒好去接您!」「我聽說有人要上折子,以後的大小事情,都不稟報東宮,而是由陛下自處,可有這麽一回事兒?」漢武帝劉徹趕緊擺擺手,「哪有的事兒!孫兒怎麽不知道,奶奶您不要聽信謠言呀!」竇太後笑了,「也許是謠言,但你身邊的那幾個人不檢點,留著恐怕要壞了你的好名聲呀!」竇太後拉著漢武帝劉徹一起上朝,把趙綰、王臧拿下,理由是他們貪汙,人證物證俱在。至於竇嬰和田蚡兩個人,竇太後留了情面,只是把他們兩個人免職。用許昌做丞相,莊青翟任禦史大夫,石奮任郎中令,黃老之士們又開始彈冠相慶,隨著趙綰、王臧在獄中自殺,儒學之士被從權力中心清除了。

劉徹經歷了繼位後最大的一次挫敗,對手是自己的奶奶竇太後,在趙綰、王臧死後,竇太後對劉徹說:「你做的很對,儒生們只註重形勢,往往脫離實際,所以說書生誤國,說的就是這些書呆子!」「奶奶說的是,孫兒受教了!」漢武帝劉徹就想泄了氣的氣球,要知道竇太後可是曾經有廢立皇帝的打算的,要不是長公主劉嫖斡旋,母親王娡的幫助,恐怕劉徹早就和廢太子劉榮一樣的下場了。

劉徹的老師衛綰告誡他說:「如今強弱不成對此,爭就一定會輸,不爭就不一定會輸,如今要集勢而不較力,就好比千斤重的石頭,放在地上沒什麽用處,只有把它放在高處,才能發揮作用!」智者韓安國也說:「陛下的困境,不在於遠方的宏圖大誌,而在於腳下的羈絆,這個時候您要做的,就是以道家無為欺敵示弱之術,達到示弱求存、守拙而後發的目的!」漢武帝開始整天和隨從們在山林苑狩獵,但暗地裏培養了一群忠於自己的羽林衛,同時也挖掘出了衛青、桑弘羊、嚴助等一群可用之人。

無為而有為,不爭而爭之。無為是為了示弱求存來迷惑對手,不爭眼前之利留有用之身來等待反擊的時機。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