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莊子】的這6種思維,讀完真的大不一樣

2024-03-26國風

作為一個中國人,莊子兩個字並不陌生,但是大多人都對他知之甚少,甚至有人把他視為一個「loser」,一個逃避人生的人。

元劉貫道【夢蝶圖】,莊子精神的集中體現

其實,在那個禮崩樂壞充滿不確定的年代,沒有人比他更重視人生終極價值的追尋。面對世界的荒謬、社會的黑暗、民生的疾苦,莊子並不高居上遊,脫略塵世,也不去同流合汙,而是在與眾生同遊共處之中,堅持自我的價值取向,實作精神對現實的超越。

他所秉持的,既不是真正的入世,也不是純然的出世,而是介於二者之間的遊世。莊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如果能夠窺其一二,也能夠對現實生活有所助益。

剛剛獲評為2023「年度影響力學者」的北大楊立華教授,始終致力於把經典轉化為當下的思想,大二時候偶然讀到的【莊子】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後來,他考上了哲學系的研究生,一路做哲學研究。

他對莊子的解讀也許會令你曾久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得到回答,讓你從暫時的困頓之中獲得解脫,讓你在紛繁復雜的人世間遊刃有余……

1.超越成心

【莊子·齊物論】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

人們總有執一時之可不可、然不然為普遍化了的是非之知的傾向,即普遍存在的「成心」。

「成心」指的是局於一域的見識以及與之相關的價值觀念。不是只有「知代」的達者才有成心,心智低下的人同樣具備。

但是,基於成心的是非,還不是最無謂的是非。在莊子看來,「天下之辯者」樂之不疲的無聊辯論純粹是對生命的虛耗。但因為他們討論的話題去常識太遠,反而不會對普通人的生活產生負面的影響。

真正麻煩的是以成心為基礎的是非。在莊子生活的時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儒、墨之間的更相是非。而是非之彰,也就意味著道的遮蔽和殘缺。

明刻本【墨子】

被標榜為普遍標準的是非若僅僅體現為日常生活中統一的行為規範,無論多麽刻板,也只是對部份人的桎梏。而一旦上升為文明的樣板,並以此來模鑄其他異質性文明,就勢必會轉變為慘酷的征伐。

一旦有了普遍的是非標準的主張,道就遮蔽和殘缺了。以這樣的是非為基礎的仁愛,使人喪失了本真的生存境域。本真的生存失去以後,才會有相互關切、相互扶持的愛。而這樣的愛,不再能讓人自適其適。而是在關愛中,構成了彼此的幹擾。

2.破除是非

【莊子·齊物論】

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要想破除對普遍的是非的主張,莊子給出的方法是「以明」和「因是」。

明代【三才圖會】中的莊子形象


很多學者將「莫若以明」當作一個詞。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從後文的「此之謂以明」看,「以明」是一個完整的表達。「莫若以明」是在說,沒有比「以明」更好的方法。而 「以明」要達到的目標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由於大部份人只能自知其知,而不能知人之知,所以,自然傾向於將自己的一域之知普遍化為統一的是非標準。只有極少數達者,知道彼與是的不確定性,從而能不立是非,亦不簡單地消解是非。

簡單地消解是非,會引生出更根本的對是非的強調。因為如果我們說分別是非是不對的,不分別是非才是對的,這豈不是又落入到了是非當中?所以,正確地面對各種是非的紛擾的方法是「因是」。

所謂「因是」,就是肯定所有的是非的主張。 透過這樣的肯定,各種被強調為普遍的是非標準,就自然顯露出其相對性來。而相對化了的是非,也就自然被還原到了一域之知的地位。

之所以要「因是」,而不是「因非」,即不能將所有是非主張都否定掉,是因為那樣做會導致如下三種結果:

其一,另立自己的是非標準。其結果是在紛紜的是非當中又增添一層紛競。其二,普遍地否定一切是非,則會引出更根本的是非問題;其三,一旦從根本上否定掉一切是非,則會剩下絕對的無差別的虛無,世間的一切準則也就都失去了意義。

3.小大之辯

【莊子·逍遙遊】

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裏,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裏,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翺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知的問題既是莊子哲學的核心問題,也是其他概念、命題的樞紐。齊物與逍遙都以此為基礎。

2016年電影【大魚海棠】截圖

莊子區分了不同層次的知。第一類是感官之知。第二類是事物間規律性關聯的知識。第三類是有明確地價值取向的知,這一型別的知,是莊子關註的重點。

在第三類知中,小大之辨是莊子哲學最醒目的話題之一。但如果對比【秋水篇】與【逍遙遊】,我們將會清楚地看到兩者關註點的不同。

【逍遙遊】首章的小大之辨,著眼的其實是小知和大知的問題,與小知相對的大知,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知。因為,這樣的大知仍然是有所待的。超越是無止境的。由「小」到「大」是超越,而「大」由於「有待」而同樣是「小」,也就還需要超越,「有待」非得超越到「無待」才行。

在莊子的文本當中,待與知的關聯是顯見的。【大宗師】裏講:「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莊子強調真知。真知是不與小知相對的、真正意義上的大知,這樣的知是無所待的。換言之,只有這樣的知才是有真正確定性的知。

由從小到大的一層層超越,最終超越「小大之辯」本身,達到「無小無大」的境界。在莊子那裏, 一切有限都需要被超越,而超越本身又是無限的

4.真我思維

【莊子·大宗師】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且也相與吾之耳矣,庸詎知吾所謂吾之乎?且汝夢為鳥而厲乎天,夢為魚而沒於淵。不識今之言者,其覺者乎,其夢者乎?

