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黃山微步|蔡擁華

2024-03-30國風

1968年生於廣東澄海。1991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至今。現為廣州美術學院副校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管理指導委員會委員。2000年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稱號。

黃山給了我一種奇妙無比的靈感,這裏的山石松泉與中國畫特有的筆墨紙硯是如此的默契。這種默契在創作中對我產生了無窮的誘惑。眾所周知,中國畫發展的重要特點就是文人畫的出現。文人畫關於詩書畫印的內涵營造及其繪畫題材的象征主義程式,令中國畫的藝術語言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東方情懷。而梅蘭竹菊松的經典性與掛軸條屏手卷等形式的約定俗成,都蘊含著一定的傳統文化理想。黃山松代表著堅強不屈的精神,它孤獨、正直、樸素,不怕嚴寒、四季常青,象征著錚錚鐵骨的詩化精神。

——蔡擁華

黃山山石千奇百怪,情趣迥異,令人叫絕。歷史上文人墨客特有的膜拜讓黃山多了浪漫的理想主義情思。「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歷史上類似米芾拜石的經典故事不勝列舉,這象征主義的傳統令眼前的山石雲海演繹著無窮的文脈才思。正如我前面講到,黃山諸多視覺元素的「蒙太奇」式呈現給了我一種特殊的文心妙境,而創作過程中產生的精神體驗,更讓我的內心產生自然的流淌和激蕩,這也許就是黃山的魅力所在吧。

——蔡擁華

初見擁華兄,只覺此君飛揚俊逸,不羈灑脫,仿佛胸中丘壑萬千,縱橫捭闔,似非尋常之輩,令人頓生敬意卻又臨山卻步。把臂既久,又覺此君性情溫潤,通透如玉,從容瀟灑處又見柔和細膩,仿佛甘泉過罅,春風拂窗。

畫如其人。

初觀其畫,但見筆墨縱橫,構圖大開大合,墨色對比分明,峻拔處幕天接地,天風浪浪,海山蒼蒼,重量感和力量感撲面而來,一派森然氣象。然而仔細觀之,其大手筆回寰轉折之處,又不乏細致心緒,運斤工夫,奇峭之境與幽婉之筆巧妙結合,竟是清奇超逸,自有一種靈秀之氣。

藝術作品往往是個人氣質的獨特表達,有時作品所呈現出來的,已經超越了技法層面而直指藝術家的內在。它是藝術家在長期的實踐與創作過程中,不斷錘煉自我而展示出來的一種整體面貌與氣象。在作品裏,技法與藝術表現語言不過是藝術家思想表達的工具,真正展現藝術高度的,卻是作者精神層面的獨特觀照。

欣賞擁華兄的作品,或者我們應該更多關註的,不是筆墨,而是格局;不止技巧,還有情懷。

擁華兄除了教書育人外,還擔任過八年的廣州美術學院教務處處長,現在又是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常年奔走於教學科研、學生課業、藝術傳承、學術擔當的教學管理第一線,讓他對嶺南藝術傳承、當代藝術教育走向、藝術教育對大眾的引導,有著使命般的責任性思考,這也撐大了他作為一名藝術家的格局。體現在作品裏,是起筆雄渾,溯高追遠,是跌宕奇崛的高山林泉,又是蒼郁悠遠的嶺南鄉韻。

而擁華兄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又讓他不時能將自己從凡塵俗務裏超拔出來。他近年來收藏了不少古碑拓片與硯石,經年累月地揣摩與把玩,在古代先賢的作品前參悟妙境,在斑駁奇崛的古碑世界裏尋找靈感,在清波其光的硯石中細細打磨技與道的起承轉合。他對於傳統山水之美的細膩感悟,滋養了一種久已失落的文人情懷,這情懷蘊含在作品裏,是鄉間石徑的古樸可愛,是屋宇村落的情趣盎然,是深山幽樹的簡潔空靈。文人情懷,是中國傳統繪畫最可寶貴的一種精神品格,並且由此而形成中國畫清曠高古的獨特品格。不過,隨著現代化的行程,這一種品格被嚴密的西方現代教學體系擊倒,並且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後一度偃旗息鼓,銷聲匿跡。令人倍感欣慰的是,近年來已有不少有識之士意識到這一點,文人情懷又成為當前美術界一個熱點話題,我們在擁華兄的作品中,也看到了這種久違的品格。當然,他並非以懷舊的心態來建議回到從前。對他來說,傳統並不意味著僅僅保存過去,也不應僅僅成為博物館裏的古物,而應是連線過去與現在的一種方式。只有這樣,對於過去的思索,才會有益於今天的創新。

觀摩古碑。

擁華兄真誠地景仰與學習傳統中國畫的各種技法以及蘊含其間的精神,又積極地從西方藝術中汲取有利於自己藝術發展的養分。近年來,他有意識地從傳統中走出來,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繪畫風格,把傳統融會貫通到具有獨特面貌並符合時代要求的作品中去。事實上,近幾十年來中國畫改革與探索的過程已經表明,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加以突破,創造出既能延續中國畫傳統血脈又富於時代新貌的作品,仍然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畫創作最為重要的任務。

擁華兄曾言:「藝術是心理感知的真誠表達,無法具體來解釋,但要作品與觀者之間產生共振,這樣才會產生藝術的震撼力。」山水畫透過筆墨來具體表達,又有超越筆墨的獨特力量。如果說中國繪畫更多追求的是意境和哲思,那麽我們在擁華兄作品裏看到的格局和情懷,則是這種意境和哲思的精彩體現。從黃山的松濤瀑語、雁蕩的奇幻神妙,到嶺南的四大名山羅浮、西樵、鼎湖、丹霞的蒼翠明凈,擁華兄一路寫來,筆墨漸工,畫面愈加溫潤華茂、蘊藉深遠,筆墨縱橫的背後是才情的飛揚。

左思【招隱詩】詩雲:「杖策招隱士,荒途橫古今。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白雪停陰岡,丹葩肴陽林。石泉漱瓊瑤,纖鱗或浮沈。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擁華兄的心中,應該也有一份這樣的山水情懷與夢想,既然現實中難以實作,那麽就在畫中實作吧。也正因為如此,他對於心靈的安放,比一般畫家有著更強烈的渴望,也比普通畫家更為珍惜創作的時間。他的許多作品,是在下班之後夜深人靜之時完成的。每年寒暑假招生工作告一段落,他便乘著不多的幾日閑暇,背著畫板入山寫生,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閑」吧。

我是見過太多動手不動腦的所謂勞模型畫家,表面上看是全情投入,但人生經歷單調,長年只在自己固有的圖式裏頭打轉,其藝術境界也就只能到此為止了。偉大的作品,終歸是產生於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之中,而不可能出現於個人小空間之內。身未經歷風雨,心未承受磨礪,是不足以談藝的。擁華兄的可貴之處,正在於他的恢宏格局與文人情懷,在他天地氤氳的繪畫世界裏,我們既能感受到一種天真爛漫的筆墨情趣,更能感受到生命沈醉的力量。這也說明他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至於能否修煉成最上乘的「絕世武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玉屏70cm×46cm紙本水墨2020年

寒意70cm×46cm紙本水墨2020年

冬景70cm×46cm紙本水墨2020年

白雲深處70cm×46cm紙本水墨2020年

仙家35cm×35cm紙本水墨2020年

玉屏35cm×35cm紙本水墨2020年#圖文萬粉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