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辭】是通往【易經】殿堂的門徑,只有看懂【系辭】才能真正了解【易經】,為了讓大家了解【易經】,我準備用一系列文章逐句解釋【系辭】的內容,這一章節講述【易經】一個重要概念術語:象。
我們經常會說到「形象」,比如個人形象、國家形象,還要註意形象,不知大家是否曾經想過:什麽是「形」?什麽是「象」?「形象」這個詞是大有來歷啊!【易經】雲:「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是天象在地上的具體表現,簡稱形象。
大家在談論政治時,有時會聽到「天下形勢」這個概念。但你是否知道什麽叫「天下」?什麽叫「形」?什麽叫「勢」?還是與【易經】有關。
【易經】自從成書之時起,一直被譽為萬經之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我們平常說到的術語、概念、詞匯,有很多源自【易經】。在文字出現之前,不存在「天下」這兩個字,人與人之間是用八卦來交流的,乾為天,坤為地,乾坤就代表天下。【系辭】上篇的第一章一開始就給乾坤定位,接著解釋「剛柔」、「吉兇」,於是就到了「變化」:「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按這句話來理解,所謂的「形」就是天之「象」在地上的表現,或者說,天上無形的「象」投射到地上後便會顯露出它的原「形」,就象影視作品中的狐貍喝醉酒後會露出尾巴一樣。天下的有識之士便依「形」造「勢」,從而建功立業。
這樣的解釋是不是有點「玄」呢?其實,古人對「象」的認識就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真要把「形」和「勢」解釋清楚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在【易經】的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卦象,在每卦的六爻中還有爻象,可見「象」對【易經】的重要性。
然而,【易經】的「象」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概念。說它復雜,主要是因為它在【系辭】各章節出現時,對它的解釋不盡相同,讓後人在學【易】時混淆不清。
象也者,像此者也。
——【系辭】下篇第一章
是故易者,像也。象也者,像也。
——【系辭】下篇第三章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系辭】上篇第八章
——【系辭】上篇第十二章
透過上述對比不難發現,【系辭】在下篇的第一、第三章對「象」的解釋非常粗糙、簡略,而上篇第八、第十二章的解釋則比較系統、完整,反映出【易】的成書比較復雜,也就是說,以上這些章節並非某一個人單獨所為,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易】的成書可能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反映在對「象」的認識上。由於【系辭】存在錯簡問題,我們無法按其章節的排列順序來判斷各章節成書的先後,但透過對「象」這個概念的分析,下篇第一、第三章的成書時間要比上篇的第八、第十二章早。而且,從內容的完整性來看,下篇的第三章似乎有所缺失,可能是後人對前人留下的殘篇經過整理而成。這一章對「象」的解釋是:「是故易者,像也。象也者,像也。」
再對照下篇的第一章:「象也者,像此者也。」
透過對比便不難看出,兩者對「象」的解釋是接近的,而且也是很粗糙的。不管是「象」也好,或者是「像」也好,二者之間沒有清晰的界限,用今天的話來理解就是照片、照相、錄像、畫像、影像之類。
人類自從有了思維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後,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從自身開始。自己象什麽?古代沒有照相機,繪畫能力也不怎樣,加上材料的缺乏,像的記錄、保存一直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只有到了水邊,他們才得以了解自己的模樣,水中的倒影便是他們的「像」,這就是對「象」的初步認識。
人類對自然的探索不會局限於對自身的認識。出於生存的考慮,需要對一年四季的氣候變遷盡可能作出更準確的判斷,於是便出現了「卦」的概念。
「卦」字左邊的「圭」代表有刻度的尺子,右邊「蔔」字的一豎代表豎立在地上的一根柱子,一點代表柱子在陽光照射下在地上的投影。「卦」與「象」合起來就是對某一領域的研究,很可能就是先從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做起的。根據柱子投影的變化規律來計算四季變遷的日期,就是四時的卦象。所以【系辭】上篇的第十一章這樣寫道:「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
這句古文的「四時」就是指一年中的四個季節。在古人的認識中,天地間有規律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一年四季的更叠。地球上為何會有四季的變化呢?今天的人們都知道,這是由於地球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在不同的位置陽光穿透大氣層的距離不一樣,造成地面吸收陽光的熱量隨位置不同而出現周期性的變化。
