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清靜經】為什麽是道門日常修持的重要功課

2024-03-31國風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或【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又稱【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是道教信眾對「老子」的尊稱。「太」為大之意,「上」為尊之意,「太上」是道門最高之辭,用以稱呼其神仙體系中品位極高之神,故為宗祖,太上老君是大道的另一尊號,太上老君就是道,道就是太上老君。

「老」即壽,「君」是尊號,道清德極,所以稱為君。說明「老君」為眾聖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

「常」為恒也,永久;「清」為元,開始;「靜」為炁(qì),「經」為法。

一則為聖人之徑路,二則為神仙的梯凳。凡學道的人,都因經戒而成真聖。聖人沒有不借經而成為聖人,不憑借元炁而成道的。

來歷簡介

【清靜經】作者不詳,全文僅401字,主要闡述「如何清靜,漸入真道」,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

道教稱「老君」西遊龜台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

後經仙人轉傳,為【葛玄】所得,筆錄而傳之於世。

即文中葛玄曰:「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因而【清靜經】被認為是三國時葛玄依托之作。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 太 上 老 君 說 常 清 靜 經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即:太上老君向眾生講解關於清靜修行的重大意義。

【清靜經】就是以太上老君的名義講述關於清靜的意義。

唐、宋、元、明、清歷代著名的道士都為【清靜經】做過註,比如說杜光庭、白玉蟾、李道純等人,都有註釋。有從內丹修煉的角度,有從外丹修煉的角度,有從陰陽辯證的角度,有從三教圓融的角度,各自的切入點是有差異的。

不管是正一派還是全真派,都以老子作為最高教主,神格化的老子就是太上老君。

老君曰。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執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之曰道。

老子說:

大道本來無有形象,但是能夠生養天地。

本來無有情感,可是能夠運轉日月的周流。

本來沒有名稱可以標記,但是能夠燮理陰陽,生發消長養成天地間的萬物。

如此玄妙,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麽,又怕後人無所適從,就依據天理的推測,起了一個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作「道」。

夫道者。

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這包羅永珍的「道」,無微不至,無所不合。

也有純潔,也有渾濁;也有動機,也有靜意。不過在它沒有發現出來的時候,憑俗人的眼光,是察不到的。

到了生育天地,才知道天能周行不息,地能載物不辭。

到了生人的時候,才知道男秉乾道而成,所以為清為動。女秉坤道而成,所以為靜為濁。

一切動靜清濁的真理,都是由根本上分賦下來。陰陽相感,真理寓於其中,自然會生出天地間的萬物來。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這玄妙無邊的大道理,蘊含著靜濁動靜。

可是細究清輕的天,卻是重濁之地的起源。

因為九重天,本是一氣流動而屬於動,卻是地靜之根基。

人若是能夠至誠無息的常清常靜,自然連天地都要歸納在你的本性之中。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上天所賜給人的元神,本來是純潔無染的,虛空無礙的。

因為受到人心的擾亂,便將靈明的元神給蒙蔽著了。

人降生後的初心,無嗜無欲,也是很安靜的。

因為漸漸的長大起來,知識漸開,薰陶漸染,有了私欲之念,受到俗情物欲的牽動引誘,便將人心驅使的如失疆的劣馬了。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如果能夠永久的將一切私欲雜念格除了去,人心自能平靜不妄動了。

心不妄動,再加上澄清的功夫,元神自能灑灑脫脫,虛空寂靜,一點掛礙也沒有了,不用再去造作勉強。

色、聲、香、味、觸、法,決不會再發生出來。

貪、嗔、癡,也就消滅無蹤了。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

欲未遣也。

之所以不能做到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心中的雜念沒有澄清,私欲沒有除盡的緣故。

能遣之者。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能夠遣除物欲的人,回光返照。

內觀自心連心也沒有了,哪還有什麽欲呢?

外觀其形連形也沒有了。

遠觀其天下的物連物也沒有了。

心、形、物,其沒有的原因,是因為自己一性圓明,超然物外。

不為浮俗所纏,明了身心幻境,萬物無常。

不被聲色所迷,朗然天真,妙意得存。

這樣玄之又玄的性理,真是不能一言而盡其意的。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如果能空到極點,無所再空了,所余者是一個「無」字。

然而這個「無」字亦套用功夫把它沒有了,到此地步,這個「無」字功夫都不應存在。因為有所住,即不為真空,如何能生妙有呢?

