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年度藝術人物 | 喻紅:拓寬方寸間的表達

2024-03-21國風

編者按

「年度藝術人物」是【庫藝術】媒體延續了十六年時間的經典專題品牌,已然成為一年一度業界的關註焦點,同時,「年度藝術人物」也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潮起潮落。2023年,我們選擇不再僅僅關註展覽、獎項等等外在光環,而是在這一特殊時間節點下去觀察藝術家真正的學術推進與創作進展。


在AI時代的浪潮下,人工智慧的出現無疑給人類帶來了便利和發展機遇,但在發展迅速的表象背後也將面臨著相應的危機與挑戰,藝術領域同樣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這種變革不僅體現在藝術創作的技術手段上,更在於藝術家們對於藝術本質的思考與理解,如果藝術家不能在個人方法論和觀念上有所推進與更新,其藝術將面臨失語和無效的危險。

今年共有 16 位藝術家入選【庫藝術】「年度藝術人物」,他們對時代有著深刻洞察,以創造性的工作打破界限,不斷重新整理人們對於事物的固有認知,並在開放性的工作中不斷自我更新。可以說,在這個不斷變動的時代中,他們是最能夠詮釋藝術的存在意義與價值的藝術家。

年度藝術人物推薦詞

ARTISTS OF THE YEAR

作為中國當代最受矚目的藝術家之一,喻紅的展覽頻率卻不高,並且低調地保持著與媒體的距離。在喻紅的自我審視中,迄今為止的創作經歷了幾個重要的階段:早期,她是以一張「大衛」風靡整個中國畫壇的天才少女;女性意識覺醒後,她在繪畫中引入時間元素,在時代的背景下「目擊成長」;透過對自己、家人、朋友的反復描繪,她用一系列「肖像」展現人是如何在這個世界裏成長、變化和生存,進而激發出作品與觀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與連線;從作品【天梯】開始,她借宗教繪畫的樣式,在繪畫中投射自身對終極問題的關切和對人境遇的悲憫。在這個過程中,喻紅將個人身份與時代立場在作品中緊密結合,在真實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中形成獨特的觀察視角,在與現實和經典的對話中革新個人的繪畫路徑,不斷嘗試增加繪畫的豐富性和解讀層次,拓寬方寸間的表達。


「年度藝術人物」個案研究

喻紅

拓寬方寸間的表達

BROADEN THE SCOPE OF EXPRESSION WITHIN

THE CONFINED SPACE

之後的創作基本上是現實主義題材和對話傳統經典雙線並列,沒有什 麽刻意的設計,就是隨自己的心境或者因時代社會的變化,喚起對 某些作品的記憶,找到合適的題材就跟它對話。

喻紅在畫室

攝影:楊波


庫藝術=庫:2023年您的個展「夜行」在美國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館舉辦,請談談這次展覽中的作品和您創作的感受?

喻紅=喻:這次展覽是在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館舉辦,美術館空間方方正正的特別集中,有一種特別冷靜有凝聚力的感覺,所以我在看過空間後就想畫一些比較有力量的作品。2022年籌備展覽期間我還做了一場穿行美國的自駕旅行,這個國家不同的城市、環境、地貌和各個區域不同的族群文化給我帶來了很多不同的感覺,除了【夜行】和【金字塔】兩張主要的作品以外,【老人與海】、【牧羊人】和【迷途天使】等其他三幅比較大的作品也跟這場旅行有關。展覽中還有3件特別的小尺幅作品,每個畫面裏畫的都是姿勢形態各有不同的一雙手,我喜歡畫人的手部,因為除了面部以外,手是最有「表情」的。此外,2022年正好也在疫情期間,整個世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那種不確定感和壓抑感貫穿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在整個展覽的空間當中大家也能感受到作品中那種掙紮、不確定和纏結的氣息。

「夜行」 個展現場

美國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館

2023



庫:觀眾對這次展覽的反饋是怎樣的?

