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安嶽石刻:我試著把它說明白

2024-03-11國風

先說說安嶽這個地方。

安嶽縣: 北周建德四年(575年)與普州同置,唐天寶(742-756)初改為安嶽郡,因治地在鐵門山上,取「安居於山嶽」,故名。

此地人才輩出,宋代有「東普西眉」之說,即與「三蘇」眉山相提並論。

境內石刻造像極多, 現有國保單位10處,其中8處為石刻造像 ,包括臥佛院、毗盧洞、千佛寨、圓覺洞、華嚴洞、茗山寺、孔雀洞、玄妙觀,有「中國佛雕之都」盛譽。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石刻藝術)稱號。

安嶽石刻 是安嶽縣境內以摩崖造像為主的石刻藝術總稱。

安嶽石刻始於南朝梁武帝普通二年(521),鼎盛於唐宋約400年間,延續至明清,「上承龍門石窟,下啟大足石刻」。所謂上承龍門石窟,主要指臥佛院、千佛寨盛唐石刻造像受龍門石窟的影響,兩處石刻造像題材和風格有相似性。安嶽石刻與敦煌、涼州、雲岡造像隱約也存在某種聯系,但並不突出,不具代表性,無法構成傳承關系。所謂下啟大足石刻,除安嶽與大足兩地毗鄰外,主要指安嶽石刻中的一些造像題材、內容直接或間接地被大足寶頂山石刻造像所借鑒和模仿。

安嶽石刻的鼎盛與安嶽豐富的石料和優良的石質有關。安嶽石質為紅砂巖型,對於雕刻造像,無論是圓雕、浮雕,都很適宜。

安嶽石刻的興起還與佛教自身的發展有關。唐代,佛教已經走向成熟,佛教勢力迅速擴張,教派林立,它們都試圖爭得「正宗」的地位。隨著紛爭的白熱化,派系鬥爭迫使失勢的一些高僧攜帶工匠遠離中原去傳播教義。他們從北方向南方而行,安嶽的環境給他們提供了理想的傳教之地。

安嶽石刻分布由縣城西北向東南延伸。

臥佛院: 以唐、五代造像為主。

唐開元年間,21.3公尺釋迦摩尼涅槃像:

3號窟臥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左側臥佛。佛經上說釋迦涅槃是「北首右脅臥,枕手累雙足」,而安嶽臥佛依山取勢,左側臥,而且「不枕手」,既大致符合佛經經文的宗教儀規,又不落窠臼。

臥佛造型優美典雅,衣紋粗獷流暢,有盛唐時佛像造型的藝術特點。釋迦摩尼雙目微閉,安詳而恬靜,臨終前的微笑,就像佛經描繪的那樣:像月一樣安詳,海一般平靜。

臥佛上方有釋迦摩尼臨終說法像(唐),釋迦佛禪坐說法,對弟子們進行臨終囑咐。

腰前為聽聞噩耗而來,撫屍哀悼的佛陀生母摩耶夫人:摩耶夫人的哀傷與釋迦牟尼涅槃時嘴角的淡淡微笑形成對比,讓人有悲喜兩重天的觀感。

頭腳處各立一尊麗仕。

這窟臥佛涅槃變構圖明顯的對稱性:主體臥佛右臂上、左臂下的刻像對稱;臥佛頭、足各刻一尊麗仕對稱;上層刻像中禪坐的釋迦佛臨終說法與其兩側刻像對稱。這些對稱,使整個雕像群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也使整個布局非常協調。

第4號到24號窟位於臥佛下方,為五代、宋造像。

第19號窟位於臥佛頭部右側,為唐代觀音菩薩。

32萬字佛經:

中國石刻佛經經文始於北魏,以隋代的北京房山石經最完整。

臥佛院石經作為窟刻佛經,是全國之最,刻有共計22部佛教經典。其中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序»為中國石刻佛經中的孤本,«檀三藏經»為中國石刻佛經中的「絕版」。經文文字有楷、行二體,堪稱「刻書雙絕」。

可惜石刻文字大多已漫漶不清,出於保護的目的,此窟不對遊客開放。

佛經鎖在左側小門內

第45號窟,唐,千手千眼觀音像(和32萬字佛經在同一窟,只能隔著欄桿看。)

同一處還有唐代的雙龍無字碑,和五代的寶篋印陀羅尼經幢,其實都很精美,可惜隔著欄桿,沒法近距離細看。

第6號窟,唐。這種帶有涼州模式的造像,在四川目前僅發現這一尊。

圓覺洞: 歷唐、五代、宋400余年,宋代造像為主。

圓覺洞以鑿刻有十二圓覺像而得名,建於北宋,正壁是三世佛像,兩側是十二圓覺菩薩(可惜菩薩頭部在WG中被損毀,我們看到的是後期修復補上去的佛頭。)

