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
前言 :
「 陽羨姑蘇已買田 」,元豐七年(1084年)九月,從黃州歸來的蘇軾終於實作了宜興買田之願。
「 吾性好種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 」,對他的200畝田地和田莊,蘇軾做了精心的規劃。
「 暫借藤床與瓦枕,莫教辜負竹風涼 」,藤床,瓦枕,竹風涼,他已經做好了終老於斯的打算。
向往田園生活的蘇軾,這一回,真要在宜興做田舍翁了,出生在眉山的他,真心喜愛農村生活。
「 何時收拾耦耕身? 」,其實,蘇軾歸耕田園的願望一直都在,只是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罷了。
他的【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作於元豐元年(1078年)春,被譽為北宋農村詞中的佳作。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宋 蘇軾【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簡譯 :
在雨水的滋潤下,路邊柔軟的青草和長得齊刷刷的莎草,愈發顯得碧綠清新。
雨後,騎馬走在薄薄的沙土路上,沒有塵土飛揚,不知何時才能抽身歸田呢?
春日和暖,雨後,田野中的桑麻妍妍向榮,閃爍著猶如被水潑過一樣的光輝。
暖風挾帶著蒿草、艾草的熏香撲鼻而來,雖身為使君,卻不忘自己農夫出身。
賞析 :
「 東方久旱千裏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元豐元年(1078年)春,徐州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春旱。
彼時,蘇軾知徐州,抗旱祈雨自是其職責所在,【浣溪沙】組詞即作於得雨後赴石潭謝雨途中。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是組詞中的最後一首,洋溢著清新的氣息,抒其巡視歸來時之感。
「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上片前兩句寫雨後歸途中所見,清新喜人,身心愉悅。
民以食為天。久旱無雨,禾苗幹枯,不僅民心惶惶,身為一方父母官的蘇軾自然亦是憂心如焚。
聽說將虎頭置於離城東二十裏遠的石潭中,就可以下雷雨,為了一方百姓,蘇軾依言前往祈雨。
不知是誠心所至,還是節氣使然,不久後天降甘霖,緩解了旱情,豐收在望,蘇軾與百姓同樂。
得雨了就要回謝,心願已了,騎馬走在回城的路上,看著路邊生機勃勃的青草,蘇軾滿心歡喜。
「 何時收拾耦耕身 ?」,面對著郊外這生機盎然的景象,蘇軾那顆向往田園的心,又蠢蠢欲動。
「 耦耕 」即並肩而耕,是古時一種田間勞作方式,典出【論語·微子】:「 長沮、桀溺耦而耕 。」
長沮、桀溺是春秋時的兩位隱士,因見世道衰微,遂隱居不仕,所以此詞中「 耦耕 」語意雙關。
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同,蘇軾自求外放,「 收拾耦耕身 」即是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也寓仕途失意。
「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下片前兩句寫景,清新又明亮,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 桑麻 」即是桑樹和麻,都是農田的經濟作物,同時也代表豐收和富饒,雨後的桑麻一衍生機。
和暖的陽光灑在桑樹和麻上,葉片上閃爍著讓人賞心悅目的綠色,呈現出一派妍妍向榮的景象。
蘇軾這句寫雨後草木的詞句,極其傳神,頗有馮延巳「 細雨濕流光 」句的韻味,讓人心生安暖。
「 蒿艾 」分別指蒿草和艾草,這兩種草都有芳香的氣味,雨後清風,芬芳襲人,聞之沁人心脾。
田野裏是生機勃勃的豐收景象,路邊還有讓人陶醉的青草香,置身其中,他除了念歸還是念歸。
「 使君元是此中人 」,所以就有了此句的點睛之筆,即是呼應上片最後一句,也是情感的昇華。
「 使君 」是太守或刺史的別稱,始自漢代,此詞中是蘇軾自指,彼時蘇軾知徐州,是此地太守。
「 吏民莫作長官看,我是識字耕田夫 」,蘇軾生在眉州山村,雖然出仕為官,可始終與民為伍。
所以,蘇軾對農村的喜愛之情是發自內心的,他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也不是說說而已,是真心的。
所以,與其說上片的「 何時收拾耦耕身? 」是期待,那麽下片的「 使君元是此中人 」就是答案。
蘇軾有濟世之心,不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心懷社稷民生,故「 使君元是此中人 」。
後記 :
「 奮厲有當世誌 」,蘇軾有政治抱負,以「 治國平天下 」為己任,「 早歲便懷齊物誌,微官敢有濟時心 」,他始終將社稷民生牽掛於心。
「 公不以一身禍福,易其憂國之心。千載之下,生氣凜然 」,恰如陸遊所言,蘇軾的家國情懷是刻在骨子裏的,且從未受宦海沈浮影響。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鳳翔,他大膽改革衙前役,在密州滅蝗救災,在徐州抗洪守城,遭貶天涯,他將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傾囊相授……
「 我雖窮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 」,民本思想伴隨蘇軾一生,即便處於貶謫黃州的苦難歲月裏,他亦能隨緣自適,以躬耕東坡為樂。
從42歲「 何時收拾耦耕身 ?」,到48歲「 陽羨姑蘇已買田 」,蘇軾雖然擁有了田園,卻沒有入住的機會,49歲時又被調入京城重回朝堂。
而後蘇軾幾經浮沈,紹聖四年(1097年),62歲的他又被一葉孤舟送到了遙遠的海南儋州,三年後好不容易遇赦歸來,卻不幸病死途中……
「 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 」,蘇軾雖然沒能實作歸隱田園的夢想,但卻留下了北宋最美的描寫農村田園的佳作,溫暖了千年時光。
參考文獻 :
【宋史 蘇軾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