喻:作為大學美術館,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館帶有服務教學和服務學生的性質,其實當時還有攝影、裝置等不同門類的幾個展覽前後幾天同期開幕,但來我展覽觀展的學生特別多,並且對繪畫有很高的熱情,大家現場一直交流舍不得離開,這讓我挺吃驚的。在美國大多數的藝術設計學院裏,做觀念藝術、實驗藝術,或者材料和媒新媒介方向的學生比較多,所以我想大家喜歡這個展覽一方面是因為對繪畫很感興趣,渴望看到好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作品和展覽中那種由不確定感和壓抑感產生的氛圍讓每一個生活在現實社會當中的人都有了共鳴。



牧羊人

布面丙烯

250 x 300cm

2023



庫:在您的創作中,從題材到尺幅形式,有很多具有隱喻性的神話色彩和宗教感的宏大敘事的作品,是什麽不斷地吸引您創作這類作品?

喻:我覺得是興趣使然吧。上學的時候我只是十幾二十來歲的小孩,從美術史裏看到中西方古代的經典作品都覺得特別好,是了不起的藝術,但也僅此而已,沒想過怎麽將這些經典與自己的藝術創作結合。隨著年齡增長,我的創作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最開始畫自己和周邊同齡女性的一些生活,接著拓展開來,比如大家最熟悉的「目擊成長」系列,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記錄我個人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之後我又畫了很多周圍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女性,描繪她們的生活……在這樣一點點展開的過程中我的興趣越來越廣,眼光也投向那些古代的經典,覺得自己一定有能力找到方法和它們進行對話。最早的契機是在2010年,波士頓美術館策劃了展覽【與古為徒——十個中國藝術家的回應】(Fresh Ink: TenTakes on Chinese Tradition),邀請十位居於國內或旅居海外的中國藝術家,分別以美術館舉世聞名的古代中國繪畫館藏為創作靈感來創作一件參展作品。當時一看到【搗練圖】原作我就特別喜歡,想著怎麽能跟它產生真正的對話,於是我創作了【春戀圖卷】敘說現代女性的都市生活。從那以後我做了好多這樣的嘗試,比如後來在UCCA的展覽「金色天景」,【天梯】【天問】【天井】【天幕】等作品都是跟一些古代經典繪畫的對話。之後的創作基本上是現實主義題材和對話傳統經典雙線並列,沒有什麽刻意的設計,就是隨自己的心境或者因時代社會的變化,喚起對某些作品的記憶或找到合適的題材就跟它去對話。



迷途天使

布面丙烯

250 x 300cm

2023

庫:您在作品中往往將空間塑造得如同劇場一般,讓作品也充滿了戲劇的張力,這是否是為了更好地讓觀者從現實抽離並進入到您創造的另一個世界?

喻:是的,是這樣。就像剛才提到的,我的繪畫有兩條線,有畫特別現實的人物和生活場景,也有這種帶有超現實氛圍的具有更強心理投射的作品,在近幾年的創作中這類作品的戲劇性越來越強。我覺得產生這種變化一方面是因為這個世界本身變化越來越快,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快,人在這種變化中洶湧的情緒越來越強烈,這些情緒、變化和節奏也都滲透到了藝術創作中;另一方面,我本身也很喜歡那種帶有戲劇性沖突感的創作方法,比如色彩的沖突,人物和空間的沖突,或者是像作品【金字塔】中那樣,夕陽海灘的場景非常絢爛美好,但裏面的人物卻是一種纏結、掙紮、扭曲的狀態,不現實的人物、動物和植物在現實環境中纏結在一起,這本身就是一種沖突。



金字塔

布 面丙烯

300 x 500cm

2023



金字 塔(作品局部)

庫:2023年嘉德藝術中心的群展「她山之石」中展出了您最重要的一個作品系列——「目擊成長」,這個系列中除了「成長」以外「女性」也是您關註的重要命題之一,在持續創作25年後的今天,您對這兩個命題的思考和表達是否發生了一些改變?

