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高級插花花藝師張瑩。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北京文化守護人張瑩, 頤和園高級插花花藝師,第三屆「北京大工匠」、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宮廷插花保護傳承基地」負責人。她先後參與了北京夏奧會、APEC等國事服務保障,創作宮廷插花作品800余件。作為海澱區非遺——宮廷插花代表性傳承人,她創作宮廷插花二十四節氣作品,自然地將季節的感受與生活的意趣反映在插花作品中,弘揚優秀古典園林藝術。
張瑩在頤和園幹了29年園林綠化工作,每當樹木花草發生蟲害,她就是為樹木治病的「樹木醫生」。在她的幾案上,擺放著大大小小的昆蟲標本。昆蟲是她在夜晚「燈誘」收集的,透過它們,園藝人員掌握害蟲的大致數量和種類,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治。
形成反差的是,張瑩工作室中大量精美絕倫的插花作品,也是由同一雙「抓蟲」的手完成的。「本職工作」之外,張瑩的另一個身份是頤和園高級插花花藝師。
按照宮廷畫家郎世寧【聚瑞圖】中的文字記敘和圖案,張瑩找來飽滿的谷穗、翠綠欲滴的蓮蓬和造型別致的並蒂蓮花仿真花,將它們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地插入瓶中。畫作中靜態的植物,在張瑩的巧手下「復活」。
宮廷插花莊嚴隆重,是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瑰寶。近年來,張瑩挖掘中國宮廷插花史,復原古畫宮廷插花百余件,不少插花作品出現在國事活動的環境布置中,向世界展示宮廷插花的華美大氣和中式美學。
她系統梳理宮廷插花史料和技藝,2023年,頤和園「宮廷插花」被列為海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計畫。
2024年7月22日,頤和園,張瑩在制作昆蟲標本。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樹木醫生」結緣宮廷插花
張瑩與插花結緣,還要追溯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
2007年,為了迎接即將舉行的奧運會,頤和園抽調各領域人才組成了奧運服務團隊,張瑩正是其中之一。僅透過一周的插花培訓,張瑩便對這項構築美感的工作產生了濃厚興趣,在隨後的北京市職業技能競賽中,「半路出家」的她殺入決賽。
「從事藝術類工作,感知美的天賦很重要。我的作品不斷被老師認可,讓我慢慢增強了信心。」隨後的幾年,她自費參加插花培訓,並大量觀展,以了解東西方插花文化。2013年,她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插花傳承人鄭青為師,繼續鉆研插花。
傳統插花有四大型別,包括寺觀插花、宮廷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間插花。高雅富貴的宮廷插花,用於裝飾皇家、貴族的休閑娛樂活動、宴會等宏大場面,重在突出皇家氣派與盛世瑞景,是中國傳統插花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瑰寶。
「你永遠可以相信老祖宗的審美」——在互聯網語境中,中式審美被網友視為天花板一樣的存在。但當時,行業內流行的是西式插花、日式插花。西式插花註重渲染色彩,用明艷的色彩和幾何圖形,形成視覺沖擊。中國傳統插花則註重意境韻味、借花抒情,選取的植物飽含吉祥祝福之意。比如迎客松表達和平包容,竹子代表虛心有節,牡丹雍容華貴,寓意著祖國繁榮昌盛……
