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銅元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由於當時各地方政府在發行貨幣時的有利可圖,民國銅幣也是民國時期發行最為泛濫的幣質,如果不是後來因抗日戰爭爆發,銅料短缺,許多銅幣因軍需而收回回爐制作軍備,可能當下的民國銅幣仍是傳承普遍。
在民國時期各地方政府為了掙取貨幣發行的收益,大量發行面額五文、十文、二十文的銅元,導致當時部份地方貨幣泛濫,銅幣價值一貶再貶,產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我們今天要談的民國時期的河南。
河南在民國時期鑄造銅元開始於1913年,最先是以當十、當二十面額銅幣發行,後來開始出面面值五十,隨著後來銅幣的發行數量增加,銅幣兌換一元銀幣的數量越來越大,河南開始發行大額的銅元,如百文、二百文……,直到百文銅元仍無法解決銅幣的貶值,民國時期的河南政府推出了八百文銅元,以及後來的我們今天主要介紹的五百文銅元。
八百文銅元推出後受到各商民的抵制,遂而改鑄了五百文銅元,隨著五百文銅元仍被商民呈請收回,讓中國民國河南雙旗嘉禾伍百文銅幣成為了鑄造時間短暫,發行數量極少的貨幣,再加上當時不受市場接受而收回,相當於僅為試鑄,並未發行,流傳至今,此幣已成泉界稀有錢幣。
中華民國伍百文銅幣正面中間鐫幣值「伍百文」,左右分立嘉禾裝飾;背面上緣鐫「中華民國」,下英文幣值「500 CASH」(500文),珠圈中間鐫國民黨黨旗與國旗交叉,此幣是中國銅元中現存面值最大(八百文的應商民呈請悉數收回盡毀)、幣形最大的機制銅元,也是泉界公認的銅元珍品,在拍賣市場中華民國伍百文銅幣交易價格在近百萬到一百多萬不等。
本文圖片來自誠軒,如侵聯刪;文章來自湖南中歷收藏品鑒定中心2014年成立,是國內成立時間最長的合法第三方專業鑒定平台, 近十年來, 專註於:瓷器、銅器、錢幣、隕石、玉器等各類收藏品鑒定服務; 多次為司法機關提供了多類收藏品的司法鑒定服務,亦為個人藏家、民間博物館、收藏品交易與損壞賠償提供了公正客觀的鑒定意見, 中歷專註服務秉承長期思維的理念,市場一直有目共睹,在收藏品鑒定行業中歷一直倍受市場信賴;對錢幣鑒定采用傳統眼學鑒定或科學輔助眼學綜合鑒定方式,鑒定結果客觀公正,證書得到了專業人士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過程公開透明,藏家可全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