既然「無」的名字,「無」的功夫都沒有了,這時方入於清幽常久的安靜境地。

但是寂靜到了極點,亦不知其所寂了。此時的心性,已然離開塵俗的境界。

私欲雜念,怎能夠再生起來呢?

私欲雜念之心,既然不能再生,這才是真實的清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住。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用那真常不變的理,來應付萬事萬物,能夠真實不虛的去作,便能得萬物的性理。

不但是平時如此,即便應於萬事,亦是有事則應,事去則靜。

果能這樣平靜,自強不息作去,便能永常虛空無礙寂然安止不動了。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既然能達到如此的清靜,就可以漸次的步入真道了。

既然得入真道的門徑,便可以說是得道了真道。

雖如此說,確乎毫無所得,還必須普化有情,同登彼岸,方可稱為得道。

能悟透了這個道理的人,才可以傳布聖人的心法。

太上老君曰。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老子說:

上等的賢人,因他深明大義,故沒有什麽爭貪。

下等的愚人,因執著己見,不察情理,總是好起爭貪。

上等有德的人,行了有功於世有恩於人的事還不以為是德。

下等無德的人,有心種德,作一點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

因他不明道德的真義。

眾生所以不能得真道者。

為有妄心。

眾生總是認假不認真,皆因妄心所致。

因妄心一動,道心難現,離道愈遠,所以不能得著真道。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有了貪妄心,就要驚動那喜動而不喜靜的「識神」。

識神被驚,心意外馳,便要著於萬物了。

既然接觸了萬物,就要生出不想離開,而要索取的心。

但是天下的事,哪能盡如所願呢?

如果求之不得,立刻就是無窮的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

便遭濁辱。流浪生死。

常沈苦海。永失真道。

對於萬事萬物,如果有求不得的時候,便會生出煩悶惱怒的情緒來。

由煩悶惱怒中,便要想入非非,妄念一動給身心添無窮的苦惱。

便要遭到許多的汙濁恥辱,惹得漂泊下流,轉變生死永久沈淪在無邊的苦惱境遇中。永遠的迷失了真常不朽的「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真實不虛,常久不變的聖道,能夠有悟性的人,自然會得著真意。

得能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靜,不生不死了。

真道是常存的,無時不在,不生也不滅,她外包天地,內入毫芒,執行日月,長養萬物,人能悟解,自然而得,得的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道。善人常能守於清靜,都是得到真道的人。

仙人葛翁曰:

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

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

三國時方士葛玄說:(後世道教尊稱其為「葛仙公」或「葛仙翁」,又稱「太極左仙公」)

我殷勤求道,曾經無數遍的誦讀【清靜經】,才最終得道。

這本經書是為苦修天人之行的賢人善士學習使用的,不傳給品行平平、學識一般的人的。

●葛玄留經教於世,勸悟後學之徒,凡言誦此經萬遍者,即萬行圓備,圓滿之意。又說,萬遍道備,飛升太空,萬神之備,萬遍既周,乃成清靜之道。

●此經是天人習,不傳下士:

天人,極陽之仙。天仙者,碧落飛騰,遊行自在,兩腋有毛羽,也叫羽客。凡是天仙羽客,住於三清之上,常行於經法,也不輕傳下士。世人苦修天人之行,即謂天上人。凡欲修學之士,何不誦習此經,日有進修三業,若無退慢之心,是有進無退之士,也不令經傳下士。聖人雲:「經法流行於世,學人若遇須當寶而貴之,不可輕世,如逢賢士,有心即授,有善即傳。」

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

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

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

以上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

我之前是從東華帝君那兒得到的【清靜經】(也是不輕傳於下士的),東華帝君又是從金闕帝君那兒得到【清靜經】的(也是不輕傳於下士的),金闕帝君又是從王母娘娘那兒得到的,(也是不輕傳於下士的),都是口口相傳,沒有文字書籍可看的。(古聖人傳授經法,都是內藏心腹,秘受經文,流通行化,並不記文字,世人就都不能見到。)

①東華帝君,又名木公、東王公、扶桑大帝,他掌管男仙名籍,男人成仙必謁東王公,女子成仙必謁西王母。

②金闕帝君:金闕,指天庭。金闕帝君,經書中說法不一,有經稱是太上老君;有經稱是太上老君隨方設化,或號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或號金闕聖君。

③西王母,即王母娘娘、金母。是道教諸女仙之尊神,女仙之首,凡女人成仙必謁「金母」。

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上士悟之,升為天官;

中士修之,南宮列仙;

下士得之,在世長年。

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自從我(葛玄)成道以後,我就書寫下了此經,(傳於下世,普遍流行,是要拔度後學之人)。