古人不知道地球公轉的原理,說不清楚氣候變遷的原因,只好籠統地歸之於「天象」,要掌握四季變化的規律,只好從「天象」入手。
警察要想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某一個人,最便捷的方法是根據此人的照片逐個進行對照,這張照片便是嫌疑人的「像」或「象」。古人要看清自己長相,往往走到水邊看倒影,水中的倒影便是他的「象」。依此類推,古人要推算氣候變遷的規律,往往透過透過觀測物體在地上投影的變化來推算。物體在地上投影便成為四季變化的「象」。
從水中的倒影到四季變化的「天象」,人類對「象」的認識前進了一大步。相對於在水中的倒影,物體在地上的投影作為四季變化的「天象」,顯然更復雜、更抽象。人類在看到水中的倒影後就立即知道是什麽,但如果讓你觀察地上的某個陰影,你能看出什麽名堂嗎?這種復雜的「象」需要用變化來輔助表達,很明顯,四時的變化,其本身也是一種自然現象。
相對而言,四季的變化還是比較簡單的天象,因為四季的變化比較有規律。此外,風雨雷電也是天象,卻是比較復雜的天象。古人雲:天有不測之風雲。什麽時候刮風下雨,對古人來說,實在難以預料,雖然在今天不是什麽難題。
人類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後便形成社會,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需要運用各種手段,處理各種復雜關系,於是便有了社會現象。當人們在成功處理某個事件,獲得寶貴經驗後,就會將這些經驗保存下來。問題是沒有文字作記錄,如何保存?唯一的辦法就是設卦,用代表自然現象的卦來記錄社會現象。比如,包犧氏創立八卦就設定為離卦。
卦最初是用來記錄自然現象的,後來又用來記錄社會現象。那些被後人記住的社會現象,往往都是與自然現象高度吻合,古人稱之為「天人合一」。在【系辭】上篇的第十二章這樣寫道:「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透過與下篇第一、第三章稍作對比便不難看出,這段文字對「象」的解釋更系統、更完整、更嚴謹。
「賾」是幽深玄妙,深入探求的意思,但在這裏作為有重大意義的事件來理解更恰當。我們在看電視時,經常會看到焦點訪談、深度分析、國際展望、防務觀察等節目。節目主持人會先播放一些重大事件的視訊,然後請專家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解讀。如果這些事件沒有什麽意義,大家都不感興趣,就沒人看,節目就辦不下去了。【易經】的設卦觀象其實就跟辦電視節目一樣,設卦就是選取有重大意義的事件,觀象就是對事態變化進行分析。
「擬諸其形容」的「諸」就是指「那些」,「其」就是事件的本身,「形」就是形體,「容」就是容貌。古人意識中的「天象」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需要借助人們所熟悉的某些物體的「形」來描述,人們才能有比較系統、全面的認識。就以人為例,人站在水邊可以看到自己的形體和容貌。形體容貌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但用來描述事件就不太合適,這裏的「形容」應引申為事件發生的經過。
在記錄同一事件時,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就算是用錄像機來拍攝,因取景角度不同,播放出來的畫面也不盡相同。比方說,八卦是如何產生的?各種說法千差萬別。【易經】的要求是「像其物宜」。這裏的「宜」就是對某個事件的記錄要與事件的本身相匹配,就跟主持人做節目一樣,要抓住事件的關鍵因素。
卦的「象」能否與事件本身相「宜」,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上古時期的聖人。八卦起源的各種傳說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人們總是覺得這些傳說與事情的本身不太相「宜」,所以只能稱之為傳說。如果有充分的證據,那就是歷史。
一般來說,水中倒影這種「形」所對應的「象」比較直觀,這就不用過多解釋了吧!【易經】裏的「象」通常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確切來說應該叫「形」,只是現在已經習慣了,再這麽嚴格區分沒有多大意義。自然現象包括一年四季的變遷以及風雨雷電等現象,通常稱為「天象」。
天象不僅包括常見的自然現象,也包括非人為的事件,比如河圖洛書的出現便是典型的例子。總之,凡是解釋不通的現象都可以稱為「天象」。古人對天象的認識雖然十分有限,卻能夠充分地利用。古人的祭神行為並不意味他們對神有多敬畏,而是用神的形象來造勢,以獲取更多利益。如果我們一概認為是迷信就低估了他們的智慧,若有機會較量,最終被送上祭壇成為祭品的恐怕是現代人。
上述內容解釋古人對「象」的認識,現在談談古人如何依「形」造「勢」。