所謂「圓覺」,即「覺我覺他,覺形圓滿者」,意思是,不分你我,人人都可以覺醒成佛。

洞外的舍利塔,13層,高8公尺。

洞外路邊的小佛像,表情沈靜,我最愛:

左側是西方三聖像,包括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和勢至菩薩。

凈瓶觀音左手提凈瓶,右手拈普都,一副普度眾生、惜世憐人的神態。

凈瓶觀音右壁有善財像(宋)

中間釋迦牟尼佛,面相豐圓,容光照人。左手仰掌置於胸腹前,右手施說法印,呈拈花微笑之狀,十分生動。

蓮花手觀音,頭戴貼金花冠,胸前垂掛瓔珞,兩手相交,右手持蓮花蕾。蓮花蕾重達百斤,歷千年而不墜,雕刻師鏤空了手與花蕾、花枝的空間,並巧妙地將花蕾、花枝重量轉承到袈裟上。

飛天,憑借身披的彩帶臨空飛舞,是中國佛教造像中獨特的存在。石刻飛天很少,圓覺洞西方三聖窟壁上都雕刻有飛天。

凈瓶觀音左側一尊,手捧曼陀羅花,在空中盈盈飛舞;

右側一尊則面容莊重,側身,雙手捧盛有蓮花蕾的器皿。兩側飛天使靜止的佛窟中充滿「天衣飛舞,滿壁風動」的意境。

釋迦牟尼佛身邊的飛天,周身被祥雲環繞,飛天淩空飛舞,雙腿擺動,仙衣飄飄,好似美人魚浮遊似的尾巴,極富動感。

而蓮花手觀音窟中的一尊飛天,寥寥幾筆的淺浮雕,把飛天的動勢表現地淋漓盡致。她在雲中飛快地穿行,其體態輕盈,仿佛將要破壁而出,乘雲飛去。

毗盧洞: 宋代造像為主。

柳本尊「十煉」行化圖:柳本尊是唐末嘉州(今樂山)人,他以苦行修煉創立教統,倡導「殘肢體、頌密咒,設道場」,使佛教密宗在四川地區,特別是川中地區盛極一時。密宗題材造像與北方石窟在內容上差異極大,在北方石窟中幾乎聞所未聞。

毗盧道場窟說的是柳本尊「十劫行化圖」的過程,傳遞了柳本尊生平、行化、成佛以及成為個人崇拜樣本的資訊。

「十煉」,即煉去人體的十種器官,借以宣揚煉者的普世、救世情懷。

「十煉」依次為:煉指、立雪、煉踝、剜眼、割耳、煉心、煉頂、舍臂、煉陰、煉膝,體現了柳本尊傳教方式是以「誦經念咒、自殘形骸」進行的。

佛窟中間坐柳本尊即身像,通高4.5公尺,是密宗教義認為的法身佛——毗盧遮那佛的轉世。佛像雍容俊秀,慈祥端莊,端坐於蓮花金剛座上。

兩麗仕支撐著金剛座,皆鼓眼切齒,神情誇張。

柳本尊兩側手捧器皿的侍女應該是供養人的女兒,也叫「優婆夷像」,指親近皈依佛、法、僧「三寶」而接受「五戒」的在家居士。

安嶽毗盧洞密宗造像與大足寶頂石刻有明顯的傳承關系,大足石刻的營建者繼承了柳本尊法統,所以大足石刻也有「十煉」窟。可以說安嶽相關造像是大足石刻的藍本,兩者都是中國晚期石刻藝術的瑰寶。

第19號窟,宋,水月觀音,也叫「紫竹觀音」。

毗盧洞紫竹觀音頭戴貼金天冠,上身穿短袖薄袈裟,瓔珞墜於胸前,下身著輕薄長裙,極具風韻。觀音坐在一張蓮葉上,左手撫撐葉面,右腿彎曲踩於葉面上,右手輕放右膝,左腳懸於蓮台下,輕輕踩著蓮花花蕊。這種姿勢非常隨意,被稱為「自在坐」,像現實生活中一位光彩照人的成熟女性,是世俗化宗教美的傑作。

觀音背後的紫竹象征南海普陀山的紫竹林。

整尊雕像保存完整,沒有風化,色澤鮮艷,肌膚質感強,好像富有彈性。

這尊觀音給人以溫柔、瀟灑之感,古人形容她「森嚴神妙,有動靜語墨之機,風晴雨露之態,誠人間稀有者。」

第18號千佛洞,有功德主群像,約三百尊,僧俗像均有。如此規模,非常罕見,體現了「僧俗共建」的思想。此組功德主像,不僅體現了民間捐資刻像之風盛行,而且一定程度上說明當時社會的富庶程度超出今天我們的想象。