①上士悟之,升為天官:

上士,外煉形質,內養精神。外和其光,而同其塵,內修功而保其元炁,元炁是神之母,人能常存於元炁,下保於丹田,上固於泥丸,中守於絳宮,這樣保於三元,內養於神。(神,炁之子。形,神之舍。神是身之主,身無主則不安,形無神而不立。)上達之士,常服日精,保於下丹田,飲月華,保於腦戶。(腦戶,指泥丸上丹田,屬陰。所以用太陽精炁保之。)易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能恃日月二景,扶身形而行之,必升為天官。五雲五炁,是五行之正炁。凡上道之人,五臟既真,五臟炁自生五行,真炁化成五雲,扶其形質,上遊三界(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下遊十方(十方,指四維、上、下。)。三界十方俱無滯礙,然後升入上清,得位為天官之號。

②中士修之,南宮列仙:

凡學道之士,先順煉肌,謂之寶玉(玉,指骨)。煉肺保津,謂之炁。(金,指肺。金石,指腎。丹,指心。)安心息氣,保於腎臟,乃得延年。不是世間金石寶玉。這裏所謂的金石,能保人性命。另據圖南子雲:如何外寶?即先要內保。如果能內保於性命,然後上參於上清聖文。(聖文,指上清秘寶之書。)下達玄微。(玄微,指下元腎)又據上清經雲:南方有丹靈天,內有蕊珠宮,宮內有一真君號靈天君。又據是朱陽宮或朱陵宮。宮的一處有炎炎火煉池,池有七寶宮殿。也稱紫陽宮。如果有下達之士,學道成功的,得到司命真君認同,錄下姓名,奏上南宮,就得為仙宮之號了。

③下士得之,在世長年:

下士不能絕利一源,都求資身益命之道,或服靈藥,或餌丹砂,或休名棄位,或淡靜安神,或依倚林泉,或藏跡於朝市,內修至道,外合五常,或隱或見,體道合真,如斯不退,尚保延年,何況高士英賢,隱於嵩谷,學神人餐藥而得白日升天。何故後人不能專至,即今西嶽華山,山居隱士,丁陳二人,在世延年註名以入仙位,況後人不能相效,故舉此數,喻乃明至道無偏求者必達。故本經雲: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④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靈寶經雲:三十二天、三十二帝,第六名上明七曜摩夷天帝。名恬會延,此是欲界。雖有此說,凡學道但去其欲,即名真人。色界在二十四重天,無極雲誓天為色界,其帝君號名飄駑穹隆。太素秀樂禁上天為無色界,帝君名龍羅覺長,此名三界,乃指天地而言,此為外約大綱之說,若喻人身而言,三界即三丹田。下丹田為欲界,中丹田為色界,上丹田為無色界。人若保守於三丹田,則精炁神存上中下三丹田之境,真人遊於三界,若得三丹田,神俱足則自然升天。所以經雲: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上清經】雲:大羅天在三十二天上。【靈寶經】雲:三界之上,渺渺大羅,大羅之境,惟有三清宮闕。莫不上聖高尊遊於其上。學道人若先修內行,保固守於三元神,三元神俱備,自得升天,遊行三清之境,出入金闕之前,朝拜太上、得為真人。故曰: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

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

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神。

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

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①左玄真人曰:

左,指陽。玄,指一。左玄是道君之號,得一真人,是立其左右陰陽一的意思,所以稱左玄真人。左玄真人號法解,大慈大仁,多請問因緣,下遊五濁,救拔一切、復歸三境。侍從尊慈,太上保之,稱其名號。學仙之士,但能存一守於陰陽二炁,則為真人。何為守一,一者,道之本性,一為大也。又雲身也,所以【西升經】雲:愛人不如愛身,愛身不如愛神。愛神不如舍神,舍神不如守身,守身長久長存。學人未玄微,但且護形,愛炁輕物,賤名思慮不惑,則血氣和平,如此即其一可存。陰陽二炁,即坎離之用,故謂為真人之身,然後朝於太上,皆得為道之臣也。上則參於三境,下則遊於十方,開導眾生,教化未悟,引接群生,普令得其道,此即為真人之所作也。

②學道之士,持誦此經:

持誦,依本曰讀,離本曰誦,學道之士,若能解心正,道念不退,依法奉修如對太上,行住坐立,常持專一,是謂誦經。

③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

十天,指八方和上下。【因緣經】雲:每月十直齋,各有善神直日,也為善神。且人有三業六根,身形之業,故有十惡。

(十惡,指淫、殺、盜、貪、嫉妒、恚、惡口、兩舌、妄語、綺語。),

(十善,身不妄動,心不妄動,意不妄思,性不妄亂,耳不妄聽邪聲,口不妄言綺語,目不妄視邪色,鼻不妄受邪穢,舌不妄食邪味,識不妄受於驚怖)

十善既生,十惡自滅。乃得真聖相護,此句言學道之士心常念道,持誦真經,即得善神擁護。

④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玉符,指玉皇之符。令人學道,功圓行滿升入仙階,先得玉皇符命,然後升仙。玉符於身而論,可明中元之事。(中元,指心。)

學人之心,若能安靜,自然無染於塵垢,清靜而保固形神。

上等之人,悟煉金液之道,以固形質。中士未悟,身外求樂,合和修煉,以寧性命。

若論出入之道,亦先固形體,然後養於神識,而形體固,形瘦力倦。神者,為彼之主,主安則外固,假如世之屋宅,無人則不能全。內外之事,也是這個道理。

故經雲:我身乃神車,神之舍,神之主。主人安靜,神即居之,躁動神即去之。又說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主,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約,更相生更相成,這是表裏相應之道。

又說:神常愛人,人不愛神,神常愛人,願其人生,人不愛神,為心所憂。心也是神,其神名叫靈童,能惡能善,能昧能明,能喜能怒,能正能邪。使意馬如風,驅心猿如箭疾。巧生千種,機出萬端,皆在此神。

【內觀經】雲:

心即是神,非青非白,非赤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止,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人能清靜內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靜,其神則生。

神生則形固,形固成神,神藉形而成,形藉神而生,形神相藉,安靜修功,形固神全。

所以說:形神俱妙,內外相應,自然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

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

災障不幹,眾聖護門。

神升上界,朝拜高尊。

功滿德就,相感帝君。

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①正一真人曰:

正,即真。一,為大,也指心。心是南方太陽之象,原處北方。因何太陽處於北方,為坎離中有一畫,故為一陽,是謂心。一是陰中陽位,二是陽中陰位,此是五行反復之理,陰陽變化之用,是謂正一。

正一真人,指漢天師,姓張,諱道陵,今為三天大法師,位任正一真人,又為三清度師,居聖真之位,曾煉五行,修功為國,扶衰救苦,除害興物,利濟庶民,功圓行滿,超凡成聖。位居高上正一真人。人若能修煉其心,自然關府通泰,神和氣暢,皆由正一之事。

②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眾聖護門:

家,此指身。經,指心。真人曰:家有此經,若能悟解玄微,清靜身心,修行念道,持誦不退,即得眾聖神人護衛其門,即得神人護門則災障不幹於家庭,邪魔無犯於住止,皆因主人清靜,故得神明護門。內比喻則家猶身,心為經。人能清靜行其至道於心,則謂之有此經。悟,即覺。達,即解。通,作了。覺了則謂心有經。無經則未悟解,故有災障,煩惱所生,若心了達,則無煩惱。

煩惱既無,自然清靜。災障不生,故不幹。眾聖護門,意思是指人身中有三萬六千神,左三魂右七魄,身有一萬二千形影,體有二萬四精光,五臟六腑,二十四神,耳眼口鼻皆有,一一各有宮闕所居,人若清靜,眾神歸身,各居宮闕,故雲:眾聖護門。

③神升上界,朝拜高真:

神,即心,道典雲,聰明正直謂之神,陰陽不測謂之聖。故雲心靈則道降,道降則神靈,神靈則聖。神明既聖,即可升。(升,登)。升登於上界。(上界,三界之上,三清之境大羅天)。

人能保精養氣,愛神調和於元氣,填補於腦,烹煉神水,變化精神,神氣若全,即得上升三界,朝禮太上高尊,凡學仙之士,所說朝元,即有二種,一論天地,二論人身,即明三丹田,且三界朝元者,即上元、中元、下元。

上元上應玉清始炁所化,號天寶君,理玉清聖境清微天,總一十二部聖行之經,為洞真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上丹田。腦宮也號泥丸宮、帝君以主於炁。

中元者,上應上清元炁所化,號靈寶君,理上清境禹余天,總一十二部真行之經,為洞玄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中丹田,心府宮,帝君主於神。下元上應太清玄炁所化,號神寶君,理太清仙境,大赤天總一十二部仙行之經,為洞神教主,下於人身中為下丹田,炁海腎宮,帝君主於命,此三元、三宮、三寶,天地得之以成,失之以傾,人生得之以生,失之以死。