喻:確實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我對女性意識的覺醒實際上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大概是啟蒙比較晚,我上學那會兒完全沒有男女性別的意識,覺得只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就能夠一步一步越來越好,直到有了孩子我才意識到,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對女性和男性的期待是不同的,這種不同不僅僅是停留在一種概念,而是滲透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和點點滴滴。所以「目擊成長」正是在女性意識覺醒後才開始創作的,既是關於個人的成長,也是關於女性的成長,這麽多年一直在往下畫,畫的都是我和我女兒日常生活的場景,我希望「日常性」成為「目擊成長」的一個背景。之後我也畫過很多女性題材,比如「她」系列,後來在龍美術館我展覽的「十個朋友」系列中也有幾位是女性。我畫的女性很多,因為我周圍的女性朋友很多,而且這些女性都特別出色,能力超強,是非常勇敢堅強的人。總而言之,「成長」和「女性」這兩個命題是交織在一塊兒的,改變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不斷發生。



老人與海

布面丙烯

250 x 300cm

2023

這些年我其實又回到繪畫本身,回到最開始學畫時那種最基本的狀態,因為我覺得只靠畫布長寬之間的那個平面空間其實也是可以放很多東西的,而且有很多可能性。

「夜行」 個展現場

美國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館

2023



庫:從您過去的展覽中我們也看到了您對繪畫與各種材料結合的實驗,包括VR的創作,您會主動關註甚至嘗試當下各種新的材料和技術嗎?這些嘗試對您來說有怎樣的意義?

喻:這跟我的創作路徑有關,最開始我創作的都是平面繪畫,後來接觸到絲綢、樹脂等材料,包括在空間中懸掛作品,以及後來在林冠藝術基金會展出的VR作品,因為在平面繪畫中,探討維度時間等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VR這一媒介的特性會強制進入另外一個時空。對於這些材料和媒介我都是有興趣的,但這種嘗試也是有限制的,比如VR這種新媒介就完全超出我個人的能力,需要一個技術團隊來做支撐,這種合作其實是靠機緣的。



陪伴

布面丙烯

31 x 26cm

2023

庫:早在學生時期您就以素描作品【大衛】入駐高校教材,之後更是在創作中形成了極具個人風格的視覺語言。這樣的您在今天對於繪畫本體語言的思考和追求是什麽?

喻:接著剛才的媒介來講,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最開始學畫就只有最基本的一張紙,一支筆或者一塊畫布,一些油畫顏料,於是想嘗試使用其它材料,加入其他的元素去突破和拓寬這種限制。比如在「目擊成長」中就加上了時間的因素,加上了當年重要時事的攝影出版圖片,其底層邏輯是一樣的,就是希望擴充繪畫的寬度,讓它能夠有更多的元素資訊或節奏,能夠有更強的能量。這些年我其實又回到繪畫本身,回到學畫時那種最基本的狀態,因為我覺得只靠畫布長寬之間的那個平面空間其實也是可以放很多東西的,而且有很多可能性。所以我越來越往回走,畫得也越來越單純。



布面丙烯

26 x 31cm

2023

庫:能不能再具體談談您認為的繪畫的可能性是什麽?

喻:繪畫是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利用有限的材料進行創作,無論多大的畫布都不可能包羅萬千世界,我更多的是透過造型、色彩、筆觸和空間關系拓寬方寸間的表達,產生更多的寓意,增加繪畫的豐富性和解讀層次。

庫:近年來常常有對於架上繪畫的邊緣化及其存在必要性的提問和探討,您也曾就這個問題談過自己的觀點。在您看來,人們反復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和確認繪畫的存在是否有價值的原因是什麽?您覺得人們究竟想得到什麽樣的答案?

