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無境自無塵】: 有主還須更有賓,不如無境自無塵。自從半夜安心後,失卻當年覺痛人。
相傳這是蘇東坡的「開悟」詩。人們認識事物,總是有主客之分,有物我之別。蘇軾在禪悟中,從「有主有賓」到「無境無塵」,物我相遇,物我消融,如天心圓月,寂然長照,如如不動。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陽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後的第三個春天寫了這首詞。在黃州期間,蘇軾的生活境遇較為困頓,但他仍能以豁達樂觀的心態面對。一次,他與朋友出遊,途中遇到風雨,朋友深感狼狽,蘇軾卻毫不在意,泰然處之,遂作此詞。
這首詞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淡泊灑脫的心境。在面對人生的風雨和挫折時,不畏懼、不抱怨,保持平靜和淡定,悠然自得地前行。同時,也體現了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以及對世俗功名的超越。
【行香子·述懷】: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上闋透過描繪清幽的夜景和飲酒的場景,表達了對名利的看淡和對時光飛逝的感慨。下闋則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渴望回歸自然、享受閑適生活的心情。這首詞的禪意體現在對世俗名利的超越、對自然和純真的向往,以及對內心寧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