2024年7月22日,頤和園,張瑩在工作室裏插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宮廷插花也代表著歷代中國最高級別的園藝水平胡精神追求,作為皇家園林的插花花藝師,張瑩希望深入挖掘和傳承宮廷插花技藝,用本土化的植物表達傳統吉祥繁榮之意,讓這些瑰寶的藝術魅力被大眾看見。
十六字解鎖插花搭配「密碼」
在頤和園工作的日子裏,張瑩接觸了不少清代古畫,其中不乏插花作品的「寫真」。但以往,很多插花師認為,這些插花作品是宮廷畫家臆想出來的,而非臨摹而成。
張瑩查詢資料並請教專家了解到,清末,宮廷插花處於鼎盛時期,這些插花作品都是真實存在的。每逢節日或時令,皇帝會吩咐花藝師制作插花作品以供欣賞,宮廷畫家好似照相機,他們為當時插花作品繪制的古畫,正好可以成為研究宮廷插花的寶貴資料。
為了深挖宮廷插花歷史,張瑩主持了【古典園林元素在中國插花花藝中的套用研究】課題研究,帶著團隊想辦法搜集古畫資料,追溯宮廷插花的樣式並進行實物還原,同時汲取創作靈感,解鎖古人植物搭配、顏色搭配和造型搭配的「密碼」。
「在大眾的印象裏,紅色綠色、橘色藍色這種撞色搭配可能有點紮眼,但實際的展示效果卻很美、很高級。再比如,粉紫色系現在很流行,其實早在幾百年前,插花師已經使用這些相近色系的花材進行搭配了。」張瑩多次到故宮和台北故宮觀看圖片展覽,順著其中的線索,她不斷梳理宮廷插花的脈絡,從【中國插花史研究】到台北故宮瓶器展覽中的插花古畫……200多幅畫作,讓宮廷插花的風格在她的腦海中越發清晰。
張瑩還嘗試復原這些古畫中的插花作品,讓大家透過花卉和瓶器實物,近距離感受宮廷插花的美麗。
義大利傳教士、宮廷畫家郎世寧創作的【聚瑞圖】款識寫道:「皇上禦極元年,符瑞疊呈,分岐合穎之谷,實於原野,同心並蒂之蓮,開於禁池,臣郎世寧拜觀之下,謹匯寫瓶花,以記祥應。」按照彼時的文字記敘和畫作圖案,張瑩找來飽滿的谷穗、翠綠欲滴的蓮蓬和並蒂蓮花仿真花,將它們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地插入瓶中。畫作中寓意祥瑞的植物,在張瑩的巧手下「復活」。禦筆【玉堂富貴圖】、李嵩的【花籃圖】……一個個靈動的插花作品從古畫中款款「走出」,展示了宮廷插花的華美大氣。
復原慈禧禦筆【玉堂富貴圖】。張瑩供圖復原古畫並非一帆風順,比如部份畫中的花材如今已很難找到,有的難以辨別種類。張瑩找來了與其高度相似的仿真花,不僅完美還原了古畫作品的色彩、造型和意蘊,而且使作品保存時間更長久。張瑩還將鳥類羽毛、文玩等配件與環境融合,讓傳統插花更加貼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
宮廷插花使用的花材名貴,如牡丹、芍藥、大花萱草、海棠等,體現權力與富有。選材上崇尚花大色艷、枝繁葉茂。張瑩說,隨著國家繁榮發展,古時珍稀名貴的禦用花材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今很容易就可以在市場上買到。
同時,她也在不斷吸收使用新的花材,「比如諧音‘註定紅’的朱頂紅這幾年成了網紅植物,實際上2019年世園會的插花作品中,我就使用過它。它不僅有紅火興旺的寓意,顏色也亮眼,和宮廷插花的氣質非常相符。」
2024年7月22日,頤和園,張瑩和同事討論花材。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中國的傳統插花有6大容器——瓶、盤、碗、缸、籃、桶,花藝師往往講究使用素雅的瓶器,體現高雅的趣味。但張瑩發現,在古畫裏,宮廷插花中不乏使用富貴華麗的容器,「大家現在開玩笑,稱乾隆朝瓷器花裏胡哨是為了炫技,其實也從側面說明,當時的瓷器花瓶圖案繁復、色彩明麗、技藝精湛。」在創作時,張瑩也大膽使用了粉彩石榴花瓶等比較「花」的容器。她有信心,漂亮的花材和飽滿的造型可以「壓得住」容器,「實際效果非常好,給大家帶來眼前一亮的感覺。」
最初,她為宮廷插花總結了16字特點——莊嚴隆盛、造型豐滿、色彩富麗、寓意祥瑞。此番嘗試成功後,她將「花材名貴、花器精美」也加入其中。
服務國事活動
