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唐寅最經典12首詩詞,藏著人生悲歡離合

2024-09-16國風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又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或「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有一種說法,認為唐寅是寅年寅月寅日寅時所生,所以叫唐寅。

其實不然,由唐寅的墓誌銘可知唐寅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即庚寅年,己卯月,癸醜日,即寅年卯月醜日。而唐寅的弟弟唐申是申年出生的,所以唐寅取名寅的確與寅年有關,但並不是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僅為寅年所生,故名唐寅。唐寅作畫很少註明年份,且畫風變化不很有規律,很難推測作畫時間,也難以按照時間來劃分他的畫風變化行程,單就題材來看,唐寅的畫作主要有山水畫、人物畫、花鳥寫意畫等。唐寅書法源自趙孟頫一體,風格豐潤靈活,俊逸秀拔,代表作【落花詩冊】。

唐寅詩文以才情取勝。其詩多紀遊、題畫、感懷之作。早年作品工整妍麗,有六朝駢文氣息。泄題案之後,多為傷世之作,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語,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氣,情真意摯。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詩作有【百忍歌】、【上吳天官書】、【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一年歌】、【閑中歌】等六百余首。除詩文外,唐寅也嘗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於多方面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經歷坎坷,見聞廣博,對人生、社會的理解較深,雅俗共賞,聲名遠揚。

[1]

夜讀
唐寅

夜來欹枕細思量,獨臥殘燈漏轉長。
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
人言死後還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場。
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



[欹(qī):通「倚」,斜倚,斜靠。轉:更加。
腰帶幾時黃:意為何時可取富貴。黃,古代高官的腰帶以黃金為飾,稱為「橫金」。

這首詩是唐寅26歲時的作品,表達其要為自己的理想奮鬥不息的思想。詩歌起句就刻畫一個深夜欹枕深思的詩人形象,他想到自己頭發早白,但依然功業未成,夢想的黃腰帶還不知在哪裏,心頭不禁升起幾許失意與不平。好在詩人進取的熱情不減,既然有人相信死後尚有貧賤富貴之分,那我為何不在生前努力一把呢?作者的信念來源於當下,來自聲名的誘惑,及對自己才華的自信,於是發出「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的吶喊和自勵。表達其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寫出精湛的文章,來獲取當權者的青睞,博取功名的強烈願望。如今,這一名句依然鼓舞著無數的寒門子弟重拾信心,發奮苦讀。

[2]

【警世】
明 / 唐寅

措身物外謝時名,著眼閑中看世情。
人算不如天算巧,機心爭似道心平。
過來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覺再生。
說與明人應曉得,與愚人說也分明。


人生在世,不妨置身於世間事物與名利之外,這樣才能以閑適的心態,更加清楚地看透世態人心。有許多事,你費盡心機,卻終究算不過天意,你的心機,只會讓人內心疲憊,充滿煩憂,不如修煉道心,讓自己的心境更加平胡。

唐伯虎的人生處世觀裏有一條是:忍辱處世,知足常樂。佛教講"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歷代高僧都教導信徒,對待他人的造謠中傷,要采取忍辱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唐伯虎認為以忍辱的態度來對待人我是非,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人世間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大多數人都能夠忍耐。唯一使人不堪忍受的是人我是非。在我們周圍常有一些好事之人,他們整天喜歡到處打聽人我是非,然後添油加醋地到處傳揚。有時甚至無中生有,故意造謠中傷別人。


他主張將是非當成耳邊風,置之不理,是非最後會自然消失。他在【警世詩】中說:「是非入耳君須忍,半作癡呆半作聾。」人若能夠以裝聾作啞的態度來對待人我是非,一切外來的謠言在你身上都起不到一點作用。

[3]

畫雞
明 唐寅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這首詩描寫了公雞的威武,寫出了它的高潔。它平時不說話,但一說話大家都響應,由此表達了詩人的思想和抱負。

雞是十二生肖之一,代表著光明、勤勉、勇猛、吉祥。因為有這樣的特質,詩人筆下也經常出現「雞」。
雞的出現往往帶著濃重的煙火氣,「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有了雞,便有了熱烈的生活,有了生活的熱烈。而吉祥如意就在這如火如荼的日子裏,在每個豐收的歲月裏。
雞還代表著積極進取的精神,「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每個苦讀的長夜和黎明,都會帶來吉祥如意。
雞也代表著豁然開朗的頓悟,「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每次偶得的提點和醒悟,都會跟著吉祥如意。

[4]

【言誌】

明·唐寅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風流才子唐寅,從小便有著非凡的才氣,在繪畫、詩文方面都有優秀的造詣。弘治十一年,中解元,才華橫溢的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進士之路。偏偏造化弄人…雖然功名未就,但自適的誌趣、賣書畫為生的生活方式,給他帶來了人格的獨立,故有感做此詩向世人言誌。

[5]

菊花

明·唐寅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借人籬落看秋風。

【註釋】
故園:古舊的林苑,也借指故鄉。
三徑:借指歸隱者的家園。
幽叢:幽幽的花叢,這裏指菊花。
玄霜:這裏指霜。
籬落:即籬笆。柳宗元【田家】籬落隔煙火,農談四鄰夕。

唐寅【采菊圖】(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繪東晉隱士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意。圖中淵明,持手杖、戴巾,瀟灑隱居之態儼然。身後侍兒持著一瓶菊花隨行,花型簡樸,不加雕飾。吻合菊花象征的清雅、隱逸的人格精神。菊花因淵明而傳誦至今。【紅樓夢】有句:「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菊為秋花,九月九重陽時正值菊花盛開。重陽節日之花,正是菊 。

【采菊圖】

【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6]

【牡丹圖】

【明代】唐寅

谷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顏色無。


牡丹自古以來是花中貴族,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牡丹素有「國色天香」、「富貴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稱。唐寅題詩牡丹圖,花開谷雨前後,顏色花中獨一。

[7]

【一世歌】
明.唐寅


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後除老。
中間光陰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
世人錢多賺不盡,朝裏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春夏秋冬撚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裏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8]

【一剪梅 · 雨打梨花深閉門】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譯文】

深閉房門隔窗只聽雨打梨花的聲音,就這樣辜負了青春年華,虛度了青春年華。縱然有歡暢愉悅的心情又能跟誰共享?花下也黯然神傷,月下也黯然神傷。
相思生愁整日都皺著眉,臉上留下千點淚痕,萬點淚痕。從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著天色雲霞,走路時想念你啊,坐著時也是想念你!

