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兒時春節是韻味

2024-02-08國風

兒時春節是一幅醉人的畫卷,它悠揚的旋律穿越時空,回蕩在歲月的長河中。那是一段閃耀著璀璨光芒的記憶,每當新年的鐘聲響起,它就如同一道曙光,驅散了冬季的寒冷與陰霾,為大地帶來生機與希望。春節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告別,更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擁抱,它凝聚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蘊,匯整合一首激昂的詩篇。

春節的每一個習俗都如同歷史的銘印,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程。從臘月到正月,這些習俗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大掃除、貼對聯、掛燈籠、放鞭炮,這些習俗在民間傳承中不斷地發揚光大,它們寓意著除舊布新、迎祥接福的美好願景。家人們圍坐在一起,一邊準備著豐盛的團圓飯,一邊聊著家常,笑聲和溫馨的氛圍充滿了整個屋子。

在我家,春節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大年三十的早飯要吃年糕,寓意年年升高;晚飯要吃大米飯,而且要有剩余,寓意隔年飯。在臘月裏,我們還要蒸幾鍋饅頭,同時蒸出幾個魚形的面魚,放到糧食裏面,寓意年年有余;三十晚上不需吃鯉魚,象征著鯉魚跳龍門。在這天父母會囑咐我們一些禁忌,比如不能說餓、不能說臟話、不能打碎杯碗、不能哭鬧等,不倒垃圾,直到破五就是正月初六才能倒垃圾,這是承德的風俗。據說也是滿族人的習慣。在塞北承德農村,太陽落山,大門口和各個房間的燈都要點亮了,財神爺是往亮處走嘛。後來我們到城市工作,依然有這個習俗,三十晚上,太陽剛剛落山,樓房的電燈全部亮起來,即便家裏沒有人,也要開啟所有的燈,顯得明亮豁朗。

我的孩童時代,我們家住平房時,我每年三十晚上大門口橫放一根木棍,叫攔門棍,是防止鬼神侵入。夜半新年到來的時候,時隨著鞭炮的齊鳴,院子裏會燒起一堆大火,(類似篝火)老人叫攏旺火,為這堆火他會準備一年,大人們都會撿回一些硬木留起來,據他說,有的木材燃燒時有香味而且耐燒。我知道這堆火寄予了這個家對兒女們太多的希望,希望日子紅紅火火,希望家庭興旺發達,希望一年風調雨順,希望有飯吃有衣穿。

我在家裏我最大,還有兩個弟弟,所以0.5-1元一包的小炮,一元一包的二踢腳響的那個清脆,也是我們最愛,我會一個個點燃 而後跑出老遠地捂著耳朵聽那清脆的聲音,隨後提著自己用秫稭紮的燈籠,燈籠裏面有一根手指粗的紅蠟燭和小朋友們到處跑著玩。直到守歲困不起才進入夢鄉,夢裏還惦記著初一早晨的新衣服和媽媽給我們哥仨縫制的千層底布鞋, 還有那一元到兩元的壓歲錢。初一的早晨,必須一杯甜甜的紅糖水或者含服一塊糖果,預示著一年都甜甜蜜蜜,幸福快樂。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領悟到春節所蘊含的深遠意義。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節日,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家族的團聚。在春節期間,無論身在何處的遊子都會不辭辛勞地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這種親情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它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將家族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為春節增添了無盡的歡樂與喜慶。

三是包餃子也是一項講究頗多的工作。餃子是春節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它的制作過程也是充滿了傳統文化的氣息。余面寓意衣食無憂,余餡則預示著豐衣足食。有時候餃子裏還會包入硬幣或其他小東西,吃到的人被認為會帶來好運。初一早晨起床後,我們必須喝一杯紅糖水或吃一塊糖果,預示著一年都甜蜜幸福。大年初一煮餃子時水要寬、火要猛,不能煮露餡了,煮餃子的時候不能說漏了,要說掙了。否則會有些不吉利的講究。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我們無法阻止傳統文化的逐漸消逝和現代生活的快節奏改變我們的生活品質和思想習慣。但是我們仍然應該尊重傳統文化習俗,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斷繼承和弘揚它。這不僅是對我們祖先的尊重和感恩之情的表達,也是對我們自身文化身份和根基的維護和認同。因此我們應該珍惜並傳承這些美好的春節習俗和文化傳統。

新年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歡聚一堂、祭祀祖先神明以及團圓共享美食佳肴等方面的事情, 更在於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強調家族凝聚力和價值觀等具有重要意義的方面.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 我們不僅要向親朋好友表達祝福, 更要對自己許下一個美好的心願. 願我們在新的一年裏能夠收獲更多的成長與進步, 願我們的家庭幸福美滿, 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讓我們共同攜手, 為美好的未來努力奮鬥!

總而言之, 兒時的春節對我而言是一個充滿了傳統習俗和溫馨記憶的節日. 那些美好的回憶將永遠留存在我的心中, 激勵著我不斷努力、不斷成長. 願每個人都能在新的一年裏收獲幸福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