不管什麽層次的知,都與作為主體的「我」有關。而這個「我」,其實只是「吾之」的結果。

既然「我」其實只是「吾之」的結果,那麽,「我」就是沒有確定性的。同時,「我」既然由「吾之」而來,那麽,誰是「吾之」的根源呢?

莊子有的時候給人的印象是要消除這個「我」,比如他講「心齋」和「坐忘」。但如果真地消解掉了「我」,那麽,人與無知無識的石頭、土塊有什麽區別呢?

在莊子那裏,有最高境界的人顯然不是被動的。至人能夠「官天地,府萬物」,所以,非但不是完全被動的,反而是有著最高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的存在。之所以要忘掉「知」和「我」,是因為它們限囿和遮蔽了更為根本的主動性。

自矜其一知一能的人,滿足於自己有限的知和能,與嘲笑鵬的斥鷃沒什麽分別。真正明達的人則能超越有限的知的局限,看到其本質上的不確定性。

以知為手段的不知,是真正的達者的不知,與蒙昧無知的不知是有著本質分別的。莊子哲學中的真人、至人,都既能超然物外又能順通世情。懵然無知者連簡單的生活都無法料理,談何順通世情、超然物外?如果無知無識就是至人,那麽,達到至人之境就再簡單不過——用藥把自己弄成癡呆不就結了?

5.齊物思維

【莊子·齊物論】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

以同一來講明同一當中的差異,不如以差異來講明同一當中的差異。一切事物之所以成為這個事物,在於它的各種內容。而事物的內容必定來源於與其他事物的對比。這樣一來,每個事物的自身同一當中,就內涵了與其他事物的差異。

萬物無不在以同一與差異的關系為內涵的變化當中。無盡時間裏雜糅著的變化和差異,同時也就證實其根本上的同一。萬物之間就是如此相互蘊含,通同為一的。

那些真正體達了「道通為一」的人,會在渾然中忘卻各個層面彼此對待的知與不知,從而洞見根本性的、無所對待的不知。而無待的不知根植於根本性的他者。這一根本性的他者是一切事物和變化的根由。

莊子的齊物導向的絕不是漫無分別的隨波逐流,而是對最根本的能動者的體知。 透過對無所對待的根本者的體知,達到對種種有限的分別的超越,從而振起於無盡變化,亦安身於無盡變化。

6.無用之用

【莊子·齊物論】

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

在莊子哲學裏,「心齋」和「坐忘」都不是要在靜觀中與虛無同體,而是要達到更為主動的生活。而這一更為主動的生活,是以「用」為核心來展開的。

「用」是生活世界一切關聯的樞紐,也是事物實作自身的關鍵。「用」當中凝結了各個層次的人、物的關聯:首先,人與人的關聯。任何一種具體的用,都呈顯出在用者與他人的聯系。其二,人與物的關聯。任何具體的用,都是人對用具的用具性的釋放和發揮。其三,物與物的關聯。任何一個用具,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內在於一個用具關聯的整體當中。

在用的關聯中,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始終保持為差異基礎上的同一。對於人而言,用的實作總是指向與自己處在不同生存處境或生存環節的他人。而人之所以需要用,則要麽是因為所用用具上面有人不具備的內容和功能,要麽是透過用來達到某種人有所需求但眼下又不具備的東西。具體的用具也總是在其他與之不同的東西中才實作其功用的。當然,如果僅僅有差異,而不能將這些差異限定在某種相互依賴的關系當中,也無法實作出任何的功用。在用當中,積極主動的齊物才有了可能。

在莊子那裏,「用」和「庸」是有區別的。庸有「通」的品格。那麽,不「通」之用與庸的區別何在呢?

在生活世界裏,任何具體的用總是從屬於人設定的目的,人的可行的目的又以人的知的程度為基礎的。圍繞具體目的,事物某一方面的特質被強調出來作為有用的部份,而其他部份則要麽是從屬於這一有用的部份,要麽幹脆是多余的。知相關聯的用,在具體用具的內部都制造出了區隔,又怎麽能通達別的器物呢?

根源於彼此對待的知與不知的用,使作為用具的物在徹底的固化當中被扭曲和耗損。而根源於無所對待的不知的不用之庸,將一切自詡為普遍的知都還原為切近的經驗,從而在根本上克服了是非的紛擾。

在樸素的不用之庸當中,是非對待所造成的分裂的世界,才能在根本上復歸為一,從而達到某種真理性的生存。

活 動

莊子曾給你帶來什麽啟發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感悟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此書

北大人氣爆棚的哲學教授,

帶您清晰領略中國哲學之精神!

中國哲學十五講

作者:楊立華 著

告別僵死的哲學史,

告別人雲亦雲的不知所雲,

還您一個清晰而富有生機的中國哲學!

(京東5折促銷活動進行中)

莊子哲學研究

楊立華 著

一部前無古人的「解莊」精品,以深入肌理的文本細讀,帶你領略莊子哲學的謹嚴與精妙。

-End-

觀點資料來源:【中國哲學十五講 】

轉載及合作請發信件:[email protected]


恰如其時讀【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