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從詩詞唱和窺見宋朝文藝青年的社交生活史

2024-03-24國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晶 通訊員 謝寧

「宋代詩人之間的詩詞唱和,某種程度上保留了宋代文壇的社交生活史,讓我們可以像翻看朋友圈一樣,看到士大夫們當時的生活樣態,看到詩人們是如何從平淡無奇的生活場景中,發掘出動人的詩意來。」3月23日,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黃博在湖北省圖書館長江講壇主講【詩詞唱和與宋代文人的朋友圈】,與讀者分享宋朝文藝青年的社交指南。

蘇氏兄弟唱和,名句名篇裏的人生況味

黃博在講座中舉例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兩兄弟蘇軾、蘇轍。黃博介紹,蘇軾與蘇轍兄弟之間經常寫詩作詞托相思,蘇軾給蘇轍寫過87首次韻(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主要是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詩,蘇轍寫給蘇軾的次韻詩高達171首。

「蘇軾對蘇轍是想念,見到好的風景,就想跟他同遊;吃到好的東西,就想和他同食。而蘇轍對蘇軾是依戀,是時時刻刻都想黏在一起。」黃博說,蘇氏兄弟的情感在他們的詩詞中表達得明明白白。「蘇轍詩作【逍遙堂會宿二首】說得很明白:我從小跟著哥哥讀書,我們沒有一天分開過。長大以後才發現我們不得不因為要去各地做官而分別,當我第一次讀到韋應物的那句‘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的時候,不禁心下惻然。蘇轍的夢想是,兩兄弟最好可以一起辭官不做,回家共為‘閑居之樂’,在風雨之夜,對床共眠。」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千古傳唱的【水調歌頭】是蘇軾在密州的中秋之夜寫給其時在齊州任職的弟弟蘇轍的。作為詩詞中寫中秋心境的古今第一名篇,這首詞,自一問世,便驚艷世人。黃博介紹,古籍中有記載: 「元豐七年(1084年),都下傳唱此詞。神宗問內侍外面新行小詞,內侍錄此進呈,讀至‘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上曰:‘蘇軾終是愛君’,乃命量移汝州。」神宗一向愛惜蘇軾的才華,從這首詞中讀出了他一片忠君愛國之心,貶謫的待遇才有些許提升。黃博說,這個故事很有可能是個段子,但文人的臆想足以說明大家是多麽喜歡這首詞。歷代評論家都表示,蘇軾一曲「明月幾時有」,和別的寫中秋的詞比起來,確有仙凡之別。「這首詞回望人間,縹緲天外,無所用心,不著痕跡。用語淺顯平常,但意象卻大開大合,氣象萬千。而且意味無窮,不同的人讀來,可以有不同的味道。其實哪有那麽多的意思啊,他只是想弟弟了而已!這世間,最能被這首詞打動的,應該是蘇轍。」

詩詞唱和搭建的士大夫社交平台

距離是我們對抗孤獨最大的障礙,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古代,詩詞成為宋代文人分隔兩地最常見的交流方式。黃博說,詩詞既是宋代士大夫的必備技能,又為宋代士大夫搭建起一個獨享的社交平台。一方面它是熟人社交和遠端社交的生動樣例,詩詞唱和在這個場域中起到的是網路時代微信朋友圈的效果。唱和的雙方,可以借此知悉對方的動態,喜怒哀樂,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詩詞唱和也是社交達人的魅力舞台,它使得才子雅士們在陌生人社交中也如魚得水,它可以使相隔千裏的人,心心相印,如影隨形;也可以使互不相識的人,一言相合,傾蓋如故。

王安石與蘇軾在政見上是敵對的,但二人談詩論學卻很暢快,甚至「一笑泯恩仇」。蘇軾在金陵見到隱居的王安石,兩人酬答唱和。王安石先作【北山】一詩:「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灩灩時。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蘇軾和詩:「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黃博認為,王安石勝在用詞巧妙,蘇軾勝在感情真摯,「蘇軾此時放低了身段,不拼才氣,表達自己的友善。」蘇軾還與素未謀面的孫侔唱和,詩作裏可以看到文人間的社交「話術」。

宋代文人們之間的交流很頻繁,經常以詩會友、以詩相交,這是他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宋代士大夫的詩詞,展現了文人生活圈的諸多細節和側面。黃博說,如同我們看到的朋友圈不是生活的全部一樣,古人的詩詞也不是歷史全部,只是一些歷史的痕跡和側面,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歷史。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註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使用者推播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資訊,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線上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