為什麽會刮風下雨?為何會產生地震?對於這些自然現象,古人的認識顯然是十分有限的,但套用起來卻是淋漓盡致、得心應手。有時遇見一些罕見的現象,比如偶然捕捉到一只特別大的烏龜,他們會將它稱為天降神物,盡情地加以發揮,以此來聚攏人心。【系辭】第十一章這樣寫道:「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聖人像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傳說中的河圖洛書為何如此受到推崇?按我對【易經】的理解,河圖的傳說與黃帝統一天下有關,洛書的傳說與大禹成功治水有關。黃帝與大禹所建立的功業,從古到今,有誰能夠相比?河圖洛書曾經是他們用來聚攏人心的工具,自然就水漲船高,受到人們的推崇。
關於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們今天可能想得太簡單了。比如,水道路線要經過哪些地方?會損害多少部落的利益?對利益受損的部落如何補償?如果連治水的路線規劃都無法透過,又如何治水?鯀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損害了某些部落的利益,不但治水無功,反而招來殺身之禍。
禹的成功是因為意外獲得洛書。洛書為何出現?在當時沒有人能夠講清楚,故被稱為神物,當然也不排除是大禹故意地神化。洛書的神秘效果能夠有效震懾哪些心懷不滿的部落,在治水路線規劃不至於受到太大阻力。只可惜史料有限,具體細節就不得而知了,那就用西門豹治水的故事來加以說明吧。
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史記·滑稽列傳】中有很詳細的記載。鄴是戰國時期魏國的一個城邑。魏文候時,曾經繁華的鄴逐漸走向衰落,於是任命西門豹為鄴令,以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
西門豹上任後,經過調查得知,鄴地衰落的原因就是要為河伯娶婦。這地方因為曾經洪水泛濫,傳言是河伯發怒,於是便有了為河伯娶婦的習俗。今天我們都知道,洪水泛濫是一種自然現象。所謂的河伯發怒純屬謠言。是誰造謠?就看是誰從中獲得利益。
為河伯娶婦需要花錢,鄴城的三老夥同廷掾便以此為理由向老百姓征收賦稅。每年收到的錢多達幾百萬,他們只拿出其中的二三十萬,其余的錢就與巫祝私分了。
河伯娶婦是真還是假?從長老的訴苦便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河伯就是巫祝憑空捏造出來的河神,但誰也不敢把真相挑明。然而,巫祝最終還是被西門豹的手下扔進河中,同樣下場的還有她的三個弟子,以及鄴地三老。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提河伯娶婦之事了。
洪水泛濫就是「天垂象」,洪水泛濫所帶來的災難就是某種天象在地上的表現,是【易經】中所謂的「形」,河伯就是巫祝造出來的勢。巫祝造勢的目的是借勢壓人、榨取錢財。巫祝雖不象三老、廷掾那樣擁有行政地位,但人們對巫祝的畏懼似乎超過三老、廷掾。巫祝看中了誰家的女子,誰也不敢抗拒,只能乖乖地將女子交出來。誰敢反抗,因為當洪水泛濫時,她便有足夠的能量將禍水引向誰。人們畏懼巫祝並非是巫祝本人,而是洪水來臨之勢。
西門豹之所以能夠順利除去巫祝是順勢而為之,他將巫祝對待河伯婦的手段用在巫祝身上。他的做法實際上也借用了巫祝造出來的勢,因而在巫祝疏於防範時能夠輕易地將她擊敗。在對待河伯的態度上,西門豹表現出比誰都恭敬,比誰都虔誠,因而能夠騙取巫祝的信任,於是便將勢借來了。如果巫祝事先覺察到西門豹的意圖,兩人有公平合理機會進行較量,最終被扔到河裏餵魚蝦的恐怕是西門豹。
【史記·滑稽列傳】還記錄了西門豹的一段話:「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後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
這段古文的大意是:老百姓可以和他們共同享受成果,不可以和他們商量將要幹什麽事情。現在父老子弟雖然埋怨我讓他們受害受苦,但在百年以後他們的子孫會想起我的話。
由此可見,西門豹在修渠引水時承受巨大的阻力,這還是在魏國的勢力範圍內。而大禹治水時,需要協調不同勢力的部落,難度可想而知。西門豹因為借「勢」,治水工作才得以順利展開。
這個「勢」就是巫祝捏造的,當初巫祝要錢要人,誰敢違抗?西門豹卻敢將他們視若神靈的巫祝扔到河裏,人們自然有了畏懼之心,至少廷掾之類官僚就得惟命是從。
自古以來,凡是創立偉大功業的聖人無不順應天道,【易經】的重要性就是展示他們的成功經驗。河圖洛書之所以受人推崇,並不是圖上有什麽高深理論,而是因為聖人用它造勢,用它來聚攏人心,從而完成一番偉大的功業。河圖洛書上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它的神秘性是聖人造勢時伴隨而生的。
也許大家都認為,【易經】這東西本來就沒有人能夠看懂,況且黃帝、大禹都是傳說中的人物,什麽天垂現,什麽順應天道,什麽借勢造勢,其實就是信手拈來。
以上講這麽多,是從【系辭】內容中梳理人類對天象的認識過程,最初物件的認識是從看到自己在水中倒影開始,後來概括為這句話:「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天下之賾是玄妙的東西,比如萬有重力,看不見,摸不著,怎麽形容呢?像其物宜就是蘋果落地的過程,可是數千年來沒有人能夠想到合理解的描述方法,直到牛頓才能夠將萬有重力這種現象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