喻:這個問題有點復雜,我也不知道他們想得到什麽答案。我的經歷是,上學的時候覺得畫畫是一件特了不起的事,很喜歡。等到大學畢業以後進入90年代初,大家都在說繪畫死了,邊緣化了,沒有意義了,這對於一個20多歲的覺得繪畫特別好、投入特別多精力想要成為職業畫家的年輕人來說,其實是蠻受打擊的一件事,但這也迫使我重新去思考繪畫到底是什麽。80、90年代國內資訊還比較閉塞,即使我在美院能看到很多國外的藝術雜誌,但看到的藝術都是抽離了背景的一個結果,並不知道它們產生的背景是什麽,正好那時候我有機會去到歐洲和美國,看了很多國外的當代藝術,發現確實大部份主流的作品都是裝置、影像、行為藝術,而包括繪畫攝影在內的平面作品都比較少,特別是在雙年展這類學術文獻展裏更是比較邊緣的。當時我就問自己,是繼續畫還是去做別的媒介?90年代的中國雖然開放了,但也還沒有藝術市場,如果選擇畫畫也幾乎沒什麽展覽的機會,但是那時候也沒想這麽多,就覺得我適合幹這事,我能幹好,所以就這麽一直畫下來了。



雙手

布面丙烯

31 x 26cm

2023


這麽多年來,藝術市場的幾度興衰轉變,特別是這幾年疫情的影響,大家發現畫畫本身只需要最基本的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開始創作,所以很多做新媒介藝術的人或被動或主動地回到繪畫,這樣的情況我已經反復看到過好多次了。現在也經常還會有人問我繪畫的意義,但這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因為繪畫的興起和褪去都是潮流,其本質一直都是不變的,繪畫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我喜歡並且能幹好的事,就這麽簡單。

庫:您的作品體現出很強的文學性和敘事性,比如您會選擇以重構歷史和時空的隱喻的方式來描繪現實,而非映像的對現實進行寫實。您從何時開始受到文學的影響?這種影響具體到繪畫創作中還有哪些體現?

喻:魔幻現實主義這類文學對我有很大的影響。上學的時候讀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愛在瘟疫蔓延時】覺得很神奇,這種神奇跟歐洲的超現實主義繪畫不一樣,超現實主義繪畫還是比較偏心理層面的影響,魔幻現實主義則是真的充滿了魔幻的情結,結合南美古印第安文學,將幻象與現實、神話與現實融合大膽地借鑒了象征、寓意、意識流等西方現代派文學的表現技巧。現在我也經常想起那些文學當中的一些片段,並且出現在我的繪畫中,這可能是一種潛移默化,或者是跟自己的生命中的潛意識有了某種共通的東西。



「夜行」 個展現場

美國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館

2023

庫:與裏森這樣著名的國際畫廊合作會帶來更多國際的展覽推廣機會和藏家資源,但相應的是否也會讓您的一些實驗性的創作受到限制和影響?

喻:我是疫情後2022年才正式與裏森畫廊開始合作。首先我覺得跟裏森的合作是很愉快的,他們不會對作品或者創作的方向有什麽建議或者暗示,我覺得這點挺好,但與國際大畫廊合作對我來說確實是有一定影響和變化的。比如在美國薩凡納的展覽作品正好是我橫穿美國之後創作的,所以把當地的一些風物景觀都畫到了作品裏,讓作品跟美國觀眾有了一種直接的溝通。另外,原來在我的繪畫中的人物還是中國人的面貌偏多,現在也會考慮是不是以後應該畫一些國外的人?用什麽樣的方式來畫?過去跟長征空間合作的時候,展覽主要是在國內各大機構和美術館空間,所以面對的主要是國內的觀眾,現在在國外的展覽變多,從繪畫的主題、內容到表現形式都會不自覺地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庫:2024年古根海姆美術館「亞洲藝術計劃」威尼斯特別呈現您的個展「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首先請您談談這個展覽計畫的由來?