7月,北京荷花文化節,張瑩出現在啟動儀式上表演插花。和平常穿著白襯衫工作服不同,她換上了典雅的黑色旗袍。展示宮廷插花文化時,她習慣穿著中式服裝,呼應傳統插花的風格。
在張瑩的巧手布置下,高潔的荷花、層層疊疊的荷葉和初綻的睡蓮錯落有致,在方寸之間的水盆中形成了一幅縮小版的昆明湖荷景圖。風雅的插花表演不足十分鐘,繁瑣的準備用時卻不短。
淩晨4點,張瑩就來到花市購買最新鮮嬌嫩的花材。荷花極易脫水,她使用註水器,像打針一樣將水註入荷花的莖中,確保它們水靈、挺實。如果處理月季,她還需要將刺一一拔除。
張瑩的工具包有十多斤重,花剪、鐵絲、膠帶、創可貼等一應俱全。為了讓花稈呈現出有弧度的線條美,張瑩需要用鐵絲進行造型,將它們穿進或者綁紮在花稈上,膠帶也分棕色、褐色、淺綠、濃綠等顏色,它們可以遮住露出來的鐵絲,與植物本身的顏色融為一體,呈現自然的效果。固定花材的用具「劍山」上布滿銅針,一不留神紮了手,創可貼就會派上用場。憑著匠心精神,張瑩的插花作品呈現了驚艷的藝術效果。
2024年7月22日,頤和園,張瑩插花使用的各種工具。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幾十年來,作為園林行業代表,頤和園一直參與國事服務接待任務,以往大多推薦古桂花、盆景、手捧花等傳統計畫,張瑩讓宮廷插花有了更廣闊的展示平台。
北京夏奧會、APEC、國慶70周年、北京冬奧會……近年來,張瑩代表頤和園,帶著宮廷插花參與國事活動、主場外交場景的環境布置,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文化藝術。宮廷插花的色彩搭配、空間安排等詮釋了中華幾千年的美學原理,折射出中國繁盛富強的氣息,給外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型活動舉辦的時間不同,插花作品可能需要反季節的鮮花。張瑩探索切花花期調控,使春夏才開花的植物在冬天就能綻放。
「從古時春節的【歲朝清供圖】可以看到,明清時期北京冬季觀賞四季鮮花已經非常普遍,清宮花卉催花技術已相當成熟」。張瑩帶著團隊反復摸索實驗光照、溫度和濕度對切花的影響,記錄花卉開放的節奏、瓶插壽命,掌握了冬季切枝花的花期調控技術,滿足了冬季宮廷插花的需求。
2021年底,張瑩接到通知,要在一個月之內對北京冬奧會接待酒店進行花卉環境布置,並在多家涉奧酒店與五棵松體育館貴賓室參與九個景觀節點的設計施工。但賽事期間封閉管理,工作人員無法定期進入場地維護鮮花,保持插花作品效果成了擺在團隊面前的難題。
張瑩提出了使用幹花的想法,「鮮切花的保鮮期短,擺放幾天便會枯萎。根據史料記載,宮廷插花中曾使用絨花等仿真花材、通草花等幹花,這為我們使用幹花提供了依據。」
幹花的做法是瞬間將真花的水分吸幹,再進行定型和上色,呈現出栩栩如生的效果。但市面上可供選擇的幹花材料品種非常有限,大部份材料需要張瑩帶著團隊自行加工。比如香格裏拉酒店主展位上絢麗的牡丹,就是張瑩和隊友們在幹花頭的基礎上,用幹枝、葉片重新設計出來的。
冬奧會涉外酒店作品【海涵春育】,使用了幹花牡丹、幹花月季、枯木、如意、食盒擺件等。張瑩供圖「頤和園裏有很多植物,枯枝、殘荷等園林廢棄物都是我創作的材料。公園中有一些自然淘汰的牡丹粗枝,我一直沒舍得扔掉,在此次的創作中就派上了用場。」她說,幹花要做到最美的真花效果,需要的是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
張瑩喜歡用「移天縮地在君懷」來形容宮廷插花。把大自然的景觀狀態濃縮在小小的容器中,既有高大喬木的枝條,也有地面上的小花小草,主打一個意境美。她用三年時間創作宮廷插花二十四節氣作品,將季節的感受與生活的意趣反映在插花作品中。作為插花工匠,她希望用匠心守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宮廷插花走近大眾,得到更好地傳承。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