華嚴洞: 「中國雕刻藝術最精、保存最完好的宋代石刻」。體現了當時最高超的造像技巧。

華嚴洞窟頂有一個紅色大圓圈內刻有碩大的「唵」字,即藏傳密教六字箴言之一,不知此洞窟與藏密有何關系。

正壁華嚴三聖像,中間禪坐的是主尊毗盧遮那佛,他雙手於胸前作講經說法狀。一邊是文殊菩薩,坐在青獅上;一邊是普賢菩薩,騎白象。華嚴三聖刻劃精湛,是宋代石雕藝術的巔峰之作。

正壁兩角分別站有比丘像和道教真人像。有學者研究,這兩尊造像應為明代補刻,強調了當時盛行「佛道合一」之風。

兩側分別刻五尊菩薩。

左壁菩薩分別為:賢善首菩薩、普覺菩薩、辨音菩薩、清凈慧菩薩、金剛藏菩薩。

右壁菩薩分別為:圓覺菩薩、凈業障菩薩、威德自在菩薩、彌勒菩薩、普眼菩薩。

他們與毗盧遮那佛兩側的文殊、普賢合為「十二圓覺」菩薩像。

兩側十尊菩薩坐姿各異,手持不同法器,特別是辨音菩薩尤其華美,她頭頂寬大帔巾,像一位靦腆的新娘,秀美端莊。

巖壁上端刻有極樂世界圖案,還有瓊樓玉閣、奇花異草等吉祥物,用以烘托西方極樂國中沒有苦惱,只有歡樂的景象。

還有善財童子問法求道的故事。童子造像,讓妙相莊嚴的佛教世界,透出獨有的生動來。

大般若洞,南宋典型的「三教合一」造像: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一方面和儒家思想合流,另一方面和老莊思想交叉形成「佛道」。大般若洞就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產物。

正壁釋迦牟尼佛高2.3公尺,中層左右龕分別是老子和孔子坐像。儒釋道三教代表人物的造像有明顯的「尊卑」:釋迦牟尼像居中,高大,主體地位很突出;孔子、老子像位於釋迦牟尼像兩側,矮小,無侍者和其他配置。其實在宋代儒釋道三教共融很突出,當時的執政者更加重視儒家倫理綱常,為什麽此處佛卻被尊為主體?這是個問題。

大般若洞中的羅漢對弈像:

一組童子像:

洞頂中間圓形圖案中有一個直徑約兩米、看似兩個人字顛倒的字,這個符號代表什麽意思至今沒有定論。有人認為是 「化」字,即「教化」的意思;也有說是「佛」字,是「心」字。有人認為是圖案,是道教太極圖,陰陽兩儀的形象化。

茗山寺: 歷宋、明、清數百年,宋代造像為主。

第12號窟,宋,護法神像:

第8號窟,宋,觀音菩薩、大勢智菩薩像:

第2號窟,宋,觀音菩薩、大勢智菩薩像:

第3號窟,宋,文殊師利法身像:

第5號窟,宋,毗盧遮那佛像:

第1號窟,明,毗盧遮那佛像;清,東嶽大帝像:

玄妙觀: 唐代造像,多為道教或佛道合龕。

玄妙觀多為中小型窟龕,且造像大多殘缺,我去的時候部份石窟沒有開放。

唐玄宗時期,龍門石窟刻有道教的天尊和真人造像,玄妙觀道教造像在時間上與其幾乎一致,從碑文落款時間看,玄妙觀稍晚於龍門唐代道教造像。

唐,天尊與護法神像:

老君崖:

多數窟龕過於殘破,相對觀賞價值有限。

千佛寨: 歷唐、宋、元、明、清、民國1300余年,唐、宋造像為主。

南巖摩崖造像首推6.2公尺的釋迦牟尼像。他面部橢圓,重額廣眉,肌膚豐腴,富有唐代造像的審美趣味和風格。

第56號窟一佛四菩薩中的菩薩,頭戴鏤空花高冠,面部圓滿,胸綴瓔珞,腰微扭,別有風情。

北巖刻像與南巖極為不同,具有五代和宋代刻像特征。第96號窟是藥師經變相,正中禪坐主尊像藥師佛,背兩側伸出亭亭的紫竹。藥師佛兩側刻有八大菩薩,周圍則刻畫了鬥毆、訴訟、爬桿、耍蛇、樂伎、雜耍等市井風情圖。

更為絕妙的是紫竹上刻有一對姿態各異的男性飛天,比較罕見。

第99號龕,唐,已自然形成樹木的根系包佛的奇觀。

第24號窟,宋,西方三聖像。

孔雀洞: 晚唐、宋石刻

孔雀明王像(宋):此窟曾有人長期做飯炊飲,造像有濃重的煙熏痕跡,好在整體保存完整,沒有殘破。

宋代經目塔:在孔雀洞上方的山坡上,三層,每層八方,每層有柱八根,有六面刻佛經目計144部。

我是一個普通的石窟愛好者,業余時間做了不少功課,寫成這點文字,看過關註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