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四十回,林黛玉說,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可他有一句,「 留得殘荷聽雨聲 」甚是喜歡。
她是真的不喜歡麽?不喜歡的話怎會連他這麽冷門的詩都知道。
其實,只要讀過李義山的詩,便很難不愛。
有人愛他「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的情懷,有人愛他「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的意境,還有人愛他「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的深情。
李義山便是李商隱,林黛玉不喜歡李義山,也許是因為她淒婉的一生都在為李商隱的詩做註腳。
她深諳李商隱之苦吧!
一念花開 一念花落
春日的清晨,陽光如同羞澀的少女,透過桃花林的縫隙,斑駁地灑在地面上。
李商隱獨自漫步在道觀旁的桃花林中。一想到自己考了幾次都未能考中進士,心中一陣沮喪。
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宦家庭,年幼時,父親意外離世,為了生計,他不得不隨母還鄉,由於是長子,年幼的他不得不邊學習邊扛起生活的重擔。
也許是沒有考試命,十六歲的他因擅長詩詞而聞名,卻連考四次都未高中,年少的李商隱被家人送來禪修悟道。
此時,一陣輕柔的風吹過,花瓣隨風飄舞,如同粉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李商隱看到了一個身著道袍的女子,她靜靜地站在桃花樹下,素與艷,青與紅,對比鮮明,仿佛是從國畫中走出來的人兒。
二人目光交匯,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
這個名叫宋華陽的女道士是跟隨玉真公主前來修道的宮女,住在玉陽山的靈都觀裏。
王屋山的主峰名為玉陽山,東西兩側的山峰上各有兩座道觀,東邊的叫靈都觀,西邊的叫清都觀。
李商隱在清都觀修道,二人迅速陷入情網,李商隱每日在兩座山峰間穿梭,探望照顧心愛的女人。
深受感動的宋華陽也不顧世俗的刁難,毅然決然地投入到這段虐戀當中。
戀情曝光後玉真公主大怒,將宋華陽遣回宮關押。李商隱也被驅逐出道觀。
年少時的愛情往往無疾而終,自此二人再也無法相見。見與不見,你都在我心裏: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東風無力,百花雕零,不被世俗所接受的兩人,每一次的相聚是那樣艱難和珍貴,而分別的時刻又充滿了痛苦和不舍。
愛情就是這般無力和易逝。
曉鏡中看到雲鬢已改,夜吟時感受到月光的寒冷,蓬山雖近,但卻無路可通,只能借助青鳥傳遞相思之情。
世間最美好的也許不是得到,而是無限接近得到。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們的愛情仿佛是一場無法言說的秘密。社會的束縛,輿論的壓力如同無形的枷鎖,將他們緊緊束縛。他們無法像那自由的桃花一樣,隨風起舞,肆意綻放。
可南來北往,不過短夢幻一場。
浮生如夢 福禍相依
詩人想在仕途有所發展,也要混對圈子,大佬相扶。正如賀知章挺李白、玉真扶王維、顧況拉白居易。
李商隱找到的大佬是時任檢校兵部尚書太平軍節度使,又當過宰相的令狐楚。
令狐楚欣賞他的才華,讓他當兒子的伴讀,親自給他教授駢文,為了科舉考試,開小竈給他補課。
令狐楚拿他當兒子看,給予厚望。衣食住行,甚至後來去長安考科舉的盤纏,都是令狐楚給的。
在令狐家的力捧下,24歲的李商隱終於進士及第,可如父如師的令狐楚在這一年去世。
也是這一年,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女子,命運的齒輪就此開始轉動。
寧靜的夜晚,星辰如碎鉆般灑滿天空,李商隱與王晏媄在詩會上不期而遇。她如一朵盛開的白蓮花,清純又高貴,她的笑容如同春風拂過,輕輕撥動了李商隱的心弦。
偶爾和她目光交匯,他便覺得自己的心跳得異常快,臉頰也微微發熱。他偷偷地瞟了她幾眼,卻又立刻收回目光,生怕被對方察覺。
每當他想開口時,喉嚨裏就像被什麽堵住了一樣,直到宴席散了,他都說不出一個字來。
第二日,回想昨天在詩會上,他們雖然隔座而坐,但他卻能感受到王晏媄的溫暖和親切。他們的目光在蠟燈的紅光中交匯,仿佛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將他們緊緊相連。羞澀的他寫下了這首詩: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他想象著與王晏媄一同漫步在桂堂東畔,欣賞著昨夜星辰的璀璨,感受著夜風的輕拂。少年的心中充滿了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這段愛情葬送了他的全部政治生涯。
王晏媄的父親王茂源是涇源節度使,為了愛情,李商隱決定去王茂源那裏當幕僚。
王茂元稀罕這個才華橫溢的小夥子,撮合了二人的婚事。這樣既多了個政治上的得力助手,又多了個狀元女婿。
這場婚姻看似是王李兩家的雙贏,實際卻給李商隱的後半生埋下了一顆雷。
中晚唐的「牛李黨爭」持續40余年,皇權的更替讓兩黨此消彼長,恨不得趕盡殺絕另一派。令狐家屬於牛黨,而王茂元和李黨交好。
