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天香原不借東風,清風抱誌月光明——訪李艾嫻先生記

2024-03-24國風

很多寫李艾嫻先生(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洛陽女子書畫院院長、洛陽文學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的文章開頭總愛用一句話——「出身於書香門第」。確實,家學淵源為她的性格塗寫了底色,性格底色又為其藝術定下了基調。

「中得心源」是艾嫻先生最看重的一句話,從早年的紛繁熱鬧逃脫之後,她便始終遵從自己的內心,不務俗事,平胡寡淡,持之以恒地提升自我的修為。

3月21日,在艾嫻先生家中,我們「閑聊」了一個多小時,這一個小時,艾嫻先生將自己如何「師造化師古人中得心源」娓娓道來,年青人尤其是書畫愛好者聽一聽,一定能獲益匪淺。

雖然已耄耋之年,艾嫻先生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仍然是臨帖畫畫。幾十年如一日,她是如何堅持下來的呢?

她說:「畫了半個多世紀(60多年),可以說是畫了一輩子。我不太同意「堅持」這種說法,繪畫對我來講是永恒。因為熱愛,所以才能做到永恒,而不是很痛苦地在那兒堅持。我為什麽早上一起床,不洗臉不刷牙,趕緊去臨帖,早上起來很悶,我喜歡把窗戶開啟,一邊臨帖畫畫,一邊呼吸新鮮空氣,這才感覺整個人都醒過來了。」

艾嫻先生已經成名成家,還需要臨帖嗎?

她說:我父親(李振九,(1889--1961),室名茫廬,晚號迂僧,是民國時期中原地區一位在書法、教育、學術、文藝等方面都卓有成就的學者。他在書法、詩詞、戲曲以及易學方面皆有所得。他的書法妍妙嫻雅,清秀凝練,卓而不凡。於右任評價李振九的書法‘乃字中君子’。其藝術成就為後人稱道,影響深遠。)名氣很大很大,有很多文章寫他,我也寫過一篇【我的父親】。我是最近十年才這麽做(早起臨帖),剛開始就是畫,字也寫,但是不那麽認真,即使臨帖也是「通臨」,寫一遍拉倒。現在是「精臨」,一頁要寫一個禮拜,反復寫,將它印在腦子裏。一個是發自於內心的喜愛,要對得起書法家女兒的稱謂;另一個是為了提升畫藝。寫意畫是寫出來的,不是畫出來的,用筆的世轉提按,很多筆法是你在臨帖之後才能領會到其中的奧妙。我是從臨帖中得到好處了!

洛神賦十三行

臨父李振九手跡

為什麽年輕時沒有註意到書法與繪畫有如此深的關聯?

艾嫻先生說:「年輕的時候膽子很大,我的外表雖然很弱小,但性情是比較豪爽的,只顧畫畫,很多榮譽隨之而來,榮譽越多,畫得越起勁,幾乎把書法都忘掉了。後來我看了許多理論文章,都提出寫意其實是寫自己的內心,首先要「師造化」,寫客觀事物。牡丹花開的時候,年年我要寫生,院子裏玉蘭花開的時候,我也年年寫生;然後「師古人」,要學習前人的好畫,都是寫出來的,慢慢地悟,我才理解了為什麽要在書法上下大功夫。」

花開時節動京城

畫牡丹的很多,尤其是在洛陽,還有平樂牡丹畫,幾乎成為一條產業了。艾嫻先生以寫意牡丹著名,那在她看來,什麽樣的牡丹畫才是好畫?

她說:「我畫的牡丹是寫意,平樂牡丹畫大部份也說自己是寫意,嚴格來講,他們的不應該叫寫意,而應該叫「工匠畫」,但是人家靠這個房子建起來了,甚至形成一個村落,這就很值得人們去思考。不過這種畫是屬於低端的。南朝謝赫(南朝齊、梁間畫家、繪畫理論家。善作風俗畫、人物畫。著有【古畫品錄】,為中國最古的繪畫論著)提出六法論(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位置),第一就是要氣韻生動,這是最難的,第二就是要應物象形,從牡丹地裏回來,要把牡丹畫變成自己的藝術。氣韻從哪裏來,是從書法裏來的,寫出來的牡丹畫才可能氣韻生動。」

「師古人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拜造化為師,拜前人為師。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雪濤這些大師的畫我經常看,我不怎麽臨,我就看,看他們的筆法、構圖,位置的經營,從各個方面來觀察,從中得到了很多益處。這個時候你「中得心源」,心中有很多「牡丹」,內心不停地湧動,必須要透過創作來表達,這時候畫的牡丹最好!」

「另外,我不想重復,每次畫都要有新的構思,新的理解,新的情緒表達。真正的藝術品具有不可重復性,尤其是寫意畫,你說這幅畫太好了,你照著再畫一幅,對不起,過了這村沒有這店了。」

富貴有節

現在有一些大畫家,很多人評價說畫什麽都一樣,甚至質疑其流水線作業,對此現象,艾嫻先生是怎麽看的呢?

她說:「這恐怕是為了賣錢吧,人家名氣到那個位置了麽!繪畫的激情很重要,中得心源,你的心是平淡的還是激越的,是要透過畫筆來表達的,不是靠臨摹別人,更不是臨摹自己昨天的作品。一個畫家心的修為很重要,我很看重這個。」

「對名對,我都不在乎,不管外頭怎麽說,我都不太在意,不管。我只管我自己內心的修為和提升。真正好的藝術品,後人自會評說,不是當代(的人)吹的捧的。」

天香原不借東風

清風抱誌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