【註釋】

一剪梅:詞牌名,又名「臘梅香」「玉簟秋」等。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六句、三平韻。
賞心樂事:歡暢的心情,快樂的事情。論:說。
銷魂:黯然神傷。
顰(pín),皺眉。
啼痕:淚痕。

[9]

【把酒對月歌】

明唐寅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月與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註釋:
把酒:端著酒杯。
說:指描寫月亮。
李白詩:指李白的【把酒問月】詩。
據載,寧王朱宸濠聞唐寅才名,以厚金聘之,唐寅不就。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蘇州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唐寅故鄉在此。
茅屋:唐寅在蘇州城外桃花塢築建的桃花庵,以茅草覆頂,周邊植桃花。

科場失意落拓半生,於公元1507年(明武宗正德二年)在蘇州城內桃花塢築桃花庵,日與好友祝允明、文徵明等飲其中,蔑視世俗,狂放不羈。作【桃花庵歌】及此歌言誌。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祖籍涼州晉昌郡。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10]

嘆世
唐寅〔明代〕

坐對黃花舉一殤,醒時還憶醉時狂。
丹砂豈是千年藥,白日難消兩鬢霜。
身後碑銘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追思浮生真成夢,到底終須有散場。

枯坐無聊時,幸手拈幾紙混混眼球。古之文人墨客所著,其言或激勵,或頹廢,或凝惑,或闡釋,總歸與其境遇有關,道出各自些許處世之理。今人據己所感而以為相應而已,不必執著評判分別,只要從中能有一二言而有所啟迪便可。

[11]

【觀梅圖】

唐寅

插天空谷水之涯,
中有官梅兩樹花。
身自宿因才一見,
不妨袖手立平沙。

唐寅【觀梅圖】 ,圖繪一位高士站在一座小橋之上,身後的山崖邊兩樹梅花含苞待放。本幅自題七絕一首:「插天空谷水之涯,中有官梅兩樹花。身自宿因才一見,不妨袖手立平沙。蘇門唐寅為梅谷徐先生寫。

描繪一位高士袖手立於溪橋之上,身後的山崖邊兩樹梅花含苞待放的情景。
全幅構圖汲取南宋院體風格,險中求勝,山石樹木的勾勒粗細得當,暈染多於皴擦,清健爽利的筆致和幽靜的背景營造突出了主體人物的高潔形象。人物的線描細勁流暢,造型清俊儒雅。從此作的創作風格上看,應是唐寅中年以後的作品。

畫心上方有明代都穆、豪(鈐「戊辰進士」印)、王應鵬等三人題詩。
此圖曾經清代畢沅等人鑒藏。

唐寅【觀梅圖】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賞析:

深閉房門隔窗只聽雨打梨花的聲音,就這樣辜負了青春年華,虛度了青春年華。縱然有歡暢愉悅的心情又能跟誰共享?花下也黯然神傷,月下也黯然神傷。相思生愁整日都皺著眉,臉上留下千點淚痕,萬點淚痕。從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著天色雲霞,走路時想念你啊,坐著時也是想念你!

[12]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譯文:

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燦爛的燈,缺少皎潔的月,無以盡興。
這樣的夜,如果只有皎潔的月,沒有燦爛的燈,無以為春。
春天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人間,美人如花似玉。
彩燈帶著歡欣的笑意燃燒月下,月亮如水似銀。
滿街珠寶翡翠閃耀,那是春遊的村女,
歌聲嘹亮,笙管悠揚,那是小夥在賽社神。
如果不盡興遊玩,開懷大笑,怎麽對得起這樣的吉日良辰?

全詩寫出了農村過元宵節的熱鬧場面。通常的元夜詩,多寫都市。而這首【元宵】卻取材農村。詩人的元宵詩強調的是月光、燈火和遊人三者的熱鬧氛圍。燈月輝映的鄉村是美好的,燈月映照下的村女則更美麗。她們青春煥發,喜氣洋洋,盡情歡笑。全詩意境優美感人。
三五之夜,明月如霜。在這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觀彩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秋風紈扇圖】

【秋風紈扇圖】
唐寅(1470—1524),明四家之一,世人稱唐伯虎,自詡「江南第一才子」,繪畫詩詞均佳,仕女人物畫也頗有名。【秋風紈扇圖】用遒勁飛舞的線條,表現了生動的女性形象,刻畫了一位手持一把團扇,體態舉止安詳的富家少婦。特別是頭部勾勒精細,畫家在畫臉部表情時運筆流暢,宛如北宋李公麟之白描,線條流麗暢達,而對飄帶衣裙的描寫似南宋李唐的筆法,用筆方折有力。多種筆法的運用,增強了這位少婦的動態美和形體美。此畫雖為水墨畫,卻有豐富的層次感,人物神情和服飾的刻畫都生動傳神,並有一種恬靜悠然,甚或惆悵寂寥的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