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高僧法顯的故事:出了舍衛城南門,走一千二百步,就是祇園精舍

2024-02-08國風

(接上文)

法顯和道整繼續向東南而行,路經闚饒夷城,渡過天竺第一大河恒河,過呵梨村,到沙祇大國。

一路上,他們去了許多寺院,朝拜了他們所能見到的佛的遺跡。

在沙祇城南門邊上,有一片楊樹林。法顯和道整見林子裏造有一塔,向人打聽,才知這片楊樹林也是佛陀留下的神跡。

當年佛在這裏嚼楊枝,他走的時候順手將沒有嚼完的楊枝揮入土中,結果楊枝變成楊樹。這無意插楊枝成樹的神跡讓婆羅門教徒嫉恨,於是他們便把楊樹拔去,結果又長出一棵楊樹。

婆羅門又來砍去楊樹,把砍下來的樹枝拋得遠遠的,結果一夜之間,長出兩棵;再砍去,又長出四棵;越砍越多,最終長成了這樣一大片的楊樹林。

在沙祇大國,法顯和道整打聽到,拘薩羅國的舍衛城在沙祇的北面,於是,兩人毫不猶豫地轉道北上。

舍衛城是一個古城,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一個名叫波斯匿的拘薩羅國王就居住在舍衛城中。波斯匿王崇拜佛陀,世上的第一尊佛像,就是波斯匿王刻成的。

不過,吸引法顯和道整的並不是舍衛城,而是南門外的祇園精舍。

也是在釋迦牟尼佛時代,舍衛城有一位長者,名叫須達。

他拯乏濟貧,樂善好施,哀憐孤兒,撫恤老人,當時人們贊美他的德行,稱他為「給孤獨」。

給孤獨長者聽說了佛陀的功德,產生了無限的敬意,便打算建造一座精舍供佛居住。後來給孤獨看中了一塊地方,是太子祇多的園林,給孤獨便把自己的想法如實地告訴了祇多太子。

祇多說:「行啊,只要你能用你聚藏的金錢把這塊地鋪滿,我便把地賣給你。」

給孤獨聽了,毫不吝嗇地把所藏的金錢取了出來,按太子的話布滿地上。當還差一小塊地沒有布滿時,太子伸出手來,握住給孤獨,他說:「我跟你開玩笑的,佛陀功德無量,我們都應該修善植福。」

於是,園林裏造起了精舍。

佛陀來到這裏,告訴他的弟子阿難說:「園林是祇多太子布施的,精舍是給孤獨出錢造的,以後這裏就叫’祇樹給孤獨園’吧。」

所以,祇園精舍又叫祇樹給孤獨園。

出了舍衛城南門,走一千二百步,在路的西面,就是祇園精舍。

精舍大門東向開,大門的兩旁有兩根石柱,相對而立。左邊的石柱頂端雕刻著一個石輪,右邊的石柱頂端雕刻著一頭石牛。

精舍內池水清靜,林木繁茂,百花爭艷,芳香彌漫,真是一處極秀雅的地方。

釋迦牟尼佛在此住了二十五年。

法顯和道整進入祇園精舍,發現園中非常寂靜,好像沒有一個人。

香案上的香青煙縷縷,燭光閃閃跳動。

法顯和道整便在殿堂外站著,不敢擅入。

道整對法顯說:「到了舍衛城,就覺得氣氛不對頭;到了祇園精舍,居然不見一人。師兄,你看這裏是不是有什麽問題?」

法顯和道整在進舍衛城時,就發現舍衛城人煙稀少,死氣沈沈,一股蕭條冷落的樣子。

法顯說:「應該有人的。當年佛住在這裏時,日日夜夜都有人來供養佛,求佛幫助,前來聽佛說法的人絡繹不絕。佛前前後後在這裏住了二十五年。」

法顯能想象得出,祇園精舍當初有多熱鬧,而現在是舉目不見一僧。法顯又想到了小雪山慧景翻滾下山的身影,想到了佛缽寺慧應斷氣前的遺言,想到了自己無緣生在天竺佛國,只有與諸同道遠遊西天,為的是求得戒律,為的是了解佛國的佛教,為的是參拜佛的遺跡,知道佛的一生、佛的精神。

諸同道有的返回漢地,有的死了,現在只剩下自己和道整,戒律至今一部也沒有求得,而佛的祇園精舍現在又是這樣冷清,閱無一僧……

想著想著,法顯眼角滾落幾滴淚珠,一種愴然悲涼的情感油然而生。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