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沖 文/攝 通訊員 陳曉旻 徐良
創意、時尚、環保、當代性、國際化、AI科技感……5月9日,以「流動邊界 LiquidBound」為核心概念的流動邊界——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文化創意學院2024優秀畢業作品展在寧波美術館開展,來自該院4個國際大師工作室和11個文化創意工作室的近200件優秀作品驚艷亮相,展覽將持續到5月26日結束。
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以器物、裝置、插畫、攝影、視訊等多種藝術方法呈現了他們對於社會生活的體悟、時代環境的觀察和對現實問題的關切。他們用創新式思維、互動式體驗、沈浸式藝術,表達現實生活和內心世界的包容和體驗在不斷變化中尋找與多元時代的情感共鳴。
「我看了很感動也很激動,這是一流的藝術展!」著名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杭間在開幕式表示:「寧大科院雖然是一所年輕的學院,但是他們有方法、結構、體系適應創造力發展的教育制度,引進了這麽多優秀的藝術大家,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幸運的。」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幅充滿選擇的畫卷,每一筆都記錄著我們的成長與蛻變。【左右】應該就是年輕人成長過程中的不斷選擇的重塑之路,猶豫與徘徊是其底色。 來自李迪綜合繪畫工作室的王綺表示:「我嘗試將冷抽象與硬邊繪畫的風格融為一體,以選擇為核心,將選擇過程中的矛盾與糾結、情感的起伏與變化,呈現在我的作品中。我希望,這組作品能夠鼓勵那些像我一樣,在人生的路口徘徊不定、難以抉擇的朋友們。」
島田文雄陶藝研究室葉彥宏的作品【破繭】采用黑泥不上釉燒制,呈現泥土最本質、最樸實的痕跡。作品保留了揉泥過程中的褶皺肌理,以體現創作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與重構性。這就好像年輕人成長的過程中的每一次「破繭」。
【奧倫達】是一幅天人合一的純凈美好的作品。來自海藤博玻璃工作室的陳奕茹告訴記者,「奧倫達 " 是「Orenda」的音譯,來源於北美原住民的艾爾岡昆語,可以理解為是存在於所有生物和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靈魂,也是一種與自然、社會、靈性之間的聯系。作品透過玻璃的特殊材質展現生命與自然連結的能量,用我們的純凈靈魂與野性自然交融,鼓勵人們去尊重和感受與我們共存的自然系統,並從中得到療愈與能量。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奧倫達」 。
村本真吾 & 周劍石漆藝工作室的陳歆瑤的作品【我是我?還是 ......】以提線木偶為主要形式,大漆為主要表現手法的裝置藝術作品。作品諷刺了在這個躺平文化流行的時代,有許許多多像提線木偶型人格的年輕一代。精致外表下,缺少主觀能動。作品很容易引發觀眾的思考,並給人警示,不要淪為被人牽動的偶人。
舊衣物也能成為【豐碑】?藝術品陳設與軟裝工作室的夏誌斌給生活以高度的提煉,每一件衣服都承載著過往的時光,每一次與之觸摸都仿佛是在與過去對話。疊衣服就像是將我們的記憶整理並保存,將這些舊衣服堆疊,達到常理所無法達到的高度,它不僅在挑戰著物理極限,更是一次對過往的回顧與思考。
海藤博玻璃工作室的虞嘉藝的作品【我想你永遠記得】將回憶凝固成為美麗的結晶,永遠存在,呼籲人們關註艾爾茨海默癥患者群體。作品采用玻璃粉燒與熱熔工藝,將不同粗細的玻璃顆粒和人物剪影結合,從艾爾茨海默氏癥患者角度,呈現母親記憶力衰退對回憶的模糊閃回畫面,表達「愛和回憶是結晶」這一主題。整體給人壓抑、柔和的感覺,來體現記憶衰退後的回憶模糊閃回,更多的是感動。
「我們一直鼓勵畢業生跨越傳統邊界,勇敢面對未知,與外界保持溝通與交流,不斷吸收新鮮事物,融合創新思維,以迎接未來的挑戰。」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影視創作與制作工作室教師吳必優告訴記者,學生們在不同的領域,相同的美好,在此交匯碰撞出創新的火花,開啟一段妙趣橫生的設計之旅。
寧波大學科技學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梅法釵表示,學院始終秉持「回歸專業本質」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方針,以「工作室制」人才培養模式,融合了「教育國際化」和「計畫驅動教學」特色。我們希望學生們既有國際化的藝術視野和更為自由的創新精神,又具備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要求的素質能力。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