故【黃庭經】雲:一身精神慎勿失。故要保愛。又雲: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炁以成真。此句言,凡學道之人,若能運用精華,存想神炁,朝拜三元,修功不退久而行之,自得真道。

④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功滿八百,行滿三千。(功行,此指修煉的功行。)學人若能行胎息之道,日行八百,即可以升天,功行感應,自然升舉。

古德雲,功圓行滿升為金闕之臣,獨步玉京之上道。學人若能專守三宮,朝拜真元,百節闕府,自然通泰,萬神和暢。

相感帝君,指既存守三元,三元各有帝君,誦持不退,則心念正道。身騰紫雲,指內觀之道,乃有正說,人有五臟屬於五行,人若修煉五行真炁,傳於五臟,故為實腹,五臟真炁既成,自然屍解,出有入無,變化自在,存亡恍惚,此為得道之中也。

紫雲,指五臟真炁結成,紫雲乃是上天誥命之炁,故凡得道之人,皆是乘雲而去,上升三境,朝拜太上高尊,以表得道人證於尊貴之貌。此句言至心修道必然成道。

念誦【清靜經】註意事項

1、忌戊日燒香。

2、忌雙香祀神,道教祭神一般多以念清靜經的禁忌三柱香為準。

3、忌用右手撚香,須左手持香,右手護香。

4、忌以口嚙香(也就是不能用嘴叼香)。

5、燒香忌回顧,要心神專一。

6、忌用竈中火燃香。

【開經玄蘊咒】

雲篆太虛,浩劫之初。

乍遐乍邇(ěr) ,或沈或浮。

五方徘徊,一丈之餘(yú)。

天真皇人,按筆乃書。

以演洞章,次書靈符。

元始下降,真文誕敷。

昭昭其有,冥冥其無。

沈屙(kē)能自痊,塵勞溺可扶。

幽冥將有賴,由是升仙都。

【清靜經】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歷來為此作註者眾多。

【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把【清靜經】放在眾經之首,每日持誦,可知該經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經典。

每每朗誦此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

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無形」而定了全經格調。

經文不講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要人從心地下手,以「清靜」法門去澄心遣欲,去參悟大道。

經中以發揮「清靜」兩字為主,簡明地敘述了道家修心養性的基本原則。

因為它講的是清靜修行的理念,所以被道教列為必修的唱誦經典,甚至它也被譜成了流行音樂。

「道家」與「道教」

中國的道家和道教是兩個雖然有一些關聯但內涵不同的概念:

道家是指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中國哲學思想,(註意道家是一種思想),在我們有信史記載的三千多年歷史當中,有無數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但真正的思想家可以說屈指可數,老子和莊子就是思想家。他們的思想被稱為道家思想。

所以一提到道家其實指的是一種思想,是非常簡約樸素而又能無限思索的一個哲學思想。

道教是將老子的一個神格化形象,也就是把太上老君奉為教主的一個組織團體,從東漢順帝時張道陵開創天師道開始,歷經兩晉、隋、唐、宋、元、明、清,這期間衍生出多種派系並不斷的分合,這支天師道也就是道教正一派,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道教,修習符箓是正一道教的特色。

天師道創立了一千多年之後,金朝的一個著名道士王重陽,他創立了一個新型的道教叫做全真教【【神雕俠侶】中的全真教,就是以王重陽創立的這個真正的全真教為原型的,那裏面的全真七子也確實是王重陽的徒弟,是有歷史原型的】,出家清修是全真教的特色,跟正一道教是有分別的,所以大家如果看到有道士結婚了不要奇怪,人家可能是正一道教的道士,跟全真道士是不一樣的。

在很多人印象當中的那種道士,住在深山老林那種,那就是以全真道士為原型的。

現在的中國道教就是由正一派和全真派為主組成的。在全真教創立了之後,王重陽把【清靜經】列為了修行課,所以總會給人造成一種感覺,就是【清靜經】在教道的地位就好像【心經】在佛教的地位。

【清靜經】的風格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響,經文中借用了佛教的詞匯和佛教的概念,它最早出現的時間應該在南北朝到唐初這段時間。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大量吸收並借用了中國道家思想概念,中國的道教也同樣吸收了大量的佛教概念,它們相互之間都是有借鑒的。

很多書法家都喜歡抄寫清靜經,唐代褚遂良、懷素、柳公權;宋代的趙佶;元代的趙孟頫;明代的文征明,他們都抄過這篇經,現實生活中清靜總會給人一種高級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