喻:其實這個展覽計畫最早由長征空間在做,從籌備到現在已經5、6年了。策展人孟璐博士(Alexandra Munroe)一直想在威尼斯給我做一個展覽,所以我們很早就開始了籌備,並且連展覽場地都選了,對應空間所有的參展作品也在之前就畫完了,但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拖就是好幾年。後來跟裏森畫廊合作以後他們就把這個計畫接下來繼續做,並且在2023年重新選定了瑞吉歐區的仁慈修道院教堂 (Chiesetta della Misericordia) 作為展覽場館。

庫:展覽名「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取自流行搖滾樂隊皇後樂隊(Queen)發行於1980年的同名歌曲,展覽與這首歌曲之間有什麽內在的關聯嗎?

喻:這個展覽最初的名稱是「塵土中輾轉」,出自魯迅的隨感,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每個人的生命其實都是在塵土中輾轉,各種折騰奮鬥,失落,最後歸於塵土,我的作品要表達的也是同樣的內涵。但是這句話要轉譯成英文很困難,直譯又很難表達出背後的寓意層次,所以我們就一下就想到了皇後樂隊這首歌,歌名也表達了人生被重擊以後的悲慘命運,暗合了魯迅隨感中的那句話,所以最終以這首歌的名稱作為展覽的標題。



(請橫向觀看)

夜行

布面丙烯

300 x 750cm

布面丙烯

2023

庫:定下現在這個空間之後,您在作品的與空間之間的對話關系上有一些什麽樣的考慮呢?

喻:威尼斯的場館空間基本上分為教堂、倉庫和宮殿三大類,我個人比較喜歡教堂,因為我的作品多少都跟宗教繪畫有些關系,教堂的氣氛跟我的作品也比較容易產生一種對話。最後我和策展人選中了瑞吉歐區的仁慈修道院教堂 (Chiesetta della Misericordia) ,因為它既有巴洛克時期那種恢弘,但不是那種保存特別完好金碧輝煌的狀態,經過了時間的磨礪又呈現出一種破敗感,像一個遺跡,我很喜歡這種空間氛圍。而且之前的作品也是針對教堂空間和拱形的祭壇來創作的,所以與現在的教堂空間也能很好地結合。展覽還請來了一位空間設計師,我把我的想法畫成草圖給她,她很認可,並且在細節上做了很多調整,最終會呈現出和四四方方白盒子空間完全不同的效果。此外,仁慈修道院教堂的主祭壇裏頭是空的,所以去年在現場測量以後,我根據主祭壇的尺寸又畫了一幅作品,這次在展覽中大家也會看到。

庫:在流量為王的今天,您從未擔心過會因此削弱自身的影響力,甚至被大眾遺忘嗎?

喻:有沒有影響力其實不是我會擔心的,我覺得被人遺忘是必然的,任何人都會有那一天。

藝術家簡介

喻紅

Yu Hong

1966年出生於中國西安,80年代在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油畫,1996年研究生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1988年至今,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喻紅最初接受的是寫實繪畫的技巧訓練,後又發展出獨特的視覺語言。喻紅作品的核心主題一直聚焦人性,探討人如何在這個社會和世界中生存與成長,她用手中的畫筆深刻的剖析人物,用繪畫表達對動蕩現實的長期關註與不懈思考。喻紅近期舉辦的個展包括:「夜行」(美國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館,2023),「娑婆之境」(龍美術館西岸館,2019),「遊園驚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2016),「平行世界」(蘇州美術館,2015),「黃金界」(上海美術館,2011),以及「金色天景」(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010)。與此同時,喻紅在2017年曾參加紐約所羅門·R·古根海姆美術館的群展「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



◎【2023年度藝術人物·存在與超越】喻紅個案研究文獻圖書出版

* Copyright © KUART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年度藝術人物」專題策劃內容由【庫藝術】KUART原創,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允許,不得擅自轉載,否則權利人將根據智慧財產權法追究法律責任。




庫藝術線上課程推薦

以一本書的價格

獲取書中沒有的現代藝術課程


【庫藝術】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