李商隱是令狐家一手培養出來的,卻娶了李黨這邊的女兒。他成了令狐家眼中不折不扣的叛徒,吃裏扒外的人 渣。
這致命的選擇,讓他進退失據,他在後來的授官考試復審中被除名。
兩年後,李黨得勢,這本是李商隱最佳的上升期,卻遭遇母親離世,不得不辭官守孝三年。這期間,嶽父王茂源也去世。這無疑讓李商隱的政治處境越發困難。
喪滿沒有幾個月,武宗駕崩,宣宗即位,牛黨當朝,令狐楚的兒子對李商隱大加排斥。守孝這三年,他無疑是錯過了一生中最好的機會,也可能是他最後的機會。
最後一位貴人是盧弘正,他到徐州任職。因器重李商隱的才華,讓他到此地做判官。
可剛到徐州赴任不滿一年,盧弘正就病死他鄉。幼年喪父,青年喪母,貴人早逝的李商隱,再加上令狐家族的落井下石,事業再度遭受重創,恐再無翻身之日。
義山來路風塵仆仆,奈何神明不渡眾生苦。
眼看仕途無望,他本想將余生獻給愛情,可迫於生計,他不得不四處漂泊,與王氏總是聚少離多。
王晏媄或許也不止一次地問過他,後悔娶她嗎?若不是她,也許他早已在大唐的天空展翅。
這些難道李商隱真的沒有考慮過嗎?也許是那時的他太年輕,也許是他太重情,在愛情和事業之間,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
不愛是一生的遺憾,愛是一生的磨難。
而命運就像一只無形的大手,罩在每個人的頭頂,是晴空萬裏,還是陰雲蔽日,誰又能輕易掌控。
亦或者,命途坎坷之人,本就需要愛情給他生命的亮光。
猝不及防 情盡則傷
命運並沒有就此罷手,它帶走了李商隱心中唯一的光亮。
851年的夏天,李商隱收到愛妻王晏媄的最後一封信後,她便病逝了。
追求功名迫於生計,這麽多年,她一人操持家中的一切,無怨無悔。這個富家千金,身上有著難得的堅韌與隱忍,雖已積勞成疾,書信卻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
也讓人感嘆,愛其實是人中龍鳳才給得起得東西,真正的情種只會出生於富貴人家。
王氏離逝,他痛徹心扉,輾轉難免。相思樹上合歡枝,紫鳳青鸞共羽儀。腸斷琴台吹管客,日西春盡到來遲。
那個雨夜,雨下的好大好淒冷。在那生離猶如的死別的年代,想到妻子走前那一刻,也許都在盼著自己回家。李商隱的眼淚猶如這綿綿的雨,浸濕了整個夜。
而這一次,他寄的是一封永遠收不到的來信: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在外漂泊的這些年,妻子總是關切的問詢,夫君什麽時候回家,然而他卻總是「未有期」。
一語成讖,二人盼的是共剪西窗燭,等來的卻是天人永隔。
「我在人間仿徨,尋不到你的天堂」,那些對幸福的遙望,最終沒有在現實裏落腳。
政治上的報復,仕途上的打擊,再加上愛妻的離逝。李商隱日漸消沈,甚至一度想要出家。
「三年以來,喪失家道。平居忽忽不樂,始魁意事佛,方願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
命運的這道分水嶺,他再也跨不過去了。
臥病長安,身體每況愈下,他長期無法入眠,甚至一度雙目失明。
他謝絕任何人的探訪和宴飲。有好友不忍他長期鰥居清苦,為他選了一位才貌雙全的歌女張懿仙,準備嫁於他。
而他卻婉言謝絕,他用獨居的晚年,恪守著對王氏的至死不渝。後世流傳著關於李商隱的各種故事,可他一生,只娶了王氏一人,未有妾室。
王氏離開後的8年,燈枯油盡的李商隱追隨愛妻而去。二人終於在夢中相聚,看到當年荷風微擺的裙角,那煙火幾重,那燭花流淚,他笑了。
他走了,親人在整理房間時發現了一張泛黃皸皺的紙,字跡有些模糊不清。
那一刻,【錦瑟】問世: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究竟寫了什麽?成為千古謎題,錦瑟被無數人註解,可即便是將每一個字的典故都摸透,卻好似也無法明了它的深文隱晦。
李商隱以琴弦為媒,傾訴給世間他的一生。
五十弦,五十年的華年,每一弦都仿佛彈奏出他與王氏之間的點點滴滴,每一柱都承載著他對那段逝去時光的深深懷念。
那夢中的蝴蝶,不正是他與王氏初見時,她如花瓣般柔美的臉龐嗎?每當清晨夢醒,他都仿佛還能感受到那溫暖的笑容,卻又如蝴蝶般飄渺,難以捉摸。每當春風吹過,他都仿佛能聽到她的聲音,卻又如杜鵑啼血般淒美,令人心碎。
生逢亂世,不斷追尋,不斷失去,淩雲壯誌,終究虛空。人至中晚年才發現命運結局都非自己所定,物有定數,不過命運罷了……
故事講完了,再來重讀林黛玉喜歡的那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原句本是「留得枯荷聽雨聲」,黛玉是故意而改之。
義山心如槁木,用「枯荷」形容身體完整而存於枝上卻已經失去生命力而枯萎,再無起死回生的機會。
黛玉心系寶玉,以「殘荷」比喻身體雖已經殘缺卻還堅持著生命力保持自己原本的模樣,來年依然有著生機和希望。
人世榮枯有定,歲月幻滅無聲。人這一生,風光得意總是僥幸,遺憾痛苦才是尋常。
天涯路不好走,這一路請允許自己短暫的枯萎,傷心但不死心,失望但不絕望。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悟其縱橫而行之無忌!
作者:慕璽,本名栗莎,中國電力作家協會成員,從事新聞寫作多年。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時間披露真相,文字最撫人心。