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傳統戲曲,居然成直播間「一霸」?

2024-06-29國風

千百年來,看戲、聽戲、唱戲是中國人民的傳統,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娛樂生活方式。

說到戲曲,對於觀眾來說,首先想到的是豫劇、曲劇、越調等這三大劇種,鮮有人知道還有許多流布區域較窄,影響相對較小的稀有劇種。

小戲種身陷「邊緣化困境」、「評獎戲」常常「曲終人散」、人才流失創新受阻…

承載千年鄉愁的民間戲曲,在去留仿徨、日漸式微間,到底應該拿什麽來拯救、如何拯救?

戲劇,居然成百萬粉絲直播間?

正在遭遇存亡考驗的稀有劇種,沒想到以這種方式出圈。

在直播間,他們統稱為「天下第一團」。

天下第一團把戲台搬到直播間裏塔台唱戲,線上求生,十裏八鄉老鄉全來了,直播間千萬人數觀看量,萬人空巷。

這些民間戲曲分別掌握著各個流派的絕活,要知道每個能存活至今的曲種,多少都有些狠東西。

比如浙江新昌調腔的劇團直接用「武戲」開啟局面。

一開場,演員從舞台天花板一躍而下,在天上翻騰旋轉,沒有保護措施,全靠兩條布帶子作為支點。

白字戲是廣東省三大瀕危劇種之一,海豐縣白字戲劇團,則是全國僅有的一個白字戲專業劇團。

在白字戲的「漢調桄桄·青梔子」直播間裏,他們常常會帶著觀眾學習,講講戲曲舞台上「槍」和「棍」的區別,展示木劍和金屬劍的不同厚度。

河南內鄉宛梆劇團,還把宛梆戲曲博物館展廳搬到直播間,高處架上的字幕機,用方言講述戲劇的故事,別有一種韻味。

直播打賞也成為這些「天下第一團」的「第二票房」,為超1萬名稀有劇種演員帶來新收入。

甚至網友太過捧場,讓演員都不舍得下舞台。這個幾經起伏的天下第一團,再次找到新轉機。

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說,戲曲的命數已盡,保護它幹嘛,該退場就退場。

但要真的說戲劇或者戲曲沒人看,那也不盡然。

線上爆滿,線下寂寥?

戲劇一直都在改變,從沒停下來。

像這種在直播間有幾十萬人看戲劇表演、給戲劇捧場,這樣的事實說明:戲曲並非沒有觀眾。甚至年輕人對於戲曲或戲劇的喜愛,遠超想象。

透過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獲取資訊的方式從被動變成了主動,也更願意將流量貢獻給戲劇。

同時這種認可也意味著,他們的表演舞台從小小的一方天地,搬上了更為廣闊的直播舞台。

而戲劇直播,則是與快節奏的當下生活語境相恰。

一場線下的戲劇表演,可能要花大量的錢去到當地;一場限定時間的戲劇巡演,又不一定有時間。

很多時候,去劇院看戲劇只是網友們旅遊、娛樂時順帶的一個選項,並不會形成一種習慣。

但是線上觀看通常比線下購買劇院門票更經濟,只需支付較少的費用或甚至免費,就能觀看到高品質的戲劇表演。

觀賞便捷隨意,節目的篇幅大多不長,觀眾付出的時間和經濟成本不高,故深受當代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歡迎。

同時,線上觀看允許觀眾根據自己的節奏觀看戲劇。

他們可以隨時回放、暫停,跳過不感興趣的部份,隨時結束直播間。

線上的平台也有彈幕、評論區等功能,網友們也能即時和大家交流分享。

可以說,中國人愛聽戲的傳統文化精神以及民族審美價值一直在。

新一代的年輕人,他們有著更高的文化素養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透過關註稀有劇種的表演,他們開始重新審視戲曲,並且將戲曲的元素融入到音樂、服飾、動漫甚至遊戲等領域。

上戲「416」女團

反觀現實情況是,老百姓能線上下看到戲曲表演的機會並不多。

因為現在的社會環境,並沒有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小劇團都散布於農村,城市又擠不進去,所以,他們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

另外就是,小劇種自身基礎薄弱,影響力小。

仔細分析會發現,那些陷入發展困境的劇種,似乎都有一些共性。

比如,唱腔比較單調、劇情較為簡單、表演手段不夠豐富等,各種因素導致小劇種表演內涵和形式受到限制。

綜合來說,小劇種的特點就是小,還包括傳承接續,後繼無人。鑒於以上的種種原因,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走進戲劇了。

梅蘭芳【遊園驚夢】

而今日,戲劇是被新媒介所取代,傳統戲劇又因為新媒介而興起。

更重要的是,在多元化的今天,戲劇還能堅持傳統,這或許就是傳統戲劇延續千年還依然具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吧。

傳統戲劇,

中國人最後的審美領地

「留不住的,或許就是沒有生命力的。」在社會上,這樣的觀點由來已久。

有人會問:這些天下第一團的存在,有必要嗎?對瀕危戲曲劇種加以搶救,意義究竟何在?

100年前,民間戲劇從鄉村走進了上海大都市裏面,當時的上海是一個多元文化的都市,可以看到好萊塢的電影、引進的歌劇和話劇。

民間戲劇大膽吸收了最先進的時尚元素,才產生了【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等耳熟能詳的作品。

戲劇是經濟發展的體現;是地域文明的延伸;是民眾情感的慰藉。

其實,無論是「天下第一團」的爆火,還是「戲曲迷」、「京劇熱」,都反映出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傳統文化也因此漸漸蘇醒。

只要觀眾還在,戲曲就不會消亡。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需要每一個年輕人的支持。

資料來源:

1.【日薪30元,戶外996:這些自願吃苦的00後,圖啥?】中國新聞周刊.

2.直播PK、打賞與戲曲傳播研究報告.中國戲曲學院學報【戲曲藝術】.2024年第1期 總第178期.

3.戲曲網路傳播的現狀分析及途徑研究.南京師範大學.陳一凡

4.新媒體時代中傳統戲曲的傳播與推廣.南京藝術學院.周靖添

5.後戲台時期戲曲傳播研究.山東大學.焦福民

6.新時期戲曲生態批評述論(1979-2009).中國藝術研究院.吳民

7.人民日報 【喚起更多年輕人對戲曲的熱愛】 作者 陳麗君

作者:智妍

